中学智慧教学中的教与学方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智慧教学中的教与学方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智慧教学中的教与学方式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中学智慧教学质量与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智慧教学中教与学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中学智慧教学中教与学的路径,最后对中学智慧教学中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智慧教学;教与学;中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强调,一是要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二是减少校外培训乱象[1]。“双减”政策对教师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高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课堂内外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双减”政策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学生要提升学习内驱力,注重以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学会及时反思、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而实现有效学习及学习效率的最大化。而通过集“教、学、练、评、测”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智慧教学,可以解决师生教与学中一些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同时,智慧教学对环境的要求要比较低,能够实现本地化部署,且能够与时俱进,并能随着区域信息化的推进适时改进,以匹配区域教学的发展。另外,本地化的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进行智慧教学的积极性,且与区域实际匹配,能适应教学规律。基于此,本文拟对中学智慧教学中的教与学加以探讨。

一、中学智慧教学中教与学的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中学教学而言,智慧教学对教与学的模式,以及师生的思想、思维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及其他软硬件、网络的支撑,将教与学的主战场由课堂延展至课外,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了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较好地对中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和训练,可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2]。当前,大部分智慧教学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可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然而这种时间上的分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部分中学生家中没有安装网络,无法在课前通过网络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就当前部分中学课程而言,在授课时为了让班级所有学生更好地利用教师创设的教学场景进行探究式学习,使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先不授课,而是利用课堂开始的一段时间让中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3]。因此,为了适应不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及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模式,笔者拟把智慧教学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教前”“教中”“教后”三段。笔者把教师在课堂上开始授课、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时间段称作“教中”,把这之前的时间段称作“教前”,把这之后的时间段称作“教后”。时间上,这三段可以在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内全部完成,即可以把通常在课外完成的“教前”与“教后”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当然也可以把课中作为“教中”,课前作为“教前”,课后作为“教后”。这样分段更有利于对师生行为进行归类,更能适应不同学科教学需求,或者相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达成的要求,也更能适应不同的软、硬件环境及学校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这三段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如“教后”中可能包含部分下一次课的“教前”内容[4]。

二、中学智慧教学中教与学的路径

中学智慧教学是教师“教”的智慧,同时也是中学生“学”的智慧。当前“双减”背景下,高效进行中学教学,有效地利用课内外时间,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唤醒中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每个中学教师的追求。中学智慧教学中教与学的路径具体如下。

(一)“教前”

1.“教前”教师的智慧。第一,选择适宜的学科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中学学科特点,依靠现有的软、硬件环境,选择合适的学科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如有的学校中很大部分学生没有在课外通过网络学习的条件,那么“教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应主要放在课堂[5]。有的学校只有反馈器或只有平板,那么相应地在“教中”师生交流反馈时就要做适当的改变与取舍。第二,注重教学目的、策略、方法设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数据,如借助教学平台产生的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学生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达成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处理、对学校现有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运用,中学教师应在“教前”发布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学案、习题、小测、考试等,布置好中学生在“教前”要完成的任务[6]。其中学案是所有任务的核心,教师要通过学案的预先性和指导性,让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中学生明白教师的授课目标与意图。对于不便用图文表达的内容或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制作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内容明确的微视频,并让中学生观看,这样合理运用微视频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有效的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学前”教师发布的习题、小测试要在提供答案的同时提供习题的分析;且习题的选择及难度的设定要适当。“教前”阶段主要解决基础性问题,教师要重视引导中学生进行思考。2.“教前”中学生的智慧。第一,中学生实现“教前”学习。通过学习教师“教前”提供的学案与微视频,中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复习、巩固与新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旧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率。如在练习与测试时有难以理解的地方,中学生可以实时调出教师发布的试题详细解析进行参考,还可以通过阅读基础知识版块相应内容以拓展相关学科知识[7]。第二,中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中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可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策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中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段获取、收集、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概括来说,通过“教前”学习,中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样在课中学习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较容易跟上教师的思路,并且提升了学习兴趣,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进而可提高“教中”的学习效果。

(二)“教中”

1.“教中”教师的智慧。第一,实现以学定教。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其可借助教学平台及相关工具,通过检查中学生在“教前”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小测、习题等实时反馈结果,调整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策略[8]。第二,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应正确对待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其可通过智慧教室的支撑,构建一个创新的教学环境,如此,教学平台可以把中学生学习的所有过程记录下来,这样教师便能通过数据实时反馈与推送,及时关注到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基于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选择适合中学生个体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此,教师能通过数据分析、学情实时诊断,使实现全面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第三,实现高效、有效的教学。追求更高的教学有效性是每名教师永远的追求。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上实时、精准的数据反馈,教师可以较好地把握“讲”的尺度,进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既活跃又有序,充分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9]。第四,优先达成高阶思维目标。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以及为中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工具等方式,保证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探究,从而完成自我建构或共同建构。第五,及时解决生成性问题。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是由师生通过启发、对话、探究、讨论、质疑、反思等共同完成的,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既不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决定,也不能都在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料到,但同时这种不可预计性也意味着教学创造的可能性。因此教师面对生成性问题时要能够及时果断采用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进行解决,对此,借助智慧教学提供的软硬件工具是较好的办法。例如,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快速演示几何图形的变化;充分利用二次反馈手段可以实现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利用Internet网络或校园局域网资源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新知识。2.“教中”中学生的智慧。第一,个体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在教师的引导下,中学生可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按需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深刻领悟学习的意义。第二,合作、协作能力得到锻炼。通过教学平台的支撑,中学生可与教师、同伴交流,这有助于其实现学习目标。居于“教中”主体地位的中学生,要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通过做中学及实际演练深化对学习目标的掌握。这样的多样化学习可让中学生逐渐爱学、会学、善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后”

1.“教后”教师的智慧。第一,及时收发学习数据。教师应通过教学平台收集中学生在“教前”“教中”的学习数据,给学生推送个性化内容,以达到巩固知识、强化能力的目标。教学平台为中学生小组互评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且教师也可通过教学平台生成的数据了解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如学生在某一模块中哪些地方出错较多、哪些学生没有参与某一模块的学习,基于此,教师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可以预先分析出哪些学生会在哪类练习测试上出错。第二,快速处理数据。利用教学平台可以对客观题实时、快速批改的功能,教师要及时总结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后面的学习任务及课外作业。第三,形成学科智慧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可逐步形成一些高效的、有意义的、行之有效的中学学科智慧教学模式。2.“教后”中学生的智慧。第一,中学生及时反思学习。学习平台可以重现“教中”的重难点内容,为中学生巩固所学提供支持。同时,学习平台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自动生成错题本,而中学生通过查看平台自动记录的自己出错的地方,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第二,中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进行互评,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通过在交流版块中的交流,中学生可以帮助到学习有困难的同伴,同时对所学知识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中学智慧教学中教与学的反思

(一)智慧教学是教学环境的智慧

环境的智慧是指要建立智慧教学的信息化支撑系统,包括信息化教学平台及相关软、硬件的建设,以及网络建设。基于环境的智慧,教与学不会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学平台能提供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视频、图片、文字及其他海量资料,并提供辅助教与学的工具、虚拟实验、实训环境等。同时智慧的教学环境应基于区域学校的实际情况,反过来也决定着教师的学科智慧教学模式。智慧教学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要对师生教与学过程生成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便借此指导师生的教与学[10],例如,通过对学生完成练习、测试的数据进行关联算法分析(Apriori),可以预测学生以后学习过程中哪类练习会出错及其概率;通过对中学生完成练习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算法分析(k-means),可以较好地把相同程度的学生分到同一小组中,这能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如何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的问题。环境的智慧包含软、硬件教学工具的智慧,不同的智慧教学模式对智慧教学工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多样化的信息化软、硬件工具和功能应用程序等教学工具,同时这些软、硬件工具和应用程序还要能灵活组合,以方便师生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组合调用。环境的智慧还要对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培养,师生都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软、硬件设备,以便在教学中生成有效数据。智慧教学中数据是核心,是判断中学生学习行为和制定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而数据来源于中学生的小测、作业、学习行为、课堂即时反馈等。同时,各学科教师要对本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推广,从而形成针对不同学科的有效智慧教学模式。

(二)智慧教学是教学手段的智慧

开发并部署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平台,研究出适宜在该平台上进行有效教与学的方式和模式,这样能较好地支撑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而通过有效融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及中学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教前”“教中”“教后”。这三个阶段包含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要行为,因此教学平台的教师端和学生端要包含与这三个阶段相关的模块内容。“教前”教师要分析学生情况,通过教学平台的教师端发布相关模块内容,包括学案模块、微视频模块、练习模块、测试模块的内容;“教前”学生要在教学平台上看学案、看微视频、做习题、做测试等。“教中”学生通过考试模块完成小测,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考试内容自动分析的功能快速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据此开展课堂教学。“教后”教师通过平台发布测试以考查学生对本次课的掌握情况,并为下次课的安排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课程咨询模块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要注重科学设置支撑教学平台的组成模块。支撑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平台主要组成有教师管理模块和学生学习模块。教师通过电脑登录网站后可发布教学内容,发布练习,生成测试内容(这块内容学生可以反复进行查看,并有参考答案和解析),生成考试内容(只允许学生考一次,没有任何提示),查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答疑解惑。学生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登录网站,随时随地学习平台课程,学习内容包括微课视频、学案、下载附件、在线练习、在线测试、在线考试等模块。应通过学科教学模式的实践得到最适宜的教学方式。以利用教学平台的支撑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智慧教学过程把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分成“教前”“教中”“教后”三段,中学生在这三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可以集中在一节课完成,可以集中在两节课完成,也可以把“教前”任务在课前完成、“教中”任务在课中完成、“教后”任务在课后完成,即用一节课完成“教中”内容,“教前”内容就放在上课前,“教后”内容就放在上课后。具体实施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校软硬件环境做决定,教学平台中不同模块的内容对“教”的三段分别提供支持。通过规划各段中教学平台及师生各自要完成的任务,可形成一个“教、学、练、评、测”的闭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合适的智慧教学手段。学科教师选择教学模式时要结合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及学科课程的需求。以最能体现以中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例,可以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成大翻转、中翻转、小翻转。大翻转教学模式需要外网的支持,即教学平台要能通过Internet访问,视频内容和练习内容、测试内容可以更多、更全面,中学生可以在课前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要在课中直接发布小测内容,通过针对性较强的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进一步安排课堂教学。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学生“教前”“教中”“教后”三段学习行为都在一节课上完成,即通过短小精悍的几分钟微视频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视频后面附带几个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测,之后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自动阅卷处理,如此教师可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概言之,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三段学习行为的完成时间。针对不同学科教学开发适宜的学科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试运用,总结出不同学科在“教前”“教中”“教后”三段式下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换言之,不同学科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平台的应用总结出不完全一致的学科教学模式。

四、结语

智慧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实现思想上的改变。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与测评,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针对教学创设情境,同时更关键的是师生在理念上有所改变。例如,在一次区级智慧课研讨交流课上,一个生物教师要求各小组学生在学习前搭建一个生物环境系统,并做了登记,在教学后让各小组学生重新搭建生物环境系统,通过对比学生学习前后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情况,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反馈器或平板设备,但把二次反馈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教学要遵循中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要系统设计中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注重为中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从而培养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加强过程性评价,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并通过建立学生学习大数据,利用教学平台实现数据自动化处理,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精准调控和管理。通过有效融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中学生的需求,更有效地利用时间,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规律,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平台,并研究出能在该平台上运用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与学各环节的效率,使智慧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10-19].

[2]莉兹·阿尼.混合式教学: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实操手册[M].孙明玉,刘夏青,刘白玉,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3]李艳燕,黄志南.STEAM创新教学模式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4]王国胜.C#基础与案例开发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陈静.基于怀特海教育思想的智慧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4(18):114-116.

[6]李祎,钟绍春,周拓.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28-133.

[7]王慧.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87-93.

[8]陈璐瑶.教师教学深度转型:迈向智慧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4(27):131-133.

[9]瑞烨.教师的教学智慧与艺术[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3.

[10]伍文臣,饶敏.基于生成性教学理念的智慧课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信息技术,2021(增刊2):53-56.

作者:黄小华 单位: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