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

摘要:为了有效培养德才兼备的通识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从源泉、基础、根本、原则、策略及误区六个方面对基于跨媒介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通识教育;跨媒介交流;美术院校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物理与材料科学等创新驱动发展,使得人们对知识的大爆炸、文化的传播和学习途径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高等教育中理工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互融合也越来越深入,因此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通识人才是趋势使然。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通识人才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实施。对于美术院校来说,通识教育的实施要扎根时代、协同育人,既要构建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人文、自然学科教育职能的公共文化课程体系,还需要结合学科优势,以跨媒介交流的方式探索具有时代特征、针对学生全人教育需要、以创新实践为重点、以提升艺术修养为核心的公共通识美育课程实践。笔者所在课题组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将研究重点放在通识文化课和素质教育课上,但又没有局限于具体的课程教学,而是通过协调多学科、多门类的教学,创造性地采用由语言文字到情景绘画,再到数字呈现的跨媒介转换的形式,将美学和美育的思想贯穿通识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而推动了学生人格之养成、心灵之塑造,并在跨媒介交流的源泉、基础、根本、原则、策略和误区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下面本文拟对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进行探究。

一、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源泉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2500多年前,孔子就倡导育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意就是培养人才要立志于“道”,根据于“德”,依据于“仁”,畅游于“艺”[1]。这里所说的“艺”指“六艺”,即古人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修习内容,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思想内核,在内容上也涵盖了当时的“艺术”学科。“六艺”教育旨在使学生的知、情、意得以协调发展,提升精神境界,实现改善人生、改造社会、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目的,体现了人们对美的价值追求。后人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过程中形成的革故鼎新、惠民利民、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也是人们以“道、德、仁、艺”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优秀总结和有益实践。同时,诸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人文学术思想。其中,古诗古文、国画书法、曲艺辞赋等文化作品构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韵和“象外之象”的意境[2]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世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基于跨媒介交流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挖掘传统精神财富上下功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通识教育的源泉,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播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在高等专业美术教育领域,要结合美术教育的特质开展通识教育,基于此,无数被称为“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的古代传世名画便成为跨媒介交流的首选资源,世人熟知的《清明上河图》《步辇图》等在当今仍然通过各种媒介广泛传播,《洛神赋图》更是由文学到美术跨媒介转化的历史典范,类似的其他文人佳作都可作为美术院校通识教育之源泉,教师要善于加以利用并进行跨媒介创作。基于跨媒介交流开展美术院校通识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红色美术资源,引导学生从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多个角度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看待问题,从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将跨媒介的美术创作融入时代审美的架构之下,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中达到自我审美提升之目的。

二、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基础

跨媒介交流的实施基础在于艺术的跨媒介创作转换。媒介就是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介质和载体,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工具。从媒介决定论的角度来讲,媒介决定了文化和艺术,是文化和艺术传承的基础。媒介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人们习惯性地将音频、影像、动画等新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当作跨媒介,但其实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如京剧、昆区、相声、快板,还有书法、绘画、吟诵和诗歌等,甚至觥筹交错、市井玄谈也可以纳入跨媒介范畴,这些都是涵养丰富文化元素的重要媒介。而在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跨媒介只是方法和手段,重点则在于跨媒介的学习和交流,即教师可通过借助场景应用和实例分析,选择有跨媒介因子的普及型传统文化知识,让语言文字、思想哲学在声色光电、天光云影中达到互融互通,从而促使学生掌握艺术处理和艺术创作的能力,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进而让通识文化在设计教学的创意和技术发展的支撑中得到有效的传播和渗透,让受教育者学会将文化体验以美术特有的审美方式进行创造和表达,这是体现美术院校通识教育成效的基础。同时,这种教育形态的转变也改变了视觉通识文化的基本记性和书写,为视觉文明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可见数字媒体的造型机制和跨媒介传播也为通识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再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艺术创作可以是跨媒介的。2016年,有学者在上海大学举办的“文化·交流与跨媒介艺术研究”论坛中提出:“艺术具有跨媒介创造和跨文化交流的性质。在全球化时代,当代艺术从单一媒介艺术转向跨媒介的艺术融合,不同的艺术媒介正在为寻求共通、共享和共识的文化而努力。”[3]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17世纪荷兰著名风俗画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经典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经美国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小说并流行,再被英国导演皮特·韦伯拍摄成其成名电影,艺术家分别以颜料、文字和影像等不同艺术材质,通过跨媒介重新展现了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4],这也为新的时代大学通识美育课程的跨媒介建构提供了参考。艺术的跨媒介转换交流需要关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媒介载体的变化,当代艺术已进入自我意识的解放期,开始与人类有机结合,真正贴近了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艺术的跨界虽然越来越多,但依然需要转换,这种转换涵盖了艺术语言、观念和艺术家身份的转换,否则就会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例如,杜尚的《泉》被称为概念艺术的开端,但其根本在于实现了小便池和“泉”在观念上的转换[5],这种现成品到艺术品的关键不是其美学价值,而是艺术对所处环境的自我表达。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媒介载体越来越趋向于观念化、哲学化,导致了传统艺术叙事的终结[6]。传统媒介需要考虑构图、色彩、比例、纹理、视角等,如莫奈用朦胧色块创作了印象派;塞尚用颜色表达空间被称为后印象派;毕加索用多视角画一个物体构成了立体主义,而科技创作则是功能性的,科技媒介可以被借助用以表达观念,但这并不表示科技就是艺术,科技创作需要通过跨媒介的交流和转换才能被称之为艺术品,才能真正得到艺术上的认同。

三、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根本

“六艺”之首,也就是第一门课即为“礼”。这个“礼”就相当于现在的思想政治课、军事理论课。“礼”含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古人的“礼”也相当于今天的德育,通俗地说就是学做事先要学做人,并把立德放在做其他一切事情之上。当前,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建立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方针之上[7]。“立德”是“树人”的方式,“树人”是“立德”的目的。美术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就需要回归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来,在通专融合、文艺结合上下功夫,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平台的学习环境,利用通识文化元素实现跨媒介转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综合人文素质,进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通识课程的教育对象,美术院校学生有着美术创作的切实体验和独立丰富的审美认知,而开展跨媒介交流主张在多元文化元素影响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全人教育”,而通识教育本身是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一目标正好契合了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根本。近年来,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媒介的形态和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通识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元素面临着越来越多适配的媒介平台,教育也就有更多机会和更多可能将文化内容传承给学生。结合“礼”的来源出处和历史文献对其的解读,不难看出,媒介平台对于通识文化元素的跨媒介交流和重构,不是媒介平台的自编自说,而是需要统筹考虑其来源和出处、叙事和传播效果。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介上的反复开发是一种大批量的机械化复制,必然导致文化生产领域的“产能过剩”[8],这时就需要通识教育具备从上到下的预设意识,避免散乱开发和错误解读,因为缺乏系统性的跨媒介转换必然会导致受众记忆的碎片化和娱乐化,这与跨媒介交流的通识教育实施之根本相违背,从而也削减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四、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原则

中国传统视觉造型艺术追求的境界是“气韵生动”,无论是传统绘画还是当代设计,都是形思想、象灵气、寓神理的审美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绘画的空间形态是心灵的显现,但判断绘画是否成功在于精神境界。诚然,技巧是绘画之必备,但很多成功的画作是超越技巧,由技入道。因此,基于跨媒介交流和多学科联动开展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践,关键是要坚持理解和领悟艺术家在作品中自由神畅的审美意识这一基本原则。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精通专业领域的知识,也需要对政治理论、文学、美学、史学、自然科学等知识有相当的领悟和见解,更需要不断拓展思维,释放想象力,保持豁达自由的心态,达到科学与艺术、人文与自然、形象思维与计算思维、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和谐统一。基于此,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美育知识体系的梳理,以及如何在新形态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美育精神内涵并实施跨媒介转化;二是数字绘画技艺的训练和普及,即实现跨媒介创作经验的积累和人文美育成果的跨媒介呈现,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人文美育知识体系的梳理有赖于跨媒介叙事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跨媒介叙述是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在21世纪初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一个跨媒体故事横跨多个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文本都对整个故事世界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9]。通识文化的跨媒介交流主要是通识文化元素的交流,在日常的通识课程教学中,这种文化元素是离散的、非系统的存在,因为文化元素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书面文字媒介、影像视听媒介、舞台艺术表演、作品展览体验等,还有些文化元素是跨领域、跨载体的,但在进行跨媒介转化的过程中又存在媒体之间的联动效应。基于此,学生要通过多种媒介的偶发性相遇逐步建立起对文化元素的深度理解,进而进一步强化对人文美育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建构。与此同时,当代艺术的体验和参与倾向也拉近了文化元素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多种媒介协同传播,使受众一旦被文化元素的任一媒介符号吸引,之后往往就会对全媒介进行主动感知。例如,近几年类似《战狼》《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主旋律影片之所以未播先火,就与观众深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密切相关,这是中华儿女对红色文化元素产生的情感共振。蔡元培说过:“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10]美育工作不能只关注理论讲授,也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审美水平。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修身养德,也要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美育工作的普及者和传道者,将美育知识转化为美育行动和美育能力,创造出讴歌时代、服务人民的艺术精品。

五、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策略

美术院校通识教育承担着两个层面的使命:一个层面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将学生塑造成身心健康、综合素质优秀的现代公民;另一个层面是美育,即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获得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是美育最典型的形态,因此美术院校基于跨媒介交流实施通识教育,就要将传统美学思想渗透人文素质课程的培养体系,使人文美育与数字科技、通识教学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并整合现有通识文化课程教学资源,提升以创新为主导的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和跨媒介的创作水平,彰显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装置的美术情趣,通过转换教师、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形成跨媒介艺术审美的基本构架。同时,要进行跨媒介艺术的探索研究和美育知识内容的梳理,对人文素质课程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图式语言转化和审美解读,回到一种“审美无处不在,什么都是艺术,什么都不是艺术”的“泛审美”状态,并让学生根据审美内容与形式的感知和体验,以审美之眼进行数字绘画创作,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平面画作的立体动态展示,从而形成可读、可看、可听、可感的动态数字作品。笔者基于工作实践,认为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统一通识教育理念,优化通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的思想先导,教师要深刻认识美术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根本含义,注重从以上两个层面追求通识教育需要达到的效果,并结合院校实际,科学构建管理组织机构,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沟通协作,强化通识教育的宣传工作,以学生为出发点持续完善通识课程教学过程。在课程设计上,要克服当前国内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固定比例的弊端,赋予学生更大的课程自主选择权;强化隐性课程和第二课堂建设,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打造通识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品牌,推进建设“通识大讲堂”等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补充平台和开放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跨学科之间的互通互融。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渗透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这个过程需要统筹协调美学和思政、文学、外语、体育、信息技术等多个不同学科门类的通识教育教学,利用学科内容的衔接和美育思想的贯穿,对人文美育精神进行渗透。例如,通过设计文学交互课堂,将游戏元素等融入文学教学过程;通过设置“六艺”主题,让学生走出文本的限制,通过绘画、影像展现学习的初衷;通过引入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从实景到虚拟,再从虚拟到实景,让学生步入情景,穿越时空与古人问答;利用计算机教学引入数字绘画技艺,将美育创新能力落实在具体的跨媒介艺术创作上。多媒介、多门类教学内容的联动,可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使传统人文美学思想搭上数字技术的时代快车,形成数字媒体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呈现跨媒介艺术的魅力。此外,实施的初始阶段,要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试点改革,即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的通识育人思想为主线,初步实现艺术作品由文字到图像、由纸本到数字形态的跨媒介转变,并注重评价反馈,以便及时完善教学内容,最后逐步推广实施。通过对跨媒介艺术创作的展示和检验,分析人文素养教育和技能教育最佳的结合方式,既能让学生在审美情趣上获得提升,又能使学生在技能操作上实现自我认可,可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认知、审美智慧和美感进行连续性培育,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跨界思维能力、鉴赏和创新能力、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由此构建了协同创新、礼乐相济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六、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误区

美术院校通识教育通过整合人文素质课程资源和第二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跨媒介转化和跨学科交流,构建基于跨媒介交流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间接打造出优秀的跨媒介艺术作品,这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尝试。在实施过程中,跨媒介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艺术形式又促进了跨媒介交流,而通识教育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必须警惕对跨媒介交流和跨媒介技术的认识误区。跨媒介交流的本质不是“炫技”,而是要回到通识教育的本位,思考通识教育的初心。跨媒介交流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形式,以跨媒介艺术创新培育为重点,探讨由文到图、由通识文化知识到图式语言创作、由纸面绘画到数字绘图、由静态作品展示到立体动态效果再到影像作品的艺术创作变革与维新,借助不断出现的新型课堂形态将美育思想贯穿其中,依托文学、美学、思政、外语、计算机和体育运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总之,开展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既有利于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字绘画技艺和推广普及艺术设计类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仲呈祥.以中华美学精神做好美育工作.艺术教育,2018(21):34-36.

[2]郁龙余.艺术的色彩源于人民:阎文喜的油画艺术[J].人民日报,2018-09-23(8).

[3]肖爽.“文化·交流与跨媒介艺术研究”论坛会议综述[J].上海文化,2016(8):119-123.

[4]傅守祥.跨媒介流传的艺术沟通与女性光芒:《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女性主义探析[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2):288-297.

[5]张海涛.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差异及转换[EB/OL].(2018-12-29)[2022-10-18].

[6]沈莉萍.艺术终结之后:美学熵状态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8(9):35-36.

[7]黄哲.崇德笃学敏行致美:湖北美术学院校训阐释[J].湖北美术学院报,2017(3):138-143.

[8]刘煜,张红军.消解产能危机:跨媒体叙事的缘起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11):101-105.

[9]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10]韩晓芳.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6-92.

作者:赵锋 耿余 朱家佳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