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流通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流通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流通产业排放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会显著加剧流通产业碳排放;交通基础建设、产业结构、绿色投资和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碳排放有着显著抑制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加剧效应最强,产业结构产生的抑制效应最强。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对流通产业碳排放有着地域差异性。上述结果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未来应创新流通模式,加快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交通基建,合理配置流通资源;加大流通业绿色投资,促进流通业低碳技术研发。

关键词:流通产业;碳排放;经济发展水平;绿色流通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效应日益凸显。据国际能源署公布称,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38.84亿吨,同比增长5.6%。这一背景下,合理把控碳排放水平已成为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早在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以求加速降低碳排放步伐,兼顾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流通产业在一国经济中占据很大比重。伴随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流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逐渐成为碳排放问题把控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流通产业消耗能源多、碳排放量大等诸多问题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一背景下,加快厘清影响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具体因素,针对性制定流通领域内的节能减排策略,对于实现“绿色流通”、降低整体碳排放水平意义深远。

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流通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首先聚焦在经济发展维度。杜玉英和李闰春(2022)研究指出,经济发展可以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并且拉动更多商业投资,扩大流通业规模,进而导致流通业碳排放总量升高。李世祥和康契瀛(2022)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能够推动流通产业迅速发展,但这一过程中会形成大量能源消耗,使得流通产业碳排放总量增长。除经济维度外,被广泛讨论的影响因素还有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等方面。刘妍慧和栗洋(2022)以湖北省交通运输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能源强度的提升能够很明显地抑制碳排放。沈哲(2015)研究指出,能源结构优化有助于降低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水平,从而提升未来碳排放空间。吴丽娟和黄莹(2022)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可以为流通产业注入政策与技术创新动力,从而有效降低流通产业碳排放水平。孙皓程等(2022)则指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弱流通产业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促使碳排放量逐步降低。综上,既有文献从多个角度对流通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但少有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性分析,并且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流通产业的影响差异同样有待深入分析。由此,本文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就其地区异质性特征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变量选取

如前文所述,研究分析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于减小流通产业碳排放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涉及到不同维度和不同种类,从影响方向来看又可分为正向效应因素和负向效应因素。正向效应因素表征此影响因素对流通产业碳排放起到促进作用,负向效应因素表征对流通产业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鉴于此,本文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六类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详见表1。交通基础设施(tl)。交通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连接区域间经济协调的重要支撑手段,包括公路交通设施、市政道路交通设施、轨道交通设施和停车场设施。就流通产业碳排放来说,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缩短物流运输的时空距离,避免交通拥堵等原因导致的无效碳排放,另一方面则能够促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利用大量资源发展绿色生态环境,进而降低流通产业碳排放。在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时,本文参考张景波(2018)的研究,选用交通路线密度来表示,即某地区交通路线总里程与总面积的比值。经济发展水平(eco)。经济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经济总体的规模、速度和程度。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等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与流通产业碳排放有着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民物质生活需求越大,由此促进物流、餐饮、零售、服务业的产业提升,进而导致流通产业碳排放量增加。参考李世祥和康契瀛(2022)的研究,用各省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is)。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的组成成分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也不尽相同。从对流通产业碳排放影响效应来说,杨筱茜(2022)等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将通过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的方法,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从而影响流通产业碳排放水平。另外,产业结构升级还可加速高新技术的研发,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来抑制碳排放。本文以第三产业占比来衡量产业结构。绿色投资(gi)。绿色投资可视为一种“社会责任投资”,与传统投资相比,绿色投资除了考虑经济收益外,还兼顾社会与生态效益。对于流通产业碳排放而言,绿色投资规模越大,意味着流通企业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越充足,相应的能源利用效率越高。在总市场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流通产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将得到有效降低。是以,绿色投资有助于抑制流通产业碳排放。本文借鉴廖显春等(2020)的研究,选用生产性绿色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值衡量绿色投资。人口规模(ps)。人口规模指在某地区生活的实际人口数量。窦悦(2017)研究指出,人口规模的扩大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流通产业碳排放方面,人口规模和生活物资需求呈现同步提升的趋势,继而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本文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年末总人口数来衡量人口规模影响因素。环境规制(er)。环境规制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旨在通过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约束性力量。政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可促进绿色技术革新,进而降低碳排放。本文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环境规制。

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1.模型构建。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检验各因素对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构建如下模型:在此模型中,CO2表示流通产业碳排放量,tl代表交通基础设施,eco表示经济发展水平,is表示产业结构,gi代表绿色投资,ps表征人口规模,er表示环境规制,ε为随机扰动项。对于碳排放,本文仅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全球9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能源消耗,因此,流通产业碳排放总量可由流通产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排放量求得:其中:CO2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i为能源类型,本文选取煤炭、石油、天然气作为样本数据;Ei指第i种能源用量;Bi指第i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其中:Hi指第i种能源的发热量;Oi为第i种能源的碳氧化因子;Ci为第i种能源的含碳量;44/12为CO2分子量/C分子量。

2.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2011-2020年除中国港澳台及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作为研究分析样本,各影响因素原始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物流统计年鉴》及wind数据库、IPCC评估报告、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库。对于部分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补齐。

(二)回归分析

1.基准回归分析。

本文使用计量分析软件Statal5.0进行基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除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外,其余各解释变量均可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产生抑制作用,且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加剧效应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抑制效应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为产业结构,这一结果与本文前述分析假设相吻合。具体分析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系数符号为负,即抑制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且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究其原因,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会极大缩短物流运输时空距离,并且有效促进绿色生态环境发展,从而减少流通产业碳排放。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带动市场对流通产业的需求,从而导致流通产业碳排放总量增加。产业结构能够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究其原因,产业结构优化能够减轻工业占比并增加第三产业比重,进而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绿色投资同样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绿色投资可以打造高新技术革新局面,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促进中国流通产业的低碳环保运动。人口规模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有着正向影响,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即人口规模不断扩张会导致流通产业碳排放激增。环境规制可以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产生抑制作用,且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环保政策会通过提高成本的方式倒逼流通企业进行绿色技术革新,从而减少流通产业的碳排放。对比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后发现,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碳排放的限制效应相对较弱,表明政府虽在环保政策方面不断向企业施加压力,但由于技术屏障和资金限制,环境规制在抑制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水准有待提高。

2.地区异质性检验。

鉴于各省份之间市场配置、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一定差距,各解释变量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也可能不同。本文依照国家统计局划分标准,将30个省份区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区域,并依次对这三个区域内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基准回归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区域中,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绿色投资、环境规制均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且都通过显著性检验。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均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有着加剧效应,且效果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各区域之间影响因素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有着较大差异。具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于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加剧效应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和绿色投资对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碳排放的抑制效应最强;交通设施建设则对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大;环境规制则是对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碳排放抑制效应最强,这在一定程度说明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往往更依赖资源的简单开发,牺牲环境的代价程度相对较高,通过环境规制手段治理碳排放的效果也应最为明显。

3.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所得结果可靠性,本文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用物流业能源消耗规模数据替换被解释变量重新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虽然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有小幅度变化,但影响符号及显著性水平均与上文分析结果呈现出一致性,由此说明所得结果较为稳健。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选取30个省份2011-2020年度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分别通过基准回归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与环境规制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能够加剧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绿色投资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有抑制作用;人口规模对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有促进作用。分地区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流通产业碳排放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于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加剧效应明显大于其他地区;环境规制的抑制效应对西部地区流通产业作用强度最大;产业结构和绿色投资对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碳排放抑制效应最强;交通设施建设则对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碳排放水平抑制效应最强。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下列建议:第一,创新流通模式,加快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流通业聚集程度较低,行业的运营效率偏低。未来,流通产业应重视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技术,引导流通产业一体化建设,打造绿色低碳流通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建立快捷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加速信息流传递,实现供需高效对接,节约资源消耗;另一方面,流通全环节应采用环保运输包装,并升级污染物在线处理系统,充分降低流通成本,减少碳排量。第二,加强交通基建,合理配置流通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降低流通产业碳排放。物流及批发零售等行业作为流通业的主要内容,货物运输期间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不容小觑。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减少交通运输时空距离,压缩货物在途时间,从而降低碳排量。具体而言,各级政府可建设不同层级物流仓储体系,一线城市可设置一级物流仓储中心,二线城市或西部省会城市可设置二级物流仓储中心,地级市及县级地区可设置三级物流中心。与此同时,科学规划货物配送路线,以求达到降低货物运输期间碳排放量的目的。第三,加大流通业绿色投资,促进流通业低碳技术研发。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能够有效抑制流通产业碳排放,因此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流通产业绿色投资水平。一方面,增加对流通业低碳技术的研发费用,突破技术瓶颈,大力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的落实落地,在大力发展流通业的同时兼顾社会与生态效益,从而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优化升级能源结构,在流通产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率,如积极开发利用氢能等作为流通产业的主要能源,建设绿色流通工程。

参考文献:

1.杜玉英,李闰春.流通业低碳发展空间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2(15)

2.李世祥,康契瀛.碳中和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碳足迹测算——基于省际及产业部门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22(38)

3.刘妍慧,栗洋.湖北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J].统计与决策,2022(38)

4.沈哲.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源利用结构特征及行业比较[J].商业经济研究,2015(29)

5.吴丽娟,黄莹.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14)

6.孙皓程,李晓杰,季雪婷.技术进步与商贸流通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传导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8)

7.张景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34)

8.杨筱茜,蔡林美,张金锁.空间视角下金融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42)

9.廖显春,李小慧,施训鹏.绿色投资对绿色福利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2)

10.窦悦.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的面板数据分析[J].时代经贸,2017(12)

作者:黄卓 杨佩月 单位:保定理工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