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政理论课学情分析的逻辑理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学情分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教学的起点。开展学情分析有助于精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高效赋能教师教育素养以提升教师胜任力与执行力、全面查找教学实践问题以优化课程的革新度与满意度。学情分析的逻辑前提在于高度聚焦既定教学目标、根本在于合理定位学情分析内容、关键在于多维途径收集学生信息、核心在于科学把脉学生客观境况、旨归在于对症处理学情分析结论。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加强学情分析的科学性,明确学情分析的主体架构以确保学情分析的系统性,建立学情大数据共享平台以提高学情分析的精准性,完善学情分析的制度机制以推动学情分析的常态化。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情分析 教学能力
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随后,教育部号召教师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因课制宜选择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学情分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当前,由于部分高校教师未能掌握了解学生情况的科学方法,缺乏对学生情况的调研而影响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已成为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3]为化解教与学的矛盾,实现教与学的精准对接、良性互动,就要充分发挥学情分析的功能,既探究符合新时代特点、契合高校思政课特征的学情分析的逻辑理路,也思考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学情分析的推进策略。
一、思政课学情分析的价值审思
学情分析贯穿于课前对学生学习基础的了解与洞悉、课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与总结、课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与反思。学情分析本质上不是简单地收集信息,而是教师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为导向,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将实证调查、科学分析、理论研究融入教学实践全过程,以便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明晰教与学的矛盾、遴选最优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是促进课堂、教师和课程等教学要素协同发展的有力举措。
1.精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思政课是承载政治方向引领、道德素质培养、精神动力激发、价值观塑造等多重育人功能于一体的特殊课程。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情,重点包括学生成长背景、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政治立场、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需求期待等集主观与客观、显性与隐性于一体的相关内容。在多样价值追求、多元社会思潮与多变舆情冲击的背景下,各类学情持续发展变化且彼此产生交互作用,呈现出异质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映射出不同维度下学生的群体共性、差异特征与发展变化等。“00后”学生在利益诉求、生活方式、价值选择、就业意向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代际标识,致使“教”与“学”难以有效对接,制约了教学效果。而学情分析无疑成为教师甄别问题、破解难题的有效抓手,有利于教师从思想上提高对学生实际动态追踪的重视程度,从理论上提高学情分析的科学程度,从行为上提高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怀学生的主动程度,进而深入探究学生的行为特征、价值取向和精神需要,揭示学生实际境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影响因素。教师通过学情分析,精准掌握学生所感、所思、所惑,为有效引领教学和满足学生成长期待提供可靠依据,才能切实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2.高效赋能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与执行力
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与执行力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情怀、思维、视野、人格等育人素养不断优化的结果。教育教学素养与教师能否精准分析并有效解决学生问题紧密相关。思政课学情分析从明确学情分析的起点、定位学情分析的内容、选择学情收集的途径、运用学情分析的方法到处理学情分析的结论,每个环节有其内在规律性与挑战性,有利于锻造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如选择学情分析的内容,要确保所选学情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不仅彰显了学情分析的学理性与专业性,而且锤炼了教师的思维能力。消弭学情分析阻力、回应学生关切、规避学情分析浅显化与形式化等,有利于促使教师开阔教学视野、活化教学思维、丰富教学知识、创新教学策略和深化教学体悟。同时,学情分析是动态发展的教学实践,实践中新理论、新技术与新问题又为教师持续深化教学认知、强化教学反思提供了契机与动力。
3.全面查摆教学实践问题,优化课程的革新度与满意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4]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要深化,必须遵循入“深”入“细”、落“小”落“全”、做“好”做“实”[5]的要求,聚焦教学实践中具体而微的问题与矛盾,把握学生的共性与个性、需求与困境,探索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方法,增强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学情分析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针对性教学策略的实践活动,是教师全面查找教学实践问题、落实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满意度的具体行动。同时,教与学的矛盾总是表征在大学生的知识理解、情感诉求、价值认同、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等方面,教师通过学情分析揭示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深层矛盾,有利于为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提供方向与思路,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持续向纵深发展,提升学生获得感。需要注意的是,学情总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思想观念等变化而变化,具有隐蔽性与复杂性,思政课教师只有掌握科学分析学情的思路与方法,才能精准了解学生的新状况,抓住教与学的新矛盾,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持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逻辑理路
学情分析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要件和核心保障。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囿于主客观因素,尚未做到深入了解、客观分析与有效运用学情,对学情分析起点的确立、内容的把握、途径的选择、信息的解读、结论的应对等方面所遵循的具体思路与方法充满疑惑,学情分析流于形式、限于经验,弱化了学情分析的应有效能,对此,思政课教师亟待掌握学情分析的逻辑理路。
1.前提:高度聚焦既定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的起点是明确学情分析从何处着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6]基于此,教师分析学情要谨记学生的对象立场,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聚焦既定教学目标,进而明确学情关涉重点、分析方式,规避教师在学情分析中的茫然心理与盲目行动等被动局面。于课堂教学而言,既定教学目标是学情分析的起点与归宿,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理论素养、知识及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教师明晰学情分析内容、拓展信息收集途径、丰富学情分析方法、应对学情分析结论等提供了依据。学情分析参照既定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深入分析所得出的客观结论,能精准揭示学生实际状况与既定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教学矛盾。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对既定教学要素作出调整,探索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根本:精准定位学情分析内容
“分析学生哪些情况”决定了学情的收集途径、分析方法以及结论的处理应对是否科学。学情分析的内容涉及主观与客观、显性与隐性、动态与静态、个性与共性等范畴,教师首先要从学情体系中准确筛选出对教学效果最有影响的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将学生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政治觉悟、政治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普遍看法和态度作为分析的重点。其次,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教学设计、教学调控、教学评价等教学诉求,遵循知情意信行的道德教育规律,重点关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时间与频率等反映师生交往程度的因素,提高学情分析的专业化程度。再次,对所选学情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展开科学论证,明确所选学情的分析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采取教学应对,确保所选的学情是影响教学目标的最主要因素。如果所选学情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小,或者缺乏教学应对措施的学情分析结果,都属于无效的学情分析。
3.关键:多维途径收集学情信息
学生信息的收集途径关系学情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教师采用何种途径收集信息,应当依据各种途径对于收集特定学情的优势功能进行甄选。教师需考虑目标学情的特征,即要分析的学情是属于思想认知、观念、道德品质等隐性学情还是知识基础、政治面貌等显性学情,并打破通过单一途径收集信息的思维定势。通常,教师可以通过查询学籍档案或学生数据库,收集学生成长背景、政治面貌、学业成绩等基本信息;开展线上线下调查,诊断与评估学生知识基础、思想动态;进行学生代表综合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师、学习方式与内容的需要与期待;定期与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学情交流会,明晰不同专业学生的行为特征、学习偏好等;参考心理测试结果,了解个性差异突出的学生,如有认知、情感障碍等的“学习困难生”、“心理困难生”;持续开展体现校本特色的跟踪调查,掌握特定专业学生的思想变化;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或检查作业质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等。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的思想性决定了目标学情多为隐性学情,教师要多维途径了解学生才能确保信息的客观真实。
4.核心:深度把脉学生客观境况
教师科学分析学生信息,精准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为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分析学生信息是教学研究活动,为了保证其科学性,必先提出使学生信息得到深度分析的问题或假设,以及掌握验证这种问题或假设的分析方法。以统计信息分析为例,常用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只呈现调查结果,如学生性别、专业、学习动机的比例)、交叉分析(对比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或学习期待等)、方差分析(检验两个或以上因素对事件的影响水平)、回归分析(分析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与学习获得感之间的关系)等。各种方法能从不同视角或程度验证问题,但首先要求教师对所需的结论提出假设。如何提出假设?根据“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知识对学生应该是未知、应知和可知的”[7]教育学理论,教师应当依据既定教学目标,从学生知识掌握或观念认同的程度切入、深入或拓展,提出分析学生应知、想知、已知、未知、可知、不可知、一知半解、为何不知等方面的假设,逐步掌握学生问题及其原因,为精准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5.旨归:对症处理学情分析结论
学情分析的价值在于为教师制定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教师应主动对标教学目标以明确学生的问题并对症处理。一是分类突破。从知识、思想或能力等方面明确学生问题的性质,确定解决问题的主体,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以课堂、专题、学期、学年为解决问题的时间单位,将学生听课态度、观念认同、行为转变等作为评价问题解决的标准,分类规划、有序突破,并做好下个节点学情分析的准备。二是个性定制。对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一对一的定期交流与辅导计划等个性化策略,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加深其对主流价值观的感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三是整体发力。依据问题性质及其解决难度,教师既要重视通过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使问题得到解决,又需主动向学院以及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寻求联合解决之策,避免因教师个体无法解决学生问题而削弱学情分析结论服务教学的应有价值。四是正确引领。鉴于学生既定认知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教师要客观评价学情结论所反映的学生需求,针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正确引领,避免过度迎合而丧失了教育引 领性。
三、思政课学情分析的推进策略
为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准确研判,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应秉持科学性与灵活性的原则,遵循学情分析的逻辑理路,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学情分析:
1.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提高学情分析的科学性
思政课教师进行学情分析,要使自身从依靠经验了解学生转向依靠科学研究认识学生、从显性学情分析深入到隐性学情分析,能够厘清各个教学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并掌握学情收集、学情分析和学生问题解决的科学依据与策略。科学分析学情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思政课教师需要积累专业理论知识。要充分认识各个教学要素对教学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及其产生影响的方式,尤其是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明晰学情分析中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拓展跨学科知识。掌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学生接受学习的心理机制的规律,以明确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因素,找准激励学生行为、转变学生态度和调节学生情绪的应对策略。再次,思政课教师要锤炼学情分析技能。思政课教师要科学设计访谈方案与调查问卷,熟练操作统计软件和运用学情大数据信息技术,注重提高与学校各部门进行反馈与沟通的实践能力,以多方获取数据信息并解决学生问题。此外,思政课教师要强化跨学科融合的意识,善于利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学情分析,不断探索从复杂学情中明确分析内容、获取学生信息、分析学生数据,助推学情分析结论服务于教学效果与学生成长的具体方法。
2.明确学情分析的主体架构,确保学情分析的系统性
学情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循环圈,涵括从分析的起点到分析结论的教学应对,从课前教学预设到课后教学评价,而其得以落地的关键在于多主体形成相互配合、辐射强大的合力。首先,党委领导有号召力,夯实系统分析学情的统筹基础。高校党委要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明确学情分析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重要条件,是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其次,相关机构责权明晰有决策力,做好系统分析学情的路径规划。高校要依托教务处、学工部、关工委等部门成立学情分析的责任机构,统筹规划学情分析,规定学校职能部门依据培养目标对学生基础、政治面貌、生源地、毕业意向等内容开展分析,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课程目标开展课程观的分析,辅导员落实对学生成长背景、行为习惯、专业特点的分析,思政课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开展常规学情分析,确保学情分析前后衔接、上下对接,学生得到全方位关注。再次,教师主体积极作为,确保学情分析系统的良性循环。思政课教师是落实学情分析的主角,要通过沟通协调,为多维途径收集学生信息畅通渠道;针对学情分析结论中所发现的难题,积极组织、督促各育人主体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发挥“大思政”格局的育人效应,助推学情分析良性循环。
3.建立学情大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学情分析的精准性
大数据技术为学生信息的收集与共享提供了便利,其全样本、可视化与可量化的呈现方式提高了学情分析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客观性。首先,高校要持续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教学与管理领域的网络化、数字化与智慧化,建立“三全”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学生知识基础、思想认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其次,相关部门要着力建设实现学生信息整合与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明确数据共享的标准和规范,提高数据使用的便捷性。例如,畅通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师等不同数据持有主体之间的数据接口;在完善学生隐私保护机制并保证数据真实性的条件下,依据教学实际需要,赋予教师不同程度的数据读取权限,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动员全体教师持续、及时更新和完善现有学情数据库的信息,避免数据更新滞后导致信息分析失真,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本领。建立学情大数据共享平台对教师的数据基础知识、数据应用能力、数据转化能力、数据伦理素养提出了高要求,高校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大数据素养。
4.完善学情分析制度,推动学情分析的常态化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8]健全学情分析的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化的制度解决学情分析中的随意性或不作为问题,确保学情分析的常态化,发挥学情分析应有的价值功能。一是要建立健全落实学情分析的评价制度。要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建立以学生获得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机制和以教学研究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提高教学在思政课教师评价中的占比,突出学情分析是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将学情分析作为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教学研究思路的主要途径,引导教师重视学情分析。二要建立健全落实学情分析的激励制度。政府、高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将学情分析融入各级教学与科研项目,定期征集学情分析报告;大力宣传与推广基于学情分析而形成的精准教学方法和模式;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系统学情分析的示范单位,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情分析。三要建立健全落实学情分析的规范制度。高校要制定教师落实学情分析的制度化要求。例如,在频率方面,要求教师在新生入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师培训、集体研讨时开展学情分析,在教材更新、教学对象变更、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风下滑等情况下强化学情分析;在内容方面,要求教师课前了解学生的基础信息,课中精准掌握学生对学习方式、内容和教师的偏好期待及其满足程度,课后了解学生的获得感等,以学情分析的规范化、专业化推动学情分析的常态化。
参考文献:
[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1.
[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10-17.
[3]刘同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须解决的五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5]陈宝生.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工作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7-08-04.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4.
[7]徐志宏.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1.
作者:陈爱香 姚利民 单位: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