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检验专业书证融通育人模式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船舶检验专业书证融通育人模式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船舶检验专业书证融通育人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立足为企业培养入企即用且富含职业荣誉感的高素质技能型船舶检验专业人才,将岗位任务情景及职业内涵文化前置引入课堂,将企业岗前培训体系揉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实操技能为依托,以特殊焊接技能证书为指标,依靠企业前沿标准高规格建设的校企共享实训基地,可实现企业人才培训及学校人才培养双管道运行。立足“1”着力“X”的书证融通育人模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校企围墙,借力企业拉高了毕业生培育质量。

关键词:船舶检验;1+X;产教融合;课程思政

2021年,中国修船业务以全球船舶修造总量40%的占比,位居全球第一,位列全球修船企业前十[1]。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依托雄厚的船舶建造和修造能力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福建一直是全国船舶修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至2021年底,全省规模型船舶修造企业已超80家,年造船生产能力超过400万载重吨[2]。在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强省战略大背景下,《福建省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中明确指出,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发展壮大修船产业[3]。船舶修造行业的发展壮大亟需大量充足、稳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后备人才。在福建省三大国有造船企业的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的专业人才占比仅为24.32%[4],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远不能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船舶修造行业对口专业建设,全面提升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好服务于产业的完善的人才梯队任务已迫在眉睫。14船舶检验作为船舶建造和修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5]。2020年《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将加强船舶检验队伍建设列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相关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合作,大力培育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6]。与此同时,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发展需求下,时隔26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7]。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明确提出要在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8]。2019年前,学校船舶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欠佳,导致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企业仍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予技能培训,且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因此,最大程度地借力企业,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将职业荣誉感的培养融入课程培养全程,实现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的培养目标。

1立足“1”着力“X”

截止目前,教育部共发布了1个船舶检验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特殊焊接技能等级证书。故船舶检验专业以“X”为着力点的实操技能提升可以特殊焊接技术职业技能培养为依托,满足行业前沿标准要求的实训硬件作为基本的硬件保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1.1打造校企共享实训平台,贯通校企并联通道

现有校企合作普遍存在企业方合作动力不足等问题。校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兼顾企业的人才提升需求、企业真实生产及社会服务需求,在服务企业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协同育人的参与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深度融合。立足“1”着力“X”的书证融通育人工作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企业开放、与企业共享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根基。故学校以行业前沿标准高规格建设特殊焊接实训基地,协同企业优化升级船舶模拟器等实践教学功能,参考特殊焊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考评大纲进行实训环境建设。在获批特殊焊接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试点院校的基础上,将实训基地对企业和社会开放,实训设备的共享在满足学校培养人才能力标准的同时,可以实现企业用工技能等级的提升和社会培训服务的硬件要求。兼顾教学、企业及社会服务需求为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可以很大程度的贯通校企并联通道。见图1。

1.2构建教室外的课堂,助力“理实合体”育人

技能型人才能力的培养关系岗位实操能力的培养达成度。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培养体系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不分家,其中理论知识为岗位实操能力的达成承担服务角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受多方面制约,普遍采用先理论课程再实操的人才培养方案,船舶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实船场景的岗位工作能力,在未接触实船场景的前提下开展理论教学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多方面制约。尝试合理引入信息化手段,构建教室外的课堂,搭建“理实合体”的学习平台供学生实时获取学习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向互动模式。以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积累的实船教学素材为基础,大力发掘现有实训设备的虚拟任务实现功能,将专业教学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国家教学资源库中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将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数字化,利用数字化网上交互学习平台输出的实时学习数据,形成对教学效果的过程化评价模式。

1.3立足教学目标重构,着力职业技能培养

本着为企业培养人的宗旨,解决目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欠佳等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阶段开始,最大程度地借力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首先,将与学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省内十六家船舶类相关企业专家请进校园,在现有实训条件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开展深度研讨,依据往年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达成度数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此外,针对历年来由于学生对专业面向的岗位认知及行业发展现状认识不足导致的入企后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完善的课程体系前端加设《专业入学导论》课程,借用企业岗前培训体系,将专业的就业面向、行业现状及岗位所需的技能需求进行清晰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对专业技能需求的贡献作出明确的分析,在明确的目标体系指引下,在学生心中埋下专业认可的种子,让学生在求学伊始即开始对职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给后续课程学习加满油。

2行业内涵文化渗透,前置强化职业荣誉

船舶检验专业面向船舶制造和修造企业较之一般的行业,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较大。近五年专业毕业生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意愿度较低,且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对离职人员的分析,离职员工出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这与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在校期间对岗位及行业认知欠缺有着直接的关联。尝试将行业的内涵文化通过课程体系的前置课程设置及课程思政灌输等多渠道进行日常渗透,强化学生对职业的认可。

2.1企业名师进课堂,加强课程思政元素日常渗透

首先,在课程体系最前端的《专业入学导论》邀请校企合作企业专家依照企业岗前培训体系开展,企业的前置介入让学生在入学时即对专业面向的岗位有较清晰的方向感知;其次,每月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开展产教融合专项讲座,核心课程课标制定及部分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邀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并将企业技能专家聘为社团专职指导老师,校企共育的社团人才极大地吸收了校企双方教员的养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高出镜率,通过企业专家将行业内涵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浇灌进学生心里。在课堂这个职业精神日常渗透的主战场中需要将专业知识与职业精神有机结合。在每门课程的课标中列出课程思政专项,通过教研活动逐步挖掘课程对应的思政元素。

2.2多渠道认定职业素养能力

除了企业名师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日常渗透,船舶检验专业尝试通过专项活动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行业内涵文化的认知。以《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课程为媒介,创新课程学分修习方式,编制课程通关手册,将专业社团成绩、创新创业大赛参与成绩、技能等级证书获取、参与产教融合讲座的情况等列为通关项目,根据通关手册记录的项目参与情况来给定课程成绩。这种对职业素养能力的多渠道认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与行业岗位深度关联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进一步夯实学生对职业的认可。

3打破校企围墙,实现闭环共荣

船舶检验专业立足“1”着力“X”的书证融通实践研究自2019级(即2022届)学生开始实施,为明确实施成效,将2020届以来的三届毕业生调查数据中有关学生核心能力达成、企业对教学成效的感知以及学生对职业的认可程度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学生采集对核心能力达成的满意度以及从事本专业的意愿度,针对校企合作企业采集学生实习、毕业签约情况以及企业对学生的总体评价。统计数据来自2020届学生55人,2021届学生31人和2022届学生49人,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统计数据可知,相较于前两届,学生对核心能力达成的满意度及从事本专业的意愿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在课程体系中前置引入并全程贯彻课程思政建设,最大程度地借力企业全程参与协同育人,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除此之外,目前着力建设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将特殊焊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具体衔接在一起,构建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焊接技能,从而为服务于船舶检验岗位所需提供保障。

4结束语

以可实现企业人才培训及学校人才培养双管道运行的校企共享实训基地为基础,辅以信息化支撑的“理实合体”育人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前置引入并全程贯彻课程思政建设,最大程度地借力企业全程参与,协同育人,帮助学生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思路,提升专业认可度,将岗位实操能力和特殊焊接技术职业等级标准与专业课程紧密融合。船舶检验专业这种立足“1”着力“X”的书证融通育人模式,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校企积极向上的主观意愿下,对人才培养成效会不断地得到促进。

参考文献

[1]王保森,张传勇.基于1+X证书制度的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7),11~14

[2]郑丽霞.福建省国有造船企业人才流逝问题浅析[J].经济研究,2019(2),56~59

[3]丁馨.从1+X证书制度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01),9~14

[4]茅徐斌.1+X证书制度理念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价值、困境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0(36),69~73

[5]徐长山,宁茜.论工匠精神培育[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85~90

[6]毛少华,李治.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21(12),58~62

[7]李秀,陈蕾,陈宏伟.1+X证书制度下试点专业“课证融通”课程建设[J].山西建筑,2020(16),28~33

[8]周雪,邓黎黎,张寒露.高职焊接专业“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J].河南化工,2022(01),33-35

作者:王丽娟 张晨东 黄云江 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