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建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建议

摘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可以有效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用,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开源节流效果,使国有资产得以充分利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数额巨大,种类繁多,管理工作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浪费、流失,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使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一、引言

近年来,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为行政事业单位维护国有资产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公开透明度、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公信力指明了方向。行政事业单位应围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部署,落细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强源头控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促进国有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资产的合理利用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开展业务,服务社会和公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归单位所有,各单位仅拥有使用权,同时还需要为国有资产的维护、保护提供可靠的支持。因此,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总量、数额进行全面的核对,确保国有资产的账实相符和准确无误,保证其正常运转,使其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在此过程中,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是行政事业单位肩负的责任。

(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对于不使用、暂时未使用到的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在提升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同时,使其得到有效的增值。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帮助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业务。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在节省财政资金的同时,能够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三)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环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复杂性使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腐败现象。因此,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并使国有资产为社会、群众提供可靠的服务。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数据不够准确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在建工程、材料、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由于国有资产的类型较多、种类复杂、界定不清,国有资产在清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报的现象。例如,桌椅板凳等单件小额大量购入时列入资产,单件购入时因金额较小就会列为费用,单位对资产和费用的界定标准不固定,缺乏明确的分类入账管理制度,就会出现漏报现象。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因为一己私利或者对国有资产的不重视,会出现瞒报的现象。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漏报的问题,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存量数据的不准确。国有资产的产权不明晰。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用地往往是通过政府划拨获得的,未进行资产评估,缺乏产权证明;部分单位与当地居民拆迁共建的房屋,共同所有,因为合同缺失等原因,无法明确单位资产的具体价值,产权不明。后期,行政事业单位因拆分、合并,国有资产在调拨的过程中,单位之间的交接手续往往缺乏明确的记录,使调拨程序存在较多的问题,财务因手续不全,无法及时入账,导致建筑物、土地、基础建设、车辆、办公类固定资产等在调拨后没有及时更新权属,产权不明现象的产生。我国现阶段国有资产的统计主要依据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账面价值往往采用历史成本,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产实际价值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与账面价值偏离。例如,房产和地产的实际价值远高于账面价值,同时其占的比例较高,若忽视对其实际价值的统计,会导致国有资产所带来的潜在收益被忽视,从而对国有资产的数据准确性带来不良影响。

(二)资产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无法发挥效益

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不同,导致不同单位的资产配置存在严重不均的现象。例如,我国历来对教育、医疗提供较多的支持,为其配备的土地资源、设备资源较为齐全。即使是同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受地域、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也存在资产分布不均的现象。单位内部的不同部门,配置不均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领导和上级部门更重视某个业务,为了实现争新创优的目标,就会将资金、资产向这个业务部门倾斜,没有综合评估这项业务的实际情况,导致国有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闲置和浪费,在影响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会对资产发挥实际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例如,在市福利院的儿童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采购的仪器配置高端,但是福利院并未配备高精尖的医护人员,导致医疗设备的部分功能闲置,资产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权责不明,工作制度不完善,核算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保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职能大多并入办公室,缺乏专职人员进行实物管理,没有入库、检验、申领、出库、报废等日常资产管理制度,在日常的资产管理维护中,仅做到能应付上级单位、审计单位的巡视检查,再加上使用部门不配合,导致国有资产的实物管理难上加难。其次,日常管理工作、盘点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虽然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已经采用资产标签、条形码等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核算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违规问题。例如,清查盘点计划滞后、盘点工作形式化,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产生。对国有日常资产的保管和维护不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涉及预算、采购、验收、入账、使用、维护、调剂、报废、处置等多个环节,有赖于单位内多部门协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领导较为重视采购工作,忽视实物管理和资产监督管理,使资产因日常使用保管不善而导致的报废现象比较常见。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日常资产的保养和维护管理制度,部门间资产随意调剂、闲置资产随意堆放、该报废不报废、未达到报废标准而随意报废等现象严重。例如,某行政事业单位的仪器、设备、办公用具在保管的过程中随意堆放,没有严格落实相关的保养维护工作,导致在保管过程中,灰尘、湿气等对仪器设备的精准性以及办公用具的功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减少了资产的使用寿命。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并不少见,主要表现为房屋、车辆的出租、出借。虽然这不失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有效方式,但出租、出借手续、流程的不规范,很容易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例如,没有经过财政部门审批、没有签订规范合同的租赁、出借情况,都会导致相关问题的产生。

(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大力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化的水平依然无法满足管理的需求,无法适应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管理要求。目前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功能落后,操作僵化,不能满足当前对资产精细分类管理的需求,在产权登记、借入借出资产、报废、日常维护检修、更新改造、预算决算报表填制、绩效目标、资产信息查询等方面皆有欠缺,而且与当前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互相独立,两套系统同时运行,尚未建立对接,难以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账内核算,为保证两套系统资产相同,数据相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压力。系统中基础数据不准确。由于部分单位存在资产不明,信息不齐、滞后等现象,系统中收集的国有资产信息并不能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全貌,导致在盘点的过程中面临较多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资产的管理中,将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显示器以及其他的计算机设备都统一录入“电脑”这一资产分类中,未登记其具体的型号、配件编号,不详细的信息很难让审计人员确定国有资产的价值,也无法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良好的动态监管。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因单位专门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的工作人员较少,数据的更新、维护面临较多的问题,需要向外部寻求管理维护的服务,导致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同时也会导致管理系统面临较多的信息安全风险。固定资产购置及处置流程烦琐,涉及部门较多,时间跨度大,国资系统不能全面地展现资产购置和处置上的申请、审批、购买、维修、更新等各步骤的程序,经常出现合法合规手续不健全等问题。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应转变资产管理理念,提升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重购轻管”的观念,强调资产的使用效率,制定科学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其次,应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培养工作,在增强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的同时,对使用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的人员进行重点的管理、法律法规教育。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建立良好的公众监督机制,使国有资产的管理信息公开并接受大众的监督。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在配置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一方面,严格制定资产的配置标准,根据各单位的资产特点、实际需求、管理情况对资产进行统一的审核和分配,从而确保资产分配的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出入库、领用、交回制度,规范审核签字制度,并完善国有资产的报销程序,在全面记录、登记相关材料的同时,禁止没有通过验收、审核便使用国有资产的行为。在国有资产的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专人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明确各个岗位的资产使用权利和职责,并对实物、卡片、台账进行全面的日常管理,在明确记录的同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有计划地进行对账,从而满足账实相符的管理标准。此外,应当建立国有资产的维护保养机制,由专员负责对其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国有资产的处置与调拨环节,应进一步细化资产的报废条件与报废流程,在明确其流程、文件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在资产调拨、产权变更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并明确需要使用的各项文件,做好资产交接工作,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记录。坚决防范与化解国有资产重大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应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严控财务杠杆、投资规模和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三)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

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的标准,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首先,需要加强对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评价,根据公平、公开的原则,对资产配置的实际使用效率、收益等信息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提高其合理性。其次,对国有资产的运行效果进行有效的考核。全面考查国有资产的亏损数额、管理情况、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国有资产的使用效果。最后,制定完善、公开、透明的资产清查制度,在明确清查程序的同时,加大清查信息的力度,完善资产报告的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使公众能够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不能仅仅对某一行政事业单位展开,应在明确各单位、各业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依照统一标准,针对各单位的特殊需求,设计特色模块,在应用的过程中使用模块化的管理方式来扩展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建立大额资产更新改造、修理维护信息的管理模块,对于每次更新改造、修理维护的时间、经办人、申请资料、维修内容、验收标准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后续的事件追溯和统筹协调,从而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使其能够有效支持资产处置统计工作的开展。明细化国资系统中的功能和权限。按照身份设置资产权限,管理员身份职责落实到人,精细化资产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盘点等功能;部门设置领用数据限制,审批流程管理、库存预警等;员工身份设置领用申请、领用记录查询;管理层身份可以查看固定资产信息、库存信息、出入库信息等多元资产管理数据……提供更加全面、清晰的资产信息记录,并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应当与财务信息、市场信息进行对接,使数据资料实现共享,横向比对资产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确保财务能够对国有资产信息的财务指标进行快速的核对,从而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对资产减值等特殊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在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正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对多方面的完善,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参考文献:

[1]石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6):104-106.

[2]刘建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8):7-9.

[3]苏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和内部控制对策[J].财经界,2022(9):29-31.

[4]吴永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J].财经界,2022(1):73-75.

[5]赵俊峰,李东升,任文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3):4-6.

作者:逄晓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