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数字平台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数字平台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数字平台探讨

摘要: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数字乡村,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贵州省农业农村建设,需抢抓政策机遇,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区域数字乡村顶层架构规划设计,加快农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乡村感知平台、数字乡村大脑和数字乡村智能应用体系,推动乡村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和智能治理水平,发展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和新型农村电商营销推广模式,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帮助农民就业增收,实现近期形成新时代的农业农村新貌、新风和新气象,中期实现农业现代化,远期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和农民富等目标。该文就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进行研究,数字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一种致富手段,对乡村振兴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意义深远。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字乡村大脑;乡村数字治理;数字素养;乡村振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2〕1号)、《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要求,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试点,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创新驱动作用[1]。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农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2]。多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持续输出进城务工,导致全国部分农村曾一度出现“孤寡老少”、土地荒废和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等现象。该问题逐步引起了国家、省、市、县和乡各级党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制定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采用如植树造林、修路致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选派优秀大学生任驻村干部或第一书记、大数据精准扶贫、引才回乡创业、乡规民约和积分制等手段,从乡镇、村委和村民等上下联动,主抓农村党建、农业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民致富思路和技术手段转变、数字防疫、安全应急及生态环境治理思想转变等方式,并利用新基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等数字技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当前已取得一定成效[3]。

1数字乡村顶层发展规划与设计

本文重点讨论如何构建包括数字乡村感知平台、乡村数据传输、数字乡村大脑、数字乡村应用体系(含乡村党建、乡村政务、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劳务就业、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等)和乡村数字治理(含公共信息服务、舆情分析、疫情防控、乡村安全及森林防火、防水及地质灾害、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决策分析)等,形成区域数字乡村顶层发展规划。

1.1数字乡村感知平台的规划与设计

建设数字乡村感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布设多渠道信息感知点,对农村环境各类静态、动态的监测数据(如天、地、人、物和时空)进行综合采集,根据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传输网络,将数据汇集到后端数字乡村大脑和数字应用中心,汇聚形成乡村政务数据、产业数据、生态数据、监管数据、旅游数据、农业数据和信息数据等丰富数据资源池[1]。因此,数据乡村感知平台是重要的前端数字基础设施。

1.2乡村数据传输框架规划与设计

建设数字乡村数据传输网络,主要划分为乡村政务网区、互联网区,以及其他不同场景传输网络(包括4G/5G、广电网、物联网、专网、无线网络、光纤通信、量子通信和星链网络)[4]。当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呈现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三网融合发展趋势,且传输网络呈软件定义网络(SDN)化,实现网络能力开放、业务快速发展,提升运维效率,实现传输网络高带宽、智能化和差异化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具备条件的乡村开始逐步普及应用。

1.3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的规划与设计

智慧平台重点通过构建包括高算力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含乡村政务云、乡镇云、区县云等云网平台及安全体系)、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可视化大屏、同城容灾中心和异地容灾中心等数字底座[2],以及搭建数据中台、AI使能平台、业务使能平台和领导驾驶舱等数字乡村大脑运营中心,构建数字乡村核心枢纽,支撑数字乡村数据汇聚形成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视频识别、人脸识别、AR与VR、算法工具、数据智能、机器翻译、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数据资源库,形成各类信息处理核心大脑中枢及指挥中枢[4]。目前,在全国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地区已开始试点应用。

1.4乡村数字治理平台的规划与设计

乡村数据治理模块含公共信息服务、舆情分析、乡村安全及森林防火、洪水及地质灾害应急等。乡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整合已有乡村医疗、教育、旅游、养老、农业和公共安全等信息资源,采用微信小程序、触摸一体机和户外LED大屏等展示、宣传和监管方式,按照政策法规、供求信息、市场信息、价格行情、农业资讯、新闻中心、村规民约、村特殊文化展示、文明家庭(如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掌上生活及农技知识库等信息模块对外发布,同时采用信息定制推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构建疫情监控与分析系统,充分利用系统,争做县乡村第一发声平台,把控舆论话语权,有效引导村民按照“不信谣、不传谣”的舆论方向,理性面对任何舆情事件,据实调查,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力争做到以下4点要求:一是数据来源,媒体覆盖全;二是数据能力,采集处理快;三是数据抓取,安全无漏稳;四是智能算法,行业领先准。按照国家、省、市、县、乡和村一体化防疫要求,积极提供乡村疫情填报信息(含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和健康申报等)、物资精准定位投放、网格化环境消杀及防疫监督、同城查询、微信流调及出入登记等功能,疫情地图精准定位、图示化展现疫情分布等功能,实现疫情管控在线化、数字化,保障重要疫情信息实时、精准,并可追溯历史数据,防疫物资关联和标签化管理发放等。

1.5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构建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监测农村空气、水质质量及监测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工厂的废水和固废处理;同时,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正确积极向村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如各乡村统建垃圾池并规范集中处理垃圾、清明节避免引发森林火灾并规范烧纸钱祭祀去世亲人、过年过节杜绝放送孔明灯等,并制定村规民约、积分制等宣传教育措施,构建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乡村家园和青山绿水。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和整体管控,以中心村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利用乡村感知平台、乡村数据传输、数字乡村大脑、数字乡村应用体系和乡村数字治理等数字技术手段,形成智慧乡村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为县乡村党政主管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研究乡村振兴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数字技术平台模块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应用体系主要包括智慧乡村党建、乡村政务、乡村教育、乡村医疗、农业数据服务、乡村劳务就业、新型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模式、乡村旅游、农家乐和特色农场等。

2.1乡村党建的应用分析

党建引领一切,乡村党建工作要作为项目的重中之重建设,特别是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智慧党建平台,主要采用省、市和县三级架构,服务于省、市、县(区)、乡(镇)、村和企六级应用,包括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的“一中心+N库+M应用”模式,提供组织管理、党员教育、党建宣传、党员服务和党建大脑等多项功能[3]。具体来说,通过一中心(包括用户管理、统一认证、大数据、GIS和AI等)、N库(包括党组织信息库、党员信息库和教育资源库等)及M应用(含对接中组部信息系统、政府与公共服务应用等)的建设,采用党建平台功能模块、接口、流程、数据和规范等标准化建设,实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总体目标。该模块有利于党建工作规范化开展,增强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还有利于推进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

2.2乡村政务的应用分析

乡村政务主要应用在乡村政务云,落实省、市、县到乡、村、企业的基层地方群众服务要求,对接基层乡村服务平台、乡村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宣传乡村政务、村社信息、线上线下办事流程、惠民政策查看、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等内容事项。该模块有利于方便农民办事,提升农村政务的处理效率。

2.3乡村教育的应用分析

乡村振兴要紧抓教育长效机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成果提供持续有效动力。为实现教育公平,提升乡村村民综合素质,必须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因此乡村教育要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2.0要求,应用数据中心和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从教育“放管服”“教学管评考”角度,全面打造低成本、高效用的乡村数字化校园服务平台;为基层教育部门提供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整合教育、管理相关数据,提供可视化看板和分析决策平台;为基层学校打造快速、高效的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帮助学校快速实现达标的数字化校园软硬件条件和基础环境;为教师贴身打造相关业务应用,结合教师工作场景,实现教学、科研和自身履历的电子化管理;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资源分发平台和教辅资源平台、北斗导航+学生电子书包定位服务和学生精准画像服务等功能,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能力,让乡村孩子能享受到几乎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服务。该模块有利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4乡村医疗的应用分析

要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建设智慧乡村医疗势在必行。设计智慧乡村医疗就是在乡村范围内打造互联网医院(或乡镇村卫生院所)和县域医共体,实现跨科室、跨院区的区域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协同体系,可以优化基层有限医疗资源(含云诊室、专家或医生、医疗物资和救援工具等),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在线会诊、医技协助和医疗信息共享等新业务,实现医疗信息的区域共享;利用移动智能终端、5G、云存储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疑难病例远程专家会诊服务、医疗机器人精准手术、互联网+远程继续教育、区域慢性病管理、康复随访治疗和在线医疗健康保健宣教,提高临床专病专科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医疗健康管理的连续性。此模块主要实现病有所医的问题,让老百姓在家就可以看病。

2.5农业数据服务的应用分析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收集分析农产品数据十分重要。充分依据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包括农业生产基地低成本多维度对土地土壤成分及环境监测的分析;精准农业种植、大棚温控采光、无人机施肥和农田自动灌溉;动植物生长规律监测、病害虫害监测及药物除害;专业化种植养殖体系;野生动物入侵警示及农作物防护;霜冻、水灾、火灾和地震等监测与防护;新型农业机械种植、收割和生产加工作业;农户种植预警、生产监控、农业经营预测预警、动态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农业数据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业数据现代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加快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辣椒、金刺梨和肉牛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强粮油水建设,提升粮油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该模块主要解决乡村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

3关于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几条建议举措

3.1组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创建“村居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示范集成带”试点,形成乡村振兴的典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坚持农业农村数字建设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智能化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点,合理利用数字经济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扎实有序推进现代智能化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数字乡村项目建设,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3.2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攻坚战,农村的“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要持续巩固和拓展,要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建立持续有效的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3.3探索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加快建立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和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构建“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的经营新机制,加快推广“保底收益+效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合理引导农民,以其自有剩余资金、闲散资金或物资设备等多形式协商入股新型乡村经营主体成为乡村企业股东;或靠自己的技术或劳动力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闲置资源资产。不断完善财政资金合法支持方式,引导将政府将农村的发展类扶持资金投入到农村产业,以及把政府投入形成的集体积累和存量资产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户持有的股金,推动农民成为乡村企业的股东,长期有效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引导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交易方式,推进农村私人各类产权和集体各类产权进行公开规范的流转和公平交易。逐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建设和审批制度改革。

3.4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人才缺口较大已经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需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更好建设乡村数字专业人才队伍,需做好“培养”与“引进”服务举措。一是可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及平台企业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下乡活动,发挥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和科技特派员等的作用,为当地干部群众普及数字经济相关知识,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提升干部队伍的数字技术应用与管理水平;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乡村人才的服务力度,构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投身乡村,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3.5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当前,我国的智慧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智慧农业能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大力推进发展智慧农业。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是政府统筹各种资源,加大农村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我国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改善,但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还需继续研究突破,好的经验也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完全靠市场规律在发展。现急需政府建立相关框架,统一认定相关技术指标,推广可行的经验模式;二是整合各种助农资金,继续加大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智慧农业相关产业的投入成本;三是发挥农村产业合作社的有效优势,真正让农民成为合作社的主人,让合作社团结带动农民从事智慧农业产业的投入,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建立共享智慧农业数据机制,整合智慧农业的各种有效数据,建立数据共享认证平台;五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加强农村智慧农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智慧农业人才专修班,建成一支既懂智慧农业推广又懂技术操作的新时代农民队伍。

4结束语

通过研究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顺利实现的探讨,为贵州省农业农村持续健康智能发展建言献策。这对提升贵州省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快速健康智能发展,和建设贵州省新时代的农业农村新貌、新风和新气象提供文献依据,对中期实现农业现代化,远期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和国家强的远大宏伟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春玲,赵爽,刘遵峰.以数字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N].经济日报,2021-12-14.

[2]吴萌: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R].中国三农发布,2021.

[3]周志凯,葛伟,张超.关于数字乡村平台项目探讨研究[R].中国信息协会,2021.

[4]孟丽,李涛,李春朋,等.关于苹果大数据产业链平台探讨研究[R].中国信息协会,2021.

作者:张汗洁 王强 田沥 任光伟 单位:安顺学院 贵州易华录数据资产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