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基于新疆2019年的旅游经济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算新疆14个地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借助结构洞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凝聚子群分析,对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新疆14个地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整体旅游经济网络愈加紧密;南北疆结构洞水平差距较大,北疆各地州结构洞水平远高于南疆各地州;新疆旅游经济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区,核心区位于北疆地区,从北疆到南疆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过渡;新疆内部凝聚为6个地州组合,“乌昌伊”组合凝聚水平最高,“克州—和田”组合凝聚水平最低。
关键词:新疆;旅游经济网络;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特征
旅游经济网络是旅游学界的重要研究问题,在研究内容上包括网络结构特征、空间结构演化、结构影响因素等,研究理论基础常用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增长极理论等[1]。方志敏和祝丹[2]、吴志才等人[3]、刘德光和刘苏衡[4]从城市群的层面进行了分析,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城市群,都是在经济发展影响下,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促使城市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日益增强,从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联系还受到旅游资源禀赋[5]、区域经济持续发展[6]、交通基础设施[7]等因素影响,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8]和不同的等级体系[9]。认识并分析区域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对于优化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调节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会议将旅游兴疆写入了新疆工作总目标,旨在大力推动旅游业成为新疆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疆拥有丰厚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构建长久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将极大推动新疆旅游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旅游经济网络通常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部节点构建联系网络,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VAR模型分析法、引力模型分析方法、ESDA空间分析方法、GIS技术空间模型分析法等,上述方法的共同点是对属性数据进行定量研究,未对关系数据进行定性分析[8]。现有的研究较少从整体网络角度作为切入点对新疆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10]。本文基于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新疆旅游经济网络,重点探讨整体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空间差异,以期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研究区域。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地处75°E—95°E和35°N—50°N之间,地域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连通祖国内陆和西亚大陆。下辖14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以乌鲁木齐为首的北疆9地州和喀什特区在内的南疆5地州。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饶的旅游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各地州日益密切的旅游经济联系将新疆联结成一个紧密的旅游经济网络,极大地推动了全疆旅游发展和地州间旅游合作。2.数据来源。使用新疆14个地州2019年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指标计算地州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进而构建旅游经济网络并进行整体分析,数据来源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各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程距离来源为2019年出版的《新疆地图集》,经Ar-cGIS10.8软件对纸质地图册进行路网矢量化处理后提取两地间综合交通(含公路和铁路)距离数据。
(二)研究方法
1.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既是中心节点城市对外部节点地市旅游经济的辐射能力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外部节点地市对中心节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依赖程度[7]。鄢慧丽等人运用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分析海南区域内部各个县市相互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1]。本文以其研究成果为参考,构建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对新疆14个地州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2.旅游经济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第一,结构洞理论。结构洞可用于衡量节点城市在旅游经济网络中的空间特征,表示整体网络中非冗余的联系,任意两个不直接产生旅游经济联系的节点城市,通过某一节点城市可以形成旅游经济联系,则这一促成联系的节点城市处于结构洞位置,具备结构洞优势。结构洞一般用于表征节点城市对外部节点城市产生影响的程度,通常采用有效规模、效率和限制度来测度节点城市的结构洞水平[4]。第二,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进行整体旅游经济网络中节点城市的核心边缘分区,揭示所属分区节点城市之间相互关系、自身发展的规模以及对其他节点城市的影响程度,将决定该节点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区位分布[4]。因此,分析区域旅游经济网络时,通过核心—边缘模型分析可以判断各个节点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具体分区。第三,凝聚子群。在旅游经济网络中,凝聚子群分析是指将整体网络中具有属性相近的关系节点城市进行聚类分组,可用于揭示整体网络结构的内部特征[7]。本文借助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使用Ucinet6.6软件的“网络—角色/职位—结构—CONCOR”功能可以得到旅游经济网络的凝聚力指数[4],凝聚力指数是用来表征网络整体的紧密程度,凝聚力指数越大,表明网络中的凝聚力越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对旅游经济网络进行凝聚子群分析可以反映整体网络结构中凝聚子群的个数、各凝聚子群涉及的节点城市、各凝聚子群内部及子群相互之间的联系密度等,呈现旅游经济网络内部子结构的位置分布情况。
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一)旅游经济网络构建
根据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使用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和地州间陆面交通最近距离,通过计算得出2019年新疆任意两地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将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值进行二值化处理,输出整体网络的0—1矩阵,进而构建空间结构。
(二)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1.结构洞分析。结构洞水平用于表征节点城市在整体旅游经济网络中对其他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强弱程度[9]。运用Ucinet6.6软件的“网络—自我网络—结构洞”工具,以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为基础数据,计算得出新疆14个地州的有效规模、限制度和效率,并对其进行排序(见表1)。如表1所示,乌鲁木齐是整体网络中有效规模数值最大的节点城市,其值为11.568,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的有效规模数值最小,其值为1.000。说明乌鲁木齐在整体网络中能与其他13个地州保持紧密的旅游经济联系,而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则未能很好地与其他地州建立旅游经济联系。和田在新疆旅游经济网络中的限制度数值最大,其限制度达到1.114;而乌鲁木齐在整体网络中的限制度数值最小,其限制度为0.460,说明和田的旅游经济发展对其他地州的依赖性较强,难以依靠自身发展旅游产业。同时,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吐鲁番、阿勒泰等这5个节点所在地州的限制度数值均在0.600以内,说明这5个地州的结构洞水平较高,能较好地与自身以外的其他地州建立并保持旅游经济联系。在效率方面,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等3个地州在整体网络中的效率数值位居前三,其效率数值依次为0.678、0.545、0.535,远高于平均值,说明这3个地州在新疆旅游经济网络中具有明显的结构洞优势,对其他地州产生比较大的旅游经济影响力。相反,整体网络结构中效率指数低于0.150的节点所在地州有六个,依次是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博州,说明这些地州在新疆旅游经济网络中的旅游经济影响力较小,对其他地州不产生显著的旅游经济辐射作用。总体而言,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等节点所在地州一直保持较高的结构洞水平,这些地州拥有较高的有效规模和效率以及较低的限制度,其网络冗余度在整体网络结构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这些地州同属于天山北坡城市群,而乌鲁木齐则位于其核心位置,这使得乌鲁木齐具备了较强的旅游经济发展优势。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州在整体网络中的结构洞水平相对较低,使得网络冗余度相对较大。在新疆旅游经济网络中,乌鲁木齐同时拥有最高的有效规模数值、最高的效率数值和最低的限制度数值,这充分体现了乌鲁木齐作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在旅游经济网络中拥有最强的旅游经济影响力,受其他地州的限制作用最小,并与其他13个地州都保持着密切的旅游经济联系,拥有长期持久的旅游要素流动,利用其较强的旅游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地州经济发展。2.核心—边缘分析。第一,核心区与边缘区。借助Ucinet6.6软件的“网络—核心/外围—分类—连续模块”功能进一步判断节点所在地州在整体网络中的地位[4],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昌吉、伊犁等5个节点所在地州为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的核心区成员,而阿勒泰、巴州、哈密、塔城、博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等9个节点所在地州处于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的边缘区。第二,核心—边缘网络密度。核心区内各个地州之间的联系密度为0.881,说明各个地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同时也体现这些地州较为显著的旅游经济集聚作用;边缘区内各个地州之间的联系密度为0.190,说明这些地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较为疏远;核心区内各个地州与边缘区内各个地州之间的联系密度为0.367,远高于边缘区内部各地州的网络密度,说明核心区内的各个地州具有较强的旅游经济扩散作用,并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边缘区内的各个地州保持较为紧密的旅游经济联系(见表2)。3.凝聚子群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网络内部划分为6个关系相对紧密的地州子群(见表3),表明这些地州子群具有一定的内部凝聚特征[2]。首先,第一个地州子群内部3个地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密度最大,达到1.000的水平,远高于整个整体网络的联系密度,表明第一个地州子群内部旅游经济联系频繁。并且组成第一个地州子群的节点所在地州属于新疆整体网络中的核心区,拥有较强的集聚和扩散能力,对其他地州产生较大的旅游经济影响力,且每个地州均与整体网络中的其他地州都建立旅游经济联系。其次,第二、三、四个地州子群与第五、六个地州子群相互之间联系密度均为0,说明相互之间产生的旅游经济联系非常小或者不明显,原因在于南疆地州旅游产业和交通建设尚处于发展建设阶段。再次,第三个地州子群内部旅游经济联系密度值仅次于第一个地州子群,且与首位子群之间的联系密度为0.581,说明其内部旅游经济活跃程度较高,吐鲁番、阿勒泰、巴州均有其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最后,从地理位置与交通道路建设来看,第二个地州子群与第一个地州子群的时空邻近性较为明显,地理上同属北疆区域。第一节点地州子群和第二节点地州子群之间密度相关系数为0.786,是新疆旅游网络中节点地州子群之间联系最为紧密的(见表4)。
三、结论与建议
基于旅游经济联系引力模型,结构洞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凝聚子群分析等方法对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一)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
新疆各个地州旅游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旅游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带动全疆各个地州的旅游产业发展,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田地区的旅游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旅游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当前需要坚决响应并贯彻实施党中央的旅游兴疆战略,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投入,加强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旅游专业化人才。
(二)南北疆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北疆地区的旅游经济影响力远高于南疆地区,南疆地区对外部区域的旅游经济依赖性强,未来鼓励更多北疆的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州与南疆相对落后的地州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带动南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三)核心区和边缘区旅游经济发展差距大
核心区和边缘区旅游经济发展差距大,核心区集中在北疆地区。北疆地区旅游经济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发达,提升了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但个别地州因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而南疆地区对外部区域及内部地州间的旅游联系尚未完全形成,需要从旅游产业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扶持。
(四)各地州旅游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不同
北疆各地州旅游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远远高于南疆各地州,并且北疆各地州有相对密切的旅游经济联系,而南疆各地州旅游经济联系疏远,难以形成稳定的聚集团体。同时,北疆地区各地州依靠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带动了各自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而北疆地区各地州稀疏的联系密度导致其旅游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当前迫切需要与外部区域建立旅游经济合作带动其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鄢慧丽,等.社会网络视角下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特征及定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
[2]方世敏,祝丹.湖南省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的结构演变与角色定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7).
[3]吴志才,张凌媛,黄诗卉.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协同合作模式[J].地理研究,2020(6).
[4]刘德光,刘苏衡.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1(20).
[5]孔令章,等.长距离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及角色分析———以兰新高铁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9(3).
[6]杨莎莎,邓闻静.我国城市群旅游经济与高铁交通网络格局关系比较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9(3).
[7]邹永广,朱尧,何月美.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与合作格局演进[J].经济地理,2018(11).
[8]王梦飞,黄松.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
[9]杨丽花,刘娜,白翠玲.京津冀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18(3).
[10]梁荣.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作者:罗煜湘 白洋 毛甜 单位:新疆大学 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