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在对外交流以及文化展示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优秀的英语人才做支持。当前文化交流的迫切性也使得当前高校英语人才培养问题备受关注。以往高校英语教学育人视野较窄,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国际性英语人才的多元诉求,导致英语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学生高分低能情况突出。而基于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以及多元化的教育实践路径,必须积极探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问题,以指导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现有不足,并基于多元化文化格局和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探讨多元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正确实施路径,以让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有重点、有导向、有实效。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程改革,多元化视域,路径思考

优秀实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是当前高校教育变革的主导方向,也是高校的教育愿景。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为前提,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不仅要确保高校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基础,也要确保其具备较高的英语素养,让其参与市场人才竞争,且能在各专业领域交流学习中有效互动、学以致用。英语教学定位不应局限于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学科属性,也应凸显英语学科、语言习得的人文价值。以人文教育价值的发挥,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在教学中应以多元化视域探索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实施路径,实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关注,丰富原有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英语文化视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表达能力,能在个性化学习、互联网学习中提升英语学习满意度。

一、多元视域下教学改革的核心关注

1.对多元文化的关注

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国际文化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基于人类共同体发展理念,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更新与思维碰撞,也加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争议,如何实现文化之间冲突化解,让不同文化共存与交融是国际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也要求各国在教育层面应关注多元文化格局的初步建构,考虑到文化要素对高校学生价值观、思想观的影响,让德育教育、思政教育、文化教育融合渗透,让学生辩证思考,正确看待多元文化格局建构问题,并科学取舍。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洪流之外,因此,教育教学应承担起学生道德教育的职责,让高校学生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冲突能形成跨文化思维,做好语言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对多元价值观的关注

基于多元文化冲击,高校教育中应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问题。价值观是个体对世界社会的基本看法,属于认知范畴。价值观又指导个体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当前多元文化冲击,加之个体成长环境的异同,受教育经历的差异,价值观取向也具有明显差异。个体对问题的认知差异对应不同的价值观形态。英语作为直面文化冲突的学科,必须关注学生价值观教育,积极探索多元化教育实施路径,增强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渗透与价值观引导,让高校学生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寻求母语文化与外来语言文化学习之间的平衡。

二、多元化视域下传统高校英语教学的弊病

1.英语教学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依然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上,沿袭传统的以单词、语法、语音等知识为讲述重点的教学思路,无疑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量,教学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与创新。且高校学生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割裂,学生无法真实地感知英语学习的价值,无法建立英语知识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关联关系,在学习中有所抵触。高校英语教学投入中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明显不足,部分英语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吃不饱”,而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难消化”,导致高校英语教学中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也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十分突出。

2.教学模式依然陈旧而单一

多数高校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单一,更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当仁不让地占据知识权威地位,多数高校采取大班制授课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明显不足,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受限。英语教学中根本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面对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往往产生反感情绪,英语教学的多元化扩展难以落到实处。

3.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要想适应多元化的教育场景,在英语教学中应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使教师具备英语多元化教学的能力,不仅实现英语语言教学工具性价值的发挥,也带来理想的人文效能发挥。在本土英语教师之外,也应增加适当比例的外籍英语教师,但从目前外籍教师引入情况以及中外教师交流情况看,依然是英语教育中的短板。当前不少本土化教师英语教学思维相对固化,更习惯围绕英语教材开展教学,对英语文化、民俗了解较少,无法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异国风俗,无法引领学生探寻其他民族文化特色。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缺乏,语言学习与文化知识的涉猎割裂,导致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较弱,甚至一度在对外交流中出现文化失语现象,或者因跨文化交际能力弱引发交际中的冲突。

4.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割裂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必不可少。基于多元化的教育视野,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语言教学与文化涉猎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基于具体到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思维涉猎相关的文化,[1]以语言为文化的载体,帮助学生打开异域文化探索的大门。反观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习惯性地将词汇、语法等作为教学重点来抓,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化涉猎较少,文化关注不足,英语学习出现重知识、轻情感、轻文化的问题,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不足,无法在交际表达中实现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也无法真正掌握英语语体及文化的内涵,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5.互联网预警意识不够强烈

多元化教育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思政教育具有现实紧迫性,必须加强网络预警,及时了解高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思政学习、文化学习、语言学习的多元诉求,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正确看待西方文化的冲击,并坚持文化自信,[2]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而在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中,对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关注不足,网络舆情与预警意识较弱,在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渗透不足,学生更关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很容易迷失自我或价值观歪曲,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或者一味地否定西方文化都是不可取的。

三、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调整教学目标,关注社会人才需求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时刻关注行业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关注社会发展整体形势及趋势,积极调整育人目标,实现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跳出英语教学围绕书本知识的误区,更强调学生语用能力的强化与拓展。增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价值,并着手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让高校学生以英语为技能工具涉猎更多的知识,真正解决我国英语教学中高分低能的问题。在传统英语知识教学中,可以增加外交活动的案例、创设口语交际表达的场景,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在育人目标调整中也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将英语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培养、民族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也能让学生正确处理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

2.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尝试不同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处于被动境地,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受限。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基于多元化视野探索多元化教学路径,以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提升教学实效。当前比较推荐的三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分别为ESP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及互联网教学模式。其中ESP教学模式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讲述结合起来,实现英语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链接融合。如将英语教学与旅游专业教学结合,推出“旅游英语”教学模块,再如将英语教学与商务专业教学相结合,推出“商务英语”教学模块。教学中立足于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实际,于宏观层面实现社会人才不同专业领域的细分,并在各专业领域教学中开展英语知识讲述,让学生围绕专业展开英语知识技能的学习并拓展,实现英语教学中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而个性化教学是基于当前社会环境嬗变所提出的适应性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多元文化思想冲击下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教育资源,可以发挥互联网教育载体优势,推行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于个体层面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高校英语教学不局限于课堂、课本、校内,也让学生英语学习随时随地,真正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的发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满足感。而互联网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变革的产物,目前互联网+英语教学下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运用,运用中展现出多元化的优势,例如翻转课堂的建构、慕课平台的打造、云课堂的建立,以及教育中的远程可视化技术运用,可以实现多元角度、多元途径下的英语教学补给。

3.教师转变教学认知,关注自身专业化发展

多元化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能力与素质也提出新要求,师资队伍的优化建设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效果有直接性影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抓住教师的多元化发展这一主题任务,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以教师教育理论、教育内容的掌握与运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英语第二语言所对应的“舶来品”属性,让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形成文化兼容并包的认知态度,有效应对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多涉猎、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增强对多元化文化思潮的理解,积极建构多元文化的认知平台,及时为学生英语学习答疑解惑。此外,多元化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也要求教师做好三方面的转变,首先是自身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讲授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改变传统知识简单灌输的教学认知,基于互联网开放、互动的属性,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让教学双向流通,指导学生有意义的、探索式的学习。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资源筛选及整合能力,能给予学生英语学习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拓展英语学习视野,进行跨文化交际思考。其次,要做好教学方式的转变。可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的融合,以多元化的信息呈现给予学生持续优化的英语学习体验。最后,要适应学生角色转变,认识到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诉求,不再以课堂、自身以及教材为中心,而是打破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真正享有英语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带来自我价值的凸显。

4.关注跨文化意识培养,加强文化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应基于多元化教育视野,将英语教学建立在学生文化理解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能了解背后的文化思维,以文化多元性思维基础的奠定创造语言多元化学习的条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英语文化知识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灵活地输入与输出,应重视英语文化语境的建设,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语言技能的实践验证。在英语教学中也应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程式准则意识,让学生理解文化信息的内涵。在今后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做好文化的渗透,加强人文教育关怀,从人文教育角度出发,让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英语文化,以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可以在高校英语课程体系中增加英美文学、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开阔英语学习视野,也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5.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适时加强网络预警

鉴于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成熟运用,要想真正实现多元化视域下高校互联网教学优势的持续发挥,必须趋利避害,让互联网技术教学应用价值最大化,同时加强网络预警,使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面对多元的思想文化冲击,增强对不良信息思潮的抵御能力,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并从多个方面让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真正落地。一方面,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关注隐性思政教育素材的挖掘与利用,在英语专题教学中与爱国主义教育、匠心品质培育、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相结合,带给学生英语学习的思政新思考。并配合鲜活生动的英语思政活动,让学生获得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实现高校教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多元化的思想指导。另一方面,应着手构建互联网+思政网络课堂,实现互联网思政教育格局的建构,让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相融合,开发思政探讨模块,组织学生进行热点政策解读等,让学生紧密联系英语所学,进行思政话题的热议。学生接受先进的思想文化,在多元化的教育引导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结语

鉴于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基本上各大高校都确立了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以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尝试、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教学育人方案的多元化调整等为前提,实现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探索,让英语教学摆脱原有的基础语言课程定位,致力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强化,让学生以语言为工具,了解世界文化,加强国际交流,真正满足自身就业需要,并契合时代发展背景下英语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博.Bachman交际测试理论模式视阈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多元化测评体系构建研究[J].校园英语,2021(36):4-6.

[2]李勇.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1(08):43-44.

作者:王英华 单位: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