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思政教育探讨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学院思政教育探讨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学院思政教育探讨3篇

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篇1

摘要:在“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焦点发生了明显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开始重视学生协同发展。要想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就应围绕新时期教育发展潮流,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培育综合素质。

一、“大思政”概述

“大思政”需要教师以全局眼光看待教育教学,将立德树人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建设全员、全程、全课程教育的方式,将各类学科与思想政治基础课融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形成协同效应。“大思政”课程属于教育范畴,主要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育人需要育德,在传授教学知识中应将育人育才结合起来。当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协同发展时,就应结合“大思政”分析如何培育学生,力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育,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医学院校专业性极高,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大量的基础医学知识,并且每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重,受到专业教学特征的影响,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到专业课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形势导致学生在校期间也将学习焦点放到专业课学习上,对个人思想品德塑造不够重视,使得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素质的情况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1]。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组织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中,主要是由思政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辅导员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很少有专业课教师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导致院校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虽然部分院校在校内建设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但是没有指明教育方向,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教育方式存在单一化问题

在教育中发现,我国医学院校每年开展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较少,学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为了顺利完成课时教学任务,经常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为学生讲解与思政有关的基础知识,很少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在听课中容易产生疲倦心理,无法以积极心态配合教师,课堂学习效率低下[2]。

(四)教学内容实效性较差

在“大思政”背景下,新的教育政策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院校围绕学生的实际表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新时期,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学生形成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的学生有所不同,需要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变更教育内容[3]。但是在组织教育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采用的教育内容较为陈旧,没有为学生引入新近发生的生活案例,使用的教育素材较为陈旧,与学生学习需求不符,导致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因而影响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五)宣传路径较为片面

现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个院校都实现了网络覆盖,为师生教学提供了巨大便利。然而部分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在微信公众号和校园网站上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宣传路径较为片面。再加上学校在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采用的呈现形式较为古板,主要是以图文形式呈现,致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质量。

三、“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路径

(一)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程度,强化学生道德素质培育

无论在任何时期,教师的教学思想都决定了教育质量,如果教师具备前沿的教育思维,则能在教学中明确教学方向。在“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时,应首先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程度,使教师能够深刻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这样在今后开展各科教学时,才能积极与其他教师形成协同效应,强化学生道德素质培育。对于教育工作而言,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以“大思政”的教育要求为基准,分析原有教育观念缺陷,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通过逐步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再加上医德对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影响,各科专业教师在组织理论教学时,应积极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思路,围绕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创新教育观念,在解释基础知识的同时,告诉学生什么是医德,如何提升个人医德,使学生在今后参与工作中,能够按照教师传授的思想观念规范个人言行,从而成为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医生。再者,院校还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用线上线下相组合的培训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师对“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了解程度。线上,院校可以在教师学习网站上引入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频,要求教师在业余时间学习;线下,院校可以邀请医疗行业工作经验丰富人士,为教师讲解医德,使教师在聆听中主动分析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改进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4]。

(二)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完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组织结构

首先,为了形成协同效应,院校应围绕“大思政”教育要求,制定管理制度,由院校领导担任队长,负责制定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调配教育教学资源,带领该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工作。其次,院校领导还应定期开展工作报告讨论会,要求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讨论会上分享近段时间的教育进程,其他教师可以在聆听中学习教育经验,使教师在相互探讨中不断探寻适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再者,院校领导还应通过摸底调查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调查问卷,让医学院校154学生匿名填写,院校领导可以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分析近段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并及时在工作报告讨论会上,与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总结近段时间的教育缺陷,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新型教育思路,大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力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教育效果,院校可以围绕教学实情,制定阶段性和长远性的教育计划,明确每个阶段教育目标,这样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在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可以按照教育计划制定日常教学内容,从而在院校形成强有力的协同效应,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

(三)转变教育方式,实施全员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只有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在多方力量共同作用下形成协同效应,在医学院校营造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气氛,为提升学生思想综合素质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院校应积极转变教育方式,实施全员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让院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和专业课教师全部参与进来,使学生在多方力量协同教育下,能够有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解释基础知识含义时,应在原有教学方式上,大胆探寻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小组讨论、讲课比赛以及分队实践等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制定难度合理的学习任务,规定自由交流探索时间,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主动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医德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摒弃传统说教模式中的缺陷,围绕“大思政”教育要求寻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心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专业课课时较少时,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校外实践,带领学生慰问养老院中的老人,这样学生可以在与老人交谈、打扫卫生、个人才艺展示中,明白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孝敬老人,从而有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校外实践结束后,辅辅导员可以让每位学生写出参与感想,并让校园媒体运营同学,从中挑选出情感真切的内容发布到院校公众号上,使学生在相互阅读实践感想中,能够深化认识,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再者,院校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围绕学生的思想认知制定教育模式。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言行举止容易受到身边同学影响。院校可以在医学专业选拔出作风优良、思想政治过硬的学生,通过榜样带领的方式,使其他同学能够以积极心态参与到思政课堂和有关实践中,在院校形成上下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为了确保所选学生综合思想素质优秀,院校可以提前制定选拔标准,让辅导员、班长和学习委员共同参与到学生选拔中,从日常表现、人际关系和同学点评等角度出发,系统考量学生的思想素质,保证所选学生综合思想素质全优,这样才能在其他同学中间形成榜样教育。最后,专业课教师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思路,在讲解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中,为学生渗透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借助医疗事例为学生阐释处理方式,使学生在积累临床实战经验中,可以逐步了解哪些方式符合医德,从而在内心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此外,对于院校的后勤部门和保卫部门,应在日常做好服务工作,注意个人言行,给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协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结合时代发展,拓展教育内容

新时期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学生受到时代环境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已经发生明显改变。现今大多数高校学生存在严重的利己主义和拜金思想,影响了个人发展道路。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目标,就应结合时代发展,拓展教育内容,丰富学习资源,力求学生在接触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崇尚医德、严谨勤奋的医学思想。例如,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可以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为学生选择与医疗行业有关的话题,将其发布到微信群和QQ群,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比如,院校可以围绕相关话题询问学生在医疗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处理,这样学生可以在自由交谈中分享个人对相关话题的看法,院校从学生的发言内容中,分析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并及时在交流群中进行教育纠正。同时,院校还可以将国家发布的医学管理政策推送给学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院校可以组织思政教师将相关政策制作成微视频,选择适合学生的政策,采用通俗语言为学生讲解各项政策条例,着重将人生三观与医德融合起来解释相关政策实施的意义,使学生在学习微视频时,能够直观了解新型政策要求,从而在今后学习中加强个人思想素质提升。再加上不同阶段国家颁发的医学政策不同,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应全面调研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发展需求挑选教育内容,确保所选内容符合学生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了解教育思想,从而在后期学习和工作中按照所学内容规范个人言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6]。

(五)运用网络媒体,丰富宣传路径

在信息化时代中,我国网络媒体发展成熟,目前抖音和微博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相比口头说教和文本教育而言,网络媒体更具直观性,可以将教育内容通过图画和视频方式进行展示,色彩丰富、形式灵活,能够使学生主动走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协同教师力量之外,还应充分运用网络媒体,丰富宣传路径,借助现有教学资源形成协同效应,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力求学生在接触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例如,医学院校可以申请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抖音和微博平台,让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担任平台管理者。在挑选宣传素材时,院校可以挑选与医学专业有关的文章或者时事资料,利用剪辑软件将其制作成滚动播放视频,并运用信息技术中的音频功能进行解读,这样学生在业余时间浏览相关内容时,可以全面掌握相关内容背后蕴含的教育含义,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培养[7]。同时,院校可以开通各个抖音和微博平台的留言渠道,如果学生在浏览中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可以在留言渠道发表个人观点,由教师和其他同学负责解答,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不断拓展个人认知,完善个人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综合思想素质。此外,院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交流论坛,定期在论坛上发布医学时政、热点事件和其他内容,围绕分享内容制定交流主题,让学生通过实名登陆的方式进行讨论。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思想观念不一致的情况,辅导员或思政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个人看法,让学生在参考辅导员和教师建议的情况下,能够对相关内容形成理性认识,逐渐在内心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同时为了鼓励医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院校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活跃度,并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进行学分奖励,以此激励学生,使全体医学专业学生在今后能够以良好心态参与论坛交流,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8]。

作者:刘红 单位:新乡医学院

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篇2

一、抓好教风建设,以教风带学风

(一)发挥教工党支部的主导作用

教工党支部在专业学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学识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党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教风严谨,不仅在课堂上积极传播正能量,课外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谨规范的教风具有启动、导向、激励和约束功能,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发挥教工党支部的先进作用

在专业学风建设中,教工党支部要发挥先进作用。教师党员积极参与专业和学科建设,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步伐,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的同时,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施教于人,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优良学风的建设开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三)强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教工党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教学中结合时事辅以生动的实例,如当前的抗疫感人故事、医学人的“最美逆行者”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有效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以党风促学风

(一)严把党员发展关

在发展学生党员时,注重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从思想上把好入党关,使其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入党的意义,认识到党员的标准,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让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都要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从而带动整体形成良好学风。

(二)严把学生学习成绩关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把对党的执着追求化作实际行动,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和思想上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平均在75分以上为优先发展党员的标准,同时以第二课堂及其他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表现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三)严把学生群众信任关

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表现定期向班主任、学生班级、学生干部等公布,征求群众意见,以多形式、多样化、多渠道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把真正在群众中口碑好、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以学生党员为中心,将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传播到广大学生中去。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聘请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介绍经验,把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推进优良学风建设。

三、共建长效机制,以制度强学风

(一)分年级分层次设立共建方案

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分层次设计师生党支部共建内容,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建按专业结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2]。1.大学一年级。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入大学校门,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关键。低年级学生党员较少,可以将主要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纳入支部共建活动中。教工支部党员与学生党员结对,尽快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组织师生交流会,使学生第一时间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培养专业兴趣。随时关注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大一学生所学的课程大多是公共基础课,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无用,教工支部应重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2.大学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有所了解,开始接触专业课。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大二专业课程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特点,教工支部与专业教师及时交流,注重整体学风的同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另一方面,从大二起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申报学校的第二课堂项目、走进实验室、积极参加大学生科研等活动。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通过学生社团、实践团队等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近年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竞赛,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励。3.大学三年级。大三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教工党员可指导学生撰写专业论文,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科技竞赛等,也可以推荐学生利用假期去单位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要求帮助支部中大一和大二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带动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其中由教工党员指导的“生生不息”生命教育学生暑期实践团队获得学校“十佳团队”“优秀团队”等多项荣誉,在浙江省暑期实践风采大赛中获得“优秀实践团队”的称号。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对专业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实践队伍。4.大学四年级、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多数已计划好自己的毕业去向,教工支部对他们进行分类辅导。针对考研的同学,根据以往考研情况帮助他们确定考研目标学校、制定复习计划,并督促其认真复习。聘请考研方面的专家给同学们做考研讲座辅导,同时邀请已考取研究生的优秀学长分享经验。针对想就业的同学,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目标确定、就业过程指导、就业技巧等方面对其进行帮助。针对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同学,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客观报名等。近三年临床医学专业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6.2%、99.4%、99.4%,研究生录取率分别为24.4%、33.3%、35.5%,今年更是创造了41.1%的考研录取率,其中党员占比超过了一半。

(二)建立和完善共建制度

用制度规范共建活动,以促使支部共建活动系统开展下去。建立“教工党员对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对困难学生、教工党员对困难学生”三个“一对一”的指导帮扶制度。通过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寝室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通过这种教学相长的学习型共建制度,促使师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共同体;建立师生服务型共建制度,师生党员互相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非党员同学服务。

(三)建立共建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重点考核支部共建取得的实效,包括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科技竞赛获奖情况、第二课堂立项情况、发表论文情况、参与项目情况、英语四级和六级通过率、志愿者服务及公益活动等。对于考核优秀的师生支部及党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优秀成果予以推广;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师生支部,找出原因,想出办法,逐步提高。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共建师生党支部

通过建立微信、QQ群等新媒体平台,师生党支部之间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流。充分利用医学院微信公众号“ZUCC医学先行者”平台上传、分享学习资料、支部共建设活动照片,记载支部共建活动实时动态。通过学习强国App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教工支部委员定期参加学生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共同参与学习强国比武打擂活动,每月公布学习积分排名,年终进行学习标兵的评选,大大激发了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

(五)顺势而为尝试党支部共建新形式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诸多限制,党支部活动同样受到了很大影响。尽管一些线下活动难以进行,但是我们充分利用线上时间和空间的便利条件,努力探索线上学习交流的模式,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线上共同讲党课、学术直播、公益宣传、爱心传递等活动,同时吸引非党员师生加入活动中,真正体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今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增强共建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思想修养和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医护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共建,以党建+专业建设为特色,在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业务水平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积极促进专业学风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学生就业质量、考研升学率逐年上升,更是涌现出抗疫英雄“最美逆行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众多优秀校友。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师生党支部联合共建工作新机制,尝试党建内容横向拓展和党建方式纵向延伸的“井字”模式,努力探索特殊时期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共建体系[3]。全面提高党建质量,为国家培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4]。

作者:王俊波 丁悦敏 华淑芳 张大勇 单位: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篇3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自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医学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1]。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相结合,开辟医教协同培养新格局,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3年内既完成研究生学业也完成规范化培养,毕业后即拥有“四证合一”。医学研究生作为未来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不断提高其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场持久战,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落实医学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医教协同培养模式是结合我国医疗现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培养体系,具有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周期较短等特点,但在这种模式下也极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地带”。因此,医学院校应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导师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等,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1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1医学研究生自身群体性问题

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拥有双重身份,即“研究生”和“规培生”。医学研究生需学习专业相关知识、完成课题开题、毕业答辩等科研工作,以达到硕士毕业的要求。根据新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医学研究生要完成计划内的33个月轮转,顺利完成各种考核,以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需求。由于培训时间有限、培训内容复杂多样,科研学业压力大,且部分毕业生对于考研存在一定的功利心,将自己的学业目标降到最低,即毕业后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行,尚未认清自己考研的真正目的,造成部分研究生忽略甚至无时间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及职业道德。此外,医学研究生是经过多年高等教育熏陶的高知识水平群体,已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稳定期,因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

1.2医学研究生导师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医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不仅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更是培养高质量医学研究生的关键所在。导师负有对医学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与导师比例严重失调,使得导师的责任日益加重,大部分导师由于工作繁忙,更注重医学研究生科研及临床技能等的培养,无暇顾及其思想政治问题,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心。此外,高校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为了留住年轻的医学人才,将评聘教授的门槛逐渐降低,往往破格提升三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年轻医生成为教授、副教授,使得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年轻化、复杂化,而年轻导师正处在事业的爬坡期,且自身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并不高,无法胜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导致所带学生之间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参差不齐。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医学研究生要进行计划内的临床轮转,使得其在自己导师身边的时间大大缩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导师难以实时掌握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导师认为医学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应该具备更高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忽略了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问题。

1.3辅导员思政工作教育现状

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及人生价值引领。而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医学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上,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相对较少。此外,部分辅导员对医学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医学研究生的重心应该放在科研及科室轮转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较少或即使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比较被动,忽略了研究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思想多元化等特点。辅导员若想对医学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领,自己也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来看,部分年轻辅导员工作经验不足,理论知识匮乏。

1.4思政教育内容及方法老旧

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搞好的关键。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部分教育者对医学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仍照搬本科生的思政体系,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加之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论的说教,使得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极差。有研究表明,传统的思政课由于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等并不被学生认可[2]。医学研究生与本科生有着极大的群体差异,如年龄较大、思想较成熟、人生阅历丰富等,传统的思政教育并未针对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研究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思想特点做出教学模式的创新,甚至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在教学中墨守成规,不愿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不断重复使用陈旧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1.5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机制不完善完善的机制是优化思政教育体系的坚实基础。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有思想政治教育规章制度,但在制度的设计上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阻碍了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具体化运行,也降低了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如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却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表面,无法从思想根源上教育学生。同时,还欠缺健全的约束机制及激励机制,使得医学研究生自身、导师以及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积极性,难以建立长效育人机制。

2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医学院校要深刻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意义,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充分开展顺应医学研究生思想特点、价值观念及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应避免“德育”与“智育”脱节,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医学研究生的临床技能与德育同步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

2.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3]。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研究生群体受网络新媒体的冲击,逐渐出现思想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使得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行为屡屡发生[4]。科研诚信作为思政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医学研究生作为国家医疗事业的后继力量,应将科研诚信纳入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5]。

2.3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医学研究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培养其精湛医术的同时,要教育引导他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高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如在专业课程传授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医德医风作为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执业医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活动有利于引导医学研究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人生观[6]。医学研究生作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应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自觉遵守医生的职业道德。思政教育能增强医学研究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对医德医风建设的认同感,提高其人文素养。

3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3.1提升医学研究生政治素质,坚定医学研究生政治立场医学研究生作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健康中国”的实践者以及未来医学事业的参与者,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是首要条件。

3.1.1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当前形势,在注重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三全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开展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活动。

(1)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其作用至关重要。上好思政课,首先要全面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医学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价值体系以及职业特殊性出发,对思政课堂进行大胆创新,将医德医风教育纳入思政课堂,注重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

(2)注重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临床实践始终,在专业学术讲座中渗透医德医风教育内容,将医技与医德培养相结合,如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病患要引导学生具备同理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与患者共同打败疾病;同时也要让医学研究生明白每一次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加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6]。医学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是医生的基本素养。因此,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在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应跟随时代脚步,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课后师生之间可通过网络平台采取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让教师成为倾听者,充分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想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思政课堂进行相应调整。合理运用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对医学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教育[7]。

3.1.2引领医学研究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他们中的党员的榜样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医学研究生走出认识误区,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自觉将思想政治理论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用思想政治理论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让医学研究生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从而引领其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进行自我教育。医学研究生群体中党员的占比较高,因此建立一支优秀的医学研究生党员精英队伍尤为重要。医学研究生党支部要经常开展支部会议,强化先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医学研究生党员还应主动了解身边同学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引导同学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带动医学研究生群体思想水平的提升。另外,应树立榜样意识,充分发挥医学研究生党员在班级以及科室内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5]。

3.2充分发挥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两大主体的作用

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作为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两大主体,在其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单纯依靠某一主体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两者共同发挥优势,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从而形成1+1>2的局面[8]。

3.2.1医学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要积极适应医教协同的教育改革常态,创新工作模式,胜任思政教育工作,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首先,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为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更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在言传身教中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医学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从而不断地提升其政治素养[9]。其次,辅导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医教协同的必然趋势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设计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思政教育活动,力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其理想信念。此外,辅导员应加强与医学研究生导师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辅导员与导师思政教育联动机制,从导师方面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近况,与导师商量对策,并针对个体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10]。

3.2.2医学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导师在医学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无论是自己的学生还是轮转科室的其他学生,导师的学术成果、政治素养、精神节操都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研究生导师要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端正学术态度,导师的模范作用将影响医学研究生的一生[11]。同时,医学研究生导师应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合到课题设计、科研立项等学术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12]。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医学研究生与其导师的沟通交流较学术学位研究生少,研究生导师可通过微信、学术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立场。

3.3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良好的制度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立、健全思政教育机制,是全面推动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3.3.1健全医学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机制

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机制,是党和国家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时代需求。医学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作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第一责任人,应两股力量协同发力、沟通互动、协同育人。二者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坚持下好“一盘棋”,打破目前导师与辅导员各自为政的局面。搭建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平台,增强协同育人意识,明确育人目标,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理情况,共同解决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及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两大主体之间的联系,保证医学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高效运行。另外,要建立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定期对辅导员及导师的协同育人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辅导员及导师的遴选标准,从而激发辅导员及导师协同育人的积极性[10]。

3.3.2建立思想政治素质多维度量化考核体系

思政理论课程成绩不能作为判断思想政治水平的唯一标准,作为医学研究生,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研态度、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殷泽登等[13]从多方面建立了多维度量化考核体系,要求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医学研究生的自觉行动,引领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担负起建设“健康中国”的重任,并在实践过程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同时,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培养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此外,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应作为考核体系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建立多维度量化考核体系,是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总之,医学研究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肩负着国家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重任,是未来医疗行业重要的人才保障。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质量,决定着整个行业的素质及风气。医学院校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体制,探索多元化的育人方式,从而提升新时期医学院校思政育人的实效。全面加强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时代发展所必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必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A].教研[2014]2号.

[2]石善儒.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甘肃中医学院定西校区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155-157.

[3]商琳,王越芬,迪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的价值引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9):46-48.

[4]叶韧,李一峰,程梦明,等.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研究生科研诚信的培养:以某医院1111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为例[J].时代报告,2019(7):210-211.

[5]马瑞静,谭志蓉,孟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7):19-21.

[6]赵婧媛.“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院校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创新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196-198.

[7]田源,龙艺,田景波.“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2):14-15.

[8]周湘莲,李小军,郑丽丽.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

作者:袁宇 张昕旸 赵德利 张金玲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