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科技创新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3篇

农业科技创新篇1

摘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密相连。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协同创新是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创新行为。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基础,多个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行为是协同的根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活力。文章通过对蒙阴县蜜桃产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进行总结,结合蒙阴县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乡村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这就需要加强高层次的宏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策略;整合中观层面的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品牌化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生产型农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新型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政府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对知识、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同步优化、知识互惠分享和绩效系统优化的过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不仅包含创新主体内外的协同创新,还涵盖产学研一体化和单项的协同创新。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根本,多主体的创新驱动及其合作机制是协同的重中之重。相较独自创新而言,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人、财、物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共享,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基于此,本文在剖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处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动力机制

1.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构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是指参加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过程的机构和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是指应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主要生产资料,包括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

1.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体现在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方面。内生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三类动力因素。由内生动力驱动的农业协同创新意愿可以归纳为取得外部资源,实现成本平摊、风险分担,提高技艺革新的收益和产出。从资源出发点看,各主体合作创新是为了达到资源需求目的,协同的动力在于获取技术、设备、资本、知识、网络、政策等资源,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资源交换、聚合和共享的协同创新,促进“新资源”的产生、形成知识溢出收益和“剩余价值”。从成本分摊和风险共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各方协同创新可以通过成本分摊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利用外部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互补资产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科技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意味着创新本身即具有风险的存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降低或分散创新风险,通过风险共担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从产出和绩效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间合作可以加速信息、技术、知识的流动和积累,通过资源的溢出效益来提高产出和绩效,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由外生动力驱动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要由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三类动力因素组成。市场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是由市场竞争或市场需要产生的。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在面临高强度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旺盛需求,压力与需求并重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双重市场驱动力。政府驱动是指政府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和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活力引导创新方向,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政府的科技经费资助和优惠政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催化剂。协同平台驱动创新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平台的革新体系和鼓励办法,调和多种产学研要素,帮助整合资源,激发创新动力和提高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

1.3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创新要素聚合、创新初衷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产生创新行为的过程,是聚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能源要素和驱动力、主体要素,实现知识互利共享、资源完善配置以及行动同步优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一体化、契约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和科技中介等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主要是指农业科技公司、高校和研发院所等农业科研创新机构,通过改变自身组织管理结构,整合资源成为一个综合性组织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企业资助或校企合作,打造高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发挥资源聚合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契约合作主要是指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等主体,以协议的方式建立收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模式。该模式目的是通过农业科技研发与合作、科技共享与转移、联合研发等形式,解决农业技术突破的核心问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是指经过科研实体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在现实中,政府主要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和推动者。其主要任务包括规划入门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综合服务,同时农业类大学、科研院所、农业工程公司和农业工程服务技术中心实现创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服务推广模式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其典型代表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该模式中,农业科技领域各协同创新单位主要采用免费咨询、技术签约、技术参与等方式开展技术应用推广。科技中介模式是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论证、评价及市场预估等信息,为有合作意愿的组织搭建合作平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公司和农业企业可以利用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供需信息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高转化率。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省蒙阴县蜜桃产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2.1蒙阴县蜜桃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蒙阴县蜜桃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6年,全国蜜桃种植面积1258万亩,年产量1350万吨,是我国六大年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果之一,在全国水果的生产与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蜜桃产业的稳健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沂蒙山区是我国传统优势果区。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突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果业,生态果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量11.75亿千克,其蜜桃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首位。同时,蒙阴县成立了蒙阴桃业研究所,该研究所由蒙阴果业协会出资,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主要从事蜜桃产业发展的设计规划研究,提供蜜桃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收集、保护及研发利用蜜桃种植资源,设计、维护、宣传与推广蒙阴蜜桃品牌,引进、研发和推广蜜桃先进管理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检验检测蜜桃产品,为全县蜜桃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不断延伸蜜桃产业链条,努力提高蜜桃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2蒙阴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2.2.1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制度、保障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考评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完善与优化设计应包括:

(1)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制度,如蜜桃创新团队建设专门资金管控制度、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

(2)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地方财政科技资金增长制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等;

(3)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监管制度,如农业创新投资信息备案制度、异常信用记录制度、科技评估及公众监督机制、科技创新指标监测体系等;

(4)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制度,包括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5)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奖惩体制,如“黑名单”制度、奖惩问责制度、复查落实和考核评比制度等;

(6)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风险防控制度,如协同防控联动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2.2.2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品牌化

首先,果品的质量是蜜桃产业的根基,应加强蜜桃的质量监管,严格把控蜜桃质量,使其品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品牌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当下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基建”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化建设需要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升级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科学规划品牌建设,综合运用声、光、色等多媒体与现代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宣传力度,比如建立蒙阴蜜桃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并借助宣传片,提高蒙阴蜜桃的知名度。还需要结合蒙阴地方特色,融入地域优秀文化,丰富品牌内涵与价值。其次,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保证蜜桃网上销售的新鲜度与果品质量;加强培训与管理,提高人才素质,培育电商平台服务人员,以提高蜜桃网上销售服务质量与水平。再次,“要想富先修路”,信息网络与物流交通的便利是水果电商发展之“路”。要解决制约电商发展的信息网络与物流交通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各村镇道路的资金投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保证村镇与外界的联通性,为蜜桃的销售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促进水果电商的健康发展。

2.2.3优化协同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主体间不断实现知识共享与积累,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知识的高效转移,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创新成本。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为参与知识共享的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降低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成本和风险,让知识在共享中不断更新和扩充,以保证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协同创新的力量不仅需要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沟通和良好的协调机制,还需要合理的利润分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建立专职协调服务,规范横向和纵向协同创新,发挥核心作用,通过简化流程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当的利润分配机制,坚持“权利、义务、利益、风险平等”的原则,通过“双赢”公平解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课题的利益和矛盾。

作者:李斌 冯丽蓉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篇2

一、引言

农业科技创新关系着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农业现代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的必然选择。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迭代更新,传统独自为战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正逐步被多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模式所替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主体基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对知识、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知识互惠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绩效系统优化的过程[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既包括创新主体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创新,也包括单项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其中,创新要素是协同的基础,多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机制是协同的根本。相较独自创新而言,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人、财、物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共享,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2]。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便在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性。基于此,本文在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动力机制

(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特点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部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是指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过程的机构与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3]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供给主体,一般根据市场、政策和自身的需求,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和理论、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需求者和应用者,能够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改良,反向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是实现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媒介,主要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提供金融支持、技术培训、物资供应等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发展;政府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引导者和宏观环境供给者,主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进行创新方向的政策引导和氛围营造,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适宜的宏观环境。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是指应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主要生产资料,包括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其中,资金要素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等创新活动过程的经费投入,产品要素是指应用于技术创新生产过程的良种、工艺、设备及设施等,环境是指影响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政策、市场及法律法规等,技术要素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理论、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核心技术等,知识需要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的技术信息、应用推广信息以及知识产权信息等。而这些资源要素主要基于信任、沟通、地理接近性、机制环境等因素进行聚合。其中,信任是实现资源聚合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与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实现知识高效流动和协同创新行为的重要基础;沟通是影响资源聚合进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加强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也能够对矛盾的化解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地理接近性是实现资源聚合的催化剂,能够促进协同创新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转移,有利于集体创新;机制环境是实现资源聚合的主要保障,政府的宏观政策环境对推动资源聚合和加强协同创新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

(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方面。内生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因素等三类动力因素。由内生动力驱动的协同创新意愿可以归纳为获取外部资源,实现成本共担、风险共享以及提高科技创新的产出和绩效等[4]。从资源层面来讲,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为了满足各自的资源需求,协同的驱动力在于获取技术、设备、资本、知识、网络、政策等资源,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资源互换、聚合、共享等方式的协同创新,有利于产生“新资源”,形成知识溢出效益和产生“价值剩余”。从成本共担和风险共享的层面来看,一方面,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通过成本共担的方式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借助外部的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互补性资产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另一方面,科技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意味着创新本身即具有风险的存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降低或分散创新风险,通过风险共享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从产出和绩效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间合作可以加速信息、技术、知识的流动和积累,通过资源的溢出效益来提高产出和绩效,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由外生动力驱动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因素等三类动力因素[5]。市场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产生于市场竞争压力或市场需求。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在面临着高强度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旺盛需求,压力与需求并重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双重市场驱动力。政府驱动是指政府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和宏观环境,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创新方向,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政府的科技经费资助和优惠政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协同创新平台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平台化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措施,能够协调融合多种生产要素,产生资源聚集效应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体系,有助于整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

(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创新要素聚合、创新动机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产生创新行为的过程,是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驱动力,实现知识互惠分享、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行动最优同步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一体化、契约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和科技中介等模式[6]。产学研一体化主要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多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改变自身组织经营架构,以组织一体化的融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产学研的整合,以企业出资或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高效的建立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发挥资源聚集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契约合作主要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等主体,以契约的方式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模式。这一模式意在通过农业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共享与转移、联合培养与研发等方式,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是指通过科研实体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现实运行中,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和推动者多为政府,其主要工作包括规划入园项目、制定优惠政策、提供综合服务等,而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等主要创新主体,则主要借助科技中心实现创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服务推广模式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制度,其典型代表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这种模式中,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主要采用无偿指导、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或合作经营等方式,开展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工作。科技中介模式是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论证、评价及市场预估等信息,为有合作意愿的组织搭建合作平台。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借助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发布的需求与供给信息,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高转化率。综上所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不同创新主体及其所拥有的知识、平台、资金、技术、制度、产业等多种资源要素的支撑,在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明确的目标和共同愿景,通过一体化协同、契约型合作、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科技中介及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的寻求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点在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其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创新主体的活力,并建立系统、有效、可控、可持续的协同创新秩序。这需要从宏观的政策层面、中观的资源层面和微观的机制层面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完善和优化。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整合来自不同机构与单位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关系,打破组织边界、制度壁垒和小团体意识,防范创新的“负协同效应”。这些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系统完备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政策体系,让政策在经得起“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考验的同时,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驱动力。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制度、保障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考评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完善与优化设计应包括:

1.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制度,如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支持机制等;

2.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地方财政科技资金增长制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地方农业配套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等;

3.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监管制度,如农业创新投资信息备案制度、异常信用记录制度、科技评估及公众监督机制、科技创新指标监测体系等;

4.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制度,包括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5.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奖惩体制,如科学奖励制度、“黑名单”制度、奖惩问责制度、复查落实和考核评比制度等;

6.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风险防控制度,如防控协商制度、协同防控联动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二)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可持续性的关键。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需要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各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并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自身优势,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集约化[7]。在当下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基建”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化建设需要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升级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建设省、市、县、乡(镇)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智能化建设,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纽带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基于战略、知识和组织的协同,通过高效对接农业产学研需求,形成系统性协同组织体制和一体化智慧创新平台。其次,需要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提升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8]。政府可以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的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建设,建立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大力推广新技术在农业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共享与转移中应用的新模式,有助于通过供需主体信息的智慧匹配,为有共同愿景的创新主体搭建合作平台,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三)优化协同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政策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还需进一步激发不同创新主体的合作动力,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这主要包括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和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一是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主体间不断实现知识共享与积累,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知识的高效转移,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创新成本。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为参与知识共享的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降低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成本和风险,让知识在共享中不断更新和扩充,以保证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9]。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建设。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创新的协同动力不仅需要合作主体间的信任、沟通和良好协调机制,也需要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创新主体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建设,设立专职协调部门来规范横向与纵向的协同创新,通过简化流程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核心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权责利险对等”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协调好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与矛盾,通过“共赢”来有效地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作者:崔锐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篇3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国家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吸引更多投资者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本研究从协同理论视角,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联动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两大政策节奏,合理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时间和力度,构建相互促进、关联、协调的运行平台,并提出包括组织保障、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内容的配套机制,从而探索破解这些年我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和深层次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起到支撑和助力作用,走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乡村振兴与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道路。

一、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

我省大多数农业科研团队和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主要从事粮食、棉花、石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技术创新。尽管多年来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创新力量的布局和学科结构仍以传统产业和传统学科为重点,以优质农业发展技术、大健康等特色农业技术的供给为重点,农业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术、新业态及新产业开发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等方面创新不足,难以对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二)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滞后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学科的划分,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的成果大多由单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所主导。虽然随着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产业集成创新政策的实施,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仍被细化为单一的小群体,产业技术创新的集成化和系统化程度仍然不高,产业技术的单位分工、产业链分工和学科分工不明确,在产业集成创新方面,技术集成转化和协同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值得关注的是,我省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效果明显,在未来可能对推动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传统

我省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的主要方式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或者以科技成果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更多的要考虑科技成果的应用对象,农户或者农业企业,要适合分散农户的技术需求,即在农业区域建立“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农业示范田;目前,较为普遍的转化方式是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现场进行技术推广,效果较好,但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进行大规模集成应用的需要来说,这些方式不能实现相关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目的。

(四)科技创新要素配置错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要素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科技创新机构和人力资源要素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不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向优势地区高度集中集群发展的要求。科技要素只有与产业资本、资源、市场等发展要素相协调、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发挥技术优势。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突破“城市创新”到“农村转化”的道路,打破城乡分割,引导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向农村发展核心领域推进,在产业集群优势领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国家创新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力量的融合,加快研究领域的整合与转型,在转型中发现创新需求,加快有针对性成果的创新应用。

二、乡村振兴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分析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下,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新时代智能依附型农业推进,由对产量的要求转变为对质量的严格管控。面对新要求新趋势,农业科技创新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绿色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农业发展的社会需求、经营模式、产业路径、要素配置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日益明显。在品牌的引导下,农业生产正在从产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同时要引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第二,农业竞争正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竞争,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第三,农业产业发展正在摆脱传统农业资源的局限,向农村资源综合开发方向发展,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和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进产村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五,区域农业开始从综合产业向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有选择性的发展,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集中,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高地。

(一)技术层次化和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和多样化的农业休闲服务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温饱阶段的大宗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很多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阶段有了非常大的推广和发展,如食用菌、种苗、中药材、花卉产业,同时,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此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类型、质量、功能和目标不断丰富,对农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层次化、多样化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的供给,还要提供特色产业的开发技术;不仅要提供农业增量技术,还要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

(二)技术高度集成和体系化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正朝着与产业链紧密相连的纵向联合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经济、资源循环的生态循环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不再像传统的小农经济那样只满足单一技术的需要,而是需要生产环节的良种与规律的匹配,还需要农艺与机械化、生产与资源生态建设等技术的匹配。根据产业整合、循环利用和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追求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为农业绿色化、综合化、循环化、一体化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三)成果转化应用的精准化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导下,我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水平全面提高。为了满足农产品层次化、多样化的需求,大多数经营主体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优势,实施特色优质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营销,通过订单和电商物流实现精准供应,农产品供应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技术供给也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要素的整合集聚化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在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牧区和特色小镇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地产业格局进一步分化,产业特色优势区相继形成,产业集群高地不断涌现。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将进一步引导需求、信息、资源、科技等要素的集聚。各种要素集聚发展的结果是,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功能将从产业发展中心向市场交易物流中心、产业人才与技术交流中心、产业资本形成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扩展和提升,这必将打破现有农业资源均衡配置的局面。科技创新主体进入产业集聚区,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有针对性地创新和技术推广活动,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技术等多要素协同化

跨界和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特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城乡、产村和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从农业资源开发到农村资源开发、从传统农业生产到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的过程,从单一生产价值增长到生产、生态、生活价值同步提升。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不仅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农村建设、环境美化等综合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规划创新、文化创新和环境创美,还需要农业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联系,以及科学技术、文化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是对现有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改革,需要有强大、持续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推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培养农业新型农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构建思路。

1.内部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他们在某种目标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创新基础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行为。

2.外部动力市场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不断创新。这种外部政策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和财政支持,以及外部市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形成了外部环境激励,可以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协同联动的实现路径

1.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

要改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局面,推动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效手段和路径。科技供给侧改革应坚持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和结构,提升优势,弥补劣势,在不断增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供给,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技术协同创新

打破现有技术创新学科和部门的划分,按照农业产业全过程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加快围绕产业现代化建设创新链、技术链和支撑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不仅要在生产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集成,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合作,而且要创新和构建各环节技术相互匹配、整合、支撑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为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现代高水平技术支持。

3.加快创新农业成果转化推广方式

传统小规模农户只有进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必须从新型经营主体出发,对传统技术模式进行改革,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来完成。生产具有高水平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只有在现代农业体系中才能真正满足其技术需求,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再创新”,技术得到改进、再整合和再成熟。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形成符合其特定生产条件的稳定的有效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精准化供给和高效化应用。

4.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农业创新人才同乡村创业人才紧密合作,形成自上而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体系,搭建创新与产业的桥梁。

5.加快打造科技振兴乡村示范样板

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乡镇、村为重点,强化先进技术集成,并以规划为先导,充分挖掘乡村建筑、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推动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和产村城融合,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生态景观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科普康养农业,要突破单项技术供给思维,将多学科技术进行有效集成、软科学与硬科学相结合、技术支持与文化创意相衔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和技术辐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一,杜俊娟.政策投入·商业信贷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04):227-231.

[2]董明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02):53-58.

[3]陈振,郑锐,李佩华,黄松.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03):464-469+484.

[4]赵连明.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07):92-98.

[5]周柯,李嘉雯.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河南省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66-73.

[6]杨阳.构建“100+N”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J].中国农村科技,2021(05):2-7.

[7]王博,毛锦凰.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21(02):82-89.

[8]崔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与现实路径[J].农业经济,2021(02):22-24.

作者:张玲 陈哲思 陈雯 黑玉清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