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构建探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是学生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一生的学习习惯被固定下来,而小学语文则是在整个小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学科。探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一方面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进行论述。
一、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基于教学内容,针对将要传授的知识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到学习的内容更加真实,学习的环境更加舒适,学习的方法更感兴趣,从而最终达到掌握课堂知识的效果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情境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的特点,即这个年龄的学生心智并不完善,缺乏专注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情境教学可以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讲课的内容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上,教师要进行情境教学,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丰富多样的课件以及美妙动听的音乐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手段来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舒适的氛围环境中探索知识、研究问题,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例如,在课文《秋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预习课文,在正式上课前就让学生对于要学习的课文中的“秋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还要布置一个问题让他们去带着问题读课文,即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脑海中的秋天。等到正式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先针对之前的课前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一个个描述自己脑中的秋天,这样整个课堂关于“秋天”的学习主题和氛围就被营造出来。接着教师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生对于秋天的感情也就表现出来。接着教师开始带着学生学习课文,“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将课文中的“落叶”景象用图片和视频展现出来,动静结合地显示使得整篇课文描绘的景色出现在了课堂上,同时也出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紧接着,课文中的天空、大雁都出现了,整个关于课文的情境被创设出来,学生学得更加起劲了,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二、通过互动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
互动教学就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过程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是涉及到沟通、理解和写作的课程,需要学生去不断地提高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互动式教学就是培养这两方面能力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讲,教师的互动教学主要通过设计课堂问题来实现。课堂提问的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最重要的环节,许多学生在预习课文之后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想法,设计提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组织语言实现了将观点从想到说的进步,而且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对于整篇课文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使得教师借助提出问题的方式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对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预习环节就可以给学生提一个问题,像是“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曹冲,你能想到哪些方法给大象称重”。这个设置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教师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和预习课文的时候去主动地思考,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有着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课文中曹冲称象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等到正式上课,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观点教师都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得到了教师的肯定。通过这种提问式互动,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会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因此,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通过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他们的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对此教师要做到对待不同的学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沟通方法,这里的“区别对待”主要指采取分层教学,意思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人本”思想的,在该思想的指导之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他们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分层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其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例如,对于活泼好动且想法丰富的学生采取正确引导,对于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学生加强沟通,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以及其兴趣所在入手,在充分了解其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挖掘,给予学生释放潜力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适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地调整。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式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是描写边疆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小学的热闹场景,为学生构建了一幅生动美妙的画卷。在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让所有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然后再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对于平时不怎么喜欢动脑筋的学生,教师要让他回答一些问题,例如“课文中哪些场景描写得最好,为什么?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个段落,为什么?”对于平时不喜欢说话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朗读课文,读完课文让他将文中最好的段落与大家分享。此外,教师也要对一些能力强的学生采取拔高教学,在学习这篇课文后给定他们一些词汇,例如“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等,然后让这些能力强的学生用这些词写出一段话,然后读出来。这样一来,一堂语文课下来,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语文高效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被建构起来。
四、通过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需要教师讲解知识外,还需要与其他学生相互沟通、互相合作来共同探求知识,这就是合作教学。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积极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面对一个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时,首先要能够做到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合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展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每个人有各自的想法,因此,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会有着不同的完成情况,合作教学是为了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接受别人的不同观点,然后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获得更加深刻的体会与理解。具体来讲,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座位或者自愿报名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应控制在四到五个人,然后教师将要学习的课文以及相关任务给学生布置下去,教师对于每个小组仅限于引导,至于在每个小组中具体每个学生干什么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小组通过仔细分工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则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指导,从而使他们在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登鹳雀楼》这篇古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的含义。对此教师可以进行合作教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首先让学生在小组中描述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在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描述之后,大家选出来一个代表,让这个学生代表这个小组来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应该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
五、通过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总结反思意识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的课上教学都主要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来进行,因此,板书式思维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学生处于较为特殊的年龄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于抽象概念难以理解,板书式思维导图以直观的形式、简单的设计为主要特征,对于提高学生记忆力和想象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比较丰富,从简单的拼音到难写的汉字,从容易的词语到难懂的句子,形式多样。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单一和枯燥的,因此,学生如果在学习中不注重总结和反思,很有可能学完今天的课程就忘记以前的知识。具体来讲,教师通过板书式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思考、巩固学习内容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过去的知识,总结过去的内容,反思过去的问题,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教师高效课堂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古诗三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大家预习这三首新的古诗,即《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让学生在预习课文之后,自己尝试着去理解古诗,去分析古诗,等到正式课上教师带领大家学习之后就可以做一个关于古诗的思维导图。为了带领学生进行关于古诗的总结和反思,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古诗,不管是上个学期的《游山西村》,还是去年学习的《咏柳》,让学生尽情回忆,只要学生能够想起来之前学的古诗。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的古诗进行板书式思维导图的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之前的这些古诗和今天学习的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例如哪些是抒情的古诗,哪些是描写景色的古诗,哪些是写人的古诗等。通过这样的引导,以前学过的古诗和今天学习的古诗产生了联系,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以前的古诗有了回顾,同时也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新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将思维导图用于强化总结和反思,能够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从情境教学到互动教学,再到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以及最后的思维导图设计,小学语文教师是构建整个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要想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还应当在确保学生已经掌握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新的教学方式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这样的创新和改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够有效地提高。
作者:徐明晨 单位:甘肃省临夏市前河沿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篇2
眼下正是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科教学面临更多问题和挑战,提升教学效率成了学校教学最为关键的内容,眼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就是“怎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对促进人类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历史课堂的低效率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虽然许多教师都在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实施,但大都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与评价等因素的影响下,课堂教学还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历史课堂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叠加重复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是基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是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有着庞杂的内容及琐碎的知识点。不仅如此,某些教学内容还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重复,存在一种叠加现象,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单纯是把复杂笼统的知识点机械式“套”进考试大纲里,简单地将课本知识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敦促学生对关键知识进行反复研究并不断增强记忆,以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1]。但是,以这种方式强迫学生不断重复学习相同的知识点通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厌倦感,而且还给学习效率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二)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
高中历史作为对过去的人与事进行反映的一门学科,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历史中的人与事,而且还能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发展的眼光对现代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此,教师在历史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还需分析历史知识所映射的当代现象,注重历史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将历史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深刻认识,在具体教学时,仍旧以教材上的知识为主,没有对相应的历史观点实施总结,也没有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只能强硬记忆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等知识点,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影响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三)重说教轻育人
一些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只需让学生知道课本教材中包含哪些内容,例如何时、何地和谁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好历史的初衷是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与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沉淀的优良文化,并将其继续传承下去,使民族魂、民族神得以延续,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知悉中华民族虽然历经风霜与磨难,但至今依然屹立不倒[2]。基于此,假如历史教学一味注重说教,而不着眼于育人,就根本无法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严重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必须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其明白眼下富足的生活是先辈用鲜血铸就的,身为中华儿女理应勿忘国耻、勿忘初心,要继续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忽略了这一点,只做到教书而未实现育人。
(四)教学方法单一
历史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一个个简单的名字及相应的事件框架,高中历史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包含非常宽泛的内容,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是根据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而做出的选择。历史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历史掌握历史分析方法,了解某些历史场景中某些历史人物的迫不得已,知悉历史事件的起因[3]。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将历史事件的框架教给学生,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与效果通常和课堂上师生彼此的关系有直接关联,保证师生关系良好,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这需要教师朝着该方向积极努力,根据高中生的具体学情及心理状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在学生学习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与激励,在尊重学生自身思想的同时,实现高效教学[4]。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由于学生的成绩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对不同学生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辅导,特别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历史教师要注意自身态度的委婉,积极寻找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引导与鼓励,促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不仅可以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还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从而确保高效课堂的构建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注重学生体验,总结学生反馈
进行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时,课堂教学效果能够通过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直观反馈,并且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如果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那么就能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历史知识,挖掘历史真相,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提升学习质量。反之,假如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学习体验,学生会认为历史课堂死板枯燥,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愈发抵触历史学习。基于此,教师进行具体教学时要重视结合学生意见,根据学生体验做出调整。比如进行完某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下给学生下发调查问卷,以此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并及时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结合学生意见完善教学流程,进而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三)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作为蕴含着无穷乐趣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要注重奇闻轶事的补充,以加强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但是,教师需注意适量增添内容,避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某节课程,分析其中关键的因素并做出总结,使学生有所学、有所感悟。学生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通常是其学习最大的乐趣,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收获并且感受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历史教师需注重加以引导,强化学生乐趣的体验感。基于此,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情,为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制订相应的小目标、小计划,以促使学生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完成,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同时,要想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教学内容,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比如,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等,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更好、更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让学生积极思考,用旧知识推导新知识并逐渐获得新知识。同时,可以通过类比、辨析、解释等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实现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主要是通过探究式学习按照具体教学内容、学习情况、教学状况等开展多样化教学,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通常需要教师对多种教学途径积极进行探索,注重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辅助材料,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以便于探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同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历史讲座或举办讨论会、演讲会等,客观分析与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历史遗迹参观,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五)基于课堂互动的激励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通常是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催化剂,并且能够促使师生、生生之间实现高效沟通与交流。历史知识的教学通常与课堂上的学习有密切关联,都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基于此,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同时,历史教师还能通过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置有梯度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加深思考,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措施,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更加积极主动,比如通过积分制方式,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动力,从而高效完成小组任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要把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作为基准,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教学内容的把握,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
作者:杨爱琴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篇3
实施素质教育倡导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但语文课堂教学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即课堂生成,教师如果对此把握不当,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有效调控和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富有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教师要在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贯穿整个一节语文课的始终,都能有质有量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从而共同构建高效课堂。要达成这一目标,自然会涉及到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以及如何加强互动沟通;学生如何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思考、积极感受、深度体验;教师又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科素养。当学生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的思考意识,积极的探究欲望,良好的合作态度,各教学活动和环节获得不断优化,课堂效率自然便会大幅度提高,高效课堂的打造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情,重整教学过程,掌握有效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兴趣可以推动学生习得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教师应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引领学生自然而然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当教师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殿堂时,就要放手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不断探求真知,发展能力和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引领、激励、帮助的作用,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准则。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民主、平等、尊重的氛围,学生才能乐于学习,并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方法,搭建自我的知识架构。[1]教师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课堂教学质量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性格特征、爱好特长等,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适宜情境,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分组讨论、让各小组进行朗诵比赛,或着鼓励学生讲一则小故事、小笑话,以及通过创编课本剧分角色进行表演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爱好,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因势利导,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性。教师的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把目光集中在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而是要更加注意那些后进生的课堂表现、情绪变化,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发自内心的表扬与肯定。俯下身子去了解并帮助这部分学生,使他们充分地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也能发现自我价值,从而建立学习自信。无论是教学目标、课堂问题的设计,还是作业部署,都要体现差异性、分层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有所收获。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将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进行组合,让他们可以取长补短,互促共进、互帮互助,既能激发智慧与智慧相互碰撞的创新火花,又能增进学生彼此间的情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教师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连接学生生活实际,巧用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转变,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结合实际,进行选择、融合、创新,为我所用,打造自身的语文教学特色。因此,教师需深入了解所教的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等,切实运用符合学生所需的创新教学方法,注重链接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拓展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需求,立足于“学”的行为本质,细化具体的教法以及学法指导,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实践,确保学习的实效性。[2]此外,教师还可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感官系统,让学生借助生动的画面展开想象,从而更为精准地理解所学内容,产生与文本、作者间的情感共鸣。例如,有些文章以写景为主,教师很难用语言具体描述出景色之“美”,就算是讲得再多,学生也难以感受,无法想象。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播放视频,呈现文本描述的画面情景,可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内容,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无形中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再从生活中去获取知识,并能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表述出来,与同伴分享。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体验以及体会,让学生对课堂内外的知识进行融通。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籍,不断地积累好词、好句以及一些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通过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等,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素养与能力。
三、将培养学生的能力落实落地
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这也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所决定的,通过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依靠教材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基本功,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篇文章或者一组文章所包含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精研教材,进行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以及分步实施,通过对单元训练的重点进行合理分解,落实精细化设计,并一一落实于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以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流程中,将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内容落到实处、细处。每一节课中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训练,训练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教师都要对此进行提前规划,并根据规划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行适当的提醒、指点、引导,把学习的权利与机会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所采用的形式或者方法是对“怎样练”问题的有效回应,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夯实基本功。学生通过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译一译、写一写等具体操作,逐步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避免华而不实教学形式、训练形式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总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策略多种多样,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深入实践,在探索中及时反思、总结、创新,才能使高效课堂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惠玲.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巧设情境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8):78.
[2]刘玲.基于构建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04):61.
作者:郑帅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南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