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分析3篇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篇1

我国水资源总量整体丰富,但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水环境污染使得人均水资源匮乏问题更加突出。水环境污染防治具有现实紧迫性,目前,我国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较少,部分地区没有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现状,明确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举措,从而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1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村水环境整体情况不容乐观,限制要素较多,问题暴露明显。农村地区人口偏多且居住分散,水环境治理难度偏大。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是生活污水处理。近几年,虽然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部分成果,防控进程加快,整体治理范围扩大,但基础薄弱,技术支持不足,资金匮乏。同时,有些地区盲目地借鉴其他区域的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模式,导致水土不服,效果不佳。目前,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表现出三大特点。

1.1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较大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特别是污染源的管控并不理想[8-10]。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部分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随意将垃圾倾倒至水体中。受应用技术的限制,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效果不明显,相对滞后。

1.2现有检测能力弱,数据不准确

当前,水环境污染防治中,水质监测与评估是关键,而水环境监测需要设备支持,市面上的水环境监测设备良莠不齐,部分仪器质量不达标,且农村市场是主要的流入地,农村水环境监测使用残次品,数据偏差更明显,对水环境污染防治造成干扰,影响防治实效。

1.3污染防控差异化不足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应考虑地区差异,做到因地制宜,但现有条件使得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更多地是盲目借鉴,对自身实际关注较少,污染防治模式千篇一律,治理效果不明显,特别是污染源分析和污染防治技术的选用。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应有效区分,但现实是污染防控很难做到差异化。

2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举措

2.1注重动态监测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是做好水环境动态监测,及时了解水环境质量,探明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源,以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当前,多种水环境监测技术得到有效运用,可辅助监测人员获取关键的水环境质量信息,预估水环境质量的未来变化趋势,为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有效指导[11-13]。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应将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监测技术相结合,化学监测与物理监测方法的应用相对成熟,但具有二次污染风险,可积极推广生物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利用指示生物对环境污染的不同反应,了解水体污染情况。指示生物种类及存量可以反映水体内污染物的浓度[14-16],其中,浮游生物和微生物是较为常见的指示生物。生物监测技术能精准判断水质情况,明确污染物毒性和危害等级,特别适用于研究化学药剂对水环境的短时影响。在多种监测技术的支持下,要及时探明污染源,实现大面积的连续监测,为后续污染防治提供关键信息支持。

2.2强化源头控制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源头控制主要体现在3点。其一,要建立农村生态卫生系统,禁止随意倾倒人畜粪尿,充分利用粪尿改善土壤性能,减少化肥用量。粪便进入农用环节前,必须做好清洁处理。将农村旱厕改为生态厕所,实现粪尿等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粪尿随意倾倒导致的水体污染。其次,要关注养殖污染的源头控制。农村养殖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要改善养殖场所环境,从源头上解决养殖污水排放问题[17-19],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风险。其三,要加强氮磷污水的源头控制。农村水体污染的成因之一是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其中含有大量氮磷元素,很容易污染水体。加强氮磷污染的源头控制,确保肥料氮磷钾比例适当,既能满足农业种植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要适度使用化肥和农药,改进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氮磷利用率,减少水体污染。

2.3加强过程管控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加强过程管控是关键。当前,可以推广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生态循环技术,做好农田地表径流的生态拦截,发挥人工湿地优势,实现氮磷的有效保留,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其间可以打造人工湿地,让水生植物与微生物汲取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有机废物的再利用。一般来说,水体底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进行生物堆肥,将其转变为高效有机肥[20-22]。低洼废弃耕地可以作为人工湿地建设的重点对象,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水质,加强耕地保护,获得理想的环境效益,有效保证生态安全。

2.4开展终端修复

部分农村水体污染严重,应及时做好水体修复,恢复生态平衡。河流溶解氧能降解有机物,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河流动力调控技术主要利用人工爆气补充氧气,抑制厌氧生物的繁殖。氧化沟适用于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的河流污水处理,其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可以在低温下稳定运行。曝气设备是其最核心的设备,影响污水处理效率。河流流速较慢会导致河道底部泥沙淤积,污染物聚集于淤泥中,引发水体污染。河流底质调控技术可以对河底淤泥进行处理,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当前,要积极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利用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以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实现污水中营养物质的有效分解,以低成本的自然方式净化水质。

3结语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具有现实紧迫性,也是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安居乐业。未来,要结合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现状,从动态监测、源头控制、过程管控、终端修复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控体系,将水环境污染防治作为长期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提升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效果。

作者:郭青 单位:韶关市环境污染控制中心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篇2

1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具体特征

1.1农村水环境现状

农村水环境大致是指分布于农村的河流、池塘、水库等一些水体的总称。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且较为分散,在进行水环境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时缺少可以依据的制度与设施,导致农村在生活污水收集及治理方面受到了阻碍,生活污染源逐步成为了影响农村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根据实践调查,我国农村全年所产生的生活性污水达80亿t,对农村地区的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饮用水水质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威胁,若不加以管控与治理,将直接会危害到农民自身生命健康。

1.2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具体特征

1.2.1水质特征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水体水域没有设置污水排放官网装置,通常农村地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浓度较低,变化大,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相差较小,且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小,水质波动较大,可生化性强。

1.2.2水量特征方面

农村地区人口居住情况较为分散,用水量较少,一般情况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整体水量较少。但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生产方面的规律相近,早晚时间段的污水排放量较大,容易出现断流现象,水量变化较为明显,具有整体变化幅度较大的特点。

1.2.3水体特征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在进行生活污水的排放时不具备完善的设施及系统,一些生活污水直接沿路面进行排放,导致对周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若不重视或及时对其控制与治理,将会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现状

2.1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作为依据

就当前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管理控制重视程度较低,且相关政策制度尚未得到完善,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导致农村地区在开展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方面受到了阻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并完善水利政策制度,以便为农村地区开展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促进水环境控制及治理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保障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效率。

2.2未达标仪器多影响检测与治理

当前在我国市面上存在着大量水环境检测仪器厂家,由于用于检测水环境污染的设施仪器自身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且对于所检测的数据精确程度要求较高,在市场中存在着多数设施仪器未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在进行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出检测设施的各项性能,无法为管控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因此,在进行农村水环境污染检测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采用了质量不达标的仪器设备,将直接导致所检测出的数据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偏差,严重影响检测人员的判断及后期治理效果。

2.3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复杂繁琐

当前农村地区居民由于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在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对水环境的合理保护,污水排放、农作物秸秆焚烧、化肥农药的使用等都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管控与治理,但这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过程。对此,治理人员需要积极学习并引进适宜农村地区具体发展状况的现代化管控手段,并利用信息技术对水环境污染源进行合理分类,有效提升针对水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有效推动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3提升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对策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于环境治理工作的扶持力度。治理人员应积极学习掌握治理技术,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加强环保体制改革,并能够在开展控制与治理工作前完成好各项事前准备工作,确保治理得以顺利推进。

3.2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随着农村地区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政府需要坚持将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并通过宣传栏、广播等各种形式让群众认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有效避免出现污染水环境的生产生活行为。

3.3对农村废水排放进行科学管控

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为了能够推进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工作,需要对农村地区废水的排放进行合理管控。首先,相关环境治理部门应对农村中存在水环境污染的状况进行及时调查,建设污水管道,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专用管道中,再统一排放至污水处理厂,避免由于不合理的排放而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其次,需要明确农村地区污水排放的标准,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有关水环境污染的管理体系,并实现与污水治理技术的相互结合发展,提高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科学有效性。

3.4提升水环境治理技术水平

在当前开展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工作时,应结合水污染的具体状况,不断提升水环境的治理技术水平,通过利用人工湿地技术、无动力及分散式处理技术等来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例如,在农村地区部分畜禽养殖场的污水排放处理过程中,可以设置沼气池来确保污水得到系统化处理,并得到科学合理的排放。同时,在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中,治理人员需要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学习并掌握自动化污水出力方案,推动现代化农村水环境的生态化的不断发展。

3.5转变农村产业结构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农业产业消耗着大量水资源,因此在现阶段的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起标准化、规模化、导向化的发展模式,满足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通常情况下,在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时,需要充分结合绿色农业建设,及时转变农村产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积极学习并引进节约型农业产业,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的用水量,从而避免出现水环境污染的状况。此外,农村地区还应将生态发展作为核心,明确生态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从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结语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各级部门通过不断优化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加强对于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合理管控,提高污水废水的处理水平及处理效率,有效缓解水污染现象,从而推动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者:薛宇 单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篇3

1研究背景

1.1国外研究现状

1.1.1农村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

NebotCarolina等对来自2个不同运行模式污水处理厂和1个受纳水体Thurso河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人类药物可能被视为污染物,不仅可能影响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质、管理和保护,也可能影响农村地区的水质、管理和保护[1]。Veiga等调查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州PatydoAlferes番茄种植区潜在水源中的农药污染,认为在小型农村社区,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农药污染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加剧[2]。Hussain,I等对拉贾斯坦邦纳瓦区(Nagaur区)农村地区作为主要饮用水源的地下水中的氟浓度进行了检测,并研究了过量氟摄入对农村居民的毒性影响,发现研究地点约13个居民点的地下水不适合饮用。由于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较高,该地区出现了数例牙齿和骨骼氟中毒病例,发病率令人震惊[3]。

1.1.2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Drev,D等研究认为,在斯洛文尼亚,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洗澡水受微生物污染物的影响更大。这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农业生产是主要污染源;农村地区的污水管网和水处理厂覆盖率通常不足,现有的农村水处理厂不具备足够的微生物处理能力也是重要原因[4]。Merz,Juerg等研究认为,在尼泊尔中部山区的农村集水区,生活用水不足和水质差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微生物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季风季节的沉积物污染是一个问题。许多水源中磷酸盐和硝酸盐水平的升高表明它们与农业区和人类住区的地表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5]。PJudová等以Slapanka河流域为例,评估了该流域部分农村地区的水质,发现河流中污染物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业和城市废水导致富营养化加剧。

1.1.3农村水环境的改善路径

Drev,D等研究认为,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和增加水处理装置只能部分抵消农业污染的影响,建议实施“负责任的农业行为守则”和在水源周围设立生态修复区,可以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对农村洗澡水微生物污染的负面影响[4]。NguyenKhanhBui研究认为,越南一些工艺村的活动对各自的环境,以及周边社区,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造成了压力,建议修订和补充越南工艺村水环境管理方面的条例和机制[7]。LeeKiWan等研究认为,农村小流域的妥善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确实会影响较大流域的水质改善。因此,需要有效的小流域管理方针,包括当地人民的参与计划,以实现水环境改善[8]。Civitelli,F等研究认为,由于大多数城市与农村共享他们的流域,一个高效和环境敏感的城市水管理系统需要考虑城市和农村用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了城市和农村水资源管理之间加强协调和整合所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1.2国内研究现状

1.2.1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李斌等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总体状况、供水状况、排水状况、水源保护和周边水环境状况5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人居水环境问题[10]。曲红等研究认为,吉林省农村水环境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禽畜粪便污染、垃圾污染等。何云等论述了山东省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1.2.2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生产机理

李顶研究认为,农村水环境污染来自生活污水和垃圾、化肥、农药、畜禽养殖。许玲燕等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关键在于农户的水环境行为缺乏引导、监督和惩罚机制[14]。

1.2.3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对策

曹海林构建了政府、市场和社区(农户)三者之间权责分明、各展其长的水环境保护新行动策略。刘勇研究认为,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政府将工作重心由控制污染物排放向确保环境质量转移,实施农村环境质量供给侧改革,强化环境友好技术创新责任,落实失职追责制度。苏淑仪等研究认为,在边界规则、身份规则改、选择规则和聚合规则4项行动规则的共同作用下,“兰山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的协同治理。

2农村水环境面临的问题

2.1农业生产带来的水污染

一是化肥过量施用造成严重污染。1978—2015年,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见图1),同时,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强度也快速增长。从2016年开始,化肥施用量才开始下降,但2020年,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仍高达313.5kg/hm2,是安全上限的1.39倍,是1978年的5.32倍。在化肥施用量超过安全上限的同时,还伴有化肥利用率不高和氮磷钾肥施用配比不科学的缺点。化肥的过量施用和利用率低,会导致多余的化肥流入水体,进而使得氨氮、硝酸盐等化肥主要成分融入江湖中,造成了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也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水体污染。

2.2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一方面,农村生活污水随着人口增多在持续增加。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60L(人·d),水质COD600mg/L进行估算(1年按360d计算),按2016年乡村人口60346万人计算农村生活污染物,可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状况为1303473.6万t。另一方面,现有污水处理能力相对较弱。2016年末,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18];53.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8339万户,占36.2%;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的721万户,占3.1%;使用卫生旱厕的2859万户,占12.4%;使用普通旱厕的10639万户,占46.2%;无厕所的469万户,占2.0%[19]。生活污水若未经过处理或者未处理好,在雨水的冲刷下使大量的渗滤液排入水体或被直接冲入河道,造成水污染。

2.3乡镇企业带来的工业废水污染

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9.1亿t,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同1989年相比,增加12.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6113万t,占全国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4.3%,同1989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增加24.6%。许多乡镇小企业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造纸厂、建材厂、印染厂、冶炼厂等大量需要水的企业,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有机污染物,容易引起水体变化或恶臭等,对环境危害更大。

3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对策

3.1树立平等互动观念

在农村水环境协同治理中,各主体之间分工存在明显区别。多元主体之间尽管有主导与非主导之分,但是彼此间地位是平等的,其共同参与农村水环境协同治理,共同承担治理责任。政府作为主导者,对于治理起着领导作用,具体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是政府系推动者、引导者和服务者,需要超脱原有的区域观念、行政级别观念,需要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积极引导其他主体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二是政府需要通过增强沟通频率,强化各方协商合作,使得各参与主体能够找准定位,成为协同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三是政府还应培养其他治理主体参与集体行动的能力,彻底转变为真正的治理主体。其他主体在政府主导之下各司其职,由此形成稳定有效的治理结构,共同推动农村水环境协同治理的顺利进行。

3.2培育多元共治主体

3.2.1提升基层政府的协同能力

基层政府要积极回应民众的生态需求,更多关注与民众生态利益密切关联的农村水环境问题,将其纳入其生态职能范围。提供好环境公共产品和环境公共服务,并为其配备有效的服务机制。基层政府要划定清晰的权力边界,不包办环境公共事务,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在协同治理中的作用。基层政府转变权力实现方式,除了部分领域适用强制方式之外,可以采取市场性和自愿性方式进行,例如指导、协商合作、政府示范等。

3.2.2引导支持企业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

政府可以为企业投资提供引导或者服务工作,例如提供财政支持来设立生态基金,鼓励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环境防治的项目,还可以利用财政投入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等。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可以创新服务方式,如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和金融优惠,鼓励对节能环保企业提供担保,探索发行区域农村水环境防治项目的债券,促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3.2.3充分发挥NGO在农村水环境协同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大力发挥环保NGO对政府的农村环境政策及法规制定实施情况的监督,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的实施提供建设性意见;发挥环保NGO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督,进而有效督促企业合法生产经营;做好政府与公众有效沟通的桥梁,将政府有关农村水环境的政策、法规等向民众进行宣讲,充分了解民众对农村水环境的诉求,将收集到的民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反馈给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各种环保行动来引导和劝诱民众,使民众的生活、生产、消费方式全面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进而提升其保护环境的意识,绿化其日常行为。

3.2.4健全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并畅通

公众参与渠道政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民众对生态环境的诉求,例如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组织进行调查研究。需要完善相关规定,保障公众参与权利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进而构建起农村水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公众参与机制。除了传统的人大、信访等渠道外,还可以广泛使用协商会、听证会、媒体、网络等新的参与渠道。

3.3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3.3.1建立合作机制

表达层面的协同是指在进行农村水环境协同治理时,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民众等通过特定途径,表达其与农村水环境治理相关工作的倾向性意见或者偏好。决策协同则是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基于协同表达机制参与决策,政府可在甄别信息基础上,吸收合理成分并作出相应决策;其他主体在了解准确信息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决策行为。

3.3.2完善激励机制

根据不同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手段;完善绩效考核及环保问责机制,针对各治理主体的实际治理行为及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考核差等的予以问责或惩罚;在环保问责机制建设中,大力推进环保问责常态化、制度化、程序化,层层抓落实。

3.3.3健全监督机制

完善环境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切实增强基层农村环境治理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注重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对参与协同的各方进行监督,并大力改进监督方式。

参考文献

[1]NebotCarolina,FalconRaquel,BoydKennethG,etal.Introduc⁃tionofhumanpharmaceuticalsfrom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intotheaquaticenvironment:aruralperspective[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international,2015,22(14).

[2]Veiga,MottasilvaM,MarcondesveigaD,etal.PesticidepollutioninwatersystemsinasmallruralcommunityinSoutheastBrazil.[J].CadernosDeSaudePublica,2006,22(11):2391-2399.

[3]HussainI,ArifM,HussainJ.FluoridecontaminationindrinkingwaterinruralhabitationsofCentralRajasthan,India[J].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2012,184(8):5151-5158.

[4]DrevD,SlaneM,PanjanJ.InvestigationofRemedyMeasuresforImprovingBathingWaterQualityinRuralAreasofSlovenia[J].Wasserwirtschaft,2008,98(12):36-40.

[5]MerzJ,NakarmiG,ShresthaS,etal.PublicwatersourcesinruralwatershedsofNepal′sMiddleMountains:issuesandconstraints.[J].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4,34(1):26-37.

[6]PJudová,JanskyB.WaterqualityinruralareasoftheCzechRe⁃public:KeystudySlapankaRivercatchment[J].Limnologica,2005,35(3):160-168.

[7]NguyenKhanhBui.Water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craftvillag⁃esofVietnam[J].E3SWebofConferences,2021,258:08009.

[8]LeeKiWan,KimYoungJoo,YoonKwangSik.FrameworkofWa⁃tershedManagementOrganizationConsortiumforWaterEnviron⁃mentImprovementofSmallRuralWatershed[J]JournalofKoreanSocietyofRuralPlanning,2005,11(4):59-65.

[9]CivitelliF,GruereG.Policyoptionsforpromotingurban-ruralco⁃operationinwatermanagement:a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2017,33(6):852-867.

[10]李斌,杨继富.我国农村人居水环境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06):36-38,41.

作者:甘黎黎 帅清华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