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探讨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适应课程形态变化的要求,重视课程理念创新,结合教学流程变化调整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构建“多元化+全过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一、创新发展要求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
加强课程思政工作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根本,是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一)核心点:旨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德才兼备是我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一贯坚持的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进行融合。“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不能局限在“讲好文学精品”上,应延伸到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优势,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教学目标的重合度高,但是要重视学生、教师、教材等影响因素。
(二)切入点:厘清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课程与课程思政不应是‘两张皮’,课程是课程思政生长的‘沃土’”[1]。“大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审美观照等内容,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文精神、职业素养等,在这一维度上,“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内容是相通的。教师要结合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三)融入点:科学设计重构课程内容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整体设计,重构课程内容。在教学大纲修订、教学目标拟定、教案课件撰写等方面,教师要结合新形势打磨课程内容,不仅要融入“课堂的全过程”,而且要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学习通、云课堂、职教云等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对课前预习、课堂作业、课后实践、课程考评等环节进行全程设计。
(四)关键点: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意识及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因此,要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强化内功,提升教学质量;深化育人情怀,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课程形态变化影响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
学术界普遍认为,课程形态是“课程内容与其载体及实施方式的动态组合样态”[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资源的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普遍采用在线课程形式组织学生居家学习。它改变了基于学科、学问的学习方式,也不同于项目化、主题式学习。前期建设的各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课程,成为新时期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课程形态的变化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必须改变。教师自觉地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方案,比如挖掘作品创作背景中的思政价值、剖析典型形象隐喻的思政元素、探寻文学主题寄托的思政意义等。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不再囿于本校资源。大多数学校引进MOOC(慕课)或借助外校的MOOC开展混合式教学,即便是学校教师自建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往往也采用分工合作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分享、传播教学资源已成为常态,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开展教学,打破时空限制。例如,济南职业学院在智慧职教平台开设的“大学语文”MOOC共有5期,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信息技术为共建共享课程提供了便利,很多高职院校把高质量的课程拿出来通过互联网让师生共享。例如,在智慧职教MOOC学院上线“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济南职业学院(蒋雪艳为课程负责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张宁为课程负责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余荣宝为课程负责人)等,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大学语文”课程的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业勤为课程负责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覃艳艳为课程负责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在本校慕课平台上线“高职语文”(袁红兰为课程负责人)。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基础形成的新的课程形态,“既保证了课程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其他学校和教师投入的负担,让优质资源被所有的学生所分享”[3]。参与分享的师生人数越多,越需要提升共享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的水平、建设引领课程。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2020年3月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征集活动。2021年7月智慧职教网上线了“国家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展示平台,对新时期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和具体操作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三、课程理念创新决定课程思政的深度
“大学语文”是集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重人文精神建树和职业素养形成。任课教师要找准切入点,从生活和现实的角度认识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例如,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团队在疫情期间率先制订MOOC开课方案。团队成员重视与学生互动交流,结合新形势挖掘“大学语文”的思政内涵,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中坚定“四个自信”。
四、教学流程变化影响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思政不是课堂思政
依托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在线教学使传统课堂中的面对面交流变为点对点交流。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不同,在线教学的流程是“先学后教”:教师先提前发布课程资源或教学指导计划,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学,然后在直播环节只讲解重点、难点。在线教学并非简单地将传统课堂的内容、流程、形式等“搬”到线上。实施课程思政,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交流互动,而应延伸到课前、课后、线上,要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信息技术。
(二)课程思政并非简单
“加法”思政的“盐”要融入课程的“水”,同时又要去“水课”炼“金课”,这绝不是简单的“加法”,不是“物理反应”,而应该是“化学反应”。新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既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又要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思政内涵遴选知识点,重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路径。
(三)课程思政绝非心灵鸡汤
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都应识变、应变、求变、善变,担起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培养再到价值引领的课程育人重任,必须先“守正”再“创新”,不能脱离思想性和理论性。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应通过阅读赏析、口语表达、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历史的眼光、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时代责任、历史使命,培育爱国情,树立报国志。
五、考核评价改革检验课程思政的效果
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既能保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又利于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相容共通。近年来,济南职业学院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和智慧职教平台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将“民族精神、文化认同、汉语运用、审美鉴赏、思维发展”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相融合,提出了“多元化+全过程”课程考核方案,形成了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出勤、课堂讨论、随堂练习、作业完成、MOOC成绩等情况纳入考核,还对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课程学习期间有重大收获(如发表文章、获奖)的学生给予特别奖励。总而言之,“多元化+全过程”考核评价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环,也是整个闭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作者:王莹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篇2
一、以教学理念转变为牵引,强化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德育导向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从实践的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2]高职“大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推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首要的目标与任务是从源头上让任课教师形成以思政性为牵引,以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基础性等为依托的教学理念。
(一)组织专题性教学培训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响应课程思政改革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派任课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并要求参训教师完成培训后,以专题分享会的形式将专题培训成果扩散辐射至其他任课教师。除开采用“走出去”的方式,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为“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服务。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邀请获得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奖项的教师,为任课教师提供思路、方法、原理等方面的指导。另外,为确保培训效果,专题性教学培训应该做到培训前提供系统、翔实的培训资料,以供任课教师开训前学习、理解。培训后通过提交总结、加强考核等措施,推动任课教师消化、掌握培训内容,更新教学理念。
(二)开展学术性教改研究
专题性培训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将思政教学理念嵌入高职“大学语文”任课教师的头脑之中,但是,从根本上推动任课教师掌握课程思政的原理、方法、措施等内容,还应该组织任课教师开展学术性探讨。高职院校可以在院级教改项目中,设立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专项课题,以调动“大学语文”等任课教师开展教改研究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还可以在省厅级以上限额申报的教改课题院内评审中,通过发布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改选题等方式,引导“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开展研究、组团申报。同时,高职院校应尽早组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申报团队,以项目为导向,推动“大学语文”任课教师抱团开展学术性教改研究,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增强协同改革能力。
(三)总结实践性教学经验
高职“大学语文”任课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形成,终究需要通过实践检验。高职院校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并采用多种方式有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增强课程思政改革成效。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凭借教学督导丰富的教学经验,督促“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改革。教师还要充分听取学生对课程思政改革的评价,从中总结好的经验,矫正不当之处,让学生更容易、更有效接受课程思政改革各项举措。同时,任课教师可以将“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改革与其他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横向比较,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二、以教学目标转设为导向,强化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取向
当前,不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采用两分法,分为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两类:知识目标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为主,技能目标以培养高职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为主,基本上没有设置课程思政目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要通过转设课程教学目标来强化课程思政取向。
(一)一体化把握课程思政改革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学习,在发展学生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的愿望实现,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基础。[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教学目标转设,要从重构课程目标开始。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是载体,思政是目标。这种改革不是一种革命性颠覆,而是要在原有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改造,以达到增强思政教育的目的。因此,课程目标的转设,不是要根本性变更之前的目标,而是要在已有目标基础上,设计出既发挥原有课程作用又发挥思政育人作用的框架结构。在具体的设计上,就是将思政目标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融合到一起,体现知识的思政价值,彰显技能的思政功能,且融合的程度越高,课程思政改革的指向性越强,所取得的成效也将越大。
(二)分专题明确模块课程思政目标
当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多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分为“胸怀天下”“修身养性”“人间至情”“关爱生命”“诗意栖居”等多个模块。有些模块与课程思政改革联系得较为紧密,有些模块则与课程思政改革联系不强。因此,每一个模块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要改革的难度有所不同,需要分类研究解决。对于联系较为紧密的,在已有教学基础上稍加改造即可,比如“胸怀天下”模块可以转化为以“爱国”主题的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在于与思政教育联系不强的模块,对此,要在内容上重新选择,从单一的文学性标准向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具的标准转变;要调整教学设计,从单一的文学欣赏向文学欣赏与思政教育兼顾转变。
(三)具体化设置课时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需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也相应地从课程目标、模块目标落脚于课时目标,形成合理、可行、有效、可控的课时目标。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推进至课时层面,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改革。为此,在设计每个课时的教学方案时,任课教师在课时目标部分,要根据教学需要增设思政目标,从而指引整个教学活动向课程思政改革方向推进;要将课程思政改革列为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合理有效地设计出攻坚克难的路径与方法;要在分析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配置教学资源等课时设计的具体过程中,强化课程思政改革意识,围绕课程思政改革做好课时的统筹设计。
三、以教学内容转化为基础,强化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价值引领
教学内容是支撑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理念的基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多以文学性、人文性等方面内容为主,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有必要适当增加思想政治属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更有必要对思想政治属性较弱的教学内容加以改造。高职“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在改革过程中,主要应该参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改革内容建设的重点,在教学内容的选用、联系与讲解等方面,突出内容的价值引领,增强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一)教学内容的选用:争取附加值最大化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改革的内容大致包括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心理健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4]任课教师在设计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及其每一个模块的文学作品时,都要围绕课程思政改革的内容重点,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进行把关。对于教学内容中文学价值强、价值导向弱的部分,任课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研究探讨替换的方案。从课程思政改革的实际出发,在时空维度上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应该做到以今为主、古今兼有,以中为主、中外兼顾。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高职教育的行业背景与职业特色,内容替换时如果能够在把握内容文学性、思想性价值的基础上兼顾职业性,则更能彰显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特色。
(二)教学内容的联系:同主题串联多内容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主要是通过作品赏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不论是出于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还是从增强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出发,在选用兼具文学价值、思政价值的文学作品时,任课教师都要准备系列对应的作品,以充分释放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与功能。例如,笔者在以《国殇》为例讲解“家国情怀”模块时,采用由古及今、由文学性向思政性选择内容的逻辑,同时将谭嗣同的《狱中题壁》、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等诗词引入教学内容,共同阐述讲解“家国”这一思想主题。采用关联方式,调整“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教学内容,不仅增强了内容的厚度,也为后续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联想法等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
(三)教学内容的讲解:透过内容展示内涵
根据课程思政改革要求,高职“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在转换教学内容时,不能局限于内容的替换、关联上,还要落实到内容的讲解上,讲清讲透内容背后的思政内涵。首先,要讲清内容的创作背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目的,更要让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再通过时间、空间的转换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下。其次,要讲透内容的思政价值。任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教学内容的文学价值基础上,要重点讲透内容的文学性与思想性是如何有效结合的。例如,在讲解《国殇》“为国捐躯、英勇尚武的精神,视死如归、壮怀激烈的气概”的主题时,既要帮助学生把握主题,更要带领学生理解主题的思想价值。
四、以教学方法转换为保障,强化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成效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四位一体综合考虑理念牵引、目标导向、内容支撑、方法保障之间的关系。为此,任课教师要有效参考借鉴其他专业课、公共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层面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创新,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想启迪与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造教学情境
针对不少“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在教室集中讲授的情况,任课教师有必要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更能提升课程思政改革效果的教学情境。线下方式营造教学情境,主要是转移空间,尽量从教室空间转移到其他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的空间。例如,在讲授自然类文学作品时,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更能够调动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线上方式增强教学效果,主要是运用声光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魅力。例如,任课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像视频引入课堂教学,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当然,教师不论是采用线上、线下何种方式营造教学情境,都应该有极强的指向性,即教学情境的营造要为课程育人服务,为学生理解课程思政价值服务,而不能单纯地将情境营造视为活跃教学氛围。
(二)多种方法相结合,调动学生兴趣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注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甚至主导教学的进程。对于具有一定故事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剧情演绎的方式,重现、再现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剧情角色扮演中体会感悟人物的思想情感。对于情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诵方式表达作品的情感,甚至可以采用学生朗诵与名家朗诵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思政价值。结合当前新生代高职学生短视频浏览与创作意愿较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采用布置文学作品短视频创作任务的方式,调动学生更为深层次理解、表达作品思政价值的意愿。
(三)深浅层次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
对于具有深层次思想价值意义的文学作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要在角色扮演、视频创作等游戏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次价值。为此,任课教师可以借助举办辩论赛、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的思政价值。以辩论赛为例,学生在辩论的前、中、后各个环节,都将主动思考文学内容的思想价值。而任课教师对辩论赛的小结,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中,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四个转变”,实现课程在德育导向、思政取向、价值引领、育人成效方面的“四个强化”,有利于激发任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提升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教改研究与教学实践,确保“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作者:肖阳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篇3
高职大学语文立足课堂,以教材为基础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堤坝,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确立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观,为其成长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不断改革创新,立体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学习与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打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奠定基础。因此,高职教师积极探寻“课程思政”融合策略,完善语文教学内涵,不仅对促进教学改革影响巨大,而且对提升语文思政教育质量也大有裨益。
一、“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的意义和可行性
(一)有利于促进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创新融合,强化文化相通性
高职大学语文具有良好的人文感染力,实用性较强,其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不仅能提升大学生文字应用和表达的能力,还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品德,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正能量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为其未来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重要指引。同时,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同属于人文教育,两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相通性。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课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推动该学科课程教改也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两者的有效融合更能体现教改理念,实现学生知识文化与精神需求的统一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强有力的文化、思想基础。
(二)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塑造正确三观,树立崇高理想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思想信仰,还能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特别是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优秀人物的智慧,继而冲击学生的心灵,使其受到正面引导和感染,最终为其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健全人格、拥有正能量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大学教育离不开人生理想的教育与引领,大学语文教材不仅内容丰富且注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以此为参考树立崇高的理想,奠定人生发展根基。
(三)有利于落实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教改需求
大学语文积极融合“课程思政”,不仅是为了发挥其思政教育阵地的作用,更是为了承担起育人的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高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为学生展现了一种积极、优秀的理念与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书写感悟锻炼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家国情怀,铸造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校本课程,突出大学语文的思政特色
大学语文是最能直接反映思政教育价值的良好载体,拥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教育优势。高职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创设校本课程,以“课程思政”为目标,搭建大小思政格局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探索语文课程改革措施,以完善、先进的教学设计来实现两者的同向同行,为大学生的发展构建引领其人生航向的灯塔。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教师要注重内容的分类和梳理,要针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和文化层次量身定做教材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在教材的装帧设计方面,也要注意凸显人文性,并和思政教育融合。要打破学生以往的写作思维,以全新的、多元的应用文写作、表达手段来完成对优秀作品的赏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开始从人文素养向思政建设方面发展,推动其积极探索、踊跃参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都烙下深刻的印记。
(二)丰富创新教改手段,为“课程思政”落地打好基础
融合“课程思政”,高职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探索语文与德育、职业教育的融合点,结合学生学情与需求,为“课程思政”打造良好的土壤和路径。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以及民族家国情怀,要让学生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使其在情感交流、思维交互中主动探索作品背后的意义,学习作者的写作技能和情感表达,为自己写应用文打好基础。教师还要找准教材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以爱岗敬业、拼搏奋斗来渲染学生的情感底色,以服务奉献、自强不息来为学生搭建坚实的精神堤坝,以多元的课程教学方式来奠定学生的家国情怀,丰富其情感世界,提高其对职业生涯的感悟,增强道德教育价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教学软件来为学生开展智能化、数字化语文课堂,不仅能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巧妙地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果,同时还能利用网络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料、更好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完成对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与贯穿,为新时代高职大学语文教改创造有利条件。
(三)提高教师素质能力,为“课程思政”提供师资支持
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中,不仅需要关注教学效果,更要关注德育效果,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消除思想误区和片面性,理智、理性对待,以“乐教”的心态助力思政教育,以多元的手段丰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收到“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才能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展现思政教育的价值,构建拥有思政格局的大学语文课堂。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优化、完善校本教材,要懂得取舍,以适合学生的教材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思政内容,继而提高学生对教材人文性、职业性的理解,增强其应用文写作能力,强化思政育人效果。
(四)发挥“三课”作用,全方位深化“课程思政”
课堂是融合“课程思政”、实现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节奏,高效完成思政教育。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专题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分享等方式来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荣辱观、处世观以及人生价值观等,以此来实现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互动学习,实现内容传授、思想传递,完成教育任务。这期间,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时代感和科技感,为学生创建活跃的教学氛围,打造高效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是“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第二课堂,它不仅能有效延伸课堂教学,还能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最终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第三课堂是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学习课堂,它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更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对高职大学语文传递知识、引领价值有积极作用。利用第三课堂能有效发展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激发,教学质量也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侯计先.艺术类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1,7(13):193-196.
[2]杨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21,19(3):130-132.
[3]李湄红,宋国琴.高职专科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思考[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33(4):303-304.
[4]傅瑶,林赛.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3):91-93.
作者:戴环宇 罗琳 单位: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