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篇1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1.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及地区分布

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与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工业发展中,规模以上企业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总企业数占比分别为:97.99%、98.7%,从其创造的利润总额也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业态系统的初步形成后,中小企业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作为其中之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后期发展的关键,因为技术因素的难以模仿性、创新性及排他性就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企查查官网中进行“科技型企业”关键词搜索,搜索结果21198,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安徽省、湖北省,分别占比22.04%、8.39%、6.43%、6.01%、5.06%、5.03%、4.87%、4.84%、3.50%、3.38%,科技型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在一些零售业多、电商发展迅速的地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其入库登记数达到了5000以上,企业注册数在20000以上,中西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比较均衡,都是在1000以内的入库登记数。

2.科技型中小企业类型

根据查企企数据显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类型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五个行业,其他行业也有涉猎但数量比较少,因为这五个行业的技术需求高,技术创新的模仿性较高,行业产品的异质性要求等,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就是做生物研究、软件技术开发或电商数据软件等。而且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申报时其主要评价指标是: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三类。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值为1862.1亿元,同比增长了38.3%,其中出口总额944亿元,同比增长68.2%,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新冠疫情及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背景下进行战略转型,借助跨境数字平台,识别和链接目标顾客,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例外。通过2022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可以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做什么和当地经济发展有关系的,比如湖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名单中不乏一些制造业、农业、房地产的,只要是科技创新,有创新成果的中小企业,都可以称作科技型中小企业。

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分布较广,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力量,因为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从科研人员占比、研发费用、专利成果三个维度进行,所以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科研人员。

按科技人员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档评价:30%(含)以上(20分);25%(含)-30%(16分);20%(含)-25%(12分);15%(含)-20%(8分);10%(含)-15%(4分),并规定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10%,学者曹媛调查了2017年-2020年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占比均超过了10%,可见入库登记的中小企业从科研人员认定上都达到了标准。

(2)研发经费。

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0个,这10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73.6%。

(3)专利成果。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显示,全国科技创新企业500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攀升,专利总量为200万余件,占全国企业专利总量的16%;从行业分布来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已形成规模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前三,分别有56255件、23957件和16071件;《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度报告》中提到截至2021年底,已授权并维持有效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59.7万件,同比增长17.6%。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277.3万件,占总量的77.1%,同比增长21.7%;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专利授权56.5万件,占96.4%,同比增长33.3%;非职务发明授权2.1万件,占3.6%,同比增长23.0%。2021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12.0万件,同比增长31.2%;授权外观设计专利78.6万件,同比增长7.3%。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率为55.0%。通过分专利权人类型国内专利授权统计表可以看出,中国专利授权主要分职务与非职务两类,职务类主要专利来源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其中以企业专利数最多,2022年4月达到了132329项,其次是高等院校;非职务类专利主要是来自于个人,总占比为2.0%,通过国内有效专利状况可以看出,不管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占比都在60%以上,高等院校主要针对发明专利,个人主要进行的是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

4.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

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的特征。我国科技型企业需同时满足以下3项条件:(1)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与开发、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主营产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企业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3)企业技术性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之和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等。即从三个方向进行评价的:专利成果、科研人员、研发投入等。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成长性特点。

①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生产高科技产品,其附加值、市场壁垒高,一旦有好的创新或科技产品,短期内会带来可观的利益,所以其在行业中会表现出很强的扩张力。②高投入、高风险性。科技型企业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以来,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研发费用,占企业每年销售总收入的4%以上。尤其是创业初期需要大量的人、财、物资源的投入,用于技术研发,但由于面对回报周期长与更新换代迅速的市场要求间的矛盾,研究成功则有效益,但若研发稍有滞后、资金有所断层就会面临被其他企业取代的风险,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规模小,固定资产价值低,具备高投入性、高风险性特点。③无形资产占比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资产是无形资产,包括软件、知识产权、专利等,资金收入也主要来自由以上产品,而且有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会通过租入的方式来获得固定产品,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就是要无形资产。

(2)融资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大、资金使用周期长、资金投入收益不确定等因素决定了其具备资金需求大资金投入时效性、外部融资困难等三个特点:①资金需求大。科技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后期产品的试用、人才的招聘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②资金投入时效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进行的是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前期不仅需求资金,更要把握住机会进行新技术研发,否则在这数字化经济时代,科技型产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企业要抓住时机,及时投入资金来满足研发需求。③外部融资困难。科技型中小与其他中小企业相比,前者的研发周期比较长,产品转化为收益的过程是比较慢长的,且这种科技型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为企业带来效益也无法确定,金融机构及一些担保公司都不愿意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融资难问题

1999年国家批准设立创新基金,截至2014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26亿的专项资金,直接资助了4.1亿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基金还资助了“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的50%、32%的创办企业,但是现在已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市场化支持模式,由免费资助变成了有偿的支持;新型融资产品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信息化的不对称及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的融资观念所导致的,当然也有一些原因是和融资政策有关,因为科技型的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吸纳科研人员等,而接受他们贷款的银行只有8%,且学者汤笑玫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中小企业占总企业的90%以上,承接80%的就业压力,但是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满意度只有30%,总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是银行接受率低、银行服务满意度低及缺乏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等。

2.高价值专利成果少

通过以上国内专利授权统计表及国内有效专利状况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专利研究主要还是以企业为主,企业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项目上占主导地位,但是却没有将高等院校、个人的专利研究优势利用起来,形成完整的业态整合链条,导致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专利研究周期过长,研究成本过高,再有就是科技创新的载体(高新园区、重创空间、开发区),这些载体过于重视注册、评审和环境管理,忽略了对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人才培养、金融需求和项目申报等需求的响应。这些都导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价值专利成果少。

3.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其对科技、专利等信息的保密性以及对招聘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过高,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敢轻易将技术人才招聘权限下放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再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其经营模式主要是以家族式或朋友合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观念过于陈旧;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往往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凭借部门或人力资源人员的经验来进行招聘和录用的,没有做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另外企业文化培训薄弱也是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之了,这样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压力及强度过大,流失严重,再有就是没有达到科技软实力的目标。

三、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基于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文章提出以下几点发展路径:

1.建立新型融资产品模式

(1)“政治关联+数字金融”的融资模式。

崔钟月等学者在《政治关联、数字金融与融资约束——来自科技型中小业的证据》一文中提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是原因信息不对称和现有融资体系的不健全所带来的融资约束,政治关联的建立和数字金融发展使得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弥补了现存短板。

(2)基金管理模式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型融资产品。

“基于基金管理模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型融资产品研究”,这是邵灵越等学者在商业文化中所提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即运用基金管理模式来加速投融资流动速度,借助“线上+线下”渠道来提高金融科技的运用能力。既有效地为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益,又在面对不定期、不可预见性突发影响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做到“更简易、更高效”,充分发挥出特色金融产品扶持实体经济的突出作用。

(3)“专利质押+保险”的融资模式。

专利权质押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新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融资担保的供给不充分、评估专利价值规范性不高、专利变现处置渠道受阻等问题,使得专利权质押的风险性无法估量,所以学者马思峣、廖秋珍等在其论文中都提到了构建“专利质押+保险”这一新的融资模式。

2.建立“高等院校+个人+企业”的科技型专利研究模式

根据高等院校、个人等职务专利研发对象的擅长领域进行科技产品的分项目式外包研发,在第1部分的发展现状中,我们了解了高等院校在发明这一专利内容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个人在外观设计及新型实用上更胜一筹,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减少研发成本,也能减少科技创新周期,更早的获利。

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观念+规划+投入

简单来说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首先就是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的观念,对企业员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培训,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及人员求;其次就是制定5年-7年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人员招聘计划、人才培养计划等;最后就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而投入之前必须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引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引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并为企业培养搭建一支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一种是对CEO心有芥蒂,怕不牢靠,可以通过聘请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或高校退休教师等来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5.招聘手段信息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购买HRSaaS等人才管理平台,通过此平台实现人力资源部门在线的方式,建立员工全景要案,进行人才画像建模和全景数据分析操作,方便科技型中小企业筛选符合的人才;另外也可以借助一些信用化的人才咨询服务平台,对企业的人才招聘目标进行细分,简化人才搜索成本,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招聘人才。

四、总结

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具有成长性、融资两方面的特点,但是其在融资、专利申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新融资产品,建立“高等院校+个人+企业”的三重结构业态组合,提高高价值专利的有效申报率,降低研发成本,我们也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手段的信息化。

作者:宗红宝 单位: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管理学院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篇2

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为推动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提质增效,本文对2021年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广州企业(以下简称“入库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对标国内重点城市的相关政策举措,研究提出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策供决策参考。

1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1.1数量优势凸显

2018-2021年,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分别为8379家、9283家、12410家和12511家,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稳居全国前列。2021年,入库企业数为12511家,占广东省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总数的36.12%,在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高新技术领域,先后涌现出小马智行、黑格智造、亿航智能、万孚健康、华银医学等全国知名科技创新企业。

1.2自主研发实力强劲

2021年,入库企业研发投入为300.40亿元,整体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1.77%;90.3%的入库企业拥有知识产权,I类、II类知识产权分别为19057项、164843项;176家入库企业拥有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99家入库企业近五年主导制定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充分彰显企业创新活力。

1.3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开始回稳

2021年,入库科企业的资产总额达2646.65亿元,销售收入为2552.71亿元,其中营收达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16家,实现盈利的企业占比达65.06%;利润总额为90.00亿元,贡献税收103.32亿元。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2019年、2020年入库企业利润总额有所回落,但2021年实现由降转升,体现出生产经营活力稳步恢复。

1.4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队成效明显

2021年,入库企业中6610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为57.8%。2020年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5181家入库企业中,已有2385家于2021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2019年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入库企业中,在入库之后完成认定的比例分别为37.5%、46.1%,展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后备力量。

2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问题

2.1核心技术产出能力不强

2021年,入库企业分布在前三的行业是信息技术服务业(4352家)、制造业(3508家)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355家),拥有I类知识产权数量分别为4938项、3508项、5989项,占全市I类知识产总量超七成,II类知识产权数量分别为69099项、50410项、35867项,占全市II类知识产总量超八成。2021年,入库企业中拥有I类知识产权的仅为4494家,占比为35.92%;拥有II类知识产权的企业为11303家,占比为90.34%。入库企业拥有的反映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的I类知识产权比例较低,约90%的知识产权为外观设计、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技术创新含量相对较低的II类知识产权。

2.2参评入库动力不足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企业参评与否取决于企业负责人对政府政策宣传的信任度、自觉性、综合素质和远见。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的实际使用场景不多,并未带来直接的实际利益,短中期未能直接体现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引导,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压力大、人员不足等情况,对短期不能带来实际效益的参评行为缺乏动力。

2.3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存在因体量小、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客观因素造成无暇收集政策信息、无暇处理冗杂的政策兑现程序手续等种种切实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其中重要原因是缺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优质服务的中介机构和服务平台。而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虽有科技中介服务需求,但对科技中介机构服务的了解与认知程度不深,亟需进一步调度专业中介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引导其面向科技型中小科技企业开展服务。

3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相关政策举措

3.1北京聚焦研发补助,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201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内,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上年度研发费用为20万元(含)以上,营业收入1000万元(含)以下)分三档支持,实行最高20万元的研发费用补助。2020年,北京累计为4822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3.6亿元资金补贴,平均每家企业获研发费用补助约7.5万元。“十三五”期间,北京共计9200多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享受研发费用补助。

3.2上海强化立项支持,市、区配套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经过重大修订的新版《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管理办法》,明确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与“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把企业申报条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相关联,侧重于支持初创和小微科技企业,进行10万元/项和不超过20万元/项的支持,同时要求各区予以不低于10万元的配套资助。2021年,在参赛的9879家企业中,1536家获技术创新资金,其中1327家获得10万元资助、209家获得16万元资助,各区皆按1:1进行配套资助,市级累计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1.66亿元,市、区共同落实资金超3亿元。

3.3深圳着眼贴息资助,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

2020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深圳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贴保项目管理办法》,将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中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纳入贷款贴息贴保项目库,对企业贷款利息、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费用和担保费用根据实际金额的50%进行资助,首次获得贷款的申请企业按照70%予以资助,并设定不同的贴息贴保资助额度: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费用资助不超过50万元,担保费用资助不超过30万元,年度获得贴息贴保资助总额不超过100万元。2021年,深圳共有5126家企业纳入贷款贴息贴保项目库,其全年产生的贷款将享受贴息贴保资助。

4推动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支持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上台阶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以拥有核心技术为筛选方式,进一步实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原创性、前瞻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支持。对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整个过程,实行分段续接资助,确保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获得稳定支持资助。试点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项目,促进企业竞争性申请研发项目,提升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生态。

4.2加大参评入库力度,做好企业发展情况监测调度

一年一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是监测区域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最佳途径,要加大发动企业参评力度,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作用。依托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科技型企业集聚区,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和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与评价相关联,同时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纳入孵化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

4.3优化政策辅导服务、简化政策兑现程序,促进惠企政策应享尽享

202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提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要加强政策宣贯,创新优化服务,高效精准辅导,简化兑现程序,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信贷风险损失补偿等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简化优化企业普惠性优惠政策兑现程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大幅减少企业申领补助填报信息,有条件的彻底免去企业申报环节,实行“免申即享”。

作者:潘姝颖 张毅 董观就 许鸿斌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篇3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为充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多措并举降成本……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计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进一步显现”的相关要求,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研究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评价办法》的出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划型进行了规范与统一,对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引导政策起到了支撑作用。甘肃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虽然依托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高校、院所聚集了比较丰富的科教资源,但是受制于区域位置、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创新主体普遍发展动力不足,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结合2018—2020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情况,对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1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

1.1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

2018—2020年,甘肃省三年可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为612家、673家、1194家,2020年比2018年增加了582家,增长率达到95.1%。与全国相比,数量较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但处于西部地区中上水平。

1.2地区分布情况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2020年仅兰州市和张掖市的入库企业数量超过百家,其余均不足百家,甘南州不足10家。2020年,兰州市入库数量占全省的35.1%,占比较2018年下降6.6个百分点;张掖市、武威市入库企业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分别占全省的16.6%和7.9%。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

1.3创新能力

1.3.1知识产权情况

根据《评价办法》,知识产权采用分类评价,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为Ⅰ类,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为Ⅱ类[1]。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从数量上来看是呈上升趋势。但是,以平均计算,Ⅰ类知识产权2020年为0.527件(项)/家,较2018年下降了0.267件(项)/家。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评价入库企业数量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网络教育等领域,这些领域的知识产权多以软件著作权、外观专利等Ⅱ类知识产权为主。2018—2020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详情见表2、表3。

1.3.2研发投入情况

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分别为10.3亿元、10.5亿元、16.9亿元,2020年较2018年增长64.1%。但是,就平均而言,2020年仅为141.6万元/家,较2018年减少26.7万元/家。分析原因,主要是入库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2020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有163家、50~100万元/家的有106家、100~200万元的有125家。图1显示了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情况。此外,根据《评价办法》,对研发投入分别占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的比例进行分类分档考评。以2020年为例,有65.8%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6%以上,仅有25.6%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在30%以上.

1.3.3相关资质平台建设情况

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数量分别为250家、258家和406家,占当年入库企业的比例分别为40.8%、38.3%和34.0%;拥有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的企业分别为63家、50家和62家;分别有7家、4家和12家企业近五年内主导制定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1.4企业经营发展情况

1.4.1资产总额情况

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总额分别达到231.3亿元、236.6亿元和386.3亿元;以平均计算,分别为3778.8万元/家、3515.3万元/家和3235.6万元/家。以2020年为例,有59.5%的入库企业资产总额在2000万元以下,只有4.2%的入库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5亿元,见表6。

1.4.2销售收入情况

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30.5亿元、122.8亿元、211亿元;以平均计算分别为2132.8万元、1822.8万元和1767.5万元。以2020年为例,有893家入库企业销售在2000万元以下,仅有11家入库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见表7。

1.4.3利润情况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分别达到8.9亿元、8.1亿元和11.2亿元;以平均计算分别为144.9万元/家、120.3万元/家和93.5万元/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35.1%的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利润在50万元以内,10.1%的入库企业利润在50~200万元之间,28.1%家企业甚至属无利润亏损状态。

1.4.4企业上市情况

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在新三板和四板上市,2018—2020年分别有8家、5家和5家在新三板上市,分别有6家、2家和2家在四板上市。

1.5人员情况

2018—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职工总数分别为34129人、32927人、51054人;科技人员数量分别为11585人、11205人、17542人;吸纳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2084人、1713人、2385人。以2020年为例,71.1%的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数量占职工总数30%以上,见表8。

2主要问题

2.1创新主体体量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策源地。与全国相比,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小,2020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的比例只有0.53%。2020年,甘肃省入库企业较上年增长了77.41%,但是,全国的增长率也达到47%,有13个省(区、市)增幅超过50%,其中江苏省当年入库企业数量达到40277家,增幅达73.81%,充分说明发达地区创新主体集聚度高,已经形成了规模群体优势。

2.2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创新的意识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在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创新动力明显不足。2020年,仅有207家企业同时拥有I类和Ⅱ类知识产权,仅有44家企业既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又拥有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

2.3人才相对缺乏

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发展[2]。2020年,甘肃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只有589人具有博士学位,占职工总数的1.2%;1728人具有硕士学位,占职工总数的3.4%;2309人具有高级职称,占职工总数的4.5%;4522人具有中级职称,占职工总数的8.9%。

3对策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协同联动机制,整合各类资源,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及时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中的难点与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扶持。一是要设立专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专项,并创新资助方式,与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一批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跨越死亡谷,成为高成长企业[3];二是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补贴。此外,也要加强现有政策的落地实施,保证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

3.2完善优化创新生态

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要求、能力等,同时外部环境因素也起到关键的推动促进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要从资金投入、完善制度、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文化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

3.3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鼓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牵头建立或参与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等,引导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加快转移转化进度,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进程[5]。另外,要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构建完善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体系,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

3.4培育和引进人才

要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集聚各类创新型人才,要借力各类科技项目、人才计划等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加快培育、引进、集聚高端人才,采取多种手段引导高端人才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6]。另外,科技型中小企业也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建立适宜自身的人才选聘和培养机制。

4结语

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目前,受制于区域位置、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体量、规模、质量等均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为推进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7〕115号)[Z].2017.

[2]赵源,常青,杜新会.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0,(11):94-96.

[3]靳宗泽.推动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的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2):247-248.

[4]崔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2):43-44.

[5]赵家贤陈芸.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商业会计,2021,(1):52-56.

[6]付永红,肖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4):6-8,11.

作者:苏雯轩 金莎 张璐 李洁 单位: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