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优化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美术教学优化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优化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篇1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各级教育部门也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相关部门也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主体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发展。美术教学虽然在基础教育体系当中不属于主流学科,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科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美术一直被称为副科,许多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自身也认为美术教育无足轻重。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不受重视,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美术课经常会被其他科目老师占用’让本来就排课不多的美术课教学时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严重影响美术教学的持续发展。其次,美术教育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资源配备不足。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个美术教师要教授多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中只有几个美术教师,在美术师资上严重匮乏,这会导致美术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备课,影响美术教学质量。同时,美术教师因是副科教师,存在部分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不足的问题,因没有规范的教学考核要求,导致自我要求不高,这不仅影响了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还降低了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巧妙编排教学内容

“科学的教学不是强加硬给,而是引导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新时期,此教育理念也适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在将美术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时,也应进一步思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在确保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美术课堂更生动、更丰富,在推进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美术教学向更深层次探索。

例如,在教学江苏凤凰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理想的居住环境》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多样性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可以从其他学科知识入手,比如语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也可以对学生熟悉的儿歌、歌曲进行搜集,比如《手拉手地球村》《给未来一片绿》等等,让学生在阅读或聆听的过程中想象理想居住环境的样貌,以此丰富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造空间,让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描绘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显著提升,这对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2、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新阶段的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美术教学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当前素质教育更加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热情。作为美术教师要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美术的体验感,拉近学生与美术的距离,强化学生视觉感受,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传统教学局限于课本教学内容,而新时期美术教学要求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同时要带领学生体验更丰富的美术世界。在初春时节,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春天为主题“画故事”,教师可以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堂传授绘画要求和技巧,另一部分可以带学生去操场、公园采风,让学生置身于春天的风景中,去感受春天、绘画春天的故事。在学生完成故事绘画后,教师可以认真S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画作,组织学生根据绘画作品开展情景表演活动。在表演前,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表演中需要用到的道具、布置表演场景等,在共同制作过程中也给学生传授美术美学知识。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向学生展示美术的多元化、个性化,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3、注重审美兴趣的培养

通常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美术绘画实践,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美学欣赏能力,殊不知美学欣赏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也十分有益。美术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美术与生活关联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美术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体验美术氛围,开拓学生美术知识视野,增强美术美学体验感和创作灵感。

例如,在教学江苏凤凰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色彩的明度渐变》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冷暖色调对比作品,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术作品,体会色彩明度的变化情况,并引导学生踊跃谈谈自身对画作的感受。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素描画、传统水墨画、民间年画、西洋油画等一同呈现,让学生感受不同美术作品运用色彩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呈现生活中、学校中的色彩对比画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美、校园中的美。另外,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绘画作业,让学生利用色彩明度知识去发现和展示自己家中的美,从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先从感观认识升华到抽象认识,促使学生能够在色彩的明度渐变中体会色彩情感,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绘画技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的显著提升。

4、重视个性化教学评价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这样写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美学的认知能力、欣赏能力不同的学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受教育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让不同的学生通过美术学习,美术知识和美学鉴赏能力都有所提升。因此,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差异化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发掘学生美学潜能。

例如,笔者遇到过一位女同学很喜欢上美术课,她喜欢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加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这代表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点值得鼓励。但是她呈现出的美术作品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班同学的作品,因此,周围同学总说她画的不好,久而久之她自己也开始质疑自己,觉得自己画的作品不好,对美术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发现这一现象后,笔者特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强调创新性和想象力的重要性,教导大家美术作品的优劣的衡量不是以像不像为标准的,并且挑出这名女同学的美术作品,着重向同学们讲解她的美术作品中的闪光点,帮助其重拾对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当前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美学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能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学习美术、感受美学、理解美术、创造美学。

作者:许红康

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篇2

“双减”政策强调了小学美术要减负增效,教师要认真设定教学目标、考虑课前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的教学氛围、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只有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减少课后的压力,促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同时参与到更多的艺术实践中去。

一、“双减”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具有“美育”教育作用的初级学科,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惜花费巨资报课外班,从而增加孩子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其实,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副科”,该门知识的教学任务是可以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只要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可靠的保障,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兴趣爱好就会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培养,“美育”相关能力素质便会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理念,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下功夫,对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推动美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策略

2.1创新教学理念,确立教学观念的科学化

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创新自身传统教学中与现代教学发展不相匹配、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们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缓减了学生们的课业心理负担。例如教授《我的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手型进行艺术创作,在手上涂上不同的花纹,用不同的色彩和装饰品来展现自己的性格,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在创作中体会到快乐,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课堂上,老师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他们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辅导,使他们感受到了艺术创造的快乐,在创造中释放自己的压力,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2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达到100%。在小学美术课上,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把40分钟的课时充分安排。近几年,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学美术教育可能性越来越多。如果小学美术教师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综合教学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基于这些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其设计出符合儿童特点的美术实践活动,保证其实用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开放性。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时,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把控课堂的教学流程,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实践能力。

2.3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气氛比较单调,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为了确保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同时,在艺术教育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常常会不敢主动向老师请教。长此以往,必然无法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4欣赏艺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艺术的视觉形象化特征决定了艺术教学不能与图像分离,离开了现实生活,就无法得到直观、生动的美学感受。美术课程标准内容有“赏析.评述”的部分,在鉴赏课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看法,并通过创造美丽的视觉意象来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熏陶,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对美的辨别力。美术赏析时,让学生认识认识到美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各种形式的艺术,而对那些没有经过历史筛选的作品,要培养学生自己的艺术审美。美术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进行实地教学。比如,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商周青铜的辉煌,兵马俑的壮美,站在世界的巅峰唐宋的绘画。通过此类的鉴赏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感受历史美术的成就,又能增长美术文化知识,提高审美水平。

2.5及时的教学评价,从发展的角度审视学生

在小学美术教学进入到尾声的阶段,老师要对整个艺术实践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并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小学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构建立体的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以全面的视角去认识自己。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师要深入落实减负增效,对有关的教育方针、措施、形式、内容等进行深入学习。优化艺术实践的形式与内容,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艺术素养的良好发展。

作者:赵锦雨

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篇3

随着新课政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普及。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下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美术课程是渗透素质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载体,尤其是佳作欣赏作为重要的学习部分,当中包含许多技艺高超且寓意深刻的美术作品,对小学生审美意识形成及学习目标明确都意义重大,更是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宝贵素材[1]。然而,以往的美术课侧重“师讲”的授课模式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效渗透,此时应该立足“五育”并举教育视角,采取多元化的素质教育渗透手段来开展美术教学。

一、小学美术素质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的重要价值。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标准、要求与规制,是推进整体教学过程或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小学美术素质教育是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通过挖掘其中同素质教育相关的素材来开展教学,如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等。基于这些美术素质教育的内容挖掘,可以使小学生在鉴赏这些美术作品过程中增强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日常道德品质、文化积淀和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也较为薄弱,所以美术素质教育更多地需要侧重引导性、熏陶性和感染性教育,如课堂中教师情感的熏陶、行为的影响等,而不是对美术方面高难度专业知识进行赘述。基于美术素质教育,教师要在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正能量的方法论,最终在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情感体验,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姿态,投入到未来的课程学习之中。

二、小学美术素质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美术学习思维,继而在教师带领下形成对于美术作品欣赏的基本能力和良好品质[2]。一方面,教师要在美术学科关键能力方面下功夫,具体包括灵活运用多样化素质教育手段来支撑小学生美术关键能力得以有效发展,如创新运用现代化的美术教育平台,使得学生了解对应的教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在良好品质培养方面下功夫,具体可以从绘画、雕塑乃至于书法、造型等各个方面进行学习,树立对应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意识以及文化认同感,最终将传统中国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这就要求美术教学中除了为学生提供理论性知识,引导他们学会基本美术操作技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课程动手能力以及基础的美工修饰能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由于传统的美术课程课时较少,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逐步增加美术课程的时间,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对日常的美术课程学习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融入师生之间的交流共进意识,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保证良好品质的顺利养成。

三、小学美术素质教学现状

在当下小学美术素质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美术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美术教师乃至学生家长缺乏对美术课程在素质教育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正确认知,如许多家长乃至于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经常会向学生传授一种“只要学好主课科目,便可以得到良好学习成绩”的学习观点,而部分学生总是认为主课学科才是自己学习的重点,忽视了对于美术、体育等其余科目的学习。这样的美术教育观念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更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际上,美术课程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够拓宽学生的实际知识面,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投入到日常的课程学习生活之中。教师要学会立足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在完成预设教学任务的同时合理渗入素质教育内容。此外,当下美术素质教育实践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科教学的课时比较少,甚至有关课时被语文、数学等这些主课科目占用或挤压,占课问题非常普遍,直接影响了美术素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美术教师应立足新课程改革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基础要求,完善对应的美术知识教学,引导学生重视美术学习,并增加在美术课程上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学生的活跃性思维,将美术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将更加广阔且丰富的素质教育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继而通过科学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渗透德育教学理念奠定方法论的学习基础[3]。

四、素质教育下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启发教学,构造和谐课堂

和谐的课堂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保障,关系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美术课堂中能否有效调动。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实际授课中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其他主学科相比,美术学科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趣味性的。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激发学生的美术课程创想能力,从而在对应的课程之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在了解相关学习内容之下,开启独立学习创作,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奠定方法论的发展[4]。教师也应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表达方式的实际优化,并且逐步了解绘画等艺术作品背后的感情色彩。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美》的学习时,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讲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增进学生与课堂美术之间的学习契合度。当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拿起画笔,根据自己对生活中以美好为主题的美术印象进行对应创作,从而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要学会使用传统的美术作品进行对应的美术教学,尝试将经典艺术作品与素质教育思想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在找到学生与美术作品体会之间切入点的同时,开展实际课程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对每一幅艺术作品的实际共情能力,使得学生都能够深刻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卢浮宫遇上紫禁城》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卢浮宫中的美术艺术创作,以《蒙娜丽莎》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一幅赫赫有名的肖像画时,可以尝试为学生扩展对应的美术知识,使得学生都能够与画作进行共情。教师详细介绍这一幅作品背后的文化蕴含,提升学生对于生活中艺术的感悟能力,借着《蒙娜丽莎》这幅艺术作品为学生讲述对应的色彩搭配原理,使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实际美术知识进行对应的文化艺术品的创造,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色彩鉴赏能力,为接下来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

(二)创设良好氛围,增进师生交流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尊重学生本性是基本的美术教学原则之一,具体是要采取启发性、引导性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并在学生自我感知、思考与探究实践中去高效掌握其中的美术学科知识。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养成对应的客观学习习惯,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美术学习情况,将启发学生思维作为课程中心,最终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极性。在启发式美术教学模式运用下,学生与美术课堂相融合,从而增加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在开展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将素质教育精神与实际美术艺术创作进行对应的融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带有哲学思辨的素质教育问题,最终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素质,达成促进小学美术艺术创作的实际发展目标。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美术课程背后的艺术创作过程,作为教师也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立足实际的美术艺术课程,健全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以春天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实践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来到附近的公园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各种节日到来之时,为学生组织相应的美术课程设计比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实行组内互助的学习制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课程学习之中尝试使用自身所具备的美术优势进行创作,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互助能力,切实达到美术学科素质发展目标,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三)突出素质目标,培养学习兴趣

在日常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期间,为了保证素质教育理念顺利融入整个教学实践,要在教学之初就结合美术教学内容与目标来树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突出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现如今教育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每一位学生都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要尝试使用美术课堂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对于日常课程的思考能力,并且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际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教育内容。无论是在哪一科的课堂学习之中,教师都有着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素质教育观点的教学责任,要知道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知识,更要突出引导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课堂学习目标与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发展的实际目标。小学美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较为巨大的,基于此,教师应该学会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而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选取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美术素材,做到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美术课堂的学习主体地位。由于教师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引导者,也是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课堂学习的关键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思维能力,将美术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融合,最终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在课堂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科学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此外,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也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鉴赏能力,并且尝试从平面到立体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塑造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最终达到美术水平与素质教育水平共进的发展目标。

(四)拓宽教学路径,创设实际情境

在新课标教学改革背景之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学习渗透也应该切实符合当前学生的发展特性,并且尝试从实际出发,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最终使得学生能够领悟素质教育的实际目标。而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程学习主题与素质教育理念学习标准进行对应融合,为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应该融入自身的教学思想,发散学生的艺术学习思维,并且把握教学艺术主线,使每位学生能更加全面接受素质教育内容,最终增强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学习内涵。作为教师也应该学会优化道德教育方法,实现多方位的德育教学。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教学时,应该避免出现强制化、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而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提升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凭借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回答对应的问题,优化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体验,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实际认知,在丰富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综上所述,美术是小学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美术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小学美术教材,深度融合素质教育思想,在为学生讲授教材知识的过程中践行素质教育。落实小学美术素质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进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艺术情怀,将综合育人发展落到实处。在未来的工作中,美术教师应根据教学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持续提升美术课的育人价值,保障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雨.立德树人美育化人——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0(25):79-80.

[2]梁功伟.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1(6):67-68.

[3]聂丹宇.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99-200.

[4]陈和悦.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策略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2018(22):52.

作者:游裕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秀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