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环境史教学的生态育人价值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环境史教学的生态育人价值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环境史教学的生态育人价值研究

随着国家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环保的意识越来越清晰,学术界对环境教育的开展越来越深入,中学环境史教学也顺次开展起来,教科书中加大了对人类生活与生态文明关系的阐述,通过讲述人类文明发展和周边环境变迁的关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认识,从而将生态环境素养的教学与提升纳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一、新时代呼唤中学环境史教学

重视环境教育是新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强调“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更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环境史的学习既是落实高中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所在,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所在。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环境知识,在培养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中大有可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模块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明确指出,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和谐发展的认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觉养成热爱自然的优良品质,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3]。此外,环境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地理学、生态学、人类学、物理学、农学等多门跨学科知识,呈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整体史特征”,是一门符合整体大历史观的学科。故而,加大对环境史的关注是由其“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4]。义务教育阶段课标的课程内容模块明确要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5]。总而言之,中学加大对环境史教学的关注度,是历史学科的学科属性和发展趋势所在,也是提升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更是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史知识和理念的时代所需。

二、高考评价体系导向下的环境史教学

中学环境史伴随时代发展和核心素养导向而顺次开展起来。通过梳理教材,我们发现环境史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变迁及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如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北人南迁对南方的开垦与利用,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宋元时期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明清高产的引进与推广……上述内容向广大师生进行了环境史的介绍,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体现了生态育人价值观。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更多的是以人类史的注脚的形式呈现,如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时,教材在“学习聚焦”中的这样表述为“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教材这样的表述,传递给师生的信息是生产力的大解放与社会大发展,引起了阶级政治的变革,而对生产力大发展所引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未做解释———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推动了田地的开垦、耕地的扩大。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史属于新兴学科所致,“相关思想知识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更没有转化为教学资源”[6]。部编教材虽然更多的是隐性呈现环境史内容,但是在高考评价体系导向下的环境史教学的评价却并未缺席。环境史在高考试题中是直接鲜明地呈现,或直接考查环境变迁影响人类,或以环境史为新载体新情境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专家王利华指出:“值得欣慰的是,近年高考试题里开始出现跟环境史有关的内容,我们有的文章被收入了高考复习资料。研究生入学考试题中也开始有环境史方面的题目。相信环境史将愈来愈多地进入历史教学。”[6](见表1)这些环境史方面的高考题,或以环境史角度为切入口直接考查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或以此创设新情境来进行考查,而这正是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所在,“要求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引领下,在开放性的综合性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创造性的结果或结论”[7]。这有利于“环境史思维习惯”的养成,有效促进学生多思维视角,利用地理学、地质学、农学、物理学等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即“以整体的、有机的和互动的思维模式代替了线性思维模式”[8],这也是高考试题命制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的特点所在。

三、中学环境史教学的路径探寻

(一)关注环境史前沿学术成果

中学环境史教学开展的前提是一线教师有强烈的环境史教学意识与行动。充足的资源是环境史教学教与学的重要载体,这需要一线教师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专注最新学界热点,追踪学术前沿动态和学术争鸣。经过环境史学家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环境史著述丰硕,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为中学环境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与学术资源。我们可以阅读唐纳德·休斯的《什么是环境史》、马立博的《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在》、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清华大学梅雪芹、南开大学王利华的《中国环境通史》等海内外权威专家的环境史著作,熟悉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学科思维方式,行之有效地构建起自己所属的环境史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库,引导学生利用“环境史范式”重新审视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史内容

中学历史教与学的开展,要在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的导向下,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史内容。在现行部编教材中,可以在合适的知识点处利用有利契机积极渗透生态环境意识,如在战争与军事、农牧环境与土地开垦、兴修河渠水利、瘟疫灾害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折射出的生态环境的育人价值,以达“润物细无声”之效。下面,我们以《纲要·上》第1单元为例进行说明(见表2)。环境史作为一门现实关怀强烈的学科,其教学就不应该单单局限于课堂探讨,还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多开展“田野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笔者所在的淄博市,既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因矿而兴的近代老牌重工业城市,故而有许多春秋时期的齐国遗址和许多工矿企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或开展考古观摩体验活动,或考查厂矿企业的兴衰变迁历史等,以丰富环境史教学。

(三)发挥好环境史的育人功效

环境史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它的研究是基于寻找历史经验教训,给我们提供历史智慧,以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史的缺失,会导致师生不能从生态史观视角理解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更不利于学科社会功效的发挥,不利于“绿色公民”的培养、“美丽中国”的建设。通过讲述人类文明发展和周边环境变迁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更多地关怀现实,避免人与自然对抗,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更好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改变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以征服自然为根本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9],以期“民胞物与”。真正引导师生产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敬畏心理,积极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真正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发展观、“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环境治理观、“良好的生态系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伦理观[10]。

作者:陈政祥 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