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价值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价值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价值研究

摘要:农业绿色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意味着以生态建设为导向,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实践中,农业绿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地需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适宜且长效的发展路径。当前而言,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总结绿色发展经验,依靠科学技术为绿色发展助力。

关键词:农业;绿色发展;价值意蕴;实践指向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关系着农村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强调将“绿色”作为发展的驱动力,在发展过程中,要与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相区分。各地要结合中央针对农业绿色发展出台的各项措施,不断丰富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并结合本地区农业资源禀赋,持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质量,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一、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

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发展属于新型发展机制,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要求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重塑,将绿色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实现经济增效的同时,还要切实保障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绿色发展就是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是绿色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实践探索。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在保障农产品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之下,运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生产清洁化、产品绿色化,提升农业综合效用,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首先,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注重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要求各地要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一直以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将绿色化作为重要方面,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2]。从最初的育苗、播种,到后期的田间管理、施肥、灌溉、收割等,都应该按照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真正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构建起农业绿色发展体系,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和落实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既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农业从业者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看,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转型升级之中,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较于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还相对滞后。从整体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从具体看,我国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还有待提升。因此新时期,更应该注重农业绿色发展,将农业绿色发展放在同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同等重要位置,并结合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共生。

其次,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具体思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也会遭遇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方面,虽然我国粮食实现了多年的连续增长,但粮食供求、品种结构还存在不平衡问题,从而导致了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齐增现象,不利于我国粮食稳定。另一方面,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层次还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受到全球一体化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如何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本质上看,要想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需要对传统的技术、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并加大对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通过创新驱动来引领农业发展。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优质、生态、绿色、安全农产品摆在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位置[3]。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重点在节水、节药、节肥、节电领域进行科技创新,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资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流通成本。通过制度机制改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要加大对农业发展新业态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新业态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农业多功能价值挖掘培育农民增收新渠道,更好地发挥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为农民持续收入增长提供现实路径。

再次,农业绿色发展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领域的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当前看,我国传统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下降。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优势的不断丧失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对我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国际贸易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并通过绿色壁垒、绿色关税、绿色反补贴、绿色市场准入等形式倒逼我国农产品实现绿色转型。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则会涉及农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处理等多个环节。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的情况下,对我国国际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自加入WTO之后,就一直面临着严格的绿色壁垒。从农产品进口的角度看,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绿色标准,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拒之门外,更有利于本国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但如果设置的绿色壁垒过高,也有贸易保护主义之嫌。从农产品出口角度看,由于国际贸易市场中存在着绿色壁垒,对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国必然会产生较大影响,容易造成农产品出口滞销,也会削弱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就迫切要求农产品出口国要的绿色壁垒进行分析,并制定国内农产品生产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加强与进口国的沟通和互动,生产适销对路的绿色高质量农产品,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弱化,针对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我们反应相对较慢,应对能力不足,很多因没有达到绿色标准的农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必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

二、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指向

农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向,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因此,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加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从实践层面总结农业发展经验,探索适宜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

农业绿色发展要考虑到地域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要围绕空间布局上的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对本地区的农业资源进行分类与整合,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既不能步子迈得太大,浪费国家的政策和资源;也不能原地踏步,影响农业转型升级。需要结合市场供求与资源稀缺程度,构建更为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给予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补给,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优先原则,加大对有资源优势的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力度。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通过特色农产品发展转变成为经济优势[5]。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区域特色绿色农产品进行深入挖掘,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入实地了解各地绿色农产品产业现实状况,找到本地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从长远入手,强调绿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绿色产业链条发展模式,避免恶性竞争,通过特色优势绿色农产品为主导,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绿色农产品品类。

(二)环境友好形成产业闭合

绿色农产品发展需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基础。将其作为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突破口。资源节约强调了这农业的绿色发展过程中要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土地产出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节约增收的目标。环境友好要求农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注重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环境效益。同时,环境友好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要想实现环境友好目标,就要加大对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速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实现水土资源都有效保护,切实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扎实保障。农业绿色发展要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与文化多种功能的综合协调,将绿色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条,并将产业效益用于扩大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绿色产业链条培育,发挥产业链条对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推动作用。此外,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要将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业绿色发展水平[6]。通过构建现代化农业绿色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农村企业主动运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废物排放,自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三)创新驱动提供科技支撑

重视国家政策、农业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在推动农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要以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动力,以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坚实支撑,生产出绿色、安全、高质量的绿色农产品,持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必须走现代化道路,而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因此,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一方面,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结合农业绿色发展实际,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内部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努力提高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转效率。重视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基于大数据技术搭建农业科研创新平台,通过农业科研机构整合机制、新型农业科研研发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等的具体实践,为农业科研创新平台提供人才保障、技术保障和组织保障。对现有的市场交易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市场竞争制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成果顺利交易。培育农业技术竞争市场,建立高效完善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扎实的科技保障[7]。同时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推广人员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给予涉农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更多的政策支持,从政策、机制、财政等多个角度推动涉农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绿色农业有益尝试。充分认识到农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性、系统性和关键性,通过设立绿色农业发展特区对绿色农业进行有益探索。在部分地区尝试设立绿色农业发展特区,对特区内部的生态资源、土地资源、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制定高起点的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并通过经验总结引领中国绿色农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结合绿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产业层面、要素层面、资源层面入手,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增加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供给,为农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制度保障破解发展难题

政府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宏观引导和主体推进的作用,有效解决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外部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政府要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制。通过征税的方式将负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成本转化成为私人成本,加大对周边农田污染企业税收征缴力度,减少企业对农业生产的污染。同时要将农业正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收益转化为个人收益。在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产生的额外成本、生态修复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由政府进行生态补偿,以便激励更多的农业生产主体参与到绿色生产转型之中。通过行政管制的方式对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制定绿色技术标准负面清单,划定农田周围区域生态红线,对于农户违规滥用农药、化肥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生态红线和信用清单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的信用,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金融扶持制度,结合当前绿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绿色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给予各种形式的融资支持,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扶持,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强化对绿色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标准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严格要求绿色农业生产主体、加工主体、销售主体按照相关制度机制把好绿色农产品生产关、加工关和销售关,确保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价值,当前国家给予了农业绿色发展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持续优化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完善宏观规划,既要破解体制机制层面的难题,也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创新驱动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栗滢超,刘向华.乡村振兴下农户发展绿色农业的影响因素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

[2]刘玉邦,眭海霞.绿色发展视域下我国城乡生态融合共生研究[J].农村经济,2020(08):25-33.

[3]张阳丽,王国敏,刘碧.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阐释,矛盾剖析及突破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54-63.

[4]王兴国,曲海燕.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J].学习与探索,2020(11):8.

[5]李晓燕,王彬彬,黄一粟.基于绿色创新价值链视角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20(10):60-67.

[6]许佳彬,王洋,李翠霞.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困境与路径创新:基于农户视角[J].中州学刊,2020(09):32-39.[7]马晓河.“十四五”时期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分析与战略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20(6):56-61.

作者:许静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