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英语与绘本阅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文章以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为例,针对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分别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课内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合;线上;线下;实验;
课程设计实验课程设计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近几年,课程思政已经在高等学校掀起了改革大潮。即使是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思政仍然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有力地保障了育人和育才的统一。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例,教学模式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初步构建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理论与实践等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基于“以学为中心”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后,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关心和热爱程度也显著提升了,从而也更好地支撑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线上教学坚持价值引领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先锋,它先入为主,在基本知识和思想政治方面都可以起到引领和启迪作用。目前,大多数混合式教学中的线上教学内容都是以在线开放课程的慕课或者自己录制的微课等视频形式提供给学生的;而这类视频的教学内容大都比较精简,主要是讲解专业知识,基本不外延,不涉及思政育人内容。然而,优秀的线上教学环节不应局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同样可以很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以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在实施线上教学时,一方面采用了中国大学慕课的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主要教学视频;另一方面,在自建的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提供了大量的工程案例、典型事迹或者时事热点话题等资料作为补充。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补充提供的资料一定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专门面向自己教学班的学生,也就是既与其课程或专业密切相关,又有一定思政内涵。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针对线上教学的课程思政,除了提供视频和文档资料外,还可以在课程在线教学平台的讨论板块或课程QQ群/微信群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线上讨论是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发言、相对轻松的交流领域,学生在此大都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好“讨论”这块课程思政阵地,一方面,教师要实时地发布一些与最近所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且有思政内涵的讨论话题,然后及时引导学生关注话题并进行思考、讨论;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尽量回复或点赞学生的讨论话题,这样才能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以“亦师亦友”的身份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世界,才能抓住机会在解答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三观”和爱国主义情操。实践证明,基于上述教学策略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传授了基本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自己专业的关心和热爱程度,很好地实现了价值引领。
二、线下教学落实思政育人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下教学是教师发挥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堂授课不再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而是转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教育者必先受教!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首先自我革新,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我修养,比如学党史、学习重要讲话、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话题、了解学科前沿信息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提前充分备课——备课程思政的课。以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教学团队的四名教师都是党员,大家每天都会在学习强国中学习时事政治、关注热点话题,这恰好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思政内容。除此之外,课程团队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都会进行深入研讨——除了讨论专业知识,还会分享、交流比较好的课程思政素材。对于大家都认可的思政素材,还需要分门别类地对其归类整理,确定哪个素材融入哪个知识点以及如何融入。
总之,教师一定要提前“有心”地设计好课程思政的融入内容、融入时间、融入方式和融入程度,然后在课堂上“无心”牵引出来,从而取得最好的思政效果,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如果把一堂专业课比喻成一盘菜,那么课程思政就是这盘菜里的盐,教师就是做菜的大厨——好的大厨要会拿捏放盐的时间和盐的多少。课程思政包含的元素很多,比如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德法制、职业素养以及价值评判等。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安排课程思政切入点,而不是生搬硬套。例如,在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解课程绪论时可以介绍学科发展史上的名人轶事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讲解仪器仪表时可以介绍学科前沿技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讲解自动保护系统时可以介绍守卫祖国边疆的先进事迹以培养学生的使命和担当;讲解复杂控制系统时可以介绍专业领域内的典型工程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等。由此可见,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在教学全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三、课内实验强化职业素养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课内实验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 作能力,强化其职业素养。实验课是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探索、创新和协作的教学环节,也是课程思政效果显著的实施平台。实验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自发思考、不断探索,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从而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其实,通过实验课进行课程思政比纯理论课的育人效果更好,因为它是在一个较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教师言传身教的引导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理念上的认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的课内实验有三个实验项目——两个探究验证型实验和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探究验证型实验主要是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其调校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基本操作和技能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是根据要求设计控制方案、连接实验线路以及调校仪器仪表等,最终实现对过程流体进行过程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反复修正方案、调校仪表、修改参数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抗挫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崇尚科学、明辨是非真伪,使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实验课除了从内容上可以进行课程思政以外,从形式上也可以。该课程的所有实验项目均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其中,第一个实验项目是自由分组形式,第二个实验项目是固定分组形式,第三个实验项目是由学生确定的分组形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小组合作方面的问题,针对同一问题与不同的同学沟通交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这样的实验课程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从而塑造其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课程设计激发使命担当
此处所提到的课程设计,是指学生为掌握某一理论课程内容而继续修读的综合设计环节,同样也属于必修课程。课程设计相当于理论课的拓展实践环节,它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是最丰富的。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不只包含理论课和实验课,后续还专门设置了为期两周的综合课程设计环节。在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始终注重将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引领融合为一体,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实处。在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设计选题方向和要求,结合个人兴趣自由选题——大家所选的题目和研究对象不能完全相同,而且所选题目需经教师审核通过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作。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选题时都会积极主动地尽快投入课程设计任务中而不会有“拖延症”出现,而且为了避免重复题目也会与其他同学积极沟通交流。
在选题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改善,同时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敢于创新的勇气,培养了学生自力更生的使命担当。在课程设计的中间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全自主的调研、探究、讨论以及自主创新等。实践证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都是自己尝试解决,对解决不了的会与同学探讨、交流,最后实在不能解决的难题才会向老师寻求帮助。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科学严谨的作风、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敬业精神,这些都能促使学生逐渐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并解决问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工程伦理,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塑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等。在课程设计的收尾阶段,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用规范的表达形式整理论文,最后进行答辩评审;而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全面、严谨地表达自己的成果,如何简洁、清晰地描述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成果及其优缺点,如何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出合理化展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都是比较频繁的。在这频繁的交流中,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了甘于奋斗、勇于奉献的良好精神品质,增强了复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课程设计是一个将育人和育才两者完美融合的教学环节。教师言传身教、学生自主探索,在不断地沟通、交流中实现了文化认同和思想价值引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的设计工作,始终作为灯塔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激励着学生珍惜青春、不负韶华。
五、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而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是专业课教师永远的职责所在。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努力提高思政育人能力。不管是线上或线下,还是理论或实践,都要全方位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真正实现育人和育才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教高〔2020〕3号.
[2]石建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是“三观”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0(24):38-40.
[3]徐松鹤.大学生“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87-90.
[4]黄琼丹.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9):101-103.
作者:张海红 王明旭 张超 李海涛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