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白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白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2021年,在经过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白城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玉米、水稻、杂粮杂豆、肉牛、肉羊、生猪、禽类、乳品、水产、果蔬等十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设立产业集群“群长”,形成10个重点产业集群工作推进方案。同时,建立项目库,确定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项目带动、企业联动,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全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1全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1.1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到企业633户、个体工商户332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1户,初步形成粮油加工、畜禽加工、特产加工等生产体系;国家级龙头企业5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7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6户。加工产品共有20个系列、800余个品种,加工能力500万t,转化率达55%。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同比增长12%,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1.2特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2.1引进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带动玉米产业发展。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51.87万hm2,产量445万t。原来玉米加工局限于大安市永兴饲料有限公司、洮南市仲盛饲料加工有限公司、洮南金豆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饲料初加工企业。近年来,引进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九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填补了白城市没有玉米精深加工企业的空白。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一期项目,投资40亿元,年产赖氨酸40万t,2018年3月启动建设,2018年12月试车生产。2020年全年累计加工玉米82万t,生产赖氨酸40万t,产值26.6亿元,产品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40%,出口至全球43个国家,占全国赖氨酸出口量的35%。

1.2.2水稻面积稳步增长,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近年来,水田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白城市水稻产量和加工能力逐步增长。202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1.07万hm2,发展成为全省水稻产业第一大市,水稻产量150万t,加工大米100万t,产值60亿元,加工率95%以上。引进益海嘉里(白城)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0余家加工企业,大部分水稻就地加工转化,产品畅销北京、杭州、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产销率98%以上。益海嘉里(白城)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020年加工水稻19万t,销售收入9.8亿元。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加工水稻10万t,销售收入7.43亿元。白城市积极争取吉林省支持,发挥“全省水田第一大市”优势,推动吉林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纳入吉林省粳稻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粳稻产业集群项目,获得中央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4946万元。益海嘉里(白城)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0万t水稻加工米厂车间扩建项目于2022年竣工投产。

1.2.3杂粮杂豆向初加工转化,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链条。2020年,全市杂粮杂豆种植面积23.27万hm2,产量267万t,其中谷子种植面积4.47万hm2、产量12万t。现有吉林单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通榆县大段河米业制品有限公司、洮南市敖牛山小米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企业,形成了弱碱小米、有机小米加工产业群,产品销往北京、广州、济南等地。绿豆种植面积5.54万hm2,产量7.6万t。现有洮南市吉豆经贸有限公司、洮南市吉丰粮贸有限责任公司等经销企业100余家,绿豆年交易量达20万t(含域外收购),年交易额约20亿元,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20%,初级加工产品有豆米、糕点、粉条等[1],没有精深加工产品。高粱种植面积7.73万hm2,产量49万t,少量用于本地小酒厂酿酒,大部分销往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杭州等地酒厂,销售收入10亿元。

1.2.4畜禽养殖加工向规模化迈进,促进畜禽产业提档升级。白城市是全国八大牧区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市主要畜牧品种养殖量达3015.2万头(只)。其中,生猪137万头,存栏61.1万头,出栏75.9万头;奶牛总量3.6万头,存栏3.2万头,出栏0.4万头,居全省第一位;肉牛总量32万头,存栏23.1万头,出栏8.9万头;羊总量666.6万只,存栏307.7万只,出栏358.9万只,居全省第一位;禽总量2176万只,存栏848.1万只,出栏1327.9万只。2020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6.1万、7.2万、14.0万t。

1.2.5渔业资源丰富,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白城市渔业资源丰富,全市总水面面积21.42万hm2、可养鱼面积12.55万hm2。各地充分利用江、河、湖、库等水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0.34万hm2,水产品产量4.95万t,居全省第二位(第一位松原市,水产品产量5.08万t),比上年增长4.8%;渔业经济产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7%。

1.2.6果蔬产业加工发展迅速,产品附加值提高。新建果蔬加工企业,白菜、辣椒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全市水果种植面积0.22万hm2,产量3.2万t,品种有苹果、梨、鲜食葡萄、酿造葡萄、苹果、李、杏;蔬菜种植面积2.69万hm2,产量100万t。建成辣椒、白菜等初加工企业6家,其中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辣椒丝、辣椒粉、色素颗粒、酱菜、速冻鲜辣椒等20多种辣椒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10万t,冷冻仓储能力5万t,年收入1.3亿元,已与全国20多个省(市)及韩国、泰国、日本等国的300多家客商建立了稳定的商贸合作关系。“韩韩”“金塔”“福顺红”等辣椒品牌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普遍依赖。1.3品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全市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全力提升白城特色农产品内在品质,分别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64个、138个,注册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级名牌产品20个,申报成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7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6个。线下,重点宣传推广“白城燕麦”“白城绿豆”“白城弱碱大米”等白城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制定了“白城燕麦”“白城绿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方案,聘请北京麦禾广告有限公司设计“白城燕麦”“白城绿豆”标识、广告语及卡通形象,多次在《白城日报》头版头条载登“绿豆之乡绿豆香”和“草原湿地原生态、东方龙种好燕麦”品牌广告语及标识。另外,还组织白城市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参加长春农博会、北京农交会、包头绿博会,重点宣传白城市优质特色农产品3张名片,即黄金名片(玉米)、白金名片(大米)、彩金名片(杂粮杂豆)。线上,重点开展“互联网+农业”业务,建立白城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涌现了村淘、云农场等多种新型业态。白城市被评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

2存在的问题

2.1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白城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与龙头企业衔接不够紧密、规模化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大型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水稻、杂粮杂豆、辣椒、白鹅、肉牛等优势产业原料供应趋紧问题日益突出,重加工轻基地、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2.2龙头企业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多数加工企业以初级加工为主,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还没有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增长优势。2.3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结不紧密部分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对于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认识,与农户之间的联结不够紧密,原料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2.4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特色农产品加工具有原料收购时间集中、原料储备时间长等特殊性,对流动性资金需求量较大。白城市大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其规模较小、资产较少、信用等级较低、抵押物不足,难以从银信部门获得足额贷款,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大部分特色农产品仍以原料形态卖到域外市场。

3建议

3.1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带动能力

一是加快玉米产业集群建设。以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链主”企业,接续实施投资120亿元的四期工程,推动玉米深加工向化工领域迈进。加快推进镇赉县年产15万t柠檬酸项目,2022年开工建设。二是推进重点企业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通榆牧原肉食品加工、益海嘉里米厂二期扩建等项目建设,2022年竣工投产。三是加快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开展燕麦国际产业园、杂粮杂豆健康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22年明确投资主体,2022年投资建设。

3.2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保证企业原料供应

重点打造六大优势种植带,构筑区域化种植格局,即沿镇赉县、大安市、洮儿河三大灌区水稻种植带,沿嫩江市、洮儿河黑钙土玉米种植带,沿洮儿河两岸红干椒种植带,沿洮南市、通榆县西部沙岗地绿豆种植带,沿通榆县兴隆山镇、洮南市二龙乡、大安市舍力镇盐碱地葵花种植带,沿通榆县向海乡、洮南市车力乡淡黑钙土蓖麻种植带。精心培育6个优势养殖基地,构筑畜牧支柱产业发展格局,即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奶牛养殖基地、以镇赉县为重点培育鹅鸭养殖基地、以洮南市为重点培育肉羊养殖基地、以通榆县为重点培育草原红牛养殖基地、以大安市为重点培育肉鸡养殖基地、以洮北区为重点培育生猪养殖基地。在建设措施上,一方面,要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好良种培育与推广工程、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不断增加生产科技含量[2];另一方面,突出抓好水利设施、农机设施、农电设施、林防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现代化作业水平[3]。

3.3重点强化品牌建设,加快提高市场占有率

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来抓,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之路,不断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有力助推乡村振兴[4-5]。2021年,白城市重点打造“白城绿豆”“白城弱碱大米”“白城燕麦”3个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8个,如吉林洁洁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谷膜”“鹤谷”、通榆县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问香禾”“向海泥湾”等。白城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紧紧围绕当地名特优农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白城绿豆、燕麦、弱碱大米等一系列名特优产品通过各类大型农产品展销会走向全国,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了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自2021年以来,通过组织遴选相关企业参加长春农博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和吉林白城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展会,收获意向订单已超过1亿元,有力提升了白城市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

3.4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破解融资难题

总体来看,全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一是基本实现市、县两级农业金融担保公司全覆盖。如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在白城市设立白城分公司、通榆分公司,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白城分公司目前正在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设立办事处。二是创新开展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如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开始在白城市市、县两级设立分支机构,搭建了“吉农金服”“吉企银通”两大数字服务平台。“吉农金服”已在全市825个行政村设立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占全市919个行政村的89.77%,白城市“红本贷+”产品2021年投放3.3亿元,贷款余额达6.41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一位;“吉企银通”于2020年12月9日开通了白城分平台,为白城市517户小微企业实现融资18.69亿元。三是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质扩面。2021年,全市已有5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种植业险参保138910户、保费总额36951万元;养殖业险参保1174户、保费总额4278万元。全市探索“政府+企业+金融+保险+养殖户”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首次实现了“活牛抵押贷款”,全市已放贷款逾4000万元。3.5加大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内生动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积极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争取扶持资金。同时,撬动社会资本,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增强龙头企业内生动力,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共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户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积极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氨基酸生产项目(年产30万t赖氨酸及配套工程项目)投资约20亿元,2021年3月开工建设,11月竣工投产。益海嘉里米厂二期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项目于3月25日复工建设,整体工程计划12月竣工试生产。通榆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4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5亿元,项目于3月25日复工建设,计划年内竣工投产。镇赉县农牧业产业孵化园(一期)项目,总投资1.4317亿元,本年度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争取扶持资金5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

4参考文献

[1]郝曦煜,梁杰,郭文云,等.白城市特色食用豆产业发展优势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19,44(1):87-90.

[2]阳建民.稳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J].湖南农业,2010(3):3.

[3]赵小平.浅谈农业特色产业之路[J].甘肃农业,2005(10):74.

[4]季樟仪.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J].新农村,2010(5):15-16.

[5]翟耀忠.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J].江苏政协,2012(2):40.

作者:李亚军 单位:白城市洮北区蔬菜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