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背景下采煤塌陷区村庄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土空间背景下采煤塌陷区村庄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土空间背景下采煤塌陷区村庄的研究

摘要: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以微山县驩城镇采煤塌陷区村庄龙珠新村和苏河村为例,通过前期实地调研,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现状、发展诉求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采煤塌陷地村庄的规划应以修复村庄生态本底、优化国土布局、做深低碳产业、做好配套服务等策略为主,并从低碳社区建设、住宅微更新、公众参与能力等方面做出展望。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采煤塌陷区;村庄规划;规划策略;低碳建设

采煤塌陷区村庄治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多数地区已经形成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当前,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采煤塌陷区的治理更趋于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更加关注塌陷地利用、塌陷区村庄建设等问题。丁凡、刘玉超(2021)等[1]以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建设为例,根据村庄类型进行细分,对采煤塌陷区内的村庄提出差异化建设管控要求;史丹、张慧等(2020)[2]以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采煤塌陷区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提出从水体修复、栖息地恢复、水岸保护三个方面进行;陶育琼,黄晓等(2011)[3]采用AHP-FUZZY法论证了采煤塌陷区村庄选址的最佳方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组成部分,山东省在2019年9月颁布的《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同样指出村庄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4]。因此现阶段对于采煤塌陷区村庄的研究应当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将村庄规划作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补充与衔接。

1龙珠新村、苏河村基本概况

龙珠新村和苏河村位于微山县中部,微山湖东岸,与微山湖仅一路之隔;济微公路(S104)、环湖大道并行贯穿村庄南北;两村距离留庄镇、驩城镇仅20min车程,距离微山县城、滕州市40min车程,距离济宁市60min车程,交通通达性较好,见图1。龙珠新村包括二龙岗村和朱梅集村两个自然村,苏河村包括上辛庄村、苏庄村和虎庄村三个自然村。二龙岗村、虎庄村均为塌陷地安置村庄,村庄建设有序,现代乡村风貌特征突出,二龙岗村已经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苏庄村和上辛庄村靠近苏河和老运河,生态环境良好,已形成自身的村庄建设特色;朱梅集村近几年也已建成村庄公园,环境逐步改善。

2村庄环境现状研究及问题分析

2.1研究范围

本次村庄规划的研究范围为龙珠新村和苏河村行政辖区范围。龙珠新村村域面积为348.70hm2,苏河村村域面积为322.19hm2,总面积670.89hm2。

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2.1人口结构老弱化,光伏产业带动收入水平提升人口方面,苏河村和龙珠新村共6118人,1835户,相比山东省内其他村庄常住人口较多,但村庄老龄化问题突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19%。经济收入方面,二龙岗村和苏庄村由于发展塌陷地光伏产业,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达到2万元以上,两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以务工、村办企业、运输、养殖、光伏补贴为主。2.2.2产业布局呈现北养殖、东光伏、南林果的特征龙珠新村产业以养殖业和光伏产业为主,还分布有服装加工厂、龙宇板材厂、煤厂,产业集中分布于村庄北部;苏河村产业以渔业养殖、樱桃园种植、光伏为主,产业主要分布于村庄西部和南部,如图2所示。采煤塌陷地内的光伏产业已成为村庄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3国土空间利用现状

2.3.1建设用地集中,耕地和林地破碎,塌陷水面连片两村建设用地占总用地的17.3%,二龙岗村、虎庄村用地较集约;农林用地占总用地的80.12%,主要为大面积坑塘、园地、林地、耕地,土地破碎,利用效率较低;自然保护与保留地占总用地的2.56%,主要为其他未利用的草地、河流水面,见图3。村庄建设用地方面,总面积为102.32hm2,人均村庄建设用地167.24m2;宅基地方面,现有宅基地面积79.01hm2,户均宅基地430m2,已远超过山东省平均水平。2.3.2国土整理持续开展,整治任务仍然艰巨龙珠新村东部和苏河村北部存在大面积采煤塌陷区,塌陷区面积占龙珠新村和苏河村总面积的1/3,未来仍有进一步塌陷的危险,严重威胁村庄安全,如表1所示。此外,村庄南侧的生态保护红线和老运河河湖管理线对村庄的发展也存在一定情况的制约。

2.4道路交通现状

村庄对外交通便捷,但内部联系不畅。对外交通方面,主要依靠S104省道、环湖大道与外部联系。内部交通方面,村内道路已全面实现硬化,基本为方格网形式,道路两侧绿化景观较好,但朱梅集村北区域道路尚未硬化。各村村内道路自成体系,村庄之间联系较弱,主要道路宽约4m~6m,见图4。

2.5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现状

龙珠新村设施完善,已经成为村庄10min生活圈中心,苏河村的服务设施仍需要进一步整合提升。各自然村基本都有村委会、小型商店、健身广场,小学和幼儿园分布在二龙岗村,医疗卫生设施分布在二龙岗、朱梅集和苏庄村,调查中发现村内养老和文化活动设施缺乏。

2.6发展需求

2.6.1村民诉求通过对村民调查问卷(如图5所示)进行回收后,总结问题如下:1)村民对现状住房满意度较高,不满意住宅的原因主要受交通和公服设施影响。2)村民对公服设施和基础设施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3)村民大多数有改善住房的意愿,新建住房方式希望以农村住房和多层公寓为主;房屋和耕地征用补偿方式多数选择货币补偿。4)村民对村庄产业发展期待值较高,休闲观光占一定比例。2.6.2镇级以上发展需求两村内涉及到的省、县、镇级重点项目较多:共涉及省级重点项目2个,包括S104济微线升级改造工程、济微高速滕州至微山段;县级重点项目3个,包括水域滩涂规划、微山县馨荷蛋鸭养殖有机肥厂、驩城众合休闲渔业公园(如图6所示),这些项目都将进一步带动村庄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此外,未来交通区位也将进一步提升,生态修复与农用地整治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发展潜力较大。

2.7现状小结

2.7.1发展成效对现状进行总结可以看出,龙珠新村和苏河村的塌陷地治理推动了村庄实现转型发展,塌陷地治理成效显著,带动了光伏产业成为村庄主要的经济增长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两村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发展多元,但还是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庄建设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庄整体风貌较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乡村公共服务提升,综合保障体系初步建立。2.7.2存在问题国土空间利用方面,村庄现状国土空间较为破碎,土地整理任务艰巨;产业发展方面,一二三产有待融合;道路交通方面,村庄道路联系性有待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设施建设有待整合;此外,村庄合并后,社区管理有待规范。因此,如何进行资源整合是两村发展的关键问题。

3解决策略探索

3.1规划思路

基于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以低碳理念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思路。结合村庄现状湖、水、林、田资源禀赋,依托塌陷地光伏产业基础、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以及多元化特色农业基础,统筹村庄发展需求,以低碳发展理念,引领乡村转型发展和融合发展,建设绿色低碳美丽乡村,塑造微山湖旅游带特色节点。

3.2规划目标

龙珠新村:以塌陷地光伏产业和规模化养殖业为主导,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宜居低碳美丽乡村。苏河村:以塌陷地光伏产业、特色林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导,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宜居低碳美丽乡村。

3.3采煤塌陷地村庄规划策略

3.3.1修复村庄生态本底,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1)塌陷地治理。根据塌陷区范围预测,未来塌陷地主要位于龙珠新村北部和苏河村东部,未来将持续推进塌陷地治理工程。将生态环境修复与土地复垦利用、湿地景观打造、产业转型发展等有机结合,形成“生态修复+”治理模式,重点发展光伏发电,实现塌陷地的高效益、综合化利用。2)水体保护与修复。由于村庄与微山湖仅一路之隔且苏河村大部分区域距离微山湖生态保护红线1000m范围内,因此应考虑对微山湖的生态保护,加强生态建设,对破坏水土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进行严格限制。河道保护方面,村域内涉及苏河和老运河,是规划区内重要的生态空间,因此应严格控制河道两岸的开发建设。此外,根据老运河河湖管理线范围,应逐步退出河湖管理线内的住宅。沟渠坑塘方面,对主干沟渠进行生态修复,清淤并联通成网;对村内水塘清淤并进行景观化改造,提升村庄建设的环境品质,见图7。3)林地保护与修复。对村内林地进行景观化改造,规划适当引进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及花卉植被,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实行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办法,将非风景林和景观现状欠佳的林木提高为具有鲜明观赏特色的风景林,增加植物季相变化,提升景观效果。提升林地空间利用效率,在不破坏林地资源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果树林种植面积,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产生,提升林地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村民和集体收入。3.3.2优化国土布局,促进集约节约规划完成后,应保证村庄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不减少,主要对村庄土地进行整理,见图8。农用地整治方面,对一些塌陷较浅、可以复垦的土地进行土地复垦和土壤改良,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塌陷区土地产出能力;对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林地及低效园地等整理,有效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用地整理方面,将村内各类破旧、闲置用地,根据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合理确定其规划用途;未利用地开发方面,规划苏河村新增建设用地用于社区建设,龙珠新村新增用地用于产业发展3.3.3做深低碳产业,扩大经济效益依托乡村光伏、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培育乡村旅游业,构建集种植、养殖、农业观光、低碳研学于一体的立体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如图9所示。第一产业方面,使低碳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加强光伏农业建设,全力推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模式;大力发展蔬菜、水稻、林果、经济作物种植和麻鸭养殖,利用多种复合农业模块的经营方式,提高产出效果,放大项目综合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建立“果、草、畜、沼、水”五位一体的循环工程,示范低碳循环农业。第二产业方面,落实蛋鸭有机肥厂项目,延伸低碳循环产业链条;对现状低效产业等进行转型升级;扩大板材加工、农产品加工业等村办企业生产规模。第三产业方面,以微山县推进全域乡村旅游为契机,以欢城滨湖休闲渔业观光带项目为带动,以低碳示范为主题,推动苏河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建立两大产业带,四大产业区,如图10所示。综合产业发展带主要为融合乡村服务、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光伏基地及工业生产点等,打造一条循环产业展示带。滨河风光游览带为沿老运河、苏河打造滨水休闲景观,连接南部多个果园和低碳体验节点,衔接微山湖环湖旅游系统。四大产业区包括以推广渔光互补,有效节约自然资源,提高水面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光伏农业示范区;以推广复合共养和光伏养殖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的综合养殖示范区;以打造田园综合体,挖掘乡村旅游发展潜力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农业发展区以及以依托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打造集低碳文化、民俗文化和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美丽宜居的乡村品质生活区。依托乡村光伏、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培育乡村旅游业,构建集种植、养殖、农业观光、低碳研学于一体的立体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实现乡村振兴。3.3.4倡导低碳生活,做好配套服务1)聚焦交通组织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提升。交通组织方面,将道路建设与产业、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构建品质高、网络畅、路域美的道路系统,有效支撑低碳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按照区域成网的形式进行配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如图11所示。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采用生活圈理论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置,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2)加强节水节能设施建设。推广加强清洁能源使用,形成清洁能源多能互补联供系统。构建协同光伏、空气能、生物质能、跨季节储能等清洁能源。选择住宅进行试点低碳改造,对建筑外墙、屋面等建筑构件进行保温设施,对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蔬果种植、养殖采用光伏建筑,全年加热温室大棚。实施农村中小型沼气工程,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为村民日常生活和冬季送暖提供绿色、清洁的燃气,减少农村碳排放。建设新能源车充电桩可为居民的电动车充电,建立废旧资源回收站点和智能垃圾回收机,服务低碳生活。3)倡导低碳农园和庭院建设。利用村内闲置农田打造社区农园,免费提供给村民种植,但需村民签署不使用化肥农药的协议,并主动将自家产生的厨余垃圾等放入园内,实现低碳农园建设。针对庭院空间改造优化,增加地面铺装、补植庭院绿化,开辟菜园和花园空间,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保护村内树木,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村内积极组织植树活动。4)低碳生活引导。村委会建立完整的低碳生活培训、指导、检查和激励制度,引导村民实施低碳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努力推进“低碳着装”“减碳饮食”“低碳出行”等。引导居民在使用电器、照明、用水用电、垃圾分类、旧物利用、生活饮食、交通出行等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减碳,抵制各种不良生活习俗,做低碳生活的守护者。

4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4.1.1采煤塌陷区村庄国土整治任务迫切。驩城镇内的采煤塌陷区村庄普遍存在土地破碎、地面沉陷、积水严重等问题,严重威胁村庄安全。龙珠新村和苏河村内同样存在大面积积水区,村内林地、耕地破碎,由于采煤塌陷影响,耕地面积少且大部分耕地已经沉陷,村内积水区范围较大,村庄国土整治任务极为迫切。4.1.2村庄产业发展面临转型。龙珠新村和苏河村村内产业单一,仍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应结合村庄采煤塌陷区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加快村庄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光伏产业大力推广低碳产业和“光伏+”等复合种养模式,带动村民增产增收。此外,村委方面应鼓励村内青年返乡创业,为村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4.1.3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有待加强。两村均存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难以满足村民活动日常需求。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村庄老龄化日益严重,亟需幸福院、老年日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方面,应进一步完善村庄供水管网,建立健全村庄污水处理设施,严禁向老运河、苏河排放污水,保护水域环境。

4.2研究展望

4.2.1结合低碳社区建设,探索采煤塌陷区村庄发展的新模式。我国近几年大力开展低碳治理以及“碳中和”建设[5],采煤塌陷区村庄的治理也应积极响应低碳治理的号召,在村内开展低碳生活、低碳产业,如将低碳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发展示范低碳循环农业。4.2.2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对住宅进行微更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因此,应进一步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对现有住宅进行微更新,加强村庄景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4.2.3提高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的积极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样指出要“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应听取村民的意见,调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的积极性,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

参考文献:

[1]丁凡,刘玉超,葛凡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采煤塌陷村庄优化布局策略研究:以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规划为例[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210-223.

[2]史丹,张慧,刘静,等.采煤塌陷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以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0,16(1):24-26.

[3]陶育琼,黄晓,张韦唯.AHP-FUZZY法论证采煤塌陷地村庄搬迁规划选址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423-10425.

[4]徐文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7):36-40.

[5]吴丹,戴韵.碳中和目标下的高密度城区碧道生态规划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碧道建设为例[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06-117.

作者:王若冰 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