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电影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与电影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与电影的研究

[摘要]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其作品极具诗情画意,成为众多经典现代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跨越百年岁月的相遇为研究其艺术种类丰富的美学价值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肖邦的音乐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是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形象和升华主题的重要手段。而电影作为多种艺术表达的综合表现形式,也对肖邦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影响,推动其广泛传播。研究肖邦音乐与电影的融合,能够通过更加形象化、生动性的方式理解抽象的艺术作品,透过两者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探索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文化发展背后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肖邦;电影;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展示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组成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1]。肖邦因其音乐作品中特有的绚烂色彩和共情能力被后人誉为“钢琴诗人”。如今,他如诗如画的音乐作品被运用到大量的电影中,为这些经典、优秀的电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选取了三部风格迥异的电影:《一曲难忘》《钢琴家》《绿皮书》,试图从不同电影对肖邦音乐的运用来探讨电影与肖邦音乐的互动关系。

一、肖邦音乐与电影音乐

(一)肖邦音乐的特点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2],其音乐主要有以下特点。肖邦深受恩师埃尔斯纳的影响,是浪漫主义时期最自然的对位作曲家,其晚期作品中对位技法无处不在。肖邦作品中的Rubato较多,肖邦的Rubato可理解为伴奏部分遵守节拍律动,旋律随情感自由拉伸,这是肖邦最鲜明的音乐风格。丰富的境遇和经历使肖邦的作品中含有丰富的民间色彩和民族元素,如来自贵族阶层的波兰舞曲和根植于波兰民间的玛祖卡舞曲。肖邦曾希望通过玛祖卡舞来激发各阶级民众对波兰政治和国家未来的思考。舒曼曾评论肖邦音乐作品:是埋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音乐拥有广泛的和声色彩,其和声语汇影响了19世纪的音乐创作风向,频繁使用的离调半音体系动摇了维也纳时期建立的古典和声体系。肖邦深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其音乐作品的旋律极富歌唱性。他善于用钢琴模仿歌剧配器,如在夜曲中大量运用双音、装饰音模仿歌剧中的宣叙调,用长音、颤音和起伏较大的旋律线条模仿歌剧中夸张抒情的咏叹调。

(二)电影音乐的特点

电影音乐是指在电影中使用的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其主要特点如下。联想的指向性。因为电影音乐的内容具有可阐释性,这决定了其与一般音乐相比,更具有指向性。因其与电影画面的结合,使大众对音乐的理解更具体化、明确化。刻画人物心理。音乐是听觉艺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概括。虽然其所表达的思想不像视觉艺术(如绘画、摄影、电影画面等)那样具体、明确,然而其对人物的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能力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音乐可以通过独特的方式来体现人丰富而复杂的感情状态[3]。高度整合作用。在电影中,音乐可以作为特殊的转场,连接大量碎片化的镜头,也可以作为一个线索与纽带,起着连接电影和高度总结电影的作用,成为电影的统一因素,肩负着升华主旨的使命。

二、肖邦音乐对电影的促进作用

音乐在电影中可以营造氛围、烘托情绪、激发联想、深化主题、挖掘内心情感,使人物的情绪表达更加饱满,从而帮助电影画面更细腻地表情达意,让电影故事更接近现实并高于现实。

(一)渲染气氛

电影《钢琴家》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什皮尔曼的自传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钢琴家在战争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什皮尔曼与肖邦相似的人生历程造就了相同的人物情感,因此电影运用了大量的肖邦的钢琴作品作为配乐,以唯美文艺的方式呈现了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电影开头运用了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以黑白画面开启了电影的叙述。《升c小调夜曲》是肖邦最著名的夜曲作品之一,曲调优美平静。该曲开头引子采用顺分型节奏、柱式和弦齐奏、完全进行写法,高声部形成下行音阶,为全曲营造肃穆的氛围与稍显悲伤的情绪。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贯穿全曲,使音乐充满流动性,旋律声部采用带有颤音等装饰性写法的冠音型旋律,突出意大利歌剧式的夸张抒情效果,如歌的旋律勾勒出丰富的画面:1939年的华沙街头车水马龙,人们安逸地生活着,整个国度充满着祥和与安逸。不断向下进行的旋律,大量使用的经过音,频繁离调的色彩和声,使音乐在平静中又带有一丝悸动与不安,还有一些无奈与伤感。随着电影中的华沙逐渐危机四伏、暗潮汹涌,录音棚里的钢琴家刚演奏到一半,紧接着就是爆炸声轰鸣,预示着战争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该音乐作品的结尾运用了皮卡迪,明亮温暖的结尾闪烁着希望与期待,这个音乐片段也同样运用在电影中波兰光复后的情节里,渲染了波兰战争胜利的美好结局。

(二)刻画人物形象

电影《一曲难忘》是肖邦的一部传记电影,讲述了肖邦丰富而精彩的一生。肖邦的音乐贯穿整部电影,并在电影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肖邦《革命练习曲》在影片中的运用为塑造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肖邦在1814年赴法国的途中得知华沙起义失败,于斯图加特写下日记:上帝,你存在吗?你在那里,却无动于衷……而我在这里,无能为力!而我空着手在这里!有时我只能呻吟着,痛苦着,将绝望倾泻到钢琴上。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我的悲痛,我怎么样忍受这样的感觉[4]。在这样近乎绝望的心境里肖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该曲在电影中首次出现是在公爵举办的音乐会上。肖邦得知公爵希望他为沙皇总督弹奏钢琴时,愤慨地向大众怒吼:“我不在沙皇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后毅然决然地离去。随即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在电影中响起,不协和的属九和弦振聋发聩,飞快下行的十六分音符似狂风呼啸而过,不停地冲击着观影者的听觉。肖邦运用这一气呵成、慷慨激昂的旋律倾吐了自己的悲痛,表达了自己胸怀家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

(三)升华电影主题

在电影《钢琴家》中,流亡街头的什皮尔曼为了躲避德国军队的搜捕而东躲西藏,当他正试图撬开一个罐头时,面前出现了一位德国军官。当德国军官得知什皮尔曼是位钢琴家后,将他带到一间房子里并要求他演奏一曲,衣衫褴褛的什皮尔曼坐在破旧的钢琴前,惶恐不安地弹奏《g小调叙事曲》,将电影推向高潮。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他曾向德国作曲家舒曼表明,这些叙事曲是受到波兰民族诗人密兹凯维支的几首诗歌的启发而写成的[5]。许多研究肖邦的学者都认为《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是受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康拉德•华伦洛德》是一部爱国史诗,讲述了立陶宛爱国战士华伦洛德为国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诗中写道:孤零零地,在异国,我渐渐衰老,一个歌人——却没有人听我歌唱,我眼巴巴地望着立陶宛,我只得痛哭,哭尽了眼泪——啊!只要看到祖国的茫茫的天边,而且转过身去,向它发出几声长叹!可是我不知道是这里、是那里,还是哪里,有我那可爱的家园。该诗引起了身处异国的肖邦强烈的共鸣,在诗歌的影响和对祖国强烈的思念下,肖邦创作了这首《g小调叙事曲》。电影的情节与该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十分相似,什皮尔曼此时的处境与情绪更是与肖邦一致。什皮尔曼怀着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恐惧和对亡国的悲愤进行演奏,简短的引子象征着悲剧拉开了序幕。宛若大提琴音色般低声地哭诉,奠定了作品哀伤悲壮的风格,引子部分的第7小节突然出现的不协和降E音,可以说是整首音诗的情感基调,这是一种提出疑问的思想,像一种突然的痛苦,射穿了灵魂和身体[6]。在电影中,什皮尔曼在演奏时,黑暗的场景中有一束淡淡的光芒照在他的肩膀上,像是绝境中的希望,表现了音乐就是什皮尔曼在艰难处境中的一束光,是他在战火中生存的支柱与动力。电影中什皮尔曼在演奏完呈示部和不完整的连接部分后,镜头直接转到作品的尾声,尾声的速度变成了Presto,还运用了引子中元素相同的拿波里和弦,给g和声小调增添了大调明亮有力的和声色彩。在飞速的上下行音阶进行中穿插着一些包含主题特征音调的和声,描绘着豪迈的英雄气概与狂风暴雨般的激情。最后,乐曲结束在从反向到同向的八度音阶由慢到快地斩钉截铁般的齐奏声中。电影在激昂的音乐中达到高潮,其主题得到了升华:这是什皮尔曼对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与战争胜利的信念与美好寄托,是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是对死亡和恐惧的蔑视,更是对艺术的敬畏,是人性的光辉。音乐是一座桥梁,传递着人类朴素的情感与理想,承载着世间的美好与苦难。

三、电影对肖邦音乐的深远影响

当音乐进入电影时,其自身所发生的质变已经非常明显,被电影拆解为零散的材料同其他艺术元素一起建构电影。同时,在电影剧情的支配下,不同的声音元素渗透到配乐中,最终形成了电影音乐的新品质。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构成元素,具有鲜明的电影特征,其既构成电影又被电影所构成[7]。同样,电影对肖邦的音乐作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促进音乐作品的传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使古典音乐传播的方式与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也是教育或灌输的有力媒介[8]。肖邦音乐作品在电影中的大量运用,使其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促进大众了解古典音乐和培养艺术修养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6年10月5日,李岚清先生致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推荐电影《一曲难忘》。他在信中写道:送上一部40年代的电影《一曲难忘》,它是描写波兰伟大的音乐家和爱国主义者肖邦的传记片,虽然是传记片,同时也是一部很好的文艺片和音乐片,两者结合得比较完美。我送给你们的目的是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推荐给师生们看看,或许对提高他们的文艺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操有所帮助[9]。在他的推动下,各个高校开始组织学生观看该电影,并围绕电影展开讨论与研究。电影中的肖邦音乐与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高校美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2002年,《钢琴家》在法国戛纳电影节首映,上映后反响热烈,票房高达1.2亿美元,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电影整体音效十分简单,仅由钢琴作品、枪声、人物对话构成,整部作品极其内敛和沉稳,使观影者更深入地沉浸于剧情和音乐作品之中。通过电影与音乐高度融合的新颖表达形式,以及白描式的独特叙事方式,观影者更容易理解肖邦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理解肖邦内心的痛楚与情怀。电影原声带改编自钢琴家什皮尔曼的真实演奏录音,保留了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原有的情感与分量,这也是该电影荣膺多项电影配乐大奖的主要原因。该电影原声专辑不仅是法国凯萨奖年度最佳配乐专辑得主,更取得了AllMusicGuide音乐权威网站的超高评价,国内多个知名音乐软件的播放量、下载量高达数万次,多次占据美国公告牌古典榜第一名,德国古典榜连续九周前五等佳绩,更有不少网友表示,因电影而喜欢肖邦的音乐。

(二)促进对音乐作品的多样化解读

在电影《一曲难忘》中,为适应人物与情节的发展,深化电影的主题,《革命练习曲》多次出现,在不同情节下更加多样化地解读肖邦的音乐作品。该曲在电影中不仅仅寄托了肖邦的傲骨和愤怒,更以肖邦友人的形象标志贯穿始终。当肖邦登上船只离开家乡漂泊异国时,当肖邦在巴黎举行首次音乐会前惊闻战友牺牲的噩耗时,当其为祖国募捐而在巡演的音乐会上激情演奏时,当肖邦告别故土想起爱人的嘱托时,《革命练习曲》一直伴随着肖邦,这是肖邦内心荡漾着的澎湃情绪,是对往日并肩作战的时光的深切怀念,是对故去战友的悼念与呼唤。1894年10月17日,肖邦怀着无尽的遗憾于异国病故,按照他的遗愿,其遗体被安葬在了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在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贝利尼的墓旁。那捧一直陪伴他渡过无数个至暗时刻并带给他勇气与力量的祖国热土,挥落在他的灵柩上,而他的心脏也如他所愿,被带回他思念了19年的祖国,安葬在他牵挂半生的大地上,他的心将永远为国家和音乐事业跳动。此时,影片中响起了《革命练习曲》,给予该曲热血、崇高、深刻的音乐内容,这铿锵有力的音乐让观影者不禁回忆起肖邦那荡气回肠的人生历程。电影中多处不同的画面搭配着相同的《革命练习曲》,成为电影的统一元素,使人印象深刻的同时也丰富了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容。

(三)引发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思考

电影《绿皮书》讲述了一位黑人钢琴家雪利为打破种族歧视与偏见,从美国纽约一路南下进行巡演的故事。电影中雪利到达了美国最南端,出演前因不能进入餐厅用餐而与主办方发生冲突,最后决定取消演出。他来到附近的一个底层酒吧,在酒吧里为黑人同胞和底层群众演奏了肖邦的《冬风练习曲》,这成为该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之一。电影刻画的雪利是一位家境优越、接受正统古典音乐教育的钢琴家,他在经纪公司要求他演奏流行音乐时并没有完全妥协,而是将古典音乐与爵士音乐巧妙地融合到巡演的曲目中。此处演奏的《冬风练习曲》是肖邦难度最大、技巧要求最高、篇幅最长的古典练习曲之一,该作品运用了中高声部快速跑动的四五度音程和高声部急速下行的半音阶以及低声部雄壮有力的和弦齐奏,构成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面。其实,雪利不是为了金钱和名利进行音乐巡演,而是要在南下的旅程中探求自尊、了解自我。他踏上前往南部的路途,飞驰在种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南方平原上、忍受着白种人鄙夷厌恶的眼色、遭受着各种不平等的待遇,但他仍然坚持完成南巡之旅。雪利希望以音乐为媒介,让音乐成为黑人与白人间相互认知和了解的桥梁,以期改变世俗对黑人的偏见。在为了赢得种族平等、社会认同、个人尊严的背后,体现的是在挑战权势和勇于斗争中努力追求,从而获得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念[10]。《冬风练习曲》在电影中的运用,不仅是因为该曲目承载着肖邦对国家所受苦难的悲恸,而且是对民族未来的担忧,对被异族奴役的愤懑与无奈和对故乡与家人的无尽挂念,也是电影赋予音乐作品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乐曲急速下行的主旋律像是叹息与怒吼,是雪利内心的宣泄,是对自我的接纳与认可,更是对平等与尊重的渴求与期待。

四、结语

肖邦的音乐作品历经岁月的积淀早已融入大众的艺术生活中,其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和钢琴的范畴,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和一种情怀象征。而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所承载的艺术形式种类繁多,成为丰富精神生活和拓宽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讨论的曲目和电影是艺术领域中艺术价值较高的代表,正是因为两者在交融的过程中产生了火花,起着共同促进、相互影响的共赢效果,两者的结合才能成为更有感染力、更加深入人心的艺术作品。艺术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彼此成就的。

作者:邓欣然 单位:武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