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明视角下历史保护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以历史城镇的生态文化解析作为切入点,历史城镇本身具有一定的城市文化生态特性,在当前建设和保护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多问题,过度的人口置换、经济开发及空间改造降低了历史城镇的文化价值及社会影响力。因此,应在维持原住居民日常生活状态的基础上,落实好文化保护和品质提升的融合,进一步强化空间环境格局的生态适应效果,打造可持续化的文化发展体系,为历史城镇的价值优化提供可持续发展支撑。
关键词:生态文明;历史城镇;发展状态;保护策略
历史城镇往往还有大量的历史遗存,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涵盖了较为浓厚的历史记忆及人文气息,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实体。但是在当前现代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弃旧容新的发展理念阻碍了历史城镇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其生态文脉与生态格局也遭到了破坏。因此,以提升历史城镇保护力度为目的,从社会认知及地域特色提升的角度,利用理论分析及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针对性阐述,不仅是文章论述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增强历史城镇社会影响力及文化传承价值的关键研究课题。
1.1城市文化生态生态文明。主要指的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当前的新的阶段,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形态。从内容上来讲,生态文明涵盖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和谐发展,以及遵循自然规律等一系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生态文明体系内容多样,与当前的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一定的关联,其中文化建设是与社会意识形态发展有直接联系的内容,而历史城镇是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生态文明形态。因此,历史城镇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也有较强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点。针对城市来讲,构成城市文化生态的主体要素为人、自然、城市及文化这四个方面。这其中人是整体生态体系的核心,人能够推动文化的生产及传承。不同组织及不同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所秉承的思维体系及技术思想,都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当前城市文化是多元化的、多样化的。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滋养出来的新的文化类型及文化成果是构成城市文化生态的具体细节,也是在自然环境影响下打造的人工文化体系。从城市发展的整体空间格局角度来讲,以上这一系列的因素都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交互后产生的最重要成果,文化体系是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大量的文化实体的存在,能够作为文化体系传承的主要依据。
1.2历史建筑的文化形态构成。文化形态的核心针对历史城镇来看,主要的核心为城镇中居住的原住居民及经过代代传承后的历史先民,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由整体社会发展环境推动而具备自主生活和生产能力的群体,是该地域文化生产及发展的主要元素,其日常行为与自然进行了交互,最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地域性历史城镇生态环境。
1.3文化形态的基础。在历史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其生态基础往往是建立在长时间的历史冲刷及积淀的基础上的多元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展现了历史城镇自身独特的文化思想及文化景观,具有地域性及历史性生产特点。除此之外,城镇文化在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物质、信息及文化思想在不断拓展,这种拓展是在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的,以历史城镇为核心,逐步向外进行辐射,距离越远,则辐射影响的力度越强。这也是历史城镇自身文化基础的社会影响力的表现方式,它直接影响历史城镇内部人员群体及外部周边人员群体的行为活动方式、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不同历史城镇位于我国不同地域,它们所形成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覆盖性特点。
1.4文化形态生态库。生态库是在空间环境的基础上构建的自然生态空间及人工生态空间,能够有效保存历史城镇的历史记忆及历史文化思想。这其中自然生态空间是历史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底蕴,是自然环境下城镇自身发展期间存在的根本性原则。例如,城镇中的山岭、湖泊、河流等自然资源具有极强的生态意义,同时这些资源的存在也真正彰显了历史城镇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状态。例如,我国传统哲学中涵盖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生态观[1],这是历史城镇自然居民长期与自然进行交互之后形成的文化观念。而人工生态空间主要指的是建立在历史城镇发展的基础上,以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形态作为主流思想进行的针对性改进及拓展。例如,以历史城镇原有思想体系为主打造的祠堂、园林小筑、特色民居、传统街巷等[2]。它们承载了历史城镇的原有文化体系,同时也与当前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思想相符,有利于促进历史城镇的独特文化创新,也能够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2历史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2.1人口过度置换导致历史城镇气质弱化。推动历史城镇文化体系长久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原住居民及历史先民秉承的思想与历史城镇的发展思想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当前以城市建设为主落实的历史城镇开发往往涉及大量的人员流动。而人员流动会进一步造成历史城镇内部原住民数量的逐步削减。相关调查显示,丽江古城在1996—1997年,原住居民迁出近5000人,外来人口迁入近4000人;2005年左右,丽江古城内部原住居民剩余人数仅6000余人;2007—2011年,该区域内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纳西族人口流失数量超过了500人。这种大量的原住居民人口流失,进一步削减了历史城镇内部的主要传承主体及文化生产主体规模,削弱了历史城镇自身的文化气质,基层文化体系较弱,难以支撑历史城镇的高质量发展。
2.2经济开发过度导致的文化失真。当前旅游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效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及经济效益,因此大部分的开发商将手伸到了历史城镇的文化体系开发方面,但是过度的经济开发导致历史城镇本身的功能及文化步入了腾笼换鸟的状态。后续,城市建设及空间更新期间,大部分外来人士及外来产业结构涌入,导致历史城镇原有的文化经济以及生产模式出现了较强的差异性,排斥原有文化生活,过度推崇现代化的文化开发模式;而开发手段和开发技术又存在一定的同化现象,这导致传统文化的商品经济价值逐渐弱化,不仅破坏了历史城镇原有的文化生存根基以及社会机理,也进一步导致城镇空间分解,文化网络体系逐步解体,历史城镇的发展出现了较强的形式化问题[3,4]。传统文化丧失本真,经济泡沫化喧宾夺主,将直接影响历史城镇本身的文化生态方向。
2.3空间开发与文化体系存在断层。空间开发和空间拓展是进一步提升历史城镇规模的主要策略,城镇规模扩大,与之相伴的文化体系也需要进行扩充,但是当前部分历史城镇的空间开发却与文化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断层。例如,传统建筑的修缮及重建过程中融合了大量的现代化建筑元素,原有的价值观念及文化体系未能与这种修缮融合,片段化的文化体系逐渐丧失了主导作用。这不仅无法保存历史城镇原有文化体系的整体性,还会进一步削减文化体系对城市发展起到的引导性作用,历史城镇的历史性逐渐削弱,这并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4保护方式的科学性不强。历史城镇的保护和完善是在保存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成的。但是当前部分历史城镇的保护策略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在发展过程中,不规范的发展方式及生产生活行为导致历史城镇遭到了破坏。例如,随意开挖、填埋河流,破坏了历史水系;推平高地开发房地产,破坏了历史风貌;古建筑修复改木质为石质,破坏了历史内涵;造境改真花草为塑胶假花,破坏了历史韧度等。这些行为会进一步使历史城镇本身的社会影响力降低,同时其文化价值及研究价值也会下降。
3生态文明视角下历史城镇的基础保护策略
3.1为原住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原住居民群体的日常行为及思想体系能够有效推进历史城镇的发展,为其创新提供活力,因此在进行历史城镇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原住居民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放在首位,并且以此作为历史城镇改造的第一价值要素。首先,结合原住居民群体的本身生活状态,分析其生活构成要素,了解日常生活轨迹及交通线路,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生活性改造方案,打造集体活动场所及交流空间,这样能够确保原住居民本身秉承的思想体系依旧留存在历史城镇文化中,并且可以对外来人群造成影响。其次,要建立在历史城镇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休闲娱乐活动、交通体系、文体教育、工程设施等多个角度,打造具有针对性的福利体系。例如,广州老城区在进行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引进了口袋公园。从具体形态上来讲,口袋公园规模较小,功能简单,甚至灵活,但是遵循小区域多文化的原则,涵盖了大量的景观元素,青砖墙、通透彩窗花、岭南假山石、石拱桥、匾额、挂落,这些元素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能够制造历史文化节点,这可以为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有效的空间和保障,同时也可以让老城区的建设更具现代性特点。
3.2落实保护建设的融合发展。当前历史城镇的保护性建设能有效避除其原有的封闭性特点,要打造多样化的生产生活特征和方式,因此向信息化及城市化方向演变是历史城镇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这种建设和创新还需要与原有的历史风格和文化体系相符,而这种保护也要结合实际的发展状态进行灵活的调整,不能针对传统文化进行绝对性的保护,而是要结合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城镇衰败和繁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避免让外来文化成为强势文化,也避免让内部传统文化成为弱势文化,要营造平衡的文化空间,这样才可以存留历史承载原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记忆。其一,强调保护弱势文化的同时落实新文化要素的适当引入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变形是最主要的融合策略,坚持求同存异,落实文化共建及文化融合,能够促使外来引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借鉴,这样才可以促使文化演进规律符合客观需求[5]。其二,要避免利用粗暴的手段来进行文化体系的强制融合,也要避免拿来主义。新文化要素的引入必须能够被地方城镇居民认同,并且与历史城镇本身的文化思想相符,这样才可以让新的文化体系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避免文化冲突与排斥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三,必须要落实好文化品质的升级。当前历史建筑及历史、城镇的发展也是要不断进步的,要符合城市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同时要满足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那么整体的基础设施及建设理念都要落实好品质的创新。
3.3构建新概念历史城镇。新概念历史城镇的构建主要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历史城镇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将绿色建设及智能化城市建设融入历史城镇的修护及未来发展中去。首先,构建与自然协调的山水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全面发挥历史城镇自身的文化价值及自然优势,将中国的山水诗词及古典园林建筑融入城镇规划和建设中,构建街心花园、绿色园林、基础景观及自然设施,要让人们在历史城镇中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了解当前的绿色发展理念。其次,打造低碳城市。这是历史城镇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的必要举措,可以以历史城镇为空间载体,对能源、建筑、交通、生产、消费等各个要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融合当前科学的空间规划方案以及环境管制方案,打造兼具娱乐价值和低碳价值的通风廊道,落实好污水治理,重新修缮污水管道,强化二次用水系统建设,增补绿化、整治交通。最后,还需要构建生态城镇,坚持历史城镇的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以人为主导,将自然环境系统作为主要载体,以资源流通作为发展命脉,将自然、经济及社会这三个要素有机融合,促使历史城镇的整体效益最大化[6],同时也能够全面推动历史城镇自身观念和发展价值的可持续创新。
3.4落实好全域空间的分级管控。对接空间规划体系,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单元详细规划、地块控制细则三个层次,落实全域空间管控要求。加强设计引导,针对公园体系、特色组团、公共空间、建筑风貌、天际轮廓进行综合管控。构建三级组团、三级廊道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形成城绿共生,网络组群式空间结构。按组团均衡布局高质量产业生态圈,升级创新空间组织模式,构建智慧城市全周期运营系统。构建全域古今文化脉络体系,利用绿道串联历史文化节点,结合绿化布局文化设施[7]。
4结语
当前历史城镇内部空间体系及文化体系的发展往往会受到整体文化生态的影响,因此打造完善的历史城镇发展优化策略,应建立在交互性关联的基础上,落实针对性分析,营造适合历史城镇空间生态及文化生态发展的方案,从而有效增强历史传统社会影响力。要构建文化共融发展体系,借助现代建筑及城市发展策略,融合历史文化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与历史城镇相符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落实好环境文化生态及空间文化生态的建设,这样打造出来的历史城镇发展方案才更具全局性及整体性,能够有效增强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质量。
作者:王长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