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如何优化鹅肉杂粮米肠工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了增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收支平衡能力,减轻当地政府财政压力,可通过企业内部业财融合的方式,拓宽营业收入渠道,严控各项成本,有效开展资本运作。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推行业财融合的可行性及达到收支平衡的关键点,并提出针对性的业财融合举措。作为国有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受体制、政策等因素影响,推行业财融合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增强收支平衡能力保驾护航。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业财融合;收支平衡能力
0引言
业财融合一般是指企业将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各部门协同思考如何开展业务、管理企业、提升企业效益。虽说业财融合是当代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型的方向,但其并非简单的财务融入业务,而是财务和业务双向融合。从财务角度出发,财务人员要提升对业务活动的参与度,将财务管理前移至业务前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及企业管理层,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同时了解业务流程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潜在风险,通过制定内控制度等措施实施有针对性的管控,从而降低企业风险。从业务角度出发,业务人员在开展业务活动时,要主动学习财务知识,增强风险意识,需认识到通过开展业务不仅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能控制和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1]。本文从轨道交通企业业财融合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推进业财融合增强企业收支平衡能力。
1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特点及推行业财融合的可行性
1.1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特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公共交通工具已无法满足城市人群日常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近几年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它具有准时、舒适、安全、快速、环保等众多优势,是未来人口密集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大方向。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一般由当地政府投资设立的国有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营,并由当地国资监管部门进行考核和监督[2]。企业一般采取集团化运作方式,除了承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等公共事业任务,还兼顾周边地块开发等其他业务。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工程复杂、建设期长、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一般仅靠票务收入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需由政府提供项目资本金及运营补亏资金,给当地财政造成不小压力。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依靠政府资金开展日常业务,而要发挥“自我造血”功能,增强收支平衡能力。
1.2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推行业财融合的可行性
1.2.1具备现代化企业治理机制。为业财融合提供动力基础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虽然承担着轨道交通等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任务,但与由政府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同,其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具备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战略安排不只是以完成公共事业项目为目标,还要考虑自身经济效益,提升自身收支平衡能力,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具备现代化企业治理机制,为其通过业财融合增强收支平衡能力提供了动力基础。
1.2.2具备大数据信息技术支持。为业财融合提供信息基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体系复杂,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业务和财务的融合需要及时共享信息,以数据等信息为基础,以综合分析等为手段,通过挖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中的大数据,为业财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础;通过分析乘客的出行习惯和出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为管理层做出合理、高效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
1.2.3具备专业化综合管理人才。为业财融合提供人力基础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岗位细分度高、人才体系复杂,具体有财务核算、投融资、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职能型岗位,设计管理、土建管理、机电管理、运营管理等业务型岗位,信号、电气、车辆、调度等技能型岗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涉及的政策、技术、融资、管理等方面复杂程度高,企业在招聘时对学历、职称、阅历等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综合管理类岗位,相关人才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具备综合管理人才,为业财融合提供了人力基础。
2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收支平衡的关键点
2.1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
有效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综观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实现总体盈利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除轨道交通运营主业外,多数兼营其他相关业务,如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开发、广告租赁、站点零售等业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为增强收支平衡能力,需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在提升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不断拓展其他业务收入。
2.2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
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增加营业收入、加快“开源”的同时,努力“节流”,严格控制各项成本。我国的香港地铁能够实现盈利,除了收入可观,成本控制较好也起着重要作用。这源于其高超的管理水平,并通过规模效益有效摊薄了人均成本。
2.3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探索企业上市途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对外投资和辅导企业上市等方式取得投资收益,增加自身利润,同时提升经营水平和国有资产配置效率[3];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方及战略投资者,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增强收支平衡能力。
3通过业财融合增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收支平衡能力
3.1提高财务人员参与度,增加企业营业收入
3.1.1深度参与业务规划。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除了主业运营,兼营业务的商业布局和规划也直接影响其营业收入。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块资源开发,还是车站商务运作等业务,财务人员都需深度参与前期规划,对项目资金筹措、收入成本估算、盈利性分析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企业管理层是否参与土地竞拍、确定商业模式等重大决策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
3.1.2充分开展税收筹划。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深度参与业务前期规划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自身熟知各项税收政策的优势,为业务开发项目统筹各环节的涉税事项。在开发主体组织形式、开发模式、业态布局、筹资方式、定价策略等各环节,财务人员都可充分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合法合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为总体业务布局及各项收入来源的确定打下坚实基础[4]。
3.1.3有效分析相关数据。香港地铁是全世界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轨道交通企业。有研究表明,其“轨道+物业”模式为建设期提供了补充资金,后续持续发展的关键收入来源却是客运和车站商务2项业务。财务人员可通过对自身所在的轨道交通企业及其他轨道交通企业的收入等相关数据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分析,为增加客流量及业务调整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3.2加强精细化管理体系
严控企业各项成本通过业财融合增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收支平衡能力,相比增加营业收入的成效,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3.2.1严控业务实施成本。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财务人员在事后开展费用归集、成本核算的同时,需进一步提高对业务前端的参与度。在招投标阶段,积极参与招标方案、招标控制价的设定工作,从财务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从源头上控制采购成本;在业务实施阶段,无论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期还是运营期,都要系统开展数据整合和梳理工作,设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并及时反馈成本情况,以便控制成本,实现节能降耗;在业务考核阶段,参与考核体系的设定,并提供针对性数据,提高业务考核效能,起到严控成本的作用。
3.2.2严控财务融资成本。对于投资巨大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成本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财务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开展融资活动,因此业务部门需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及时、准确地向财务部门报送资金支付计划,避免造成融资额与实际资金需求不匹配而产生额外融资成本。在业务部门报送资金计划的同时,财务部门需同步深入了解工程等业务情况,知晓工程进度、支付节点等实际情况,以判断资金支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根据资金需求实际开展融资活动,而不是盲目扩大融资,造成融资成本的不合理上涨。
3.2.3严控企业管理成本。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体系复杂,一般来说员工人数众多,造成日常管理成本较高。财务人员可通过分析日常费用支出的金额、趋势、集中度等情况,更好地了解业务部门活动,并为企业控制日常管理成本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规范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等各类管理类费用报销依据及流程,对业务人员宣贯取得合规票据等基础财务知识,增强其财务意识,促进其合理开支。业务部门需积极配合财务部门,严格按照财经法规进行费用报销,并主动学习财务常规知识。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控制企业管理成本[5]。
3.2.4严控资金沉淀成本。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密集,资产类型和数量众多,物资品种庞杂,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资产闲置。负责资产实物管理的业务部门可通过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等信息化技术有效登记资产,并融合财务信息,实现全过程、多角度、多功能的资产精细化登记;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登记资产分布、数量、价值、状态等信息基础上,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轨道交通资产动态化管理;从业务和财务角度对闲置资产进行综合论证分析,通过出租、处置、置换等方式有效盘活闲置资产,降低资金沉淀成本。
3.2.5严控企业风险成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涉及政府多部门管理,政策体系复杂,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制度体系一般较为庞杂。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持续运营,以及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应通过业财融合手段,不断完善内控体系,降低风险。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要协同梳理企业管理各项风险点,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最新政策、线路运营长度、地块开发程度、站点商业规模等实际情况,从招投标、合同审签、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物业开发、资金管控等方面出发,建立并完善兼具财务与业务同步管理的内控体系,加强企业风险管控,降低风险成本[6]。
3.3共同推动企业“混改”,协作开展资本运作
3.3.1强化协同运作思维。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资本运作已成为许多企业实现高额收益、价值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作为资金需求量巨大的国有企业,其资本运作的目的通常是建立投融资机制、拓宽传统投融资渠道、挖掘社会资金潜力等,一般由具有投融资职责的财务部门负责实施,而业务部门往往缺乏资本运作思维,参与度也不高[7]。无论是投资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还是实施企业战略投资,对业务的判断和把握都必不可少。因此,业务人员需同步强化资本运作思维,与财务人员协同开展资本运作。
3.3.2推动产业投资发展。为增强收支平衡能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通过产业投资等国有企业“混改”手段激发自身活力。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于2011年启动轨道交通产业投资进程,历经10多年探索,其“混资本”模式已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京投公司的产业投资并不是“一混了之”,而是十分注重投资后的管理体系构建,从资本、技术等多个维度有效管理被投资企业,提高投资回报率。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推动产业投资发展,需多方联动,达到业财融合的效果,从不同维度助推产业投资回报率,进而增加利润。
3.3.3协同探索上市途径。作为具有资深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经验的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地铁”)是我国首家该领域的上市企业,为自身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本运作平台。国内其他轨道交通企业可研究和学习申通地铁的上市之路,提前谋划,通过业财融合,协同探索上市途径。企业各部门加快学习资本市场相关业务、财务、税务、法律等政策及专业知识。业务部门需和财务部门联动,综合分析企业现状,结合企业不同业务经营情况、未来行业前景等,按照上市等资本运作的标准和要求,制定步入资本市场的规划,并相互配合,付诸实施。
4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推进业财融合需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受体制、政策等因素影响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增强收支平衡能力过程中有所受限[8]。
4.1缺少市场化票价调整机制
香港地铁实现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具有市场化的票价制定机制,可根据物价指数及人员工资增加等实际情况,于每年6月做出一次票价调整。而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遵循的是公益性原则,一般需履行定价成本监审、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当地政府批准等多项程序,往往缺乏市场化票价调整机制。这就导致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缺少通过业财融合综合、系统地开展客流、成本、物价等数据分析的动力。因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指导、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建立市场化票价调整机制,充分调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业财融合的积极性,增加其票务收入,增强其收支平衡能力。
4.2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
为了以公平、合理的价格进行土地出让,减少人为干扰,防止腐败,我国相关政策对经营性用地的取得有明确规定,即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公开方式出让国有土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要想开展轨道交通沿线地块的商业开发业务,就必须通过公开招拍挂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这就使通过业财融合方式开展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地块开发的协同合理规划存在不确定性[9]。因此,为减轻财政压力,增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收支平衡能力,建议政府出台一些灵活的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地块出让方式的相关政策,使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能够更加合理地通过业财融合方式提前进行产业规划。
4.3国有企业多方监督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受国资、审计、巡察等机构监督,但监督主体自成体系,侧重点不同,各自为政,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额巨大,一般为当地重点项目,因此审计、检查次数更为频繁。严格的监督机制虽然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为了降低出错概率,规避被问责风险,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均会采取保守的工作方式,各自在熟悉的专业领域内开展业务,这就阻碍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业务和财务的有效融合。因此,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业财融合的积极性,建议政府针对国有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制定免责、减责等相关政策,激发企业活力。
5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昂,仅靠有限的票务收入难以使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达到收支平衡,需依靠当地政府提供运营补亏资金。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企业可通过提高财务人员参与度、加强精细化管理等多种业财融合措施,增加营业收入,严控各项成本。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有效的机制,促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通过业财融合不断增强收支平衡能力。
作者:胡溢男 单位: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