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大学化学中的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混合式教学在大学化学中的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混合式教学在大学化学中的探索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大学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以MOOC+慕课堂为教学平台,采用BOPPPS为教学模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及格率都有明显提升。此外,从学习效果来看,高年级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MOOC;慕课堂;大学化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碎片化、网络化的在线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重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机制等[1]。高校混合式教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研究阶段,主要是高校的教育技术人员对混合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讨论;第二阶段为实践探索阶段,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进来,将理论研究应用于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第三阶段为多元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在线课程资源及在线教学平台不断发展完善,混合式教学在各高校呈现井喷式发展,实施的课程也更加多元化[2]。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徐州工程学院积极推进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大学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在开设之初就积极开发建设线上课程资源,不断尝试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其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校“大学化学”作为省级一流在线开放项目,已于2019年10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大学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慕课堂作为智慧教学工具,关联中国大学MOOC课程资源,结合线下教学过程,可以实现课内课外数据的闭环。

1教学设计

本课程教学设计是以BOPPPS教学模型为依据,以大学慕课(MOOC)教学资源为依托,利用慕课堂为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BOPPPS教学模型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特别强调学生全方位参与式学习,及时获得学生反馈信息,它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及总结六部分[4]。根据时间段划分,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内、课后三部分。教学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2教学过程

2.1课前预习

对于教师,做好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可在慕课堂平台上完成,主要包括:第一,创建备课,在这里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添加练习、讨论、问卷或通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授课进度直接发布;第二,发布课外任务,要求学生学习MOOC平台上课程视频并完成相应题目,根据学生预习情况适当地调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对于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清单,学习MOOC视频,完成知识的输入,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题目、参与话题讨论等,学生要带着问题进课堂。

2.2课内引导

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课端、课中、课尾三部分。课端,也就是上课开始的前几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案例、问题导向、新闻资讯、当前热点等导入教学。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导入”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以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作类比;在讲缓冲溶液时以“酸碱体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说法是否准确;在讲原子结构时以新闻资讯“人工合成钻石的发现”为突破口。课中,线下教学的核心部分,由于课前学生通过观看MOOC视频已经预习了基本知识点,但对知识的输出运用缺乏指导与练习,所以授课内容主要以归纳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学生预习中反馈的问题为主。每个知识点对应慕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调动课堂气氛,检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堂的点名功能随机点名回答问题或者分组讨论。课尾,是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通过慕课堂发布练习作为后测,对整节课内容进行检验,以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出总结,巩固教学效果[4-5]。

2.3课后巩固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课后及时复习是有必要的。教师通过慕课堂发布课后作业,同时,可以通过中国大学MOOC或慕课堂发布主题讨论,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点评,对疑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布疑难帖,共同交流讨论。

3课程评价

3.1评价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多元化、过程化、能力化。

3.2考核结果

本次选择同一学期开课的不同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分析对象,分别是大二学生(37人)和大一学生(50人)。网络学习成绩、试卷成绩以及最终的期末成绩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网络学习成绩是课程结束后直接从慕课堂后台导出的数据。通过考核结果分析可知,网络学习成绩普遍较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网络成绩可视化,教师定期发布后台成绩,对落后学生能够做到及时督学预警;②网络学习的截止时间晚于学期末的考试时间,考试结束后对于发挥不理想的学生而言,网络成绩成了决定期末成绩的关键因素,从而倒逼学生重新学习。由于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多样化,已经不能片面地从试卷成绩定输赢了,把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过程都记录下来,计入平时成绩,从而拉高了学生的期末成绩。但从学习过程以及考核结果来看,高年级学生更能适应混合式教学,学习主动性更强;而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更大,需要教师经常提醒线上学习,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主动学习的能力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新入学,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学习的节奏和方式,对混合式教学的接受程度较低。

4课程实践反思

在基于中国大学MOOC和慕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了慕课堂的各项功能。课前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听课更有针对性,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慕课堂随堂练习及点名等功能对于检验课堂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等效果明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不足,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反推网络学习的现象严重;二是线上积极发言讨论的帖子不多,很多学生更愿意通过QQ等方式私下解决问题;三是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最后直接厌学、弃学。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不断加强引导,与学生多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强督学预警及课堂管理。

5结束语

“大学化学”课程以BOPPPS为教学模型,以慕课堂为教学平台,以中国大学MOOC为线上教学资源,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数据的全面汇总,顺利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从教学效果来看,高年级学生更容易接受混合式教学,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接受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多加引导。

作者:陈莹 陈艳 李靖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