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摘要】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是指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数学阅读材料,是聋校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有助于开发听障学生的优势潜能。聋校数学教师可立足教材,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使其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并能在生活中迁移运用,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关键词】听障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与传统的以句子、段落等形式呈现的“连续性文本”不同,“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主要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阅读材料。[1]听障学生认识世界主要依靠视觉。为了充分发挥他们视觉思维和动作思维的优势,聋校数学教材注重直观性和操作性,具有“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2]因而教材中存在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当前聋校数学教师应教给听障学生的一项技能,培养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性、跳跃性、信息多维性、实用性和生活性等特点。通过学习数学非连续性文本,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听障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视觉-空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3]聋校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不断开发听障学生的优势潜能,培养他们阅读现实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4]

一、立足教材,培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

聋校数学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图表是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基本材料。教师应重视教材的引领作用,把握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帮助听障学生建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读图、读表的意识。这是培养听障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基础。数学非连续性文本存在于数学教材的各个部分,尤其在“综合与实践”部分最为丰富。根据《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要求,聋校数学教材每册都编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如“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1亿有多大”“营养午餐”“自行车里的数学”“确定起跑线”“掷一掷”等内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以往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文本呈现形式多样,是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价值并加以利用,在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如,四年级下册《亿以上数的认识》一课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包括三幅图,均以百分数的形式呈现相关的数据,为“百分数”概念的引出提供了生动、鲜活、真实的素材。通过仔细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百分数”这一新概念的理解。聋校数学教材中不仅包含学生应该学习的数学知识,还包含学生成长所需的人文知识,且大多蕴含在形式多样的非连续性文本中。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入挖掘此类非连续性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提高阅读意识。如,教师合理利用《亿以上数的认识》一课中的学生近视情况统计图进行引申,以问题串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建议?”,适时渗透预防近视的健康知识教育。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指导,久而久之,听障学生自然能养成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自觉地进行阅读思考。

二、加强指导,传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是由图、表及少量文字构成的,其中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甚至是碎片化的。听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对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出现只看图不读文字、关键信息提取不足、信息整合出现错误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听障学生逐步熟悉数学学科中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型,进而掌握不同类型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有效提高相关阅读能力。数学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可分为图类文本、表类文本和组合类文本三类,每一类文本因形式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阅读方法。[5]数学非连续文本阅读方法有四种,分别为“扫描性阅读”“检索性阅读”“指向性阅读”和“咀嚼性阅读”。[6]每一种阅读方法都与某一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结构特点相适应。图类文本涉及的内容比较浅显,信息源单一,有效信息易于提取,可以用“扫描性阅读”方法,其重点是指导学生快速地把握全局,从阅读材料中准确提取信息。图文结合类文本则可以用“检索性阅读”方法,阅读的关键在于从阅读材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此类文本通常包含多个信息节点,有的文本还有多余信息的干扰,但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度相对较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确定有效信息,再从情境图或文字中收集信息。表类文本的信息量较大。阅读此类文本不仅要看表中的信息,也要看上下文的信息。此类文本可以用“指向性阅读”方法,阅读的关键在于从阅读材料中找到特征性描述和目标语句。表类文本信息指向性清晰,涉及的知识点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组合类文本同时涉及图和文字,文本比较复杂,信息量丰富,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信息解析能力,对听障学生来说阅读难度较大。随着年级的升高,此类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组合类文本可以用“咀嚼性阅读”方法,阅读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逐句阅读”“指读”和“回视”,深度加工阅读材料。[7]由于数学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图表性质,在阅读时需要采用不同于一般文本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听障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策略,并进行归纳、总结、反思,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三、链接生活,拓宽非连续性文本应用场景

数学源于生活,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数学非连续性文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生活中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丰富表象积累。当听障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变得越清晰,他们辨别不同类型非连续性文本特征的能力便能得到相应提升。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如购物清单、产品说明书、价目表、比赛场上的积分表、凭证单、地图、缴费清单、列车时刻表等。听障学生缺乏相关生活经验,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并搜集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阅读生活中的数学非连续性文本。如,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用教室座位图或电影票等素材进行教学,在学生用行、列来描述位置的基础上,逐步简化到用两个数字确定位置,既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概念,又突显数对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再如,在学习“图形与位置”时,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幅学校所在街区的平面图,在明确参照点和指向标的条件下,要求学生绘制简单的路线图。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根据平面图合理规划路线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表同样能增强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只有具备文字语言与图表语言相互转换的能力,学生在面对同一类型图表时才会有法可循,准确提取出信息;在面对不同类型或复杂类型图表时,才会进行知识迁移,实现识图目的。聋校数学教材中用文字叙述的生活情境类题目很多,此类文本较抽象,听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其转换成数学非连续性文本,使题目更简洁明了。如,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道以购物为素材的题目:爸爸想在网上书店买书,A店打七折销售,B店满69元减19元。爸爸想买的书标价为80元。(1)在A、B两个书店买,各应付多少元?(2)在哪个书店买更省钱?能省多少钱?教师先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列出题目信息并,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换为图表语言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做出判断。在这样的“转换”中,学生学会了提取信息、梳理信息、整合信息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备的技能。挖掘和开发生活中的数学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将其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已掌握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技能,实现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发展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到生活中寻找和开发数学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使教育回归生活。综上所述,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并深入挖掘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拓宽非连续性文本应用场景,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巢宗祺,施久铭.语文:聚焦“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32-35.

[2]卢江,陶雪鹤.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3]杨丽.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20:15.

[4]盖鸾英.生活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2):38-41.

[5]白丽婷.四到六年级数学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现状研究——以包头市Y小学为例[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1:18.

[6][7]毛飞飞.统计与概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探析——以近三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2(Z3):62-65.

作者:周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