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四维建构与促进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的四维建构与促进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育的四维建构与促进路径

摘要:传承发展工程,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引领整个社会精神层次提升、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重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弘扬与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促使文化被大学生接受、喜欢、认同继而践行文化传承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内生动力的过程。应充分把握传播与教育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逻辑理路,通过故事性叙事、做好美学表达,情绪性感染、做好移情疏导,话语性重塑、做好时代演绎,气氛性营造、做好情境创设等路径,推动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念认同及行为认同。

关键词:文化认同;认知;情感;理念;行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1]这一全新重大判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判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并为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凝聚中华儿女的民族共同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然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共同目标,我们必须警惕西方思潮和错误观点的渗透,坚定民族自信,自觉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创造性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价值,以文化发展助力社会发展,以文化繁荣赋能文化强国建设。高校历来被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的使命重大。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撑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个维度的真正认同。一、理论依据:文化认同的“认知—情感”心理反应机制

“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是人们对所属群体或所在社会文化的自我感知和自觉意识,其伴随而来的是使个体获得对身处社会群体及文化的认可。事实上,文化认同不仅是指促进个体在所处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同,更是对整个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整体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最终促进国家认同。基于此,我们在培育和强化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个人和所属社会文化群体的结合,既要抓住个人文化观形成和确立的心理反应模式,又要从高校这一客观的社会文化群体入手催化这一心理反应模式,从而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促进路径。

(一)认知是文化认同的心理依据

认知和认同都属于个体的心理活动范畴。是个体由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操作的统一体,二者关联密切。认知,即个体头脑里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理解的结构。个体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逐渐吸收和同化客观事物的知识来获得、积累并扩大自己认知的。个体的认知一旦建立,又将成为自身学习新知识及重要的能量或因素。认同,则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是对认知的进一步升华。可以说,认同是通过判断他人的规范是否与自身趋同,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时期较长,一旦形成则较稳定,有较强的感召力。[2]从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来看,我们发现:当个体对文化的认知面扩大,积累变多,个体寻求与他人或群体之间的文化认同欲望就会变得更强烈,也更容易获得与他人趋同的能力。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3]表明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强调文化是一种逐渐习得的能力。德国心理学家兰德曼等学者也提出,每一个人都必须首先进入这个文化,学习并吸收文化。既然文化是习得的,是个体受到客观世界影响而获得的习惯、能力、理念与思考,是人融入社会群体后所获得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也意味着,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认同的过程,当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与他人或群体认知上的趋同,也就与文化的本质达成了一种认同上的共识。

(二)情感是文化认同的态度指向

情感。顾名思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4]故而,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个体需要,个体就容易产生如高兴、愉悦、爱慕等积极、肯定的情感;而当客观事物未能满足个体需要时,个体也可能会形成如失落、挫败、惧怕等消极、否定的情感。因此,在论对个体的影响方面,积极的情感能够刺激灵感、启发思维,扩展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个体整体加工的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会钝化思维,收窄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个体细节加工的能力。积极的情感所承载的信息更易被采用;而消极情感则容易阻止所承载的信息被使用。[5]情感的选择在认知过程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认知走向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情感就是产生文化认同的态度指向。如果说,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会决定人产生情感的不同,那么,文化认同就是希望人们在对客观事物具备深刻和全面了解、积累了足够认知的基础上,对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符合个体自身需要时产生一种赞同、肯定的态度,喜悦、积极的情感。换言之,在认知-认同过程中,当人们发现自己对他人或群体产生趋同意识,他的情感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自觉向外发射出一种积极热情的信号。伟人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绝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显然,他也充分意识到了情感之于认同的重要性。事实上,个体对于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从来就不是迫于那些外在压力,而是最终体现为内在价值观念的自然外化。而这种自然外化,也只有在情感的驱动下,在我们满足了自我内在实际需求后,方能产生追求真理的巨大动力和意志。

(三)认知-情感是文化认同的逻辑机理

认知与情感对文化认同而言。恰代表着心理与态度的双重支撑:认知是脑功能运作的理性判断,处于文化认同的引导地位;情感则是催化剂,文化认同往往表现为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后情感选择的结果。认知是理性的,情感是感性的;认知是基石,情感则如影随行贯穿于认知全过程,甚至导引认知方向,支配个体行动,促进行为发生。人的情感产生往往基于认知,而情感形成后又会反作用于认知,对认知产生推动和强化作用。通常是,“认知”先作用于个体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反应过程,之后进行情感加工,再经过一个将外在内涵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心理过程,人们就会表现为: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认可、接受、赞同他人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相近。因而,如果把认知看成是文化认同中单独起作用的要素,将情感要素视为可有可无,就会认为文化认同仅是各种教育认知下的产物;反之,如果把情感要素看成是文化认同中单独起作用的要素,其结果就是把文化认同看作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情感共鸣有意无意达成的默契。二者皆有失公允。我们需要的,是将认知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科学建构,形成有效联动机制,进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

二、建构逻辑: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四个维度

基于文化认同的“认知—情感”心理反应机制,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需充分把握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念认同及行为认同等四个维度,动态观测大学生在文化认同过程的个体心理反应过程。

(一)认知认同: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协同发力

认知认同是认同结构的初级层次。高校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教育导向,应体现在大学生学习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外显及内隐认知,促进他们对文化的正确理解,进而消除对文化是否优秀的疑虑,获得更为理性的认知。认知的第一层面是外显认知,它是一种有计划、有过程、有逻辑的认知活动,也是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追求与个体认知心理相契合的直接产物。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就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对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价值观念等具备一定的外显认知。然而这样单纯的外显认知,并不直接等同于完全的认知认同,需对其强化并转化升级为认知的第二个层面即内隐认知。内隐认知,相比外显认知最大的区别是,它是一种在无意识状态下认知主体无需努力却自动形成的认知。据社会心理学专家研究,它的指向是:我们过去的经历正在以自己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且在这过程中,我们所作的思考、判断与决定都在自动进行。因此,内隐认知也被视为一种深层次复杂的认知活动,虽然它的影响和感知力在表面上未必会被察觉,但它的“积淀性”和“启动性”等特征,已为我们所感知。“积淀性”决定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有认知,是他们已有的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可内化成一种无意识的感知力;而“启动性”是指大学生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会对他们接受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进而内化成一种无痕迹的影响力。要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应使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协同用力,既讲求目标、计划与策略,又通过积累与强化,于无声无息中影响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评价、情感表达和行为取向,进行理性引导。

(二)情感认同:进阶上升至情感的主动悦纳

情感认同是认同结构的驱动层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常伴随在认知认同的产生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当他们对文化的认知在不断积累扩大并产生理性认知的同时,情感也有所递进,显现一种积极自觉的态度倾向(含满意、喜爱、赞美、自豪等)。情感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而复杂的角色,可以说,情感认同是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最重要的催化剂。当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认知认同时,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会使人变得灵敏、兴奋,继而产生情感自觉、共鸣与认同。我们会发现,这时候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认同并不是迫于外界压力或盲目盲从的认同,而是因为个体的自我需求也得到了相应满足,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为他们获得的认识越多,越能从心灵上接受并愿意“积极汲取文化滋养,继承文化品格,传承文化基因,进而丰富精神世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6]。

(三)理念认同:主动达成精神上的高度统一

理念认同是认同结构的核心层次。高校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认同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在学习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于内心、信念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获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与归属感。理念认同是文化认同最为坚实的保障。一方面是对文化理念的确立。所谓文化理念的确立,是认同个体在自身需要与认同客体的相互契合性的基础上,对认同客体的属性功能明确认可的过程。[7]在此过程中,当人们确认某种文化观符合自身利益需要时,便会将共识因素吸引过来,并在一定层面上消解异质性因素;而某些不符合自身认知的内容,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被人们的认知系统存疑、识别,甚至拒斥。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影响,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文化理念,维护与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另一方面,是推动文化理念的聚拢与统一。作家王蒙曾说到,文化自信就是要能够接受自己的文化,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文化独特性,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尊重中国文化。大学生一直以来就是西方各种思潮及意识形态的重点关注及拉拢对象,为了抢夺高校话语权,其采取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利用大学生最兴趣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展开各种网络亲近战术并擅长于做各种伪装,妄图动摇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的根本。因此,我们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理念认同的关键还是在于要追求思想上的统一,要明确内心认同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认同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入脑入心。

(四)行为认同:外化表现为自发持续的行动

行为认同是认同结构的最高层次。行为认同既是文化认同的最后一环,也是文化认同的最高目标,要检验文化认同的成果,就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了行为认同。高校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认同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不仅自觉地将文化内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即内化于心,在日常生活中还能主动转化为实践活动即外化于行并做到持之以恒。一是要强化“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表明大学生在经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感及理念认同后,其行为的动机来自于个体对文化认同必要性的认识及仰慕,是一种自觉的遵从行为;主动性,则意味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认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积极自主行为。二是要坚持“长期性”和“稳定性”。要推动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认同不受相应的情境制约,不带工具色彩,能够长期而稳定地践行文化认同的内容和思想。美国学者凯尔曼认为,认同是个体希望与施加影响者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使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这恰为高校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设定了一个重要目标:要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向高校这个施加影响者靠拢和遵从,并把思想和行为长期、完全地统一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上来。认知、情感与理念都属于内化,而要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真正落地,不仅要将内化的东西外化成行动,还要让这个行动变成一个持续性稳定性的机制和规范,方能广泛而持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持之以恒地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中,高校或将迎来一个更加循环有序、干净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嵌入落实: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促进

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沉淀下来的精华,这些都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真正落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化作我们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基石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屏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围绕认知、情感、理念、行为四个维度逐层递进,并找准嵌入发力点,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融通四个维度协同合作、相互赋能,寻求高校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最佳促进路径,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躬行践履,融于己身

(一)故事性叙事:注重美学表达

增强认知认同“好的表达,可以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也可以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更容易捕获人心,赢得认同。”[8]在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认同教育中,讲故事就是一种“好的表达”,也是一种驱使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相统一的美学方式。

1.遵循规律,强化外显认知。高校要有意识地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一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逻辑和实践要求等阐释清楚,进一步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其对文化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要遵循大学生心理特征,改变以往宣讲灌输式单调的风格,采取多样化“讲故事”的技巧和形式,实现话语转化,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大学生想听的”,把“大学生想听的”融入“我们想讲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认同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化成大学生的外显认知,提升其文化认知及认可度。

2.投其所好,增强内隐认知。“讲故事”就是要投其所好,推动大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觉将外显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建立内隐认知。“故事反映的是一种受众意识,反映了个体对于组织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需求与被需求的关系。”[9]显然,大学生在“听故事”中是否产生深刻难忘的体验,也决定了他的外显认知能否自然转化为内隐认知。高校在“讲故事”时应充分运用内隐认知的“积淀性”与“启动性”特征,于微处入手、在积累中强化,通过“好的表达”推动大学生在接受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继续向深、向实;促进大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自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加工,进而内化形成新的感知力和影响力。

(二)情绪性感染:重视移情疏导,增强情感认同

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中。作为施教者的一方,应特别注重激发大学生认知-情感这一过程的自觉转化,通过移情疏导的方式推动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天然亲近感和强烈归属感。

1.由认知传递延伸至情感感染。“人是一种情感性的存在,情感表现比较丰富,情感需求也比较旺盛。”[10]故而,从认知-情感的关系上看,认同不仅仅只是一个认知信息的传递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信息的感染过程。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不仅需要对文化的认知进行强化,还需要通过情感的催化作用,促进理性逻辑话语的转化。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明显活跃、富有精神张力的群体,他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远高于普通群众,因此,在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寻求他们精神的需求点,让认同教育不仅仅只是信息的传递、知识的获取,而是延伸至与大学生对精神境界提升、实现自我发展等方面等需求相契合,如此,方可获得他们情感上的亲近与初认同。

2.从情感亲近上升至情感互振。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应强调教育者的感化力与大学生的互动性,使双方情感交流变成一种强而有力的双向互振。一方面,教育者要生成自身对教育的“感化力”,只有自己真懂、真信、真热爱,才能引导、教育和影响大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向学生充分传达快乐、饱满的情绪,运用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魅力,使教育不仅能传知,还能传情;另一方面,则注重受教者的“接受力”与“互动性”。教与学本是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强调教师情感影响的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情感反馈,要以是否能接收并产生积极互频的情感为衡量标准,务求使教育者的“感化力”与受教者的“接受力”找到一个良性平衡,为大学生营造高度情感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围。

(三)话语性重塑:做好时代演绎

增强理念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蕴含历史记忆与传承价值的文化形态,也具有被建构和被赋予新时代发展性和启迪性的价值意义。”[11]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中,要重视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的当代价值,通过话语性重塑,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理念认同与文化自信。

1.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融合。[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二者存在内在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之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力量。[13]新时代,高校应更加主动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2.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话语形式上的创新。进入网络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思维已然发生极大改变,知识数字化、网络化也使高校校园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传播和育人方式则亟需变革,以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需求。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层次认知、整体性认同,就必须紧跟时代,借助网络载体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真正“活”起来。例如,推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工程,开发与大学生学习习惯和话语表达方式相契合的文化主题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客户端等产品,融合图片、音视频、电子书、H5等新型话语传播方式,做好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开启现代媒体平台演绎传统文化的新篇章。

(四)气氛性营造:优化情境创设,增强行为认同

“人们对某一思想意识的接受和认同与生存生活状态密切相关。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且通过交往实践才能得以实现。”[14]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最终还应外化于行为实践,在高校这一社会群体活动中实现量到质的变化。

1.优化育人环境,做好文化情境创设。校园既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育人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认同,优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直观、真实、具体的文化情境显得至关重要。应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利用不同时机和场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要素柔性转化成其所处的生活环境与面对的物质对象,形成有利于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情景和校园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充盈着大学生日常生活;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大学生在此环境中能够积极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彼此效仿,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在自我学习中理解和领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意义。

2.强化育人氛围,弘扬校园文化精神。高校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化、具象化的表现形式,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载体,其精神内核、实践导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保持着高度的契合性和融通性。因而,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融互通的特点和优势,一方面要站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对校园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对校园精神的凝练。

总结

形成既具有本校特色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的校园文化精神;另一方面,要将校园文化精神的教育功能应用于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实践中去,以校园文化精神涵养大学生优良的学风和品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播与弘扬中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外化于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而真正落实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为认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决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7.

[2]黄基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认同培育的内在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22-24.

[3](英)鲍尔德温等,陶东风等.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4]叶奕乾,祝蓓里,谭和平.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6.

[5]方平,马焱,王雷,朱文龙.从固定到可变:情感对认知影响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18,41(02):285-291.

[6]郭峰,苑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高等教育,2020(02):55-56.

[7]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层次结构及培育路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71-78.

[8]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N].人民日报,2016-12-3(006).

[9]吴文艳,杨晶.当代中国价值观对外传播话语的生活化建构[J].对外传播,2018,(04):42-44

[10]蓝波涛,陈淑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J].教学与研究,2018(05):91-96.

[11]高小燕.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20(08);55-57.

[12]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001).

[13]徐德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光明日报,2017-4-10(015).

[14]张莉.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根基与培育机制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01):29-36.

作者:朱丹 单位:福建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