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居世界领先地位,职业教育的成果得到普遍认可,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分析德国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启示。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德国 职业教育 双元制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教学改革

德国职业教育居世界领先地位,职业教育的成果也得到普遍认可。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对德国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的理解,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就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德国职业教育状况及特色

职业教育在德国属于四个基本的教育层次之一,其教育成效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这为德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力保障。职业教育在德国是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生是其主要的生源。职业教育在德国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另一种是全日制职业教育,其中双元制模式更为普遍。双元制的核心在于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各自成为“一元”。学生有两个学习场所,即学校和企业。双元制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要与企业签订合同,在学校和企业分阶段进行学习和培训,且在企业实训期间的学习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具体的教学与训练实施过程中,要有两套不同的教学计划,即企业和学校都有为培养技能人才而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时以学习专业技能为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也不直接参与生产。考核方式根据类别分为专业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根据学习阶段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根据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具体操作技能考核[1]。学生通过了相应的考核之后,能够获得国家认可的岗位资格证书,并获得成为合格技工的资格。双元制模式下的学生考核、成绩的认定、证书的发放均由各行业协会负责。如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和手工业联合会(HWK)的结业考试,考试是针对行动能力,而不是仅仅针对专业能力。考试委员会由行业协会组建,成员有企业人员和职业学校教师,而且通常情况下,考试委员会不包括为学生直接提供教学服务的企业教师。考试委员会对学生或受教育者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学生通过考试后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全国承认。这保证了同一行业内,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处于同一水平,为德国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6年,我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方案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不匹配,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职业院校的报考意愿、入学率、就业质量等还有待提升[2]。同时,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学生先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最后一学期到企业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交流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到企业锻炼,企业也没有专门针对学生的培养而制订的教学计划。部分企业更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将实习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完全背离了校企合作的初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校和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初衷是不一样的,学校关注教育标准及就业率,而企业更多关注岗位需求和生产实际。再加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驱动机制,权责区分不明,难以找到利益平衡点,导致校企合作缺乏长效动力。这种形势与我国实施全面人才战略的目标不符,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求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学校设置、教学教材等办学标准[3]。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这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为落实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举措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3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国,拥有诸如三峡、小浪底、溪洛渡、南水北调等众多享誉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近年来,我国开办水利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开办院校数量排名前4位的专业分别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其中开办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院校超过35所[4]。全国水利类高职院校近30所,都开设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人数占水利类各专业学生总数的60%。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岗位能力,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运行管理、造价分析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改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育训结合等教育教学理念都在水工专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5]。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特色重点专业,也是国家级精品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条件优越,拥有校内鲲鹏山水工建筑物仿真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0亩,由27个常见水工建筑物组成;拥有建筑材料实训中心、施工技术实训中心、水利馆等实训场馆;校外形成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众多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实习和实训提供了便利条件。2008年,学校联合国内多家水利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成立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主持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019年,以全国前十、河南省唯一、中部地区唯一、水利行业唯一的优势竞争力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这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虽然水工专业发展具有诸多良好的平台和基础,但是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满足培养高质量水利人才的需求。而且专业发展目前存在校企合作模式不完善、教师激励与培训机制不成熟、教学评价不够合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近几年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该校水工专业的毕业生中,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均为50%左右,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超过20%。这就表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待提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6]。

4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应用探索及建议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水工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更新和改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但是校企合作双方并非普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利益之间的平衡,唯有找到利益平衡点、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双方的合作才能持续、平稳、全方位地开展[7]。参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应不断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推进人才高质量培养,助力产业发展,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企业应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特别是针对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学习和实习,企业应制订专门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学生在企业期间应以学习和锻炼技能为主,未达到要求者不能参与实际的生产过程。企业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目标,不能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下,要大力发展产教融合,与企业联合共建产业学院,基于真实工作岗位,培养具备一线生产技能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校企联合育人。

4.2做好以“产出导向”为着力点的教学设计

目前贯穿水工专业大学三年的课程体系。大致分为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应构建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为企业一线生产、管理岗位提供智力和技能人才支撑,这就需要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即学校和企业应首先进行行业调研,充分了解行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反推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要求,据此建立课程体系,再由课程体系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由行业需求决定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形式,以及教师应具备和应提升的职业能力。

4.3完善教师的培养与激励机制

在课程教学方面。形成对教师的敦促和激励机制,教师与企业职工定期互换角色,以达到与时俱进、共同提升的目的。部分课程可试行挂牌上课模式,将同一门课的几位任课教师公布于学校官网上,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学院可根据情况设置人数、分班等限制,从而敦促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8]。通过不同的激励机制与团队合作机制,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多为教师创造培训与学习的机会,鼓励校际教师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以老带新的传承机制,努力打造优良师资团队,进行双师、双语、双创、多能教师队伍建设及机制建设改革[9],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4.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适用于工学结合以及贯穿“教、学、练、做”一体化的过程考核模式。克服期末一考定成绩的弊端。过程考核可以使学生根据积累的过程成绩,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过程考核,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握,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在考试内容方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应着眼于行业所需求的施工员、监理员、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对应不同的课程,以历年执业资格考试真题为基础组建覆盖面广的题库,以作课程评价之用。评价过程可包含课堂、实训、笔试、机试、面试等环节,并有企业参与评价过程。参照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结业考试的模式,期末的考核任务尽量由任课教师以外的教师和企业人员承担,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评价结果应有反馈,将学生的考核评价情况及时反馈给本人,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及薄弱之处,以达到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目的。评价目标以培养合格施工员或建造师为目的,不但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更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5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

和人才培养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实现了水工专业教育教学的集团化运作。但是其发挥的作用与效果还可进一步提升。建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在行业协会、职教集团等平台的支持下、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示范引领下,结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做好分工,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和产业学院的作用,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在教学资源方面,进一步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推广和使用力度,使其成为教师的专业提升平台、学生的技能学习平台、企业人才的智能平台。充分利用资源库、建好高水平专业群,实现资源共享,把优质资源引进教室、宿舍、实训室、企业等场所,开展全方位专业教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结语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向前发展。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于我国全面人才战略实施与能源体制改革,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研究在分析了德国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方向,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石阳.对我国职业教育引入“双元制”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02-203.

[2]卢淦明,李俊宏.德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2):70-75.

[3]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Z].2019-01-24.

[4]冯峰,代凌辉,赵婷.高职水利类专业与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及耦合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2):65-71.

[5]闫国新,梁建林.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7):12-13.

[6]麦可思团队.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4:44-61.

[7]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8]周航.高校教师挂牌上课的调查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3):39-40.

[9]王勤香,万柳明.基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教改革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6):111-113.

作者:代凌辉 王勤香 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