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视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职能发挥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报道内容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进一步强化自身舆论监督功能,尝试利用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协助当地政府让社会治理向正确方向延展。保证新闻地域性、丰富舆论监督形式、优化社会治理信息反馈、提前介入化解社会矛盾是电视民生新闻通过舆论监督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社会治理
民生问题关乎群众利益。当出现影响人们生活幸福度的社会问题时,民众便会深刻思考自身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而提升对身边生活中关乎法治、安全、正义及生活环境维持等问题的关注度,民生问题由此逐渐浮现。在网络技术应用及发展相对高效的当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逐步意识到自身舆论监督职能的延展应用方向。在信息收集、整理及传播等各环节工作期间,合理延展社会治理方向的探索,是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媒体人需着重考量的问题。
一、电视民生新闻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规范媒体的社会治理参与形式时下
网络技术及智能手机的应用普及度较高,人均“自媒体”的信息发布之便行,国民均有目共睹。但此类发展趋势的弊端亦相对明显———现今网络中各类虚假新闻及谣言十分常见,部分不实信息的传递会误导舆论,引发危及社会治理的严重问题。而电视民生新闻这类传统媒体中信息真实性较强的节目,主动参与到地区社会治理工作中,其真实、迅捷的信息播报能为网络新媒体平台新闻播报树立发展标杆,并于后期凭借自身影响力,唤醒各类媒体组织及媒体人对新闻信息发布严谨度的重视,进而规范媒体于网络时代参与社会治理的参与形式,促成行业良性发展规律的形成。①
(二)促成新闻媒体与当地政府共治社会问题的关系构建
新闻媒体参与社会治理,亦协同监督地方肩负民生管理责任政府部门的行事效率及办事质量。但一般来说,新闻媒体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治关系更为常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本身自有与民众实现互动的沟通渠道,能及时了解民众对自身播报信息内容的态度,更可依靠民众提供的更多信息对近期播报的民生问题进行“深挖”,进而凭借自身节目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相关行业企业的注意,于社会层面实现“先行一步”的影响传播。在与政府共治社会问题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收集来的信息,亦可作为地方政府管理发展转型的延展参考内容。新闻媒体亦可持续播报政府后期对相关事项管理工作的规划及实行境况,于民生问题关联新政策发布时协同起到宣传作用,通过后期信息传播产生的真实影响展现自身共治参与价值,进而巩固自身与政府的共治关系。②
(三)鼓励民众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的监督中
上文提及的民众凭借新媒体平台自主发布民生新闻信息,此类行为从另一角度分析,亦展现了民众期望参与社会治理的愿望,希望自身发现的民生问题尽早得到解决。电视民生新闻在当代发展中亦兼顾了新媒体的融合应用,其在当下积极参与并展现自身社会治理能力的同时,亦能鼓励心存正义、心系民生的地区民众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的监督中。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在2007年就开办了民生栏目《民生820》。节目把报道焦点对准关系人民生计的问题,全面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为老百姓提供贴心实在的服务。节目每天平均收到100多位观众反映的问题,这些问题经报道后的解决率达99%。《民生820》成为一个反映梅州民生问题的窗口,不但替百姓解难,还为政府分忧,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反映问题能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调动了民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2021年3月,群众向《民生820》栏目反映辖区儿童疫苗接种难的问题。记者深入调查后推出新闻报道,全面剖析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因梅州城区不断扩容提质,城镇人口与日俱增,导致一些基层单位超负荷上阵,服务跟不上。问题暴露后,各相关部门在新闻舆论的监督下迅速作出反应,在两天内就将疫苗接种难问题解决好了。受此次疫苗接种事件影响的群众事后在个人社交账号和“梅州电视民生820”微信公众号留言,为记者和辖区部门的办事效率点赞。民众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中对电视民生新闻媒体及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作为进行积极评价,可于网络中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讨论氛围,亦能加大社会治理信息传播广度,提升更多公民协助治理及自我治理的意识,促进地区向公民社会方向发展。③
(一)深挖新闻核心内容,优化自身舆论监督效力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在进行新闻播报信息内容的采写时,应持续深挖新闻核心内容,保证播报内容切实产生舆论影响。同时,应直观地切入到引发对应民生问题要点因素的分析当中,令民众意识到此类节目确乎思民众所思,想民众所想,并能将问题分析上升到一定高度,引发更多人及行业组织的深思。因此,节目创作参与人员需在信息收集阶段便展开广泛的探究与了解,并凭借多年的新闻节目编辑经验,尝试着重探究问题解决策略,将视角上升至社会治理高度,思考防范此类问题发生的可行策略。④只有真正将目光落于百姓关注的时间要点之上,才能保证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及观众对播报内容的认可率,进而实现媒体自身的舆论监督职能,降低不良事件对当地民众思想发展及行事心态的影响,促进后期政策发布、落实及社会管理行动的开展。2021年9月,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接到群众反映情况:当地一家医院惊现“丁义珍式窗口”,群众办事要么得弯腰“鞠躬”,要么得下蹲,让人觉得为难。记者深入采访后,推出新闻报道《平远县中医医院群众窗口办事需屈腿弯腰鞠躬》,推动了该院所有办事窗口的自查自纠自改。类似上述案例这种情况,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在民生问题披露中延展舆论监督影响,吸引更多行业及民众的关注,进而在社会中催生更多自发的公益行为及惠民活动,从民生问题发生处引导更多善意及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怀在地方社会环境中蔓延。
(二)完善新闻播报内容,强化正向引导影响效力
民生问题的发生,会给当地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稿件编撰时便需给予关注的情况。⑤因此,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在新闻播报中充分展现媒体给予民生问题较高关注的行事状态。简言之,应发现较为严重的民生问题本身会引起民众的负面情绪,但作为地方政府共治社会的协作方,媒体自身的关注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地政府同样会给予民生问题以相同乃至更高强度的关注,从而实现安抚民心、优化社会管理行事氛围的作用。2019年3月,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相继接到群众来电、来信和网络报料,反映梅州驾校乱收费现象。记者经过数月的暗访调查,连续推出四篇《作风治理曝光台之汽车驾考暗访调查》系列报道,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推动了驾照考试存在问题的整改。可以说,新闻报道暴露出了问题,推动了驾培乱象的调查、处理与整顿。新闻报道同时提醒、倒逼梅州市各单位在监督检查工作上要做到规范有序,谨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相关要求。该作品获2020年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在上述案例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将当地正向发展的影响事例添加至节目新闻播报中,令民众切实感受到当地政府“思民生、办实事”的工作态度,令民众意识到在民生问题发生的同时,当地政府同样处于服务百姓的奋斗过程中,从未松懈过维持社会治安的正向发展态度。只有坚持向民众传播积极、正向的新闻内容,民众才会展现出平稳的生活心态,才能展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舆论监督的正确引导效力。
(三)联合网络信息发布,提升舆论监督实行效力
当下,网络舆情控制的执行优先率应高于其他区域的舆情监督,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既可“载舟”,亦可“覆舟”。而电视民生新闻媒体能在此网络大环境中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主动参与到网络民生新闻信息发布监管的助力中,优先做好自身信息的编写及发布,吸引更多民众关注自身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官方账号。同时,与此类平台中影响力较强的个人及组织的账号协同转发新闻信息,提升舆论监督实行效力,为更多民众送去来自地方民生新闻节目的关怀与提醒。
三、电视民生新闻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策略建议
(一)保证新闻地域性,持续报道民生问题及其解决境况
上文提及应在舆情监督期间长期关注并报道同一民生问题的解决境况。欲将其落实于实际,便需优先保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播报内容的地域性。简言之,应将地域民生新闻摆在重要的位置,并延展播报与其相关的当地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的相关新闻,令民众意识到政府在实务管理中给予了地域社会管理优化以较高的关注度,并将事情办在实处。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划分不同栏目板块,将内容清晰地分成“问题剖析”“正向发展”及“问题攻克探究”等三大类。这样既可保证及时播报当地最新的民生问题,又可为过往问题的攻克及当地社会治理境况的发展留有足够的信息传播篇章。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栏目就设置了不同板块,分别有《今日头条》《记者调查》《现场直击》《记者跑腿》《今日警情》《法庭内外》《直击119》等。此类复合式内容结构可帮助民众更新民生发展关注意识,依照自身需求着重观看不同的板块。
(二)与当地民众合作,以多种形式开展舆论监督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欲通过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治理,便需切实联合当地民众,形成合作关系,让民众参与到新闻信息搜集工作中,并借由此类合作关系实现媒体监督社会发展推行境况。2018年5月,一位农村老人为帮孙女申请补助到村委盖章,却遭到个别干部为难。村民反映新闻线索后,梅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深入调查,将调查过程刊播在了《民生820》栏目上。新闻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促成当地政府介入调查,要求村干部向办事村民公开道歉。该作品获2019年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与当地民众合作,是民生新闻监督实行的一种方式。但是,受时代及信息技术发展影响,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阅览偏好逐渐倾向于短视频形式。因此,联合地域民众进行个人账号的合作经营,亦是相关工作者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顺应创新发展趋势的尊重。此类降低信息交流门槛、优化信息传播速率的合作形式,亦可在实现舆论监督的同时,通过评论管控及警示视频的发布,实现社会治理。
(三)强化沟通效率,优化政府社会治理反馈信息传递
网络技术给予了民众畅所欲言的机会,为当地新闻媒体及地方政府获取民众反馈提供了便行通道的建设支持。为进一步提升此类沟通的实行效率,电视新闻媒体应借助自身力量,联合当地政府共同创建协商平台,强化政府工作落实与新闻播报的协同性,让地区民众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必要时,可通过现场连线完成公示性的协商沟通。此类管理行为不仅能提升当地政府、行业企业等民生问题管理关联方的公信力,还能给予民众一定的话语权,使其合理发声,加速民生问题的上报及解决。后期,民众的公民意识会随之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亦要在自身节目的板块中对民众素质及意识发展变化进行报道,强化舆论监督的正向影响效力,营造和谐社会管理氛围,为当地未来民生问题的优化奠定稳固的管理实行基础。⑥为了更好地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民生820》栏目于2016年年底建立向梅州市主要领导汇报民生问题的机制,向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反映民情民意。同时,还与检察机关建立了合作机制,通过向检察院转送材料,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运用法律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双管齐下”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子。为建立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栏目组还建立了政府督办新闻栏目反映问题的机制,即对于所有《民生820》报道的民生问题,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都要认真解决。如果不落实,栏目组可将情况反映至梅州市政府,由梅州市政府督办科负责督办落实。这种把新闻舆论监督权与政府执法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模式,在全国也鲜见。
(四)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媒体提前介入化解社会矛盾
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研时指出:“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电视民生新闻作为反映民生问题的一个窗口,对于及时受理和快速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网络、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方式,让民众利益诉讼的渠道更加多元、畅通,问题解决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电视民生新闻以往“治已病”的功能已经大大减弱。针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借力舆论监督,继续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积极转变思路,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同时,通过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前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对群众进行正向引导,在基层一线解民忧、顺民意,从源头上遏制矛盾纠纷的产生。此外,对于党委和政府即将要推行的一些政策,提前做好调查报道,将隐藏的一些社会问题与矛盾提前拿到阳光下“晒一晒”,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和舆论支持,实现“治病于未病”。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地方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稳定民心的信息传播“利器”,其舆论监督职能向社会治理功能的延展探索十分必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相关工作人员亦不可单纯重视高收视率的获取,应秉承脚踏实地的探索原则,在创新中持续强化节目的舆论引导能力,尝试与民众中杰出的媒体从业者进行合作,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同时,在更多媒体平台展现节目重视民众、关注民生并积极搭建民众与政府沟通桥梁的办事风格,争取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电视节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①李晓芳.电视民生新闻更要注重舆论导向[J].记者摇篮,2021(10):136-137.
②朱良志,王荣强.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探究———以河北经视《今日资讯》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24):34-36.
③付思文.浅析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发挥舆论监督职能[J].记者摇篮,2019(04):50-51.
④柳溪,易璐.“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治理功能及提升路径探析[J].云梦学刊,2019(02):120-124.
⑤冷玉柱,郑旭飞.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力的改革创新思路[J].电视指南,2018(06):32.
⑥郭明越.如何发挥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J].记者摇篮,2017(12):3-4.
作者: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