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内容摘要:文类通识课作为高校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课程,在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以及提升教育质量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智慧教育背景下,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切实推进在线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实现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和精品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深度学习和交互式学习模式以及运用智能评测系统,切实推进课程考核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建设,是提升人文类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智慧教育;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优化;深度融合

随着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通识教育也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正在迎接智慧教育的到来,在线教育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升级也势在必行。在智慧教育推进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通识课程的深入改革是一次双赢发展的契机。

一.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实现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和精品化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教育资源必然从资源整合走向资源的开放和共享随着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在线课程的全面推进,2020年“在线教学规模庞大,全国本科高校共有108万名教师开出110万门/1719万门次课程,在线学习大学生人数共计35亿人次,全国高校在线课程开出率达到91%。”[1]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推进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数量上的突破。然而,数量的增长背后,我们还要切实探讨课程的适应性和系统性问题。尽管教育部认定和开发的精品课程门类广泛,参与资源建设的高校也涉及到从部属、省属以及职业院校等诸多层次。然而,我们在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还缺失一定的学生角度和课程体系的维度。以人文类通识课程为例,它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群中重要一环,这类课程既有“通”的高度,还要有“分”的思维。所谓“通”就是要注重人文通识课的共性要求,明确人文类通识课程的宗旨和目标,避免课程的随意性和临时性,从而确定这类课程的相对统一的内容体系。所谓“分”,就是要针对学生目标群体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设计,建设和共享不同层次的课程资源。具体来说,人文类通识课程资源建设可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明确目标,模块设计,强化课程的系统性

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有成绩也有问题,“通识教育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精心设计有内在联系的通识课程体系。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内部结构,进一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子模块;整合课程资源,合理设置不同模块以及子模块的课程分布。”[2]从传统意义上讲,人文类课程涵盖有文、史、哲三大块内容,总结已有的模块体系设置,并结合到人文通识课程的普及和推广,并基于学生面向现实,激活问题意识的考虑,我们可以对人文类通识课程的模块设计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自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的培养以及语言的运用与写作的实训。在“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自觉”模块中,主要开展世界不同文明经典的阅读和教学。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模块中,主要和学生分享的是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性成果和人类实践的经验。这部分课程着力推进的是学生面对现实、面对社会时个性化和适应性的思考。在“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模块中,这部分课程围绕着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伟大的作品而开展阅读和教学,通过吟诵涵泳,熏陶感染,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审美情感以及审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在“语言的运用和写作的实训”模块中,着力培养的是学生对思想和知识的输出技巧和方法。在今天这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分享经济的到来,对学生的表达技巧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文类的通识教育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把零散而无序的课程进行关联性的分类建设,这是人文类通识课程体系化建设的关键步骤,这需要各高校统一认识,切实贯彻落实人文通识课程的建设目标,不仅如此,我们需要在相关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上突出模块化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真正让学生重视人文通识课,学好通识课。

2、三级联动,分层分群,强调课程的针对性

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要推动教育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人文类通识课程的模块确立后,具体课程的安排应结合校情,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化需求,进行更加科学的分层分群设置。目前,根据我国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通识课程面对的学生具体情况,人文通识课程的具体设置可以按照部属高层次教学研究型大学、地方重点建设本科大学/学院、以及专科/职业型院校三个层次分别建设。第一层级的大学,学生往往已经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备容量、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分析归纳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因而四大模块里的课程应尽量向纵深延伸,以经典精读为主,注重思辨能力的强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层级的大学,在学生研究意识还未完全激活,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还需进一步激发的前提下,四大模块里的课程一方面需要经典细读,但另一方面需要配以有的放矢的精讲,着力解决学习方法的建构和思维习惯的养成;第三层级的大学,一方面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学生又受职业学校学制影响,对通识教育往往排斥心理更强,因此,这一类型的大学通识课程的安排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学习方法,适当设计难易适中的课程内容,关于文史哲经典的阅读和讲授要能够深入浅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兴趣的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养成。此外,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内容门类多,体系广,而学生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属性进行适当的选择,为了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通识教育的展开还应充分考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内容和比例。必修课程应充分围绕四个模块中的经典原著展开,突出的是经典的代表性和典范性价值。而选修课程围绕跨学科专题展开,突出的是人文社科相关问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学生在习得了一定的经典原著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增长点和未来专业发展做自主的课程选择和组合。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深度学习和交互式学习模式

信息互联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一场深刻变革,其核心特征即是从单向输出的传统教育转变到多元交互的智能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正是适应这场教育变革的产物。然而近年来,我国在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把传统课堂移植到线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够,学生深度学习和自主式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1、丰富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强大的信息资源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突出指标之一,也是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随着智能物联的深入推进,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教师要重视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并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3]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展开必须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接受水平和能力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并着力解决其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问题。不仅如此,资源库的建设在解决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问题后,还需充分借助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新型智能互联时代资源信息获取的模式会与传统模式有着更深层次的变革,如果说传统的资源信息的获取依赖的是教师的输出、引介以及学生被动的接受,那么智能技术的发展,资源信息会凭借强大的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精准对接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实际,当学生进入课程学习的时候,会同时进入信息互联的状态,学生在课前预习、线上互动和线下讨论的过程,通过智能操作系统的反馈,会把相应的学习问题和学习短板进行信息对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升级交互式学习模式,实现深入学习的目标

智能信息系统的发展和5G技术的突破,实现了海量信息的无障碍共享和实时更新,这就意味着传统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资源必然从单向输出发展到多元信息交互的新阶段,传统课堂的有限空间需要被打破,而学生在泛信息化的空间里也应该进入到一种无边界学习的模式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不仅需要变革传统的一师一堂的模式,或是简单的多师同堂,更应进入交互式分享、对话和学习的新场域中。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经由5G技术高效快速的通道得以充分释放其智慧化教学空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可视化教学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通过虚拟场景的自由切换实现学生沉浸式立体化的学习体验。结合人文类通识课程而言,它关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这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性,另一方面这类课程区别于自然学科,具有群体认知的大众化特点,而5G+人工智能的技术得以洞开传统课堂相对封闭的教学空间,一方面我们可以将理论讲授与虚拟现实场景进行有效嫁接,推进学生面向情境式的关联性思考,使理性思辨与具象现实相融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面向生活世界的哲学思考和价值体认。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泛在性的信息资源空间和交互式的人际网络进行有效链接,从而打破个体教师相对单一和封闭的话语空间,让学生回到他们熟知的人际交往的互动空间中学习,通过开放、多元和非正式的学习途径真正实现让学生不在课堂,又无往不在学习的场域中。混合教学模式下,如果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智能资源以及人与情境的多元交互的教学生态体系,也势必会营造出促进学生进行批判和创新思维的环境,尤其是人文类通识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获取多向度的知识途径、了解不同的知识观点、形塑与分析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输出性的技能,从而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

三.运用智能评测系统,切实推进课程考核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算法正逐步推广到教育教学评测系统的开发和运用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因其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特点,也必将在智能评测系统的作用下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建设。

1、构筑复合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测主要是基于学生所获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智能评测系统对学生的评价则是从多维度、多方向展开的。线上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通过在线测验及时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云数据技术对学习行为的统计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学习投入度;线下通过观察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方法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测验等结果性评价方式实现评价,而态度、习惯、方法和交际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小组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形成的,其评价难以通过一次或多次测验完成,而需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其中的收获与发展,即实施过程性评价。高校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人文知识和智慧的传承和创新,还要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生命意志,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热情,从这一层面上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评测体系的完善强化除知识和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比如,自主学习管理的方法、分享和批判的学习习惯、专注和深入的学习态度等。

2、完善智能化的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考核存在着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现象,高校管理者关注更多的是课程考试的评定功能,忽视诊断功能、激励导向功能和预测功能。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借助智能评测系统的升级和有货,有望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切实将评测与学生的学习反馈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考核和评价的过程化动态化管理。智能评测系统不仅可以跟踪学生从课前预习到视频在线学习,从线下互动到课后作业的全过程,而且把原本集中的一次性结课考试分散到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和互动中,这种分次累计计分的方法不仅可以减轻学生集中于期末考试的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使学生不过分在意期末考试成绩,更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在平时成绩的评判上有更加客观和多样的依据,也能够有效规避评价结果的偏误。不仅如此,这种智能评测系统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言语表情、知识反馈等可察因素,实现情感感知、预测和调节,进而对学生的情感状态做出积极干预调节。同时,智能评测系统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反馈,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进度间的精准对接,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一来,学生考核评测就能做到过程全覆盖,反馈无死角,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正全面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人文类通识课程在推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上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正因此,加强课程体系化科学化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打造真正的智慧课堂,将是人文类通识课程深入改革、持续创新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EB/OL.

[2]张红伟张怡.通识教育的反思、借鉴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25.

作者:李艳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