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程思政下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课程思政下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思政教育与英语文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课程德育目标上存在较大的融通性。本文在分析思政教育和英语文学教育的融通性、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真正做到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文学;教学改革

英语文学课程作为外语教育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是:英美文学史课程内容侧重文学史的梳理,而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课程仍以文学史加文学作品文本分析为主,教材内容和测试题仍偏向对文学史知识的考查,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学习的关键在于知识点的机械记忆。但受语言水平制约,学生又很难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普遍欠缺批判性思维。针对这一问题,将课程思政引入英语文学教学,以思政教育引领英语文学教学,为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政教育与英语文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课程德育目标上存在较大的融通性。在英语文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深挖英美文学、文学理论和批评课程的思政内容,找到英语文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具体落脚点,建立英语文学课程群,以培育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改革课程评估形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思政教育与英语文学教育的融通性

思政教育一般被认为是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与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育有一定的距离。但英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文学教育,在育人目标和育人理念上与思政教育有着共通之处。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定,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要求,英语教育同样需要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从思政理念、教学设计、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开展课程教学和改革。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1]。而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国标》中提到,“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2]。《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3]。英语文学教育除了与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之外,在文学教育的人文伦理、价值观塑造与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文学本就是“人学”,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大都是活生生的人,并且承载着教化世人的作用,能够从人文伦理、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这一点在经典英语文学作品中尤为显著。经典英语文学作品蕴含的观念和语言表达已经成为西方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文学理论家仍在努力从中挖掘对现代社会伦理和价值观有益的成分。比如,玛莎·努斯鲍姆在《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中深入分析了狄更斯的小说,主张文学想象是公共理性的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崇“诗性正义”,以推动更加正义的公共话语和公共决策的开展[4]。由此可见,英语文学教育在育人目标、人文伦理、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方面与思政教育有着内在的共鸣。

二、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维度

英语文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应该如何开展?理念上,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意味着教育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根本改变,要求知识取向转化为价值取向,凸显课程的精神向度、文化向度和方法向度,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5]。实践上,教师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深入梳理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英语文学课程改革之中。

(一)英语文学经典作品的现代阐释

当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一般较少涉及20世纪以来的英美现代文学作品;教师受教材内容所限,也很难把前沿理论和最新作品传授给学生,无法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结合文学理论和批评,对经典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现代阐释。比如,在讲《鲁滨孙漂流记》时,教师在强调鲁滨孙荒岛求生所代表的人类意志和进取精神的同时,可以结合鲁滨孙与“星期五”的关系讨论文本中的殖民主义内容,而后尝试勾勒出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和当地民众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结合尼日利亚小说家阿契贝描写伊博族抗击英国殖民主义的小说《瓦解》,讨论殖民者和殖民地人民对待英国殖民主义的复杂心态和行为,从殖民地人民的角度探讨原文本中作家对“星期五”这一人物的塑造。此外,还可以将《鲁滨孙漂流记》与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做比较,讨论英国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小说人物的国家认同感,以及该人物对现实的理解、记忆与遗忘过程。这样一来,经典作品经过现代阐释被重新赋予了意义,也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立场思考经典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二)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国元素

曾艳钰认为:“把中国文化作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基点,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基本实施路径。”[6]《指南》中将“中国情怀”提到与“国际视野”并重的位置,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增加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方向,开设了“中西文化比较”“中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专题”等多门课程。实际上,英语文学中也包含着中国元素与中国情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审美取向和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进行深入梳理,并阐释其重要性。比如,中国古典诗歌是意象派诗歌代表作家埃兹拉·庞德重要的灵感源泉,不仅影响了他本人的创作,在审美、结构和风格方面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形式。教师在讲授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一诗时,可以将庞德改写中国古诗的诗集《华夏集》作为拓展材料,通过解读庞德对李白的小诗《玉阶怨》的改写,联系到现代主义诗歌的情感主线和表现形式,再联系到此诗对海明威和艾略特创作风格的影响,全面解读中国元素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意义,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三)英美文学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与家国想象

英美文学教材中的一些近现代离散文学作品也值得深入探讨。在目前的英美文学教学中,这些作品因为不是经典作品,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但从思政的角度来看,离散文学涉及的诸多主题都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批判性分析不同的文化现象,加深其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和理解。

(四)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批评理论视角的引入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英语文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接受美学、后殖民批评等现代西方文学分析与批评理论。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最新的文学理论,从思政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批判性分析。比如,在讲授《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推销员之死》时,教师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作品表面上推崇的“美国梦”在文本中如何体现为虚假的意识形态、小说中为什么会出现意识形态的模糊之处,再结合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和作家经历来探讨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在讲授《简·爱》时,教师可与《藻海无边》做对比,分析勃朗特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与殖民主义话语;同时,可以适当引入殖民地作家作品,与勃朗特的作品和离散文学作品做对照,引导学生深刻反思殖民主义的危害。

三、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除了在教材中深挖思政内容以外,英语文学教学改革还需要在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目标、评估形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结合课程思政进行创新。

(一)设置英语文学课程群,协同思政育人目标

在当前的英语文学课程设置中,英美文学课是基础课程,但一直以来占总课时比例较低。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文学课程的授课内容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和文学批评。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形成协同合作,共同提升英语文学教学的效果。同时,英语文学课程群的设置也势在必行。不同的课程群与课程组合,需要教师在授课内容、课程体系的安排和教学模式上都围绕课程思政进行整合和创新,建立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思政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统筹教学过程和方法,让课程思政真正从文本、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贯穿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批判性写作的全过程。

(二)加强英语文学教学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培育

英语文学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还应该从审美、道德和思维层面引导学生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积极向善的品德风貌和能够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正确认识英语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时代背景,理性分析和解读作品中所体现的复杂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政问题,循循善诱,提高学生语言、修辞、叙事上的审美,体会作品主题和时代精神,进而对文本形成深层次理解,由浅入深,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文本中的话题与现实话题相结合,从主题出发进行跨文化的比较,鼓励学生结合平时的阅读对多种文本进行重构式思考,并代入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想象,对作品中人物的伦理选择展开深入讨论,更积极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在课堂讲授和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借助文学和理论的力量更好地理解现实问题,进而解决人生困惑,使学生真正对文学感兴趣,对文学理论有独到见解。

(三)以形成性评价为重心,改革课程评估形式

思政元素同样应贯彻到英语文学课程的评估中。学校应落实课程思政的评估细则,各专业进一步将评估理念和要求具体落实到各门课程的考核中。就英语文学课程评估来看,对课程思政进行形成性评价尤为重要,最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观念的发展,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激励者,要借助课堂讨论、分组演示、读书会、表演、文学批评论文等形式,推动学生更积极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政元素,自觉将文学理论与生活结合,认识自我,进而认识社会、国家和世界。

(四)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文学课程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满堂灌”的课堂讲授方法常常受到广大师生诟病。当前,许多近现代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甚或短视频和电子游戏,它们的表现力要比纸质媒体更加直观和有趣。教师可以适当引入视频资源,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就视频的主题、意义、改编后的意识形态表现与教材文本的差异等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寻找感兴趣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从熟悉的领域入手,思考教材中涉及的思政话题,以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当前,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英语文学教育和教学改革更需要与课程思政紧密对接,以大思政的育人格局提升英语专业思政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外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真正融合。具体实行中,需要进一步整合英语文学类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在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目标、评估形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落实思政教学,充分突出英语文学教育的人文属性和批判性思维培育功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思政教育和教学经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道德情操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作者:李珺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