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摘要:文章首先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接着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最后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课堂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向前可以追溯到京师大学堂时代,当时在课程设置上,就已经明确要求将中国的经学、伦理学、文学设为必修课,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课堂的融入向来被重视。当前,高校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门学科,思政课也不例外。但现实情况却是另一番境况,此前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只是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与理论的“灌输”,缺乏必要的延伸,没有以特定的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支点,这导致学生学习目标偏离,学习出现了功利化倾向,即思政课教学没有真正达到启迪学生心灵和思想的作用。因此,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相关教育者有必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的价值与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同时改变人性的一切成就。“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生产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社会物质生产的历史延续性是其发展历史延续性的基础。”[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思想结晶,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忠恕谦冲、中和诚敬、勤俭理智等知行合一的理想人格追求。正如冯友兰先生指出的,所谓“文化”“民族性”,都是空的、抽象的字眼,不能离开具体的东西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艺术、哲学等的集大成者,是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体在具体生活中的表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潮不断涌现,这对于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高校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考验,也是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对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一方面使教育朝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发生转变,增强其民族凝聚力,使其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校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加强思政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向世界张开怀抱,提升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做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这样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其将人放在重要位置,而思政教育的对象也是人,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从人的发展层次来看,二者具有同向性,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跨越不同的教育条件、环境等因素,对思政教育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形象性可以将抽象的哲理赋予形象具体的人与事,比单一的政治说教更有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时空性可以促使价值差异逐渐归于思想的统一,顺利化解思政教育因文化多元化、地域差异与碰撞而产生的矛盾冲突[4]。换言之,有效的文化教育可以形成一种能够被所有学生接受的文化认同性,进而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实现思想上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可以促进思政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才是民族优秀文化强大的真正原因。如此,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朝着国家要求的方向发展。由此,高校可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深入认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为了民族的发展与复兴所做的一切努力,进而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联结起来,更加理性地思考在特定历史时期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的深刻理解。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等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主义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为道德高尚、意志坚强、富有人文情怀的建设者,同时在民族精神的熏陶下,可以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建设社会的潮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为人处世,化解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性格、地域、习俗等差异而出现的误解、矛盾等。“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社会的人才,肩负着报效祖国的重任。因此,让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做到仁义礼智信是十分必要的。”[6]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神能够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克己奉公、以礼待人、立己达人等交往规则,促进其与社会和谐相处,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思政课理念滞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能有效融入

大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中未能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积极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路径,也没有深入研究如何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实现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其中,部分高校没有厘清思政课与传统文化课之间的本质区别,生搬硬套,一味强调二者的共性特点,而没有深入思考二者侧重点的差异性;部分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没有将民族文化中的圣贤之道有机融入教学,缺少必要的传统文化浸润熏陶,只是单纯地进行价值观“灌输”教育;部分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体系的整合口号多、行动少,二者的结合较为表面化,绝大多数时候还停留在如《弟子规》之类的传统启蒙读物的朗读和背诵层面,缺乏学术层面的深入研究。

(二)思政教师故步自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

部分思政教师只关注自身专业领域知识,文化经典阅读与研究相对欠缺,个别教师甚至出现了因循守旧、知识老化等现象。比如,教师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缺乏教书育人的激情,不关注社会问题,不研究形势与政策,不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学情,更多时候只是照本宣科,甚至随意授课,没有做到言传身教,更缺乏必要的人文情怀,因而无法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部分思政教师不愿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较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文化理论功底匮乏,故不能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怀教育,大多数情况是空喊口号,使得教育教学脱离实际。

(三)思政教学模式固化,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化,没有立足于教学实际进行模式改革与创新,未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即思政教师的教学只是概念和理论的宣讲,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对思政教育可以产生的影响,或者即便偶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分析,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需要进行融入,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担当精神,甚至不能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加强师资培养

高校要积极思考思政教育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看到“文化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思维方式及交往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育人的主阵地,高校的思政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也要关注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设计教师人文素质和人格修养提升计划,全方位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学习。一是要从政治站位的高度,加强对师资队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即组织教师多读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同时举办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元素与思政教育的交融,从而实现教育思想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向现代人格教育的迈进,最终实现思政教师政治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二是增加部分具有“文化味”的教学理念培训,促使教师改变一味重概念讲解、理论重申的教学模式,能够灵活运用鲜活事例,把同心同德、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等伟大精神融入教学,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增加教育的生动性。三是组织教师走出校园,深入思政教育基地,接受家国情怀教育,具体可以让思政教师深入文物保护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等,了解文化遗产知识,这有助于其在以后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社会科学等知识融入教学,使思政教育汇集关爱、凝聚力量,充分诠释“爱人利物”的价值追求,全力保障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

(二)革新思政教材内容

加强思政教育,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其中优秀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思政教材的编写思路与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新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进行,思政教学的备课与讲授要严格依据教材进行,学生的学习也必须以思政课教材为依据。因此,高校思政课要紧紧围绕“三教”改革,深入落实教材改革的任务,而这需要教师突破思维局限,打开想象空间,运用新的教学观和方法论,在教材的研发与编写上下功夫,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突出文化自信,做好教材编写工作[8]。具体而言,教师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增强思政教材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突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根本理念,贯彻党的思政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具体执行方面,教师可以适当融入文化元素以承载思政教育,从而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教材,由此教育和启迪学生。

(三)改革思政教育活动

教师要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思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作为开展思政教育主要渠道的高校,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结合点,即以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思政教育的文化大背景,将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主要节日的习俗、民族风情元素提取出来,借助其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礼仪道德、伦理观念等厚重的文化内涵,开展思政教育专题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真正发挥价值和作用;其次,可以根据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有所侧重地开展书法、篆刻、国画、剪纸、京剧、秧歌、地方戏曲等国粹与民间传统艺术教育活动,利用可知可感的文化,让学生欣赏形象具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了解其形成和发展历史,从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包含的民族精神与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邀请部分具有一定造诣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学者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举办相关展览,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四)借助网络技术,拓宽思政教育途径

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途径、思维方式及价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此,高校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对学生开展广泛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最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基于此,教师可借助新媒体影响广泛、传播迅速、成本低、参与度高等优点,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获取与交流,以做好育人工作。高校可挑选德才兼备且具有一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组成思政教育团队,并选取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的经典名著、革命故事、红色文化等,在网络平台发布并组织互动,以更符合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具体而言,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开设公开课与选修课,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并扩大其覆盖面,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从浅层认知发展为深度热爱,以达到质的飞跃;二是可以考虑在网络教学平台设置直播功能,即高校可以按照主题要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筛选合适的资源运用于网络主题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自觉担当起传承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加学生文化传承的理性与自觉”;三是在学习平台增设政策法规学习板块,并在此板块中及时上传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出台的政策、制度文件,同时做出专业的解读,以此促使学生将文化学习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掌握经世致用思想,成长为既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有思想追求的新一代青年。

五、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教师可教育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感悟文化,增强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10]。概言之,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渗透,可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思想境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最终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731.

[2]孟思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汉字文化,2021(23):184-186.

[3]马利英,宋开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7):13-16.

[4]杨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几点思考:以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22,44(6):166-168.

[5]连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和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5):1-3.

[6]陈其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6):14-17.

[7]耿泽.新征程视域下思政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1,31(5):48-51.

[8]张营.从“两个结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J].理论观察,2022(2):41-43.

[9]王丹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究[N].中国文化报,2021-09-28(3).

[10]徐俊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以“两个结合”为基本视域[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2(6):78-84.

作者:马学海 李灵芝 单位:平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