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方法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我国的各项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画是不容忽视的精髓,它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不断地吸引着艺术创作者丰富它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而在我国教育事业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堂更趋丰富化,融入了多种教育模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方法研究,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入手,探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方法,从而为小学美术指导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
一、中国画的定义及艺术价值
1.中国画的定义
(1)概述
中国画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是中国民族绘画,所以兼具历史意义和传承意义。在每个朝代的中国画里,也有以题材进行的细致的分类,如人物类、山水类和花鸟类。这些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地在绘画风格上进行延续和创新,覆盖越来越多的绘画题材。中国画在世界美术之中,以其特有的渲染和泼彩方法、线条的使用方法、点钩染等绘画技巧独树一帜,因此,中国画主要涉及的绘画工具也是我国所特有的笔墨绢等。
(2)作品特点
根据中国画的作品特点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中国画之中每一种景物的构图比例极其重要,在各要素的大小比例上,五代时期画家关仝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关山行旅图》之中,山脉这一种景物在画面之中占有三分之二的比例,其余事物都较为微小化,而在一些其他的山水画作品之中,景物的比例又会出现较为均等的现象。而在黑白和浓淡等中国画构图之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合性,相互影响之间的平衡度,又是构成画面所涉及的内容。除此以外,还有虚实对比、天地相衬、动静对比、动静结合上的构图比例差别,所以,构图比例是中国画特点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画之中的笔墨是不能分割的整体,从笔法和墨法上的分别来看,笔法之中有点、钩等笔法技巧,而墨法之中又有积、泼等墨法技巧。笔和墨之间的关系是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共同进行意境的展现。中国画之中之所以会出现生动灵活的画面,就是因为画家在作画之时对绘画艺术的理解程度不同,对事物的神态和形态的认知不同,对笔法和墨法的掌握板块和程度不同。
2.中国画的艺术价值
(1)诗画结合产生的艺术价值
在许多中国画之中,都可以看到诗歌的存在,即画与诗是共同构成绘画作品的一部分,而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是由画与诗联动产生的,诗情画意一词也是来源于此。在诗与画共存的绘画作品之中,中国画的这一部分,往往蕴涵着非常多画家本人的审美偏好,这样的审美偏好也构成了绘画作品之中线条和色彩之间的融合与分离。绘画本身是一件将脑海中的抽象的创作想法通过艺术加工的方式,加入自身的审美偏好和情感的过程,而在诗与画共存的绘画作品之中,又增添了文学价值。许多画家一生都致力于在诗歌和绘画之间寻找平衡点,使得画中具有诗意,诗中也兼具画所展现的事物和观点,因此在艺术价值上更具层次性和丰富性,也有着独特的时代开拓意义。
(2)自然艺术价值
实际上,在许多的中国画作品之中,都可以看到自然的本源之美。大自然里的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在既定的自然规律之中发展壮大的。而在美学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自然之美。诸多画家在探讨艺术境界的提升时,也会非常重视自然之美。虽然在不同的绘画作品里可以看到不同画家的笔法和墨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笔法和墨法的差别仅限于个人风格上的差别,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不会忽视自然之美。所以,在任何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之中,自然艺术价值都是值得人们欣赏和感受的一种元素。
(3)意象审美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画之中,画家比较注重强调绘画作品中意和象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观赏者减少对意象的“形”的注意力。中国画的画家在绘画时更加追求艺术形象美学基础,在遵守一些绘画准则的情况下,对意象的形和神进行创作,从而解析与合并意和象之间的关系。意和象之间是相互连接和共存的,同时也能够表达画家的主观认知和主观情感。在花鸟画之中,客观对象的表现和画家的主观认知,主观情感的表达,相比之下,画家的主观认知和主观情感的表达更为重要。主观感受构成了作品之中的形与神的一部分,再结合客观对象中的形与神,从而让整幅绘画作品趋于完整。而在写意画之中,画家更加注重将客观事物进行人格化,在四君子的画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倾向。所以,中国画也具有意象审美的艺术价值。
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相比于小学其他学科的教育来说,是启蒙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的重要学科,虽然美术课并非在主课的范围之内,但是在美术教育之中,仍然对教学者有着诸多的要求,而其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便是一项不能忽略的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有较高的感受力,尤其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有着本能的原始的好奇心,所以,小学生往往会呈现出对外界信息接收能力强的特点。同样,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不断地对小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而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在美术教育之中,开展中国画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通过不同的欣赏方法,学会欣赏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感受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从而慢慢地培养出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更广阔的艺术欣赏视角。
2.促进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中国画教学,教师往往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笔法和墨法的研究,在传承中华民族瑰宝的前提下,指引学生吸收中国画之中的传统文化养分,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通过吸收知识与开展实践活动的结合,来促进小学生在美术创作能力上的提高,学习中国画和文学的结合方法,中国画和诗歌的结合方法,中国画和哲学的结合方法,在包容性里获得创作能力的启发。
在小学美术课堂的中国画教学上,美术教师若是想要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和学生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实现双向互动。双向互动,就是指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主动性,对教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都积极做出努力,在美术课堂上,也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情不自禁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快速完成,并主动在课后和教师就课堂内容展开讨论,进而创造出一种更为和谐的教学氛围。
1.课堂层面
(1)将中国画与一些现下流行的漫画等方式的绘画作品进行比较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也呈现出了对社会中的潮流文化追逐度高的问题。所以,许多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单一地讲述一些和中国画相关的知识,小学生往往会呈现出比较倦怠的状态,并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在一些名家的作品之中,画家通过绘画题材、绘画方式、意象想要传递出的一些个人审美观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还是较为复杂。各项数据调查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便是漫画,其中既包括一些日本和欧美地区的漫画作品,也包括一些我国的本土漫画作品,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将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中国本土的漫画作品、日本和欧美地区的漫画作品进行对比,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讲解中国画的独特魅力、艺术价值以及观赏价值。不过,教师在介绍中国画绘画作品的时候,除了绘画作品本身的讲解以外,还需要对画家个人生平进行讲解,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和绘画作品本身的学习要点相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提高课堂上的学习专注度。除此以外,每节课后,教师也同样可以邀请学生上台对绘画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2)创造互动情境,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连接度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丰富的图片、美观的PPT、优质的视频、高质量的音频,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教学素材。小学的学生每天面对的教学资料,大部分都属于文字型的教学资料,所以在面对图片型和影像型的教学资料时,往往会产生更高的关注度。例如,教师在讲授一些名家名画的内容时,也可以通过PPT的方式更生动地展示画家的创作经历、生平经历,同时也可以在PPT的页面里插入这节课所要讲述的相关作品图片。
(3)融入诸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中国画的创作,离不开笔墨纸砚,所以,美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美术作品本身进行讲解,还需要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真正掌握笔墨纸砚的运用方法,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学会调制不同颜色的墨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国画绘画技巧的不同阶段都有着正确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将详细进行论述。在握笔训练方面,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中国画的主要画笔工具是毛笔,介绍不同品种的毛笔,并提倡用软质的毛笔进行绘画,并且在课堂上为小学生讲解正确的握笔姿势,进行示范,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上明确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什么,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反复的训练。在蘸墨能力上,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学生讲述蘸墨能力的不同,会导致的不同结果。一些提前在中国画兴趣班之中学习过蘸墨技巧的小学生,往往可以在课堂上快速地完成美术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一些从未接触过中国画绘画的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蘸墨不均匀的现象,在蘸墨过多或蘸墨过少的时候,都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教师需要着重训练学生在蘸墨方面的能力,毛笔上蘸墨的量便决定了绘画作品之中浓、淡、焦的变化。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础上,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细致地观察这三层颜色,学会辨别这三层颜色,并在心中有比较直观的印象,接下来再去传授学生的蘸墨技巧。
2.课后层面
(1)设计分层作业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改革之后,各位教育工作者便有了新的时代责任:践行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不仅要关注学科本身,更要关注人。在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中,也有着关于分层设计作业的教育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育工作者需明白,教育不分对象,也应当从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层设计作业也并非是在“双减”政策的开展下例行公事和完成任务,而是真正改变自己一部分的教育理念。在开始分层设计作业的活动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单边交流和单向灌输,而在分层设计作业活动开始后,这样的状况往往能够得到改善,变为双边交流,互相加深对对方心理需求的理解。所以,教师应当自愿、自发地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加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作业的分层设计上,一般是对具体的某一课内容进行分层设计,所以,课本中各篇目的内容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分层设计上,一定要注重系统性的规划思维。在小学中国画课程之中,每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技巧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需要尽量兼顾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时,对班里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绘画能力进行区分,分批次地布置作业。只有将单篇的内容放进单元之中,才不会割裂各篇的内容,作业的分层设计才能拥有更高的稳定性。
(2)数量合适,同时兼顾教学难度要求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他们表现出了好奇心强,在信息化时代容易受到互联网干扰的特点,所以应当结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特性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小学美术教师在设计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中国画学习课程作业时,应当对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进行规划,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进展略快、数量略多的作业,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布置进展略慢、数量略少的作业,例如,在中国画的初步教学阶段之中,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布置模仿绘画风格进行作画的作业,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布置了解画家核心绘画思想的作业。当学生的学龄处在增长的过程中时,教学工作者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对作业分层设计的思路进行创新。
四、总结
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人生后续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小学学生课业压力大,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美术教育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启迪学生的美术思维,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中国画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瑰宝,在小学的美术教育之中,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中国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的魅力,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自发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注意力,完成对学生更高水平的审美能力的塑造。
参考文献
[1]郑健.作业评价:把舞台还给学生[J].小学教学研究,2016(06).
[2]李翡斐.浅议美术欣赏的认识[J].才智,2019(02).
[3]王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0(14).
[4]顾雯.“对话”教学在美术课中的运用——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J].教师,2020(36).
[5]赵世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51).
作者:岳靓 李路鸽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