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促进了幼儿教师队伍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推动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探讨农村卓越幼儿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信息素养、情感素养、专业发展素养等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为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卓越教师;乡村振兴;农村教育;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养;

教师教育2018年1月实施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农村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农村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地区教育差距的题中之义。

一、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需求

学前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水平的高低。受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前教育成了国民教育的薄弱环节。幼儿教师与幼儿教育是命运共同体,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作为提高幼教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农村卓越幼儿教师中起关键作用。

(一)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满足时代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倡导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幼儿教师,明确了农村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目标与方向。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定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力支持。

(二)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激发系统内生力为核心,以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为手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强、质量高为主要特征,突出乡村生态与文化特色。它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城乡学前教育的一体化,另一个是农村学前教育的特色化、。卓越幼儿教师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教师。农村卓越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需以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诉求为前提进行针对性探讨,目标是通过农村卓越幼儿教师的努力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相较于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而言,农村卓越幼儿教师更有特殊性、卓越性、区域性、乡土性、朴素性和文化性,而具备这些独特特征的农村卓越幼儿教师的优质教学可提高乡村教育的水平。

(三)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飞速增长。2021年我国共有幼儿园29.5万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805.2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8.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这些都需要国家的巨大财政投入。尽管国家为普及学前教育,给予学前教育事业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仍然面临总量上资源投入不足、结构上资源布局不合理、质量上整体较低和“小学化”倾向明显等现实困境。近年来国家鼓励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幼儿园师资供不应求的状况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降低,部分入职的幼儿教师综合素养不足,使得幼儿教师在社会的形象上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农村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数量及质量的现实诉求十分强烈。

二、农村卓越幼儿教师核心素养构成

近年来,学界大量涌现有关幼儿教师素养的研究成果。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学者们开始探索培养卓越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策略。农村卓越幼儿教师核心素养是在工作环境中个体所能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指向卓越幼儿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知识,且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基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本研究将从融合教育素养、信息素养、情感素养、专业发展素养四方面论述农村卓越幼儿教师核心素养。

(一)融合教育素养

所谓融合教育,指的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融合教育素养是融合教育理念与态度、融合教育专业知识和融合教育专业能力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成绩显著,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学前教育也愈渐受到国家重视。培养农村幼儿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既有益于特殊儿童平等享受教育权,又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干预减少身心障碍对农村特殊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农村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整体滞后。四川省全省125所特殊教育学校中,附设有幼教班的不足10所,相当数量的特殊幼儿分布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特殊幼儿教育得不到有效保障。许多小规模的乡村幼儿园既没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也没有特殊教育专业设施。由于缺乏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普通农村幼儿教师面对特殊幼儿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掌握特殊教育知识,加上农村幼儿教师身兼保教工作且工作繁重(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繁杂的农务),再加上编制岗位少、收入低,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状况会挫伤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情感,让农村普通幼儿教师胜任融合教育变成一项困难的工作。由于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很多幼儿教师不知道如何实施融合教育,心理上也不太愿意接受特殊幼儿,因此在态度上会比较消极。有学者指出,学前阶段儿童所拥有的教育机会的多少和获得的保教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幼儿学前智力发育水平,而且影响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由于农村特殊幼教班、特教师资的缺乏,特殊需要儿童不得不接受随班就读的“特教融合”教学,这要求农村幼儿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树立特殊教育职业理念,努力发现和欣赏特殊幼儿的优点。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正常幼儿正确认知并接纳特殊幼儿,为农村特殊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特殊幼儿的言行举止解读其想法,及时应对特殊幼儿出现的各种状况,给予及时的教育和情感关怀。

(二)信息素养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和运用,并且能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以传递教学信息,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提出,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学前教育的信息化越来越受重视,培养农村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发展。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对信息知识的整合意识,在活动设计上还不能恰当地捕捉当前热点和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缺乏信息吸收、加工、整理和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教育信息需求的增加,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势在必行。信息素养的培养能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激发农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农村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渠道匮乏,与外界的交互学习较为困难,这要求农村卓越幼儿教师能掌握网络基本信息,学会使用网络技术、具备网络操作能力,借助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资料数据搜索、网络交互式教学和为农村幼儿建立网络档案袋等方式,优化农村幼儿园管理及农村幼儿档案数据管理;熟练运用一些常用软件,如使用PowerPoint、Flash、Word等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农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在农村,教师会带幼儿到田野观察记录土豆生长过程,但由于幼儿不能亲身体验种土豆的全部过程,教师可以运用Flash将土豆的成长过程制作成动画以加深幼儿的理解,并通过网络技术制作种植土豆的游戏去引导幼儿亲身体验种植土豆的每一个步骤,寓学习于游戏中,使幼儿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

(三)情感素养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其反应。情感具有个体差异性,当农村幼儿教师将农村情感根植于心底时,这种情感就会成为其不懈奋斗的内在动力;当农村幼儿教师将农村幼教事业作为个人的人生追求时,他们就会扎根农村奉献教育。情感素养是农村幼儿教师奉献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内在支撑,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保鲜剂”。有学者将情感素养分为情感识别素养、情感表达素养、情感调适素养,分述如下。1.情感识别素养情感。识别素养指教师识别幼儿情感需求的能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目众多,农村的育儿方式大多属于“放养式”。由于缺乏父母的照料与教育,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发展主要存在营养不良、情感交流障碍、早期智力开发受阻等突出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第二场所,幼儿与幼儿教师相处的时间较多,幼儿期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教师的情感呵护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卓越农村幼儿教师需要更加关心、关爱农村幼儿,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能根据幼儿的外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动作言语分析其情感,及时捕捉幼儿的需求,给予幼儿爱的关怀;同时需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掌握卫生学和心理学,积极识别幼儿的情感,引导幼儿表达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2.情感表达素养情感。表达素养指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意义回应的能力。良好的师幼互动能使幼儿的情感得到积极有效的回应,继而促进幼儿情感积极表达。然而农村幼儿教师语言反馈质量不高且略带控制性,加上语言用词都较消极,对幼儿的提问缺乏开放性回复,无法有效满足幼儿的应答需求。另外多数教师常以成人视角或出于秩序管理和确保活动计划顺畅性的考虑,忽视幼儿自身的需求、提问、发现和观点,往往无法有效解决幼儿的问题或给予适当的回应。这就要求农村卓越幼儿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回应幼儿的情感,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语举止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提高语言技能,为幼儿创建积极的情绪氛围并给予幼儿个性化支持。3.情感调适素养情感。调适素养指教师调节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农村幼儿教师需进行农村人际关系适应、农村幼儿园环境适应、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心理适应,锻造属于自己的调适模式。有研究者发现,因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不高、社会保障欠缺等因素,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樊婷婷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乡镇幼儿教师面对工作压力和挫折能冷静解决,但还需要增强自身调节与应对能。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生活状态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丰富教师在农村的生活;学会调节情绪,有利于教师正确处理消极情绪,降低职业倦怠感,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期待值,激发工作热情。

(四)专业发展素养

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以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从新高度看待事物以达到思想与情感的升华。如果说合格教师培养主要依靠外界的教育影响和文化熏陶,那么卓越教师的培养则源自内在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卓越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村卓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程开发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两个方面。当前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仅为专科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较少,这使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普遍较弱。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体现,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素养的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指农村卓越幼儿教师能根据本土文化及农村幼儿发展特点,有效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凸显课程的区域性特点。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材料(泥土、石头、蔬果、树木、农作物等)、自然环境(田野、树林、山坡、溪流等)和独特的风俗文化,要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促使教师充分意识到丰富的自然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根据地域特点构建本土化课程。科学研究能力指能熟练掌握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农村幼儿教师长期扎根乡村,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有更客观、更真实的了解,因此需要农村幼儿教师以研究者身份参与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但我国农村幼儿教师普遍缺乏科研能力,他们在研究资料分析、研究数据处理、研究方法运用和研究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待提高,而科研能力能让农村幼儿教师在研究中了解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在农村卓越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信息素养、情感素养、专业发展素养四要素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构建现代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给予农村幼儿教师融合教育切实的支持

首先,完善融合教育政策,给予政策支持。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指导,根据学前特殊教育的现状并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融合教育深入农村幼儿园,给予教师法律地位、薪资待遇及特殊教育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其次,整合社会多方资源,给予培训支持。教育培训部门应定期将农村幼儿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融合教育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到县、镇进行融合教育知识讲座;区县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要引导社区开展特殊教育培训,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实践指导;高校要为农村幼儿教师制订融合教育专题培训计划,如“国培项目”、网上公益讲座等;农村幼儿园要主动为农村幼儿教师争取融合教育的培训、研修机会,有条件的可带领幼儿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开阔农村幼儿教师的视野,丰富其专业知识。

(二)创建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教师信息素养提高

农村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多方面保障,激发农村幼儿巨大的潜力。因此培养卓越农村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需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培训应循序渐进、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要根据农村学前教育的信息化特点进行培训;根据教师个人培训的进度开展分层培训,并在不同培训阶段进行相应考核。第二,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保障农村网络通畅,增加经费支持及硬件、软件设备的供应,保障教师素养提高的物质条件。第三,幼儿园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建立奖励机制以鼓励教师学习信息知识、信息技术等。幼儿园可联合社区组织相关教育信息技术竞赛,并以此作为教师信息素养考核的内容之一,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农村幼儿教师的乡土情怀,增强责任感

乡土情怀指农村教师对农村、农民和农村幼儿的热爱和依恋,是教师的内在积极情感。乡土情怀既是农村幼儿教师坚守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基础,也是农村幼儿教师关爱农村幼儿、开展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农村幼儿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乡土情怀,要认同农村幼教职业,学会情感调节,促进积极情感形成,产生职业幸福感,积极投身于农村学前教育。社区、乡镇可举办本地的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知识竞答等,邀请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增加幼儿教师对本地文化的理解,促进与当地民众的交往,潜移默化地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情感熏陶,通过强化乡土情感使农村幼儿教师逐渐融入农村生活,与农村人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地位,降低农村幼儿教师的离职意愿。以多种形式表彰农村幼儿教师的成绩,肯定农村幼儿教师的付出,树立良好的农村幼儿教师形象,形成尊师、敬师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在教师的培训内容中加入农村教育史、乡土文化元素,让农村幼儿教师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发展史与发展困境,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防止在工作中产生懈怠感。最后,乡镇政府可定期慰问农村幼儿教师,积极关怀农村幼儿教师的生活情感状态,及时对教师的消极情感进行疏导,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激发农村幼儿教师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热情,提高其职业幸福感。

(四)激发教师发展动力,促进专业成长

幼儿作为特殊的个体,其教育教学需求需要幼儿教师不断探索。卓越农村幼儿教师的养成既需要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技巧与人际交往能力,又需要幼儿教师主动学习、不断学习以促进专业成长。县级政府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农村幼儿教师参与农村学前教育研究、乡土课程开发,并积极为幼儿教师的调研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幼儿园设置公开的农村幼儿教师评榜及职称评选,将优秀农村幼儿教师推荐到镇、县进行表彰,强化农村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激励教师继续学习。幼儿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主动并谦虚地向农村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前辈、同事等请教教学问题;实地观摩一线优秀农村幼儿教师的课程,寻找优质教学视频、优质教案并主动学习;借鉴优秀作品优化自己的本土化课程,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培训结束进行优秀学员评比、奖励。在培训时,应注重培养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帮助教师形成终身学习观;将农村的人文素材纳入培训内容,根据农村的人文、地理、教育等特点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理论与实践指导。

四、结语

融合教育素养、信息素养、情感素养、专业发展素养是农村卓越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对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和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化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卓越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须以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凸显农村卓越幼儿教师的卓越性与区域性特点,促进农村卓越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王鉴,谢雨宸.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与长效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效[EB/OL].(2022-04-26)[2022-06-14].

[3] 胡马琳,蔡迎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学前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71-77.

[4] 陈秋珠.卓越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及实现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5-92.

[5]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37-42.

[6] 崔志月.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7] 陈立.四川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26(5):121-123.

[8] 郝文武.农村特殊教育研究的意义、问题及建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14(1):71-75.

[9] 李静.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与培训需求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J].教师发展研究,2017,1(4):62-68.

[10] 刘丹,刘凤娟.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0):58-61.

[11] 邓红红.农村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与提高策略[J].教育探索,2013(7):145-146.

[12] 王中华,周洁方.乡村卓越幼儿教师核心素养构成及其培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81-90.

[13] 刘永虎.幼儿园教师情感素养探析———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幼关系构建操作手册:幼儿园教师卷》[J].中国教育学刊,2021(1):136-136.

[14] 陈国维.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及解决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1):65-66.

[15] 梁秋立.城乡幼儿园一日活动情境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16] 蒋路易,郭力平,吕雪.CLASS视角下师幼互动研究的元分析———基于中国14省市892名教师的师幼互动质量评估结果[J].学前教育研究,2019(4):32-44.

[17] 向海英.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幼儿教师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9(4):82-90.

[18] 李悠,张晗.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4(8):115-117.

[19] 郑小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20] 樊婷婷.乡村振兴背景下“90后”乡镇幼儿教师职业适应的差异———基于贵州省50所乡镇幼儿园的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37(3):91-98.

[21] 龙宝新.卓越教师的独特素质及其养成之道[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1):90-96.

[22] 杨兵.重庆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3] 刘琳.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4] 马多秀.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及其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3):42-45.

[25] 黄胜梅.基于层次回归分析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失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对淮南等三市的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2):62-67.

作者:周廷红 徐东 田肖宜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