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中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开始凸显,需要引起当代人的高度关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并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和思想,所以教师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保证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素质教育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传统
该课程包含了大量与道德和法治等有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重视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还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达到教学效果,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只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教学,那么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对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转变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中,使教学内容符合他们的实际年龄特点。由于道德与法治教育属于一种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更加积极地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的主动探究较少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会因为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较大阻碍。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依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他们很难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正因如此,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因此所教授的内容也会不利于学生吸收。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确保教学达到最优效果。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当今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大量西方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内,这给我国的教育行业带来了一定冲击,而且很多思想还影响到了当代学生,让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具有多样性。对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生对于道德和法治内容的了解,以此来提升当前的教育水平,让学生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进一步扩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化思想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低,因此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性认知,容易对很多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让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创设情境教学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带着个人情感来学习教材内容,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等现代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教育教学当中。通过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大量教学资源有效进行整合,以此来实现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而言,其能够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将更加潮流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能够让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进而使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通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其也能够让教学更加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出课堂当中各项先进教学设备的功能。和过去的教学方式相比,情境创设更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教育资源注入全新活力,而教学视频等内容的应用也会给学生带来良好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
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教师需要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大量的学习知识,而且还要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满足其年龄特征的学习环境,这对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在教学时坚持活动情境的创作原则,让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加开放。
(一)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里,而且还要让相关的主题内容更加新颖。通过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常规的局限条件,在开展活动时使学生拥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选择。
(二)生活化原则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秉承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原则,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来教育学生。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综合性原则
小学道德和法治学科涉及到了很多知识领域的内容,其中包含大量与历史以及政治等有关的知识,而且不同知识之间还存在着较强的交叉性,会涉及到品德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等不同方面。对此,教师需要坚持综合性原则,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来提升教学效果,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增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增强师生互动,不能仅凭教师一个人的自导自演,更应该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师生双向互动的方式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听取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会对自己所遇到的各种事物存在独特认知,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才能够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一名学生的特点,以此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其属于一种与中华文化有关的教育内容,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充分结合,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例如,小学生通常会对一些流行元素较为敏感,会对其充满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找出这些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点,以此来提出更多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随后通过一定的引导,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批判和创新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角色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真正将自身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到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
(二)将文化元素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法律与道德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他们的比较思维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探索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化因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在此期间,教师要在情境当中融入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内容,以此来介绍相关概念,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使其充分感受到这些内容的语言力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概念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建立起情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用于巩固知识的游戏,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学生将这些知识所遗忘。通过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坚持精学多练的原则,能够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三)重视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融入
良好的情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多种对话方式将情境与阅读结合到教学当中,以此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进而使其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当中的各项知识。与此同时,通过结合情境与阅读材料,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让师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索事物本质,以此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习《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这一课时,教师并可通过多媒体等设备向学生展现家乡的各种美景,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家乡的情况,进而产生感性认知并提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高度还原真实场景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也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习《大家排好队》这篇文章时,教师便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人们排队时的场面,因为学生在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排队的场景,因此通过多媒体当中的各种排队图片和视频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而且在选择排队图片或视频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将两种不同的排队行为进行对比,其中一个视频会向学生展现不排队的场景,而且场景中还会出现因为不排队而产生各种争执,当学生看完这一视频后,老师可以向他们询问排队的原因以及排队的好处。而学生在看完了排队的对比图片和视频后,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认为排队能够有效节约时间。对此,教师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提问,让学生对不排队的行为进行多角度批判和思考,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五)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在小学的德治课当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加深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促进其法律意识的提升。通过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能够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让德治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当中,逐渐形成法治精神。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生活规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过马路时的交通规则,提升他们的规则意识,然后可以教育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使其能够在过马路时等红绿灯,并学会思考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最后,教师可以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将规则意识联系到学生的其他日常生活当中,使其能够深入理解应该如何遵守规则,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名遵守规则和纪律的优秀学生。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学生可以了解课堂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能够深刻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进而在生活当中积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五、结语
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师而言,其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问答课堂情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让他们对相关知识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邹庆甜.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J].科普童话,2020(14):172.
[2]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48—49.
[3]欧阳丽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成才之路,2019(23):151.
[4]吴映.让法治意识悄然入童心——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创设“操作要义”[J].中小学德育,2020(5):48—50.
作者:刘祥娟 单位:日照市高新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