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三教改革问题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学校三教改革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学校三教改革问题与对策

摘要:“三教”改革是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是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三教”主要存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教材体系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等问题。该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中职学校“三教”改革,提出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三教改革;产教融合

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1],促进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三教”改革的核心是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深化“三教”改革时,职业院校要赋能教师以提升其素养和能力,升级教材以推动教材改革,激活教法以推动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质量提升。

1中职学校“三教”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各个学校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双师型”教师短缺,教材内容滞后,教法单一,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落实不到位[2]。

1.1教师队伍水平整体不高

1.1.1“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达标。“职教20条”提出: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有108.3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5.74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增长1.72%。生师比为19.54∶1,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教师队伍总体的92.92%,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占教师队伍总体的30.87%,比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比例虽有所提高,但与“双师型”教师占教师队伍总体50%的目标仍有距离。1.1.2教学理念有待更新担负着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重任的教师要破除传统教学理念壁垒,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综合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1.1.3教师企业实践经历有待增加。目前,中职学校在招聘专业课新教师时,要求教师具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但由于该规定实施时间较短,招聘到的符合条件的新教师人数占教师队伍总人数比例较低。总体上看,中职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虽有所增加,但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此外,中职学校教师管理实施坐班制度,导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企业实践。1.1.4教师的科研攻关意识有待增强。中职学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利好政策的推行,中职学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较以往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学校科研氛围不浓厚、投入不够、力量不足、参与度低、科研成果质量低等问题。根据2014年和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职学校的获奖级别有了新突破,有成果问鼎特等奖;获奖数量也有所增加,但增加比例不明显;校校、校企合作共同获奖项目显著增加。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科研意识正逐渐增强,校际间横向联合、纵向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意识也有所增强,科研成果普惠面扩大。但中职学校科研成果在2014年和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的占比均不到1/3,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见表1)。

1.2教材体系相对落后

教材是学校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教材的选用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3]。1.2.1教材内容缺少职教特色。目前,中职学校教材的内容普遍滞后4~5年甚至更长,不能完全体现职业岗位的最新要求,与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不契合,导致学生的职业态度和目标不清晰。此外,教材内容重复、拼凑现象严重,部分内容前后矛盾、逻辑不清,错字错句等低劣错误频出,缺乏严谨性。1.2.2教材形式有待完善。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基本是传统的纸质装订教材,强调“教”的内容,缺少“学”的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职教20条”的提出和落实,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应运而生,但只局限在个别专业的个别科目,尚未得到完全普及。现行教材在形式上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1.2.3缺乏“互联网+”配套教材在5G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出现了大量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但缺乏与之配套的、便于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的数字一体化教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1.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1.3.1“填鸭式”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中职学校学生专注力不强,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不高,“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集中精神,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应注重知行合一,既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技术技能。1.3.2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融合不够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PPT教学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一种误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翻转课堂、VR技术、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破解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2中职学校实施“三教”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中职学校的“三教”改革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平台,将企业先进的理念、工艺、规范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建立结构化的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教”与“学”并进式新型教材,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2.1教师改革层面:赋能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2.1.1落实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中职学校招聘新教师时要严格落实“职教师资12条”新进教师准入规定,严格考核应聘者的企业工作时间、实践经验,对于企业高技术、高水平人才,可以适当放宽学历限制,引进优质的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2.1.2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借助职教集团、行业协会等产教融合平台,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立德树人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发展梯队,破除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瓶颈,满足1+X证书制度试点、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需要,形成适应教学改革发展新形势需要的创新型教学团队。2.1.3有效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健全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坚定的政治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4];丰富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建立稳定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企业顶岗实践;吸纳企业技能专家为特聘兼职教师,提高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形成专兼结合、校企联动、互为聘任的结构化教师团队;强化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强化教师科研素养培训,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领域科研课题,参与企业发展难题科研攻关项目,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服务产业能力。

2.2教材改革层面: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2.2.1坚持教材“优选优编优创”原则。教材遴选要立足中职学生学情和专业特色择优选择。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教材,教材编写要立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鼓励开发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配套的数字立体化教材;鼓励教师开发“多元化、立体化、模块化、活页化、交互化”的校企教材;鼓励教师开发与1+X证书相配套的模块化教材,立足岗位工作过程,引入典型工作案例。2.2.2教材内容要体现职业特色和思政教育。一是教材开发要与企业行业密切合作,鼓励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参与教材调研论证、规划设计、专业编写、技术指导等工作,教材内容要融入企业最新的工艺、技术、规范,反映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二是教材内容要融入思政教育,将技术技能与爱国、爱企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培养适合我国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3教法改革层面:凸显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特点、环境情况等因素,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型教学环境,构建智慧型课堂,借助虚拟仿真、VR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新教法,开发高质量线上课堂,创建与企业同步的协同实践课堂,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参考文献

[1]宋良玉.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94-96.

[2]康坤.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深化“三教”改革的关键[J].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2020(4):15-18.

[3]杨鉴,沈军.以赛促教的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理念、问题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11):45-51.

[4]徐桠楠,徐兴林,徐道平.新时代应用型高校“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3):55-59.

作者:王玲 单位:沈阳市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