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讲稿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教学讲稿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案的教学安排对授课内容所撰写的文字稿,是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所承载的是教学知识信息,是教师组织教学所需的教学文件之一。随着传统教学手段逐渐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进化,有人认为讲稿是可有可无的,上课有教案和课件就足够了,因为课件就是教师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托。有些多媒体授课的教师把精力倾注在课件上,对写讲稿并不十分重视。鉴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理解教材、丰富思想储备、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多媒体教学讲稿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讲稿;高校;重要性
课件和讲稿就像双人舞一样,在紧密配合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自由发挥空间,二者在课堂教学中有分有合,相互衬托、相映生辉,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形式活泼,更好地突出多媒体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来说,不仅要有知识性,而且也要有教育性。“多媒体在丰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只有让课堂教学“出彩”,才能让教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讲稿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梳理教学内容、优化语言表达
讲稿写作。是教学语言梳理的过程。一份倾注了教师心血的讲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语言,使知识更加充实、内容更加连贯、逻辑更加严密。在写作讲稿的过程中,通过对讲稿的文学润色,使教师的口语表达更加顺畅、更加具有文学美感,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感染力。我们不能奢求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头作文能力和临场即兴发挥的能力,不能按照媒体“名嘴”的口才要求教师,况且课堂教学也不是脱口秀,而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理论深度,要体现教学意图,并且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来展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类教学,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要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内心,除了以知识性的教育传播真理之外,也需要情感的倾注和美的熏陶。教学表达的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理论型、叙事型还是诗意型教学,都需要精心组织语言,单凭临场发挥是不够的。多媒体教学语境下的思政课教学艺术对语言艺术性的要求更高,如果不注重讲授艺术,不注重在讲稿艺术性的锤炼上下功夫,甚至让精美的教学课件配上一堆语言垃圾,那不仅是在浪费多媒体资源,而且也减弱了多媒体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不想追求卓越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想博得学生喝彩的思政课教师不是好教师,而一堂好课的背后是深厚的底蕴和修养,这底蕴和修养即来自于讲稿写作的功底。当然,有了讲稿并不意味着上课就是背讲稿。教师写完讲稿后,反复熟悉几遍,记住大体的脉络和主要案例,也可以把讲稿提纲、重点提示及精彩语言写到纸上,简明扼要、寥寥数语就可以了。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把讲稿抛到一边,甚至忘到脑后,教学演讲随着灵感的闪现而随心所欲纵情发挥。但把讲稿“弃之不用”,并不意味着讲稿没用,就像练武的人对待武功套路,初学者必须要把一招一式练得纯熟,但要达到高手境界却还要忘掉套路,以达到从心所欲天人合一之境。对教师而言,有讲稿与没讲稿、是否认真构思写作讲稿并精心加以润色,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如果说授课提纲和教学课件是教学的“骨架”,那么讲稿就是教学的“血肉”。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有了讲稿就意味着“有的可讲”,没有讲稿就可能面临“无话可说”或“不知再说些什么好”的尴尬境地。
二、深入理解教材、催生教学创新
多媒体讲稿。写作过程是深化对教材理解的过程,是对学科知识体系进一步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的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鲜活的社会现实,以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基本艺术规范为依据,把教材中严谨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转换为适合课堂教学的再生话语体系,并以教材体系为依据,创造出多媒体教学语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演讲体系。教师授课要根据教材和大纲来进行,但这并不等于教师没有主动性。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更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教学活动也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机械行为,而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需要把教材内容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知识模块,并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使学生能够借助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在充分的“前理解”状态下接受新知识。这种创造不是对知识本身的改变,而是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入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地理解,不仅要在对这门课的知识体系有完整把握的基础上,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乃至上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而且要将信息和资料整理成文,将其纳入到教学讲稿的逻辑体系之内,形成教师自己的再生话语体系。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就必须自己准备一缸水甚至“一潭水”。这就要靠教师的辛勤劳动来获得,要靠教师广泛涉猎和悉心研究来充实教学讲稿的写作。在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语境下,教学讲授要体现多媒体教学的艺术性,是多媒体教学艺术的一部分。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课件所承载的多媒体图文声像教学信息;二是教师讲授过程中的口语表达信息。两个方面的教学信息犹如双人舞,必须要做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教师如果没有教学讲稿,教学讲授只是根据多媒体课件所展示的图文声像信息进行临场发挥,那实际上只是多媒体课件的“单人舞”,教师只不过是课件的陪衬。要想跳好这场“双人舞”,就必须有一套与多媒体课件内容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呼应的多媒体教学讲稿。这套多媒体教学讲稿既要体现出对教材内容的创新,又要体现出多媒体教学创新。从内容来看,要以体现多媒体教学艺术性为原则,对教材文本进行多媒体口语表达范式的转换,还要从与多媒体信息互补的角度来照顾到教学讲演的独立性,使教学讲演具有独立成文的“华彩”部分。一套好的思政课多媒体教学讲稿是需要反复斟酌的,既要以教材体系为基本写作依据,又要与多媒体课件密切配合,还要做到尽情发挥、独领风骚,是具有一定写作难度的教学艺术作品。如果对于教学讲稿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是难以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独特魅力的。
三、丰富思想储备、加深学术积淀
讲稿写作本身就是在备课,也是在储备思想。通过讲稿写作,教师积累了经验,充盈了知识的储备,深化了思想的深度,搭建起知识和学术的框架。很多著作和研究成果就是从写讲稿起步的。教师到大师之间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而要开辟一条横跨这条鸿沟的成功之路,少不了广泛的涉猎和海量的讲稿写作。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思想者永远是孤独中的斗士,抬头仰望星空是哲人的思想之路,只有当面对浩瀚星空的时候,人的思想才能尽情地徜徉。从教师的生活习惯来看,讲稿写作进入酣畅之际,往往也是在夜阑人寂、孤影伴灯之时,手下虽凝神敛气、奋笔疾书,思想却已然跃出斗室与天地相通、与古今大师对话,思想之泉在不经意间源源不断地涌出,丰富联想所启发的灵感不断冲撞着每一个神经细胞,而大脑则不断地把这些灵感归入思维的各个脉络和分枝,汇集成滔滔不绝的思想长河。因此,教师的内心独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对知识与学问的梳理和思考,引发对世间沧桑之变的深刻哲思。把这些哲思灌注到教学中,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心中的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和引路人,内心独白就是教师的思想之源,写作教学讲稿正是使教师沉浸到这种境界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在“打坐练功”。教学讲稿的写作虽然有一定的文体框架,但更多时候是一种自由发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的教学讲稿来说更是如此。在没有任何形式约束的前提下,教学讲稿的写作能够更有效地捕捉一闪即逝的灵感,即便有时候逻辑上有些混乱,但稍加整理即可成为思想的亮点。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象,具有青年人特有的逆反心理,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的群体。讲给大学生的课程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性,只是按部就班地灌输课本上的内容,那是一定不会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做的,就是通过深入学习和探讨,吃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思政课教师就要有饱满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思想修养”,并结合当前时事政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人生感悟,以思想者的高度把握教育和教学,把书本上的理论和观点化为自己的教学创新成果,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这才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道。思想者是需要磨练的,要靠知识的日积月累、思想的凝练升华来完成,要勤于思考,也要勤于动笔,才能最终成就思想者的睿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由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教学讲稿虽然不等于教育日记,但教学讲稿的写作是教学的积累,与写教育日记是有相通之处的。教学讲稿的积累同样是教师的一笔财富,是教师教学功力的积淀。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虽然注重教学艺术性,但对于思想性和学术性仍然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对于思想性的要求更为突出。因为思想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个有思想、有才华的思政课多媒体教师往往是学生们崇拜的偶像。多媒体讲稿的写作不仅不会排斥学术性和思想性,而且要求学术视野更加开阔、学术积淀更加深厚、思想和艺术修养更为突出。多媒体教学讲稿的写作,正是丰富思想储备、加深学术积淀、砥砺意志和品德的过程,是全面提高思政课多媒体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一环。
四、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
教学讲稿。能够有效地整合多媒体素材与教学内容,使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发挥出最大效用。多媒体教学是以教学课件为基本依托的,而教学课件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讲课提纲,也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套路”和流程,比如什么时候展示图片、什么时候播放音频和视频、什么时候由教师来讲授、什么时候进行课堂练习等,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就应该对这些流程有一个基本的筹划,而筹划的过程就是教学课件与教学讲稿相互磨合与适应的互动过程。一方面,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当教师把精心准备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按照教学安排插入授课提纲下各个层次页面的时候,头脑里就有了一幅图景,教学讲稿实际上就是脱胎于这幅图景。也就是说,由于这些多媒体素材都是为了做课件而精心挑选的,其所承载的大量信息本身就是教学内容。教师在做课件的同时就已经在酝酿教学讲演的稿子了,课件做完,教学讲稿的腹稿也已经基本成型。另一方面,教师在根据课件流程写作教学讲稿的时候,也要根据内容需要,对课件中的多媒体素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和修改,以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二者反复调试,最后形成完善的课件+讲稿的多媒体组合。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教学讲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只有教学讲稿才是最终讲给学生的内容,是衡量课件是否得心应手的最终标准。教学讲稿的写作实际上是整合多媒体素材与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课件与讲稿成为一体,使教学课件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因此,在教案、教学讲稿、多媒体课件这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三剑客”中,多媒体课件处于中心位置,多媒体教学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课件进行;教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总体安排,要为课件和讲稿服务;而讲稿则是授课的直接依据,与教学课件相互配合,起到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衬托多媒体教学优势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惠斌.多媒体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9(8):11-12.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0.
[3]张梦,袁金明.基于“六个要”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修为发展指向[J].宿州学院学报,2021,36(8):8-11.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26-127.
作者:王俭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