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纹样在纺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间纹样在纺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间纹样在纺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纹样产生于劳动人民生活实践中,并随着时代发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而且还会融入更多含义与寓意,逐渐地民间纹样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相连。传承民族纹样可以延续民族精神,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找到传承路径。纺织服装设计能够为传承民族纹样做出贡献,但是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不能走完全照搬、背离流行时尚以及脱离产业发展需求之路。

1民间纹样特征分析

1.1造型特征。民间纹样造型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图案作为重要造型元素最先得到应用,基于相关研究了解到,战国之前的民间纹样被作为最早样本,多是以呈现纯朴生存观为主题,如追求“鱼米富足”的鱼纹纹样便是典型例子。战国之后民间纹样造型开始向均衡性、对称性等方向发展,点、线、面成为更为具体的造型元素,纹样造型出现了更多临摹自然界动植物的纹样类型,而这些纹样又为后续凝练出用于彰显信仰与崇拜的纹样造型奠定了基础,比如饕餮纹便是由蛙纹、兽纹等融合而成。进入农耕文明后,纹样造型进一步丰富,并且纹样载体不再局限于青铜与陶瓷,剪纸、雕刻等领域也成为纹样塑造途径。相较而言,剪纸、雕刻等技法更具表现性,不只是简单塑造纹样造型,还会利用纹样阐述故事、传达寓意。社会审美的变更也是纹样造型不断推陈出新的重要动力,民间纹样造型逐渐向规则与不规则形式并存的状态发展。

1.2色彩特征。色彩在美感传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则因为自然界本是五彩斑斓、多姿多彩,人们对色彩有着先天的敏锐知觉;二则因为色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不同视觉效果,能够为表达主观意愿提供支持。民间纹样集纳了群体智慧,无论是色彩类型还是表现方式都在发展中变得丰富多样、活力满满。“五色观”对民间纹样色彩样貌产生了深刻影响,除了为色彩表现方式提供色彩选择素材,还赋予了色彩相关涵义,比如赤色源于火光和血液,而两者均与人类文明推进密切相关,因此赤色被先民封为信仰之色,一些庄重场合中应用的民间纹样多着赤色,用以烘托氛围、寄寓敬意。随着外来色彩与本土色彩的交相融合,同一色系中涌现出更多色彩类型,这使得民间纹样色彩类型得到进一步拓展。以民间戏剧艺术为例,舞台上使用的龙袍与相关纹样也会用到黄色,但并不是皇家专用的明黄色,而是较为暗淡的杏黄色。这推动民间纹样色彩向多层次发展,极大满足了民间大众的审美需求。

1.3寓意特征。民间纹样在经过不断发展与演化后,不仅装饰性得到优化提升,而且逐渐被赋予更多寓意,用以传情表意、抒发情感。祈福纹样多是取材优美、灵动、积极向上的事物,如“年年有鱼”纹样中鱼儿肥硕、充满活力,传达着希冀欣欣向荣、生活安康的美好寓意。这类纹样多在过年过节时用于点缀窗户、门框、家具等,使节日气氛更加浓烈。图腾纹样是以图腾为原型进行制备。不同民族会有不同图腾信仰,如汉族将“龙”与“凤”作为图腾,龙代表着吉祥、正义、兴旺和力量,寓意万物一体、相容并蓄;凤代表着太平、圣德、光明和新生,寓意至善至美、刚柔并济。人文纹样注重表现生活意义与人文内涵,如寒冬傲梅纹样寓意坚强不屈,激励每个人在面对生活苦难与逆境时不被击倒,迎难而上。情感纹样主要用于传达细小情感,如爱情、友情、亲情等。蝴蝶纹样多是表达爱意,莲花纹样用于赞美清雅品格,并蒂莲纹样形容兄弟姐妹之间感情深厚。民间纹样类型丰富,寓意多样,不同纹样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有着密切的交叉关联。

2民间纹样在纺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标识性策略。标识性策略指的是将民间纹样设计成纺织服装的“标识”,通过增强辨识性达到良好宣传效果,这样既有利于扩大民间纹样的影响力,也能为纺织服装更具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撑。该策略考验设计者发掘与塑造能力。民间纹样通常包含多个元素,不同元素会有相应作用,但在应用于纺织服装设计中时,直接全盘挪用表面上达到了维持纹样完整性的目的,可实际上却会使纹样陷入“平淡无奇”的漩涡中,因为消费者对其已经较为熟悉,审美层面出现疲劳感,如果继续原貌使用,必然会激起消费者的抵触心理。设计者需要基于服装定位发掘相契合元素,并通过特殊塑造使其呈现独特形象,比如户外服装领域知名品牌“始祖鸟”,其图案是始祖鸟化石形态,而该形态不仅契合了户外运动者对干脆利落、简单朴素的追求,也与其他服装品牌标志明确区分,辨识性大幅提升。另外,设计者基于服装受众范围进行针对性市场调研也是落实标识性策略的重要工作,这样才能使纹样设计更有方向,以便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

2.2整体性策略。随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推进,服装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除了保暖、遮羞、护体等基本功能外,显示身份与地位、展现品味与修养等也成为服装功能的重要组成。这对纺织服装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整体性策略可以服务于新要求,该策略强调服装设计要从整体出发,不能只强调局部与某些功能。民间纹样应用于纺织服装设计中多是发挥装饰作用,基于整体性策略,设计者在选择纹样类型时要考虑纹样风格是否与服装风格相契合,如庄重内敛的服装风格如果与开放自由的纹样同时出现,可能会造成审美混乱,破坏场景氛围,引起不适感。但“契合”并不等同于相同,并且产生冲突并非完全是“坏事”,只要整体性做好协调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男士燕尾礼服一般是在重要聚会等正式场合穿着,通常会以深色或纯色形象出现,如果将一些纹样以同色方式或者选择结构简约的纹样应用于燕尾服之上,既不会破坏其整体风格,还能增添一些活泼感,避免太过沉闷与机械。整体性策略要求设计者既要考虑服装整体形象,也要拓宽开发视野,选择更适宜的纹样应用于纺织服装设计中。

2.3功能性策略。功能性策略主要是从功能层面研究民间纹样在纺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功能性也能表达为实用性,一般,强调实用性的服装往往是具有特殊用处的服装,如运动服、护士服、救援服等。这类服装对美观性、装饰性等同样具有要求,但是会排在功能性之后。以户外运动服为例,耐磨、吸水、抗寒等应是其基本功能表现,如何将这些功能与民间纹样有机结合是设计者重点思考内容。如在耐磨方面可以将纹样设计成凸出形态,目的是减少服装本身与外界接触面积;吸水方面可以将特殊吸水材料放置于纹样部分,以增强吸水效果;抗寒方面可以利用纹样设置保温体系,通过减少热量散失优化耐寒性能。而在每个用途中,纹样除了强化功能外,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户外运动服贴合流行时尚,增强其在服装市场上的竞争力。功能性策略也不能脱离装饰性追求,这是由服装特质所决定的,而民间纹样则为同时满足功能性与装饰性提供了途径。

2.4装饰性策略。在纺织服装设计中要将审美性需求放在重要位置,除了特殊功能服装外,其他类型服装审美性需求要排在第一位。装饰性策略是以审美需求为准则,而审美需求又会分为大众审美与个人审美。民间纹样类型丰富,足以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如花卉纹样、方格纹样等可以用于装饰服装,展现服装的风姿绰约、稳重内敛等大众风格,让消费者基于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对纹样进行特殊处理,如夸张放大、扭曲变形等可以塑造极具个性与视觉冲击力的服装,供个人审美不同寻常者选择。无论是何种处理方式,装饰元素的灵活应用是设计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如色彩选择与搭配不能被民间纹样固有形态所限制。民间龙凤纹样一般会着黑色、黄色、红色等单一色彩,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可以灵活搭配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视觉效果,让龙凤纹样更具活力,不再是高高在上尊贵之态,而是可以出现在各类服装中“与民同乐”。装饰性策略需要设计者不断研究探索,也要基于时代大势做出取舍,但是不能超出一定范围,如不能太过“恶搞”,否则容易引起众怒,最终得不偿失。

2.5创新性策略。创新是社会进步与民族发展的阶梯,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会更加完善,民族才能走向兴盛。纺织服装设计在应用民间纹样时也要创新,如应用方式、发掘渠道等不能一味重复不前,而是要敢于推陈出新,才能让民间纹样得到更好地应用。民间纹样的审美追求、内在涵义等与当今时代存在诸多差异,简单引入与应用不仅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还会因审美不符而产生抵触心理。创新性策略关键在于对民间纹样进行针对性二次设计,如传统的花卉纹样讲究中心对称,但这样便会增加纹样面积,如果能从纹样抽取一部分进行塑造,从彰显整体样貌变为凸显个体风采,有利于打造极具辨识度的图案,为扩大服装影响力做出贡献;图腾纹一般是庄重肃穆、极具威严,让人产生敬而远之的感觉,如果能采用卡通技法将其转化为可爱的卡通形象,则可以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

2.6文化性策略。民间纹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应用于纺织服装设计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途径,而想要使这一途径切实得到落实,需要发掘民间纹样中的文化元素,并能找到适宜的表现方式。古人之所以会将动植物作为纹样题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与人们的距离较近,可以细细观之而后模拟其形象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体现出古人敬畏自然万物的思想态度。设计者可以使用动植物纹样传达环保意识,如将绿色树木、青翠竹林、动物形象等印于服装前面,营造人与大自然紧密接触、和谐共生之象,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对大自然产生亲切感。吉祥纹样蕴含古人祈求天下太平、健康平安等美好愿景的心理诉求,设计者可以借助这一特征增添服装“温度”,让穿着者获得更好的心理感觉,进而对民间纹样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另外,文化性策略要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如对于外来纹样优点要积极借鉴,不能瞻前顾后错失融合良机,阻碍与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走向国际市场。

3结语

民间纹样丰富多彩、内涵深刻,但想要在纺织服装设计中充分展现自我风采,需要设计者基于实际需求灵活采用设计策略,不应刻意追求某一方面结果,而是着眼于整体并拓展视野进行长远思考。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值得的,对于民间纹样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彭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