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育人新模式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际范围内数字经济广受认同,同时,高职院校开设跨境电商方向课程,是紧跟国家发展新态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对高职院校育人模式提出的新挑战。当今,我国面临着外贸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状,缺乏外贸人才培养标准化的最新指标,因此,各院校应担当主力,拟定培养标准,确立培养计划,为跨境电商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改革;课证融合;梯队培养
随着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与紧密,高职院校如何培育优质复合型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当前重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多开设了跨境电商方向的课程。人才培养的最终归宿还是在服务社会层面。目前跨境电商从人才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方案,再到课程的设置,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反馈调查,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毕业生上岗后却经常被诟病与现实脱节,这种断崖式的衔接使得学校和企业两败俱伤。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校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签订了《阿里巴巴国际站跨境电商高校人才计划》协议,课程平台资源全部使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主要店铺运营学习也围绕这个平台进行。校内校外资源整合,理论实践各有平台支撑,虽然跨境电商近年来取得不少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许多问题。
1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面
1.1.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度僵化。很多人才培养方案自开设专业以来延用至今,虽然每年都要求修订,但大多改动只是在课程设置顺序上来回切换,缺乏实质性改变。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提出了新要求,比如主播这个职业,在以往的就业岗位中并不存在,但近几年,新媒体公司对于主播或助播这个岗位需求逐年加大。传统意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体现出培养新岗位的课程设置或能力要求。
1.1.2人才培养计划与当地实际脱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是需要走出校门,到企业实际走访的。通过走访企业得到一手数据,进而敲定人才培养计划。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办学宗旨是服务鲁西北,加快当地传统行业的升级转型,服务当地龙头产业,进而加快经济发展。2020年是振兴乡村经济战略规划年,当地企业最需要的是让农产品走出去,对应当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急需网络营销人才。但人才培养计划年年修改,却年年改不到关键点。
1.1.3校企共同育人方面,企业参与度不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需要校企共同探讨,以达到校企共育的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校方单独论证,缺乏实际企业数据支撑的局面。究其原因是校企用人需求方面的偏差,毕业生在岗位还需进行“岗前培训”,在学校学三年不如在企业干一个月,企业方认为不必费劲搞方案,只需卖力搞培训,形成恶性循环,校企脱钩、脱节严重。
1.2课程设置方面
1.2.1课程改革空喊口号,不见成效。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进程已进行多年,项目化教学、情景式教学也已实行多年,但具体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资深教师相信自己的老一套教法,盲目自信,已经被淘汰的满堂灌教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跨境电商这一新产物,老教法不适用新课程。1.2.2课程体系老旧,更新换代迫在眉睫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计划配套,人才培养方案如果不大胆创新,课程设置不会有较大改变。课程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前后衔接不紧密,存在断档。例如当今时代,学生群体对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黏性大,那学校课程应加入新的内容,如《新媒体营销》《短视频营销》《内容营销》等,紧跟时代脚步。相反,被淘汰的、落后的课程应及时清理,顺应时代发展。
1.3师资方面
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大量实战型专兼职教师。大部分教师来自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传授的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而有着丰富外贸企业经验的人才,往往对薪资要求较高,不愿来高校任职,因此,聘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兼职教师是当务之急。理论型教师正是因为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把所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做成纯理论,学生们不但感到课程枯燥,而且走上企业会发现所学与岗位脱节。
2解决方案
2.1校企协作,共同育人
2.1.1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的编排中。校企合作不仅体现在招工用人上,而且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开始,企业需要步步紧跟,提出自己的用人诉求。学校根据用人实际岗位需要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制定源于岗位需求,岗位需求源于企业实际,课程同时培育人才,人才流向企业,形成相互交融的育人模式。据用人单位反馈,目前对外贸人才的专业需求上,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这几个专业,对于岗位的需求排名分别为外贸业务员、平台运营、外贸主管和美工等岗位。这些数据明确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提供了下一步制定人才培育标准的支撑。
2.1.2企业参与到实践教学的课堂中。跨境企业需要跨境平台的操盘手,需要能乘风破浪的高端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实际操作”。而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大部分具有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基础知识的教师来自高校,一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在实践教学中的数据来源于搜索平台,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我们可以把课程体系简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的讲解可以依赖高校教师,而实践部分则需依附企业教师,也就是在外贸工作中有经验的员工,学生们在听取一线实践的案例时更加专注高效,也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2.1.3企业参与到毕业生实习环节。大多高职院校采取的是“2+1”或者“2.5+0.5”的教学周期,在大三的时候投入实习岗位,这个时期恰好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磨合期,学生在校期间“养兵千日”,终于到了“用兵一时”的时刻,企业接纳实习生,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引导,一方面,企业可以优先挑选优秀人才继续留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听取反馈,进而在课程教学中有所侧重。
2.2课程设置与社会资源统筹规划
2.2.1课程设置与电商大促节日相结合。改革创新以往的课程设置模式,配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社会属性开设课程,比如国内每年的“618”和“双十一”是电商狂欢节,高职在校生承担的实训岗位大部分为客户服务和店铺运营,这时课程设置可以跟电商大促相结合,在对应学期设置《客户服务》和《店铺数据运营》课程,一方面理实一体化融合,另一方面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双赢。对于跨境电商方向的学生而言,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大促集中在3月新贸节和9月采购节,这就需要开设不同课程。2.2.2课证融合,课赛融合。2020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1+X证书制度试点典型经验做法交流借鉴工作的通知》,山东省率先开展了“1+X”的推广。在跨境电商方向,这个“X”是“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电商的课程可与“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中级证书相融合,做到理论讲解与平台操作双管齐下。此外,还可以依附各种赛项提高实战能力,比如“山东省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是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赛项,课程设置与大赛结合,可以达到教学、比赛互促共长。
2.2.3课程之间情景互融。以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国际贸易实务》中设置的这个主线情景同样适用于《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课程,同样一个主线情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侧重于合同的分项目实施,而《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侧重于企业入驻了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店铺的运营。课程与课程之间,首先找到共同点,打通脉络,这样就能思路清晰、适用共融。同理,创业的主线情景还适用于相对枯燥的《商务英语》和《外贸函电》,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开展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要海外获客和磋商,恰好是《商务英语》的知识目标,这样的主线串联下来,会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传承与发展。
2.3教师学生主体逆转,知识信息双向沟通
2.3.1教学改革要落地。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也一直在摸索一条适合跨境方向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设置项目、创建情景是比较贴合高职院校的一种方法。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可以用情景教学贯穿始终,假设小张同学大学毕业以后创建了一家线上外贸公司,主营运动型水杯,在与外国客户交易磋商、谈判成单、拟定合同的情景下进行分项目教学,让同学们增加了体验感,也明白了现实中贸易的流程。这样的项目教学以项目为主线,教师的角色不再是首要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分工协作,包括整个项目从信息的搜集工作开始,直到协作完成整个项目,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2.3.2组织教师定期培训研修。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知识体系的更新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才能跟随社会发展大趋势。教育体系本身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教师通过参加培训班、参加论坛等形式进行培训研修,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国内优秀的跨境电商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城市,当地的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了优秀人才,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很值得院校教师学习,做好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2.3.3适当使用网络语言,贴近学生。当下的高职学生年纪不大,正值青春期,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也讨厌家长教师的说教。教师想要课程效果翻倍,首先放低姿态,融入其中。据了解,现在大学生喜欢的App是B站、抖音、知乎、篇小红书等,他们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尝试用他们的语言去跟他们进行交谈,比如网络流行语“内卷”“凡尔赛”“打工人”等,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适当蹦出几句“网络语言”,不失为一种走近学生的好方法。学生喜欢刷抖音、看短视频、看直播,这些都是电子商务新的发展形态,应用到高职教学领域也颇有意义。
2.4分层教学,梯队培养。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知识范畴差异较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做到一碗水端平属实困难,经过从教过程的摸索与经验的积累,笔者确定梯队式分层教学更能做到“各取所需”。跨境电商行业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分层的,在实际教学中,面向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学习任务也应该是分层的。
3结语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加快了线下消费转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方式的步伐。新的电商发展形式层出不穷,如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新媒体营销等电子商务新形势空前繁荣。新冠疫情的持续,使实体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顺应国际形势、逆境中求生存更是考验一个企业的生存课题。基于宏观环境的客观分析,教育行业承担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顺应国家发展蓝图,育人新模式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政府企业学校需要通力合作,把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下一步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庚.高职院校“赛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内涵、困境与破解对策[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4):89-94.
[2]彭玉京.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大学,2021(34):102-104.
[3]万烨锋.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20(11):53-58.
[4]张金文,王振翼.浅议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原因分析: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J].财富时代,2020(3):212-213.
[5]钱书成.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25):190-191.
[6]吴笛,张博文.新形势下实施外贸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路与对策[J].全国商情,2016(32):18-19.
[7]谢爱平,李智.基于产教融合的实战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6):39-42.
[8]马赛.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21(6):45-47.
作者:韩雪 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