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原生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越发严峻,学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在新生入学一个月相对稳定后,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排查笔者学院2768名大一新生,本文针对UPI测评结果中的第一类筛选标准与SDS测评结果中53分以上的共计620名学生,从中约谈42名学生,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将个体问题放在整个家庭背景下进行剖析,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原生家庭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而推出相应解决策略,以促进众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原生家庭;心理健康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与重点要求强调应健全学校、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由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汇聚各方合力、因地因校制宜。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三全育人”成效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教育工作当中,不难发现,多数出现心理问题与症状的大学生,追根溯源都与其原生家庭的成长遭遇有着或大或小的关系,在其成长过程中,隐患逐渐积累、酝酿、爆发。因此,应在家庭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剖析原生家庭的影响,探求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策略。
一、学院心理测评情况分析
对笔者所在学院2768名大一学生进行UPI与SDS测验,完成后分别计算总分。UPI人格问卷统共60道问题,4个测伪题,采取非式选择,肯定认同选择为1分,否定选择为0分。测验完成后,只有一个指标,即总分需要计算。其总分的计算规则是除测伪题之外的另外56道题目得分之和。故此,UPI总分最高56分,最低0分。UPI总分25分及以上,第25题为肯定选择、辅助题中至少有两题同步做肯定选择、精确提出咨询诉求者,大致是有较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第一类筛选标准;UPI总分居于20分及以上至25分之间的、然后在第8、16、26题中其中有一题做认同肯定选择、此时辅助题中同步有一题做肯定选择的,是第二类的筛选标准;其它的均看做第三类。经过系统测评核分,学院第一类筛选标准共有351名学生。SDS抑郁自评量表共20道题目,4级评分模式(包括反向评分),学生根据自身近一周内的实际感受进行作答。将这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算出总分,然后乘以1.25之后,保留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国内常模结果标准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经过测评核分,53分以上的学生有447人。将UPI与SDS测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有178人既属于第一类标准学生,又属于抑郁状态的学生,故共620名学生需要着重谈话了解并持续关注解决。笔者从中随机选取42名学生进行持续跟进,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发现大多围绕在家庭、社会、学校等几个方面,其中原生家庭方面占比最高达56%,学校方面次之,需加强关注。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原生家庭概述。原生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的家庭,与结婚以后组成的新生家庭是相对的。每一个个体降生时宛如一张白纸,经由所处环境的种种影响,逐步过渡到完整的“社会的人”。而原生家庭作为个体首先接触并成长的环境,其内部结构、父母关系、教养模式等对个体性格的塑造、三观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时的情感诉求表达等都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都会作为个体成长的关键动因,给其身心的发展留下烙印,更甚影响其一生[1]。进而原生家庭内部出现的种种问题极易引发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家庭系统理论概述。家庭系统理论,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MurrayBowen提出,之后MichaelE.Kerr将该理论进一步完善。其与之前的其他理论方法不同,它将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即看成一个系统,每一个家庭成员均是构建这个系统的重要部分,个体的发展进步不再以一种孤立的视角看待,而是与所处家庭系统之间脉脉相通,着重强调在此系统当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思想变化、情绪波动、行为方式等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之间造成的相互影响。
三、原生家庭消极影响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症状以学生的个案为例,分析原生家庭消极影响所致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父母关系不和、关爱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差。案例一:新生小A,山东潍坊人,父母关系不和、常年在异地打工,小A自小就跟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属于非常典型的留守儿童。军训期间,他就与连队成员因为言语摩擦产生冲突,之后,再次引起辅导员关注的是其在宿舍内与宿舍成员接二连三的产生言语甚至接近发生肢体冲突。其相对善谈,经常找别人聊天,即使在与对方并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将自己的家庭情况主动透露,并且经常性自夸其在高中、初中的逃课玩耍斗殴经历,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的约束自我言行,导致越来越多的同学反感。通过与小A多次的谈心谈话及与其家长的电话沟通,了解到小A的言行带有很大的“表演”成分,他渴望通过自己夸张的表现来获取周围同学的关注。他自夸自己的逃课玩耍、打架斗殴经历,无非是希望得到同学的“另眼相看”、区别对待,当别人对此持反对态度甚至嗤之以鼻时,他就将此归结为那些同学是懦弱的表现,对人对事不敢动用武力是懦夫。他主动透露家庭情况是为了引起同学的同情,希望别人因他的留守经历给予他更多的关怀与理解。小A从小到大几乎从未得到过来自父母的关心陪伴与爱护,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即使回家也是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偶尔打电话也并未让他感受到爱的言语行动,父母长期不和、爱的缺失使他形成错误固执地处事观念——能动手就不言语,他通过外界的不断关注填补内心的不安。
(二)家庭过度溺爱,适应能力差导致情绪失控问题。案例二:小B同学,重组家庭,小学三年级时母亲带其改嫁,继父原有一儿子,后期与母亲又生养一个儿子,家中三个孩子,开销相对较大,继父与母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收入上面,经济状况相对富足后其母亲基于婚姻状况变动等情况带来的对孩子的内疚感使其过度溺爱孩子,百分百地满足小B的各种要求,凭感情办事,事事顺着她,导致小B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消化问题,适应能力差,消极应对,情绪经常性失控。进入大学,舍友们因其重组家庭对她相对比较照顾,但她不会站在舍友角度考虑问题,性格敏感不懂得谦让,隔三岔五因小事与舍友发生矛盾冲突,之后还跟其他宿舍成员扭曲夸大事实,开始时大家对其宿舍成员望而却步,对小B加以同情关怀,甚至一度成为其“避风港”。但是纸包不住火,长此交往下去,大家慢慢看清事实真相,加之其先后与两个宿舍成员闹僵,大家对她慢慢冷淡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外校男朋友在此时与她提出分手,接二连三的打击,心情躁郁的她,躲进卫生间,试图割腕自杀。
(三)教养方式失当,自我评价问题。案例三:小C同学,来自菏泽农村,入学以来各方面表现良好,近期宿舍信息员反映该生半夜仍不能入睡,异常焦虑。辅导员找其谈心谈话了解到,小C父母对其要求严格,尽管自己入学后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期末将近,她不确定不相信自己能够考好,总是在担心自己一旦考不好让父母失望甚至不再供应学费,思及此,失眠状况便愈发严重,而正是由于缺乏充足的睡眠休息导致她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期末的复习中去,至此陷入恶性循环,有几次甚至产生自杀一了百了的想法。小C家庭条件非常一般,父母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极重,在接连生了七胎女儿后,终于生了个老八——儿子,将所有的宠爱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其余七女要求极其严格,总是给她们灌输一种理念女孩不行,哪都不如男孩,若是学不好赶紧下学找工作供应弟弟,一旦小C某一件小事做得不好,父母就用打击式的教育方式对待她,给孩子贴上“你不行”“没能力”的标签,虽然小C明白知识可能是改变其命运的最好出路,所以刻苦努力,但是父母的打击式话语让她对自身产生了怀疑,不能对自己做出良好的自我评价,陷入到急切想改变现状又不自信的焦虑情绪中。
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重视发挥家庭的原生性作用。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以往,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自己将孩子送到学校就无需承担教育之责任义务,致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学校与社会等其他大众媒介应当加强宣传,引导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意识,对自身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改善,用心用情用爱,主动与孩子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良好互动关系,为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奠定良好的意识层面基础。2.营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而家长应当尽自己所能为子女营造温馨友爱的家庭氛围,在健康、和谐、平等、民主的良好环境下浸润子女成长成才。父母彼此之间首先要学会如何有效沟通,率先垂范,以包容、温和的态度处理矛盾,以此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若孩子遇到棘手的难题时,父母要第一时间问询并予以关怀指导,尽量引导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正视困难,也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独立意识也将得到提升。3.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他家庭的教育方式并不见得适合自己家的孩子。因而,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祖父母们应当寻找合适的途径(例如通过网络家庭教育课程)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深入沟通,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因材施教。
(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与校心理辅导中心的辅助性作用。1.建立学生信息档案,有据可查创建高校大学生信息档案,系统全面掌握信息,有理有据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收集汇总三方面信息:一是影响该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涵盖原生家庭情况、既往病史、经历重大事件等。二是该生心理状态与心理特点等资料,涵盖该生性格品质表现出的心理症状等。三是该生入校后学习生活适应情况、理想追求情况等。只有全面详尽掌握学生的相关资料,才可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2.家校联动,携手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当遇到大学生心理问题时,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原生家庭联系起来,理智分析与看待,必要时寻求校心理辅导中心协助。此外,必须加强家校合作,信息互通,将学生在校学习、品行、人际交往、心理状况等方面表现出的问题通过电话告知学生家长,与此同时,询问家长该生的更多信息,必要时候邀请家长来校共商解决方案。这样才会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3.充实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辅导员必须充实自身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踊跃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技能培训,掌握心理咨询的要点方法,灵活机动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提高问题处理能力。同时积极为学生开展心理素质培育提升训练,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心理健康专题辅导,使学生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三)引导发挥大学生自我调适的积极性作用。辅导员要合理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其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使其重新理性辩证地审视与父母的关系,帮助其努力提高自我治愈能力,与家庭留下的伤痛和解。1.引导大学生体会自身价值,悦纳自我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不断注入正能量,提升自信心与价值感,暗示并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能量、拥有坚实的实力走出困境与低谷。遇到学生自我价值感低甚至缺失的学生,要善于采用共情以及合理的情绪疗法慢慢转变其对事物的看法,而后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感。2.引导大学生正视自我原生家庭的不完美,超越困境引导、鼓励大学生勇于面对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多角度辩证地看待家庭以及父母,采用自助与他助的方式,重新审视过去,整合对父母、对家庭的态度,理解父母,用自己的坚韧不拔的意志、聪明才智不断突破重重困难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彻底通透与释然,真正实现离开原生家庭的阴影,通往美好的未来[2]。3.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融入外界大多数心理问题学生,受原生家庭影响,会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自我认同感极低,当家庭中的交往受挫时,机体的外界交往意识往往会受此影响产生自我压抑。不愿甚至恐惧与他人接触交往,躲避在自我的世界中对外敬而远之。勉强下的人际交往,往往也会因交际能力差而矛盾重重不了了之。故而,强化学生的交往意识,鼓励他们敞开心扉,接纳别人,协助他们的社会型人格朝着良好方向发展,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五、总结
高校教育工作者常言:“每一个深受困扰的问题学生背后,每每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问题家庭。”因此,只有加强家校联动,协同育人,并不断引导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妥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赪秀.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6):166-167.
[2]张澜,张浩,赵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及路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3):155-156.
作者: 宋伟 宋娇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 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