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构建军队资产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财务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军队的资产管理工作逐步向精细高效方向发展,做好资产规范化管理,应从购建、核算、处置和基础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推进资产运行全流程的规范化管控。
一、关注资产配置,用预算规范购建
购建是指购置和新建实物资产行为,是资产管理实施的起始点,此时应该知道配什么资产、配多少的问题。科学规范地把握购建环节,从源头上有效地解决增量资产的优化配置问题,关键在于要坚持以部队需求为牵引、以规划计划为依据,实施购建与预算相结合的方式按步骤组织实施。首先,每年年初,单位事业部门根据事业任务需求、存量资产状况、事业建设标准、资产配置标准、经费来源,综合分析资产余缺情况,拟制订资产购建计划并测算经费需求;其次,由资产监管和财务部门对事业部门资产购建计划进行审核,并由事业部门对不合理的内容调整修改后报批,经审批后由资产监管部门汇总,报单位领导审批;再次,将批准的购建计划由财务部门纳入预算安排,并按照预算审批程序和权限办理;最后,依据批准的预算形成年度资产购建计划。另外,对于因事业建设变动需要调整购建计划的,纳入年度预算调整安排;专项(含临时、应急)任务购建资产的,形成专项购建计划后,按预算程序权限办理,以确保资产的购建实施全部纳入预算、列入计划。正式的购建计划就是年度资产购建实施的具体方案,要确保刚性,严格落实执行。一方面,要以任务控制,执行的任务需要按计划保障,取消的任务安排要调减相应的资产需求,确保计划、执行与实际需求相符;另一方面,要以制度约束,未纳入购建计划的,一律不予保障,确保计划管理、规范购建。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核算管理
资产的核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资产状态可视、分布可知的数据基础,是对实物资产进行全寿命全周期计价挂账的过程,即通过全额动态核算,及时反映资产增减变化情况的过程。对这一环节进行统一规范,将有力推进存量资产的挖潜增效,促进跨单位、跨部门的资产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产整体保障效益。
(一)新增资产的界定及核算管理
按资产形成的方式、来源,增加的资产有五种类型来源,根据各自特点可按如下方式进行规范:一是按购建预算购置形成的资产。按资产保障对象不同,可按照本级增加的资产和关于构建军队资产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探讨文/贾元璋陈海涛谢祥涛配发下级使用的资产进行区分。本级增加资产要由事业部门依据批准的计划执行资产购置,在办理结算报销时提供购建请示报告、采购合同、原始发票等基本凭据,然后财务部门按照先审核计划预算、再办理资产登记手续,后结算报销的程序实施保障,同时事业部门也要将购建资产同步登录资产账(簿)。对于配发下级资产则由事业部门提供资产购建请示报告、采购合同、原始发票、入库通知单、下级单位资产增加通知单等凭据,由财务直接办理审核结算报销,本级事业部门不必登记资产账(簿)。二是按标准计划配置的资产。可依据军队资产供应标准、管理规定、上级配发装备器材文件、发物计划、上级调拨通知单等凭据,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登记入账。三是接受捐赠的资产。要依据向地方政府申请资产支援报告、地方政府批准文书、地方捐赠资产清单等凭据,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登记入账。四是相互置换资产。要依据地方政府置换文书、上级机关批文,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登记入账。五是盘点清查多出的资产。要依据资产清查报告表、资产清查工作底稿、来源渠道、报批手续等凭据,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增加登记入账。
(二)减少资产的核算管理
一是根据命令指示调出的资产。要以上级关于资产处理文件、资产处置报告表、资产移交批件、资产调拨通知单、资产收款凭证等作为依据,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减少登记。二是出售转让的资产。因闲置而出售、转让的要依据地方人民政府征用部队土地函、双方达成资产转让协议、上级机关关于资产转让批准文书等,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减少登记。三是报废的资产。应当依据资产清查底稿、资产清查表、资产报废审批表、专业机构报废资产评估认定书、资产报废报告单、相关批件等,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减少登记。四是盘亏的资产。要依据资产清查报告表、资产清查工作底稿、报批手续,由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同步减少登记。
三、关注损失流失,严格处置监管
资产的处置管理是维护资产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关口,同时也是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加强处置监管,让资产的处置实施在合法、规范的环境下运行,不仅是节约增效的经济问题,同时关系到单位形象,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是资产全流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管控的思路,规范处置管理应把好计划拟制、价值评估、组织实施和收益管理四道关口,防止资产损失流失。一是拟制处置计划。事业部门根据现有资产状况,在年初或专项工作需要时提出资产处置申请,并与财务部门联署报批,形成处置计划,以计划带动规范管理。二是组织评估论证。对于转让、出售、置换、报废的资产,需要组织评估论证的,要由相关事业部门或评估机构组织评估鉴定,资产监管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价值审核确认,充分发挥市场手段作用。三是实施资产处置。在相关事业部门按审批权限报批执行组织承办的同时,资产管理、财务、纪检、审计部门要全程参与监督,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确保处置规范实施。四是处置收益管理。对资产处置形成的收入,要按照预算外经费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中应上交的,按比例及时上交,单位留用的,纳入年度预算统一安排,确保资产的全寿命使用,全流程发挥效益。
四、强化常态运行,完善配套措施
基础性工作是确保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手段,具有长期性延续性和经常性的特点。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不但是强化管理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应对新形势下复杂难题的基本途径,只有建立科学、完整、全面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一以贯之,才能管住长远、确保实效,才能持续地挖掘出资产的巨大潜力。
(一)理顺管理体制
从现实看,目前资产分布纵横交错,管理掌控条块分割、理顺好管理关系、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式,是促进统管调配的必然途径。按照产权关系,各级单位均需成立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主管负责资产经常性管理活动的组织实施,指定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分管领导按法规制度处理日常管理事项,定期向行政领导报告情况;由党委领导负责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纪检监察,强化执纪监管。同时,在单位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起事业部门负责实物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部门负责价值管理,纪检、审计部门负责全程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二)配套制度建设
管理出效益,制度是关键,要以制度建设作为强化管理的基本保障,着眼破解影响资产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的机制性障碍,加强事业部门与资产监管部门、财务部门统一规范力度,紧密联系实际,配套完善资产标准配置、统筹使用、处置监管、统计报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办法,建立健全长远性、规范性的机制制度体系。
(三)坚持资产清查
清查是摸清资产底数、促进有效管理的基本手段。坚持好定期的全面清查和专项核查,对盘盈盘亏资产及时核实情况,堵塞管理漏洞;对老旧报废和冗余资产及时清仓利库,减轻管理负担;对调拨配发的事业资产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做好资产的延伸管理。
(四)强化检查考评和奖励惩处
要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促进资产安全高效运行,发挥最大效益。将定期检查与综合检查、内部检查与上级复查结合起来,同时把履行资产管理职责情况,作为财经管理检查、财务绩效考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执行资产政策法规、科学统筹配置资源、依法处置重要资产,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等能力水平,作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量化标准。把资产管理考评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奖惩的重要依据,作为党委建设评先创优的条件,切实提高制度执行的权威性。
作者:贾元璋 陈海涛 谢祥涛 单位:北京卫戍区保障部财务处 军委审计署石家庄审计中心 重庆华融天泽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