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铁项目新型管理模式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自地铁项目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地铁项目逐年增加,相应地地铁建设方的管理责任逐渐沉重。如何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保证地铁项目施工运营期的安全是一难点。文章针对地铁项目管理在分析前人演技的基础上结合地铁项目管理的重难点以及存在问题,对地铁项目新型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提出通过搭建管理平台、精简程序、完善制度等方法实现在地铁项目管理中的提高,并为后期地铁项目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铁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管理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我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交通强国战略有着重要影响。地铁作为大运量、快速的城市轨道交通,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2018年以来我国地铁发展脚步虽有所放缓,但截止至2020年末,我国已有40个城市开通了189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达到6595.1km[1-2]。地铁项目的增加意味着项目管理方的责任更加重大,地铁项目的高效正确的管理是地铁线路安全施工和运营的重要保障。地铁项目的管理主要分为施工和运营两大版块,在运营管理方面,俞光耀[3]在分析现有运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化、一体化运营管理的思想;陈思[4]依托青岛地铁探讨了体系搭建、措施落实、结果检查、问题改善的科学管理机制;梅文胜等[5]人设计了可视化管理的的运营期地铁结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为地铁运营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黎忠文等[6]人依托深圳地铁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可为其他城市地铁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文杰[7]从地铁车站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运营化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运营安全管理措施。根据调研发现,以上诸位专家和学者在地铁项目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往往是单独出现,鲜有对二者进行整体化的研究。同时发现相较于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研究多是在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方向,在施工管理方面多是集中于对现有地铁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在管理模式的探讨仍是基于传统方式。在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身地铁项目管理经验以及对地铁项目的思考,针对地铁项目施工运营两大版块积极对地铁项目新型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1地铁项目运营管理
地铁运营管理涵盖包括设备维护、客流组织、运行情况、结构维保、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各个方面的管理侧重各不相同,实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下即针对对运营安全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运营管理方面现有问题。
1.1运行管理
地铁运行管理是通过运营控制中心实现,通过运营控制中心实现对列车运营的管理调度。地铁车辆的合理调度室实现安全运营的保障,因此需要考虑列车驾驶、行车组织等多方面因素建立多级管理制度。1.2设备维护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运行对地铁运营有着重要影响,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运行安全的基础。当前设备维护管理存在问题:(1)缺少完备的管理制度,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尚未有可行的参考依据,无法有效地进行机电设备维护。(2)管理方法落后,现有设备维护管理方法仍是采用传统模式,未能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方法,并且整体维修技术落后。(3)缺乏管理人员监督,在设备维护时存在检修人员未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导致维护效果差带来安全风险。(4)未能总结提高,大多管理和检修人员只是完成日常工作,未能够进行定期的总结,在检修管理中往往会忽视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安全问题。
1.3应急管理
地铁项目应急管理是指对地铁项目中由于人为、环境、设备等因素产生的紧急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响应。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地铁项目起步较晚,相应的应急管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问题:(1)应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应急管理多是依靠现场人员经验,在进行事故紧急程度判断时主观性较大。(2)对事故划分不够细化,当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如何进行应急处理不够明确,需上报上级等待指令。(3)责任划分不清晰,现有应急管理模式未能建立根据事件的类型和紧急程度而确定汇报层级的完善体系,容易延误最佳处理时间。
2考虑施工运营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现有的地铁项目管理模式多是施工和运营脱离开来,二者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二者的主要交集还是施工管理方在地铁项目施工完成后将项目移交给运营管理方,这就造成运营管理方对项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会给运营造成风险的项目并不清晰。因此根据前文对地铁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的分析,作者从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地铁项目管理经验,对地铁项目新型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并提出几点想法。
2.1搭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鉴于当前施工期、运营期管理方面所存在的脱节问题,提出基于BIM模型、GIS系统、数字-数值一体化技术,从信息流的角度出发搭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一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可以使施工管理方、运营管理方以及相关的应急救援单位共同参与地铁项目的管理。在此平台内施工管理方和运营管理方可共同协作,施工管理方在平台内上传施工期出现的可能对运营带来风险的问题,运营管理方可以提前介入施工,从运营角度出发提出施工期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可引入其他相关单位(设计、施工、监理、上级监管等),通过不同级别权限的设置实现地铁项目管理的多级联动。整体来说,管理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功能。2.1.1地铁项目管理信息化。基于BIM技术,实现地铁项目的三维可视化(图1)。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为各个构件进行命名和编码,并将各构件信息输入其中。施工期时施工管理方可根据施工情况对各个构件添加相应备注,运营期管理方可将相应维保情况上传平台,以此实现施工运营的信息交互。各级管理者均可通过平台对地铁项目内各构件、区域的施工情况、维保情况、潜在风险进行查看。2.1.2地铁项目管理自动化。第一是要结合自动化监测技术,将施工运营期结构的变形、振动、压力等各项信息以及各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对应其准确位置存储进管理平台内;第二是结合自动化检测技术,采用智能化设备对地铁内各构件进行检测扫描,并通过图像识别将风险点图片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通过以上信息的获取进行综合判断和预测,确定风险源级别及发展状况,而后自动确定接收风险源预警的管理者层级(图2、图3)。
2.2精简管理项目
针对前文所述管理中的难点和存在问题,除根据提高管理手段之外,还可以从源头精简管理项目。尤其是在地铁施工期鼓励使用新工艺、新工法以及新材料。2.2.1结构构件预制化。在地铁项目施工期鼓励使用预制化结构构件,尤其是在明挖法和矿山法施工中,通过使用在工厂自动化生产的预制结构避免施工期支模、浇筑等环节,可以大幅减少管理项目,降低整体管理难度。2.2.2应用新技术。在施工期积极使用新技术,降低施工风险以及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如在明挖法中使用绿色边坡支护技术,施工完成后可回收支护材料,避免周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在矿山法开挖中使用水压致裂技术代替爆破,降低施工风险等,同时可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使用或提升新技术的行为进行奖励。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减少风险高、影响大的项目,进一步降低实际管理难度(图4)。
2.3完善各级管理制度
除以上2点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各级管理制度,不论是在施工期还是运营期都应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细化管理职责,明确各级责任人,以及对应项目的具体管理措施。2.3.1细化责任梳理地铁项目中所需管理的各类事项,根据项目的性质明确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管理责任人,出台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在地铁项目中各级责任人应当实现的管理职责和需进行的管理措施。2.3.2多级联动。建设多级管理机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事件,明确需要通知的相关管理人员,明确对不同等级事件有处理权限的管理层级,同时建立针对不同事件的应急处理队伍(图5)。图5多级联动机制当地铁项目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根据已有管理制度确定事件等级后直接联系对应管理权限负责人员,获得现场处置权限以避免失去最佳处理时机。同时责任管理人员通知对应的应急处理队伍并分别向上向下进行事件的汇报和反馈,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可对此事件做出正确响应。
3结束语
地铁项目的管理是否得当对地铁项目的安全施工、正常运营均有重要影响。相较而言,我国地铁项目管理尚有较多可提升之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地铁项目在施工期、运营期的管理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地铁项目新型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在近段时间地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希望本文所提出的新型地铁项目管理模式可对今后地铁项目建设方进行地铁项目管理提供一定帮助。相信随着技术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地铁项目管理水平即可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龙浩然 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