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实践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实践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实践路径

新形势下,高校教书育人的任务发生一定变化,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重要任务,要求高校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的文明意识,建立生态文明观,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的责任感与道德感。在高校教育中,大学语文属于重要课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文学审美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及人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重要课程,其作用是其他课程不能比拟的。从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在语文课题上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效果来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距离国家教育部门针对生态文明教育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大学语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涵义及功能

1.生态文明教育的涵义

上世纪末,生态文明概念被正式提出,内容丰富,可从多角度理解。从形态来看,生态文明形态属于一种新文明形态,是原始、农业、工业等文明后的又一种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改变,当人们沉浸在经济和生活发展质的飞跃的喜悦中,自然灾难接触而来,各种报复相继而来。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态危机。大自然的报复无疑于敲响警钟,人类也开始反思。为摆脱危机,人类开始调整对待自然的方式,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新型文明形态,即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重点在于生态,强调保护与尊重环境,要求人们改造自然同时要爱护与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教育就是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对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果进行融合,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建立生态文明的目标,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掌握自然生态的问题,树立积极参与人与自然关系转变的正确态度。

2.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

(1)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行动指南。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必须要自觉担负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担,主动扛起这个使命,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融入到教育中,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型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关乎着民族未来。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就应该全民参与,从青少年抓起,家庭和学校共同联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要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有责任有义务落实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拓展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引导师生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建设中,为共同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3)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生态文明重点强调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提倡整体协同理念,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高等教育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素养,这个内容也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需求,更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于高校而言,应该从生态文明教育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切实贯彻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将整个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全过程,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体现出高等教育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4)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在新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该精诚合作,强强联手,共同应对棘手的生态难题与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相关人才的培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储备所需人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日渐推进,我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到环保和节能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不久的将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将缺乏百万计的专业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系统性地培养专业化人才。同时,也让更多学生具有就业机会,摆脱毕业难就业的窘境,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更是关乎国泰民安的基本要求。

二.大学语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从前面分析来看,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提高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高等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对于大学语文而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课程,必须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其必要性体现如下:

1.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语文课程的基本背景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具有新的文明理念,同样需要树立新的文明观。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过于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生态平衡,从而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对这种危机的深刻反思。在反思同时,必须要对未来生态进行构建。首先,就要转变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逐渐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转变;其次,转变发展观,从单纯追求经济建设朝着经济-生态方向转变;再次,转变思维方式,从机械论方式朝着有机论方式转变;最后,转变消费观,从有害环境朝着无害环境转变,不断实现绿色消费。要转变这些观念,必须要扭转人的认识和思维,就要从教育方面入手进行落实,这一点已经得到国际各国家的共识,生态文明教育正在全球范围推行。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层教育中,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已经将生态内容教育融入语文课程,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内容的基本背景。

2.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语文教改的要求

随着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深入,我国也开始高度重视这项教育,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教育课程改革,这种教育已经成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将环保意识纳入到教改目标中,要求加强知识传授,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价值观就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融入OBE理念,而生态文明就是OBE理念的重要组成,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教学设计的目标。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重要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总而言之,当今社会已经全面认同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而言,无论是传承文明层面,还是课程教改方面,都要与生态文明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发挥出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大学语文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路径

大学语文对学生素质培养至关重要,更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课程。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属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建议从如下几个路径进行实践。

1.挖掘课程资源,培养核心素养

随着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持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涵及目标都随着发生新的变化。从文献回顾发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语文的融合研究并不多,还有持续研究的空间。事实上,生态文明属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自然就要承担着生态文明教育;而且大学语文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人文性、工具性及审美性的统一体,具有其他独特的性质与功能。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课程内容资源,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才具有实用性。对大学语文教材中生态文明范畴的文章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生态文明资源体现在两个方面:

(1)体现自然魅力,培养学生生态审美教育。比如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主人公拥抱着自然,徜徉在自然的航洋,聆听自然絮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该选文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态度与立场,人与自然属于平等地位,人类必须要尊重大自然的自在性。在大自然环境中,人类不应该具有侵犯的想法,应该敞开心扉去欣赏自然的美,去领略自然的魅力,从而营造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体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通过阅读文章能够感受到生态规律,体会到应遵循自然法则。比如《像山那样思考》就是宣扬自然法则,在狼-鹿-草这条生物链中,不能够破坏任何一条链路,必须要符合自然法则,互相牵制,才能够共同生存。该文章引导学生对生态规律进行思考,必须要意识到每个事情都与其他事情有关系,不能够破坏生物链中任何环节。一旦破坏某个环节,必然会殃及到人类自身生存与文明。再如《瓦尔登湖》中,作者为读者呈现出具有姿容的湖,湖不仅具备物质形态,同时还有生命。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属于一个整体,密不可分,人属于大自然中一员,就必须要回归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事实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文章比较多,教师必须要抓住文章的思想及某环节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激情。

作者:杨芳 单位: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