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创新思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创新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创新思路

摘要:新冠疫情期间,各大高校响应防控号召,延期开学并转为线上教学,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居家封闭环境下,容易让大学生出现各种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的信息技术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方式的变化也会让教育模式发生变革。因此,本文论述疫情下高校大学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居家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辅导员解决班级同学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对策,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云时代;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创新

一、背景

在疫情影响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教育采取了线上平台、云媒体课堂等新型方式。新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对大学生造成了很大影响,加上处于居家封闭环境,导致居家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云计算”作为一项新兴的信息技术,在疫情的影响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推广,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出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不论是从本次疫情带来的影响,还是教育本身都值得研究。

二、“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必要性

(一)特殊时期高校教学方式变更的迫切需要

疫情的爆发使得各学校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云计算”作为一项新兴的信息技术,尤其在近些年使用发展到巅峰。云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课程的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已经不再便捷,疫情下开展线下心理健康课程也变得困难,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向互联网的方向发展。因而,当传统的线下教学无法实施的时候,需借助于云时代的便捷性和共享性,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这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必然需要。

(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更是应该持续关注。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更,大学生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课程而言,早已纳入高校的必修课的计划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的责任。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交流最为密切,是大学生人生进步的规划师和成人成才的引领者[1],承担着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艰巨使命,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所以,从高校和辅导员培养大学生人才的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密切关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新技术进步对于心理健康普及的需要

云时代就是云计算技术时代。目前对云计算较多的认可是:通过互联网将很多分散、独立的计算机资源协调在一起,在“云”端提供快速且安全的计算服务与数据存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访问互联网来使用“云”端上的庞大计算资源与数据中心,按需所取,同时获取的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此可见,云时代具有“共享性”“定制化”和“便携性”三个特点,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无法归校,但仍需满足线上上课的需要,互联网普及率很高,这非常适用于特殊时期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特别是以“云课堂”为代表的云技术的推广,已经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文化时尚,学生们很轻松便能获取各类心理健康课程。“云计算”作为一项新兴的信息技术,一定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导向,也一定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必然要求。

三、关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教学监管困难下网络依赖症加强

线下授课模式下,教学老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现场点名、观察“抬头率”等方式,进行课堂实时监管,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而确保学生听课质量,有效减少网络依赖症的发生。但受疫情影响采用线上教学模式,网络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学生每天花费网络时间也大幅度增加。同时教学教师或辅导员并不能完全清楚学生线上授课情况,“逃课”变得轻而易举。部分大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2],心理认知处在待完善时期,自制力和自控力较差,不能正确了解和恰当使用互联网,很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网络依赖症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作息、饮食不规律、体质降低、沉迷虚拟现实、社交减少、会导致学生人际交流方面出现问题等。对于患有一些轻度或重度的网络依赖症大学生们,更是会加重网络依赖症的“病情”。从而,会逐渐导致大学生们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把自己圈在网络世界中,渐渐失去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求学阶段下的不同心理问题

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和调节、职业规划、自我探索和工作压力(班干,学生组织等)这五个方面。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们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多样,大一学生可能面临更多的是人际交往问题,而大四学生可能面临的多是就业方面的压力。此外,这些问题引发的不良情绪会加剧危害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例如:大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困惑,加上疫情的影响,毕业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焦虑、浮躁等情绪问题[3]。

(三)封闭环境影响下的沟通困难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学生居家时间增多,和家人的接触会增加很多,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矛盾。家庭关系本就恶劣的家庭可能更无法处理亲友关系,久而久之,也会给大学生们带来无法疏解的心理问题。空间的封闭性,一定程度上就容易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面对面交流转化为线上交流,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陌生化与疏远性倾向。同时活动范围的限制,导致宣泄的空间受限,特别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心理情绪变化会更加明显[4],自我无法排解,便会出现很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云时代下辅导员的创新方法

(一)建立阶段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历史档案

在大学新生入学初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历史档案,分阶段的对每一位同学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充分了解和明晰每一位同学的心理健康历程,能更好地为同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网上交流、同学谈话、班干谈话、朋辈心理辅导员反馈等方式了解并丰富档案,以阶段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来评估是否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此外,心理健康档案持续性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心理问题的发生有预测作用。不仅如此,心理问题解决的案例也会给其他心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示范。

(二)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

疫情的影响改变了同学们的沟通形式,沟通方式更趋向网络沟通,是否出现心理问题、是否需要心理健康帮助都很难从行为表征上进行判断,尤其是一些情绪波动大、行为表现比较异常的同学,更是要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蛛丝马迹”,而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较辅导员而言更为密切。因此,要大力发展朋辈心理辅导员,对他们进行专业、全面的心理方面的知识培训。一方面,丰富了心理辅导员的队伍,提高了心理危机发现和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朋辈心理辅导员多为同龄人,相比于辅导员老师没有距离感,更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5]。此外,朋辈心理辅导员身为班级同学的一份子,也起到替辅导员观察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例如QQ空间、微信[6]、朋友圈、微博、贴吧、知乎等,主动与同学互动、交流,及时向辅导员反馈,帮助辅导员有效了解掌握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员——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交互作用模式。

(三)创新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方法

不同于以往辅导员面对面心理疏导,在云时代的帮助下,心理咨询可以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首先基于云时代的共享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搜索到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知识或相关课程,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发布的心理健康疏解的相关内容。其次,云时代可以实现跨地区、无界限“云沟通”,例如,可通过微信、QQ等客户端语音或视频聊天,以及心理服务热线、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平台等,可以借助新媒介及时实现心理咨询和救助,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广度,而且借助于“云”平台的沟通,保证了聊天的私密性,也保护了相关同学的隐私,那些害怕与人面对面沟通的同学,当面对“云”平台上的聊天时,也不会显得害怕。最后,云时代的定制化服务可以使得心理咨询师根据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描述,推送和心理问题匹配度较高的心理健康内容,“对症下药”,从而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五、云时代下高校的创新思路

(一)提供定制化心理健康服务

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应该借助云计算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的心理健康课程。细化心理健康课程,针对不同心理问题、不同年级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标签分类,学生可自行通过分类标签进行检索定制。例如,对大一的学生提供关于适应大学环境、人际交往和自我探索等方面的心理疏导服务,而对大四毕业生群体提供关于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心理疏导服务。由此看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偏重,对这些问题进行选择,从而推荐最适合学生的线上心理健康课程或指导。

(二)拓宽共享性心理健康宣传新渠道

借助于云时代的共享性,借助线上自媒体方式和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课程的普及已然成为当下刚性需求。与其减少学生使用网络时间,不如提高网络有效使用率,将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指导也带入到网络中,让大学生在网络冲浪中也能饱览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目前大学生们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有微信、QQ、微博、公众号、校园网站等,高校可通过以上平台定期发布大学生身边的事、感兴趣的事,将心理知识寓于其中,渗透大学生日常,吸引大学生浏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也能更好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高校心理健康宣传打开新思路。

(三)加大云时代下辅导员的培训力度

新技术和新心理辅导方式下,应对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辅导师工作要求来开展相适配的心理培训。时代不同、社会大环境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们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辅导师要及时掌握时事动态,掌握大环境的变化,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清晰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新型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要对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云时代”的信息计划知识普及,学会运用新技术,学会借助云时代开展相关心理健康工作,与时俱进,从而提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效率。

(四)加快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创新

高校可定期组织相关心理健康的授课教师进行教学研讨,运用头脑风暴、集体备课、统一设计教学内容和结构等方式,确保教学质量,共享教学资源,制定符合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一平三端”教学平台开展备课和学情分析,关注学生的需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7]。高校还应当充分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教学需求,例如通过对同学们的调查问卷、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点赞率,浏览率等,寻找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而改进和创新,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

六、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解决好他们在特殊时期下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云计算”是近年兴起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学习媒介的改变势必带来教育模式的全新变革。辅导员可为每一位同学建立心理档案,以阶段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为同学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观察班级同学的云平台动态,从而协助辅导员解决和预防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我们可以利用云时代“共享性”和“便携性”,从而更快、更便捷地为班级同学疏导心理问题,高校可借助云时代的“定制化”推出更符合不同阶段大学生们心理健康要求的课程内容。只有清晰的认识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云时代”这种新兴信息技术,辅导员和高校才能更好地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做出绵薄之力。

作者:李立榜 马国庭 李婷婷 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