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机械专业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机械人才存在很大缺口,这给高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机遇。智能制造引领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创新型、复合型机械人才备受企业的青睐,高职教师要把创新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创新专业课教学方法,以创新为驱动,完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展3D建模比赛,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全面提升高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机械专业;创新能力;重要性;培养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虚拟仿真等技术发展,机械制作领域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机械制造企业越来越看重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机械专业要积极渗透创新教育,把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相融合,开启职业教育新篇章。教师要积极开展“互联网+”教学,运用微课、混合式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立足机械专业课程特点,研发创新教育课程,引进机械专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创新专业课教学方式,引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机械绘图、制图能力,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相关内容,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1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机械专业教学现状
1.1创新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不足
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性比加强,教师更注重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零部件加工和数控机床设备操控等技能降级,很少主动渗透创新教育,学生忙于专业技能学习,忽略了学习创新技能。例如教师只是针对教材机械零部件模型进行讲解,为学生讲解该零件数控机床程序代码,忽略了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机械零部件,探索数控机床新程序代码,难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创新教育在高职机械专业中的渗透。
1.2教学方法亟待创新
高职机械专业教师习惯把理论和实训课割裂开,先讲解机械识图、制图、数控机床代码和机械自动化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再带领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练习,忽略了开发机械制造行业新技术和新理念,教学方法也缺乏创新。例如教师只是讲解机械CAD软件绘图过程,却忽略了带领学生分析最新工业机器人图纸,很多学生对工业机器人内部结构并不了解,对行业新动态缺乏了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3“互联网+”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虽然很多高职机械专业教师在开展“互联网+”教学,但是微课制作比较粗糙、线上教学流程不太熟悉,忽略了线上互动,导致学生在线上教学中难以集中精力,影响了线上教学质量,没有发挥出“互联网+”教学优势,这种创新教学方法难以获得学生认可。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观看MOOC平台机械制造教学视频,忽略了在这一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设计的问题缺乏创新性,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不认可,没有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挖掘,限制了学生创新视野发展。
2高职机械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创新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型人才也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这也是高职机械专业积极渗透创新教育的主要动力,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首先,高职机械专业教师要积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把虚拟仿真技术、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了解行业新材料和新技术,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例如自主设计零部件、探究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和创新创业方案等,把创新教育、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高职大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学习上,反而忽略了自身创新能力培养,处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下,对机械行业相关新技术、新理念和招聘信息都不太了解,这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就业。高职机械专业教师要利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例如为他们介绍我国国产大飞机研发故事,介绍机械知识在飞机制造中的运用,介绍机械工程师积极学习、积极创新的励志奋斗故事,让学生学习这些机械专业人员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敬业精神,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机械行业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2.3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创新教育可以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让他们凭借创新项目、创新能力在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首先,高职机械专业教师要积极开发创新课程,带领学生深入机械制作企业一线学习最新型号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不同厂家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等,让学生掌握最新机械加工和自动化技术,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让他们与各大院校高手“过招”,让他们积累创新经验,以此来提升高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3.1构建“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
3.1.1积极搭建“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的方式
高职机械专业教师要立足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平台,例如雨课堂、蓝墨云班课软件,大胆尝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线上学习中。第一,教师可以根据《机械制图》和《机械自动化》等课程特点来录制微课,制作线上互动问题、线上测试题,提前把这些资料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合理运用自己时间来预习,帮助学生快速熟悉新课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录制机械CAD软件操作流程,介绍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为学生演示螺母、轴承等绘图过程,方便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第二,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例如:数控机床基本代码有哪些,工业机器人分为几个部分,自行化技术在机械制作中有哪些运用等,把课内外知识点衔接起来,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视野,让他们掌握机械制作领域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第三,教师可以进行线上测试,围绕机械绘图、识图、加工和工业机器人等设计测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线上教学平台可以自动阅卷,并快速汇总出学生分数和每道题目正确率,自动生成线上测试数据报告。学生可以在线查阅自己的答题成绩,参照系统给出的答案解析来修正自己的线上试卷,针对没有解决的疑问给教师留言或和同学进行线上讨论。教师可以参照线上测试数据报告开展线下教学,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例如工业机器人操作面板、零部件维修技术等,帮助学生掌握最新机械加工技术,让学生更加了解工业机器人构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1.2加强“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发
机械类“互联网+”核心课程资源是开展线上教学的重要载体。为促使学生充分掌握课程重难点,教师要注重在网络渠道开发课程相关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动画图像等,以此丰富课程知识点呈现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丰富教学资源,并将此类资源整合成相应的资源库,将课程资料、课后训练、实操操作教学等资料整合起来,为后续各项教学工作提供支撑。教师只有通过对各类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合理规划,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资源,让学生能够准确找到自己所需信息,最终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应用过程中,学生要借助“互联网+”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掌握核心技术要领,为后续专业技能学习做好铺垫。
3.2完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机械类课程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加强课程改革,以此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理论课程改革。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机械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先进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引进至教学活动中,通过理论教学为实践训练奠定良好铺垫。二是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教师要围绕学生未来发展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以推动学生综合技能水平提升。在新时期环境下,社会对机械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应具备创新能力。对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不受到限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师要合理调整实践教学比例,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多样化学习途径深入探索,最终促使学生能力发展。三是加强学生学习现状了解。学校要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与合理规划,结合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设置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全新课程中获得自我发展,充分了解未来岗位实际情况。四是教师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机械类专业的理论知识较为综合,教师要想确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促使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机械类行业发展现状的了解与行业内先进技术的分析,将先进技术内容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行业发展标准要求学生,进而推动学生发展。
3.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开展学习与研究的动力,是推动他们主动积极学习的外在动力。机械类课程的知识较为抽象,高职生自身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给学生的学科学习带来一定难度,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进度存在较大差异。高职生的实践能力较强,对机械实践操作的学习热情较为突出,教师要紧抓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在机械领域方面的深入研究。例如在课程四杆带轮结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观察具体演示过程与实物,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以促使学生对机械结构及其运行原理产生直观印象与深刻认识。在理论教学中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与思考,设置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实践操作,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此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加强对机械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高职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与合理的教学手段,逐步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教学方法的调整,构建以赛促学、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以“以赛促学”模式为例,机械类技能大赛活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综合性,且具备丰富前沿的行业知识,利于推动学生能力发展。在理论知识方面,教师要注重将机械类大赛中的专业知识引进至课堂中,包括机械制图知识、绘图软件操作、3D打印技术等。在创新技能培养方面,机械行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才能有效适应行业发展。而技能大赛正是促使学生创造的过程,在餐饮过程中学生需要围绕大赛主题进行设计与模型构建,以此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教材中涉及不到。的困难,以此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传统课堂的知识大多为基础性内容,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涉及较少,使得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缺少明确性,而技能大赛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对某一问题或方向的深入研究,进而促使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推动学生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机械类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机械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对此,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加强对教学活动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将先进教学理念与先进行业技术引进至课程体系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等多种教育理念,以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机械课程学习与实践中,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作者:姑丽排日·胡达拜迪 单位: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