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乡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要,并且会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此,该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主要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发展路径
结合我国国情,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中,并给出了详细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目前,学术界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有效解决我国城乡发展失衡及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等相关问题,并且也十分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部分学者也明确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根据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且存在多种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
1.1加快产业集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乡村旅游要想得到更好更快发展,就必须依托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构建集农业观光、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等众多产业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在完善乡村产业结构的同时,建立产业聚集区,而这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1.2吸引人才
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而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既可充分带动当地酒店、餐饮、民宿、文化及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又能够大大增强乡村地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进而为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构建长效的良性推动机制[1]。
1.3传承乡土文化
于现代旅游业而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我国各地区旅游业均在积极挖掘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特色,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地区间旅游文化的差异性。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是通过景观视觉冲击、饮食文化渗透以及产品介绍,可以为当地乡土文化的传输创造有利契机,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对当地文化的关注,为乡村旅游及经济发展提供灵魂动力。
1.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旅游是尊重自然的一种直接体现,可以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大自然与农家乐的魅力,同时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优势。鉴于此,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治理好当地的环境,致力于构建生态文明乡村,加快乡村旅游向生态旅游的转变,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水平。
2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2.1饮食文化缺乏鲜明特色
长期以来,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民俗文化。但根据民俗文化村景区内的饮食类型来看,当地饮食特色并不突出,主要以其他地区的特色小吃与西方快餐为主,这就会导致吉林省的民俗风情小吃失去原本应有的农家特色[2]。
2.2农特产品形式单调
作为乡村旅游的基础构成,农特产品可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吉林省当前的农特产品仍旧以旅游纪念品与土特产品为主,例如人参、松茸、木耳及民族服饰等,但此类产品的文化内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加工产品也相对较少。
2.3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
位于吉林省特色旅游村内的小企业,多数面临着融资难这一发展问题,且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多数还停留在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融资方式,总体融资难度较大。
2.4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力
吉林省内的自然资源虽然十分富足,人文情怀也相对丰富,但因缺乏有效宣传,导致部分景区无人问津,即便有游客前来游玩,也多为本省游客,外省游客少之又少,十分不利于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3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3.1促进产业融合,健全乡村旅游发展产业体系
此条发展路径的实质是优化与改善传统产业低度融合的现状,以乡村旅游产业为纽带,对传统一二三产业进行高度融合。乡村旅游的关联度较高,辐射性极强,要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就要冲破当前单一的产品与业态范式,加快乡村旅游在乡村一二三产业中的融合,以此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出于产业融合这一角度,吉林省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仍处于低度融合阶段,生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相对滞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吉林省要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机遇,持续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逐步向高度融合阶段发展,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集乡村民宿、休闲观光园区、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高效整合现有农业产业资源,持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与提升乡村旅游全产业链价值[3]。另外,在健全乡村旅游发展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实现农村与乡村旅游业兴旺为主要目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生产方向,以此来开辟一条富有吉林省特色的一体化经营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吉林省也应对现有的乡村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大力提升乡村地区社会化与规模化的服务水平,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吉林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2深挖文化特色,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体系
吉林省虽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实际开发程度与利用率却并不高,且暂未形成本区域内的优势旅游产品。目前,吉林省内具有品牌特色的旅游产品并不多,且仅有国信现代农业、双青湖旅游度假风景区、花山镇岭上枫林风景区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并未形成品牌效应,构建起系统的品牌体系。为此,吉林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品牌化[4]。若旅游产品在推广过程中无法形成差异与稳固的品牌效应,在与竞争对手的利益抗衡与情感沟通中就会失去竞争优势。此外,吉林省在培育本土乡村旅游品牌体系时,要紧密围绕农村风俗、田园风光及民间艺术等乡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农产、农俗与农民农活等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乡土文化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加快乡村旅游品牌体系的培育。
3.3创新发展理念,健全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体系
吉林省当前在乡村旅游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且多以农家乐、垂钓与田园采摘为主,这就会大大降低游客的体验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吉林省应从如下几点着手,优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1)持续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特色化水平,并要注重旅游产品开发的科技化与意境化;(2)加快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与升级;(3)不断健全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体系。而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方面是产品本身,另一方面是政府宏观层面[5]。站在产品本身角度,应先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艺术设计、科技植入与创业开发。简单而言,就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用具及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与科技化水平,加强农业博物馆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富有浓郁本土乡村特色的农产品主题园,让广大游客在观赏游玩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与学习大量与农业科技相关的知识。同时,相关部门要引导各企业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对农产品外观进行创新与美化,为游客提供更加良好的体验感,并且要在农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合理融入美术、音乐及书法等艺术元素。其次,要持续增强乡村文化创意的开发、设计,进一步加快吉林省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升级与转型的步伐。例如:可深层次挖掘吉林省内特色的乡村艺术文化,譬如乡村风俗、民间戏曲、乡村舞蹈等,提高吉林省乡村旅游产品的艺术文化水平,显著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出于政府宏观层面,应对吉林省内的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针对已经纳入开发规划内的乡村旅游项目,有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管理,并且要深入考察与论证待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生态环境、农村基础建设、社会治理情况、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由各类专家给出客观的考察结果,并制订出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方案[6]。同时,政府要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进行及时跟踪,及时纠正偏差。即便此项目建设已完成,且正式投入运营,政府也要定期对环境保护、卫生标准、服务质量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核查,严厉处罚不合格者,以此来有效提高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
3.4增强环保意识,构建乡村旅游生态体系
吉林省要想高质量开发乡村旅游,就必须要保留现有的乡村文化,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目标也是根本目的。基于此,吉林省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深入当地乡村,深层次挖掘原生态的社会、文化、资源及生态价值,打造乡村旅游生态体系。首先,吉林省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社会治理、绿色环保”等理念,依据生态、宜旅乡村、清洁乡村等目标,构建“村村不同”的乡村旅游生态体系[7],将吉林省乡村的绿色优势与生态特色当作乡村旅游发展的助推器。其次,吉林省政府要出台多种优惠政府,引导与鼓励企业引用各种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并持续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探索研究,对当前的环保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要通过媒体、海报及广播宣传等形式,逐步增强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善乡村旅游环境[8-9]。
4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既是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吉林省要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围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乡村振兴的具体内容,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选择一条适合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路径,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推动吉林省早日实现乡村现代化这一发展目标。
作者:董辰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