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存在了数百年,一直是横亘在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发展之间的难题。如今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关注的热点。环境监测是实现环境保护,得知环境污染数据和环境变化情况的直接手段,进行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是长期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漏洞和应用问题。为此,该研究将集中对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积极的探讨,并对当前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应用策略
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我国整体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我国近些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不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技术策略的应用都非常积极。为了有效处理环境问题,及时地发现环境的变化,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非常必要[1]。环境监测能够利用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发现环境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来明晰环境的实际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和保护目标的落实也离不开环境监测工作。这已经成为了环境保护过程中一项基础的、必要的工作类型。
1关于环境监测的相关问题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某企业或者单位在某一特定区域根据法律法规进行的环境状况检测和数据勘察工作,属实际测量任务。环境监测的影响范围广,涉及的内容也很多。通常环境监测能够凸显一段时间内某一区域的环境变化情况,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收集到数据之后,能够进行后续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因此,环境监测是很多项目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环境治理工作落实的基础。环境监测数据包括环境质量数据和环境污染数据,从经济活动开展与运行的角度来讲,获悉更精准、更全面的环境数据,能够为经济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的支持[2]。从环保的角度来讲,对环境数据的监测任务,能够督促环保工作的开展,对于环保活动和环保计划的落实都有很积极的意义。环境监测有综合性、生产性、追踪性以及连续性的特点,能够对某一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实施连续的、可靠的动态监测。这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2.1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数据调查和收集往往是一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最需要做到并做好的基础性环节,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就是为环境保护任务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持。近些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内容,环境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不断出台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社会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开始主动朝着环保方向发展,主动纳入了环保有关的发展模式。政策的带动性是积极的,但是若想要环保工作大范围持续性开展,势必要在工作执行过程中落实和健全基础保障环节,也就是数据层的收纳环节。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对很多环保任务起到调动的作用,在一些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也能通过环保数据的监测来把控整个局面。环保监测工作有几个不同的监测节点,在监测工作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该区域内的环境污染量已经达到了最高标准或者超标,监测系统就会着重记录下该批次数据,并将监测情况上报处理,能够为下一步环保工作指明发展方向。作为有很强依据性和参考价值的环境保护数据,环境监测工作的所有数据最终都会回流到相关环境保护和管理部门,这部分资料能够帮助部门完成长期深入的污染源分析,能够对污染源的检测和处理工作提供保障[3]。同时,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依靠不同时期的环境监测数据来对比发现城市区域内的环境变化情况,在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需要逐步地落实和推进,如果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以环境作为代价,那么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效益不高,得不偿失。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程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都属于污染类型,可以利用噪声测量仪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噪声进行检测,发现超出规定标准则安排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处理,杜绝污染的进一步扩散,将损失降到最低。
2.2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引导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浅出的政策引导和实际的工作开展无不在昭示着环保工作的大体量和全范围变化。机制的不断健全带来的是越发复杂和系统化的内部工作,这需要一定的整理时间和实践准备。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从生产环节到治理环节需要完成全过程控制,但是这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为了保证复杂的工作能够顺序性展开,需要环境监测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数据引导和基础支持。首先是环境治理程序和侧重点的把握。目前,从我国整体环境保护任务的执行角度来看,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是较为主要的三个方面,因此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执行标准需要选择相对应的环境监测技术来提供支持。如今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应用水平高,已经能够持续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智力和行动力支持[4]。这些技术被应用在不同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环境的起伏变化进行数据总结,但归根结底,技术的应用和效率的提升都与环境监测系统有直接的关系,有了应用标准和应用场地之后,技术才能发挥自己正常甚至是超常的水平。例如:通过环境监测手段来对某区域的污染源进行收集和判断,确定实际污染物质的同时也要搞清污染物质在该范围内的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对污染物的影响力和影像数据进行收集。最终数据才是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落实的真正依据,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工作的数据输出是制度执行性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已经在环境监测制度实行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平台,所有监测数据的流通和最终走向都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并且还有更先进的数字化应用技术参与,整体环境保护工程都在朝着科学化和先进化方向发展。
2.3为污染物发现提供判别证据
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物质和污染源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这些污染源会跟不同的环境发生作用,带来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为此,在环境保护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污染源数量进行控制,还要知晓每一个污染物质的基本特性,并对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进行数据查证。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为污染物的发现提供判别证据,环境监测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实时查收第一时间发现污染源和污染物质并对其进行控制。不同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压力和污染范围也需要经过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工作才能知晓。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污染源数据库,相同类型的污染源在数据库中能够找到对应身份,而新的污染物质也会通过进一步地辨别和指认被囊括到数据库中,成为新的监测对象。除此之外,在产业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会通过产业类别、可能涉及的产业污染情况、物质释放情况等因素来判断可能会出现的污染物种类以及污染类别,提前完成监督和管理的工作[5]。
3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3.1监测系统运行不到位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至今,也走过了不少的弯路,但是目前已经能够形成了自己的监测平台,可以对监测任务进行合理的控制。但操作过程中因为经验太少,所以系统运行度不够,运行水平不到位[6]。环境监测工作当前还是由环境监测机构主导并运行,机构的运行效率受内部影响较大,但是对外的接触并不多,这意味着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过程中,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改变并不会对环境监测任务造成根本性的影响,这会降低整个市场的参与度,导致监测工作的市场参与性偏低。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竞争力优势来体现竞争效率,但是这样的发展环境下,环境监测机构占据了工作的绝对主导权,导致市场竞争缺乏环境诱因,整个监测机构的运转效率也会受到影响。监测工作很多时候都要依靠机构的成熟性和责任度,而市场的调动和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更多的体现。伴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量和数据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升高,这意味着市场环境的主导作用如果再不体现,那么很可能监测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失去市场发展方向的引导,会影响到机构的发展规模甚至是数据监测的质量[7]。这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也会限制环境治理的效率。
3.2监测数据质量参差度大
监测机构的运行标准和运行效率存在差别,因此监测数据的呈现也会有出入。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较为全面的环境监测制度执行标准,各行各业的执行法规和执行规范都在陆续的完善之中,但是在规范执行范围内完成数据的监测工作并不意味着数据监测质量不会出现问题。以污染源数据的监测和判定工作为例,污染源类型、影响范围、影响深度、持续影响力等都是需要收集和判定的数据类型,这些数据的掌握都需要监测机构的把握[8]。但是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自身能力限制太大,技术的应用、设备的更进、人员的构成、数据库的建设等都是影响最终监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从环境监测数据的呈现来看,目标工作群体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并且受到外部环境的感染力度较小,这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并不一定是优势,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环境监测质量下降,监测机构的管理和发展失衡[9]。
3.3监测人员数据处理能力差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衍生出了一大批的新型工种,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人员便是环境保护工程开展以来,受大环境影响而出现的新型人才。但是人才的配比度和市场需求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短期之内无法得到有效的弥补,这也是当前数据处理能力失衡的主要原因。很多监测机构的技术人员专业匹配度不够,但是在接受了一定的专业训练之后还是可以上岗完成工作的,只是从数据的处理精度和完善度上来讲,专业技术人员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更好。与此同时,很多机构内部的人员调动情况非常频繁,没有为监测人员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甚至于我国很多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和部门还没有完善的岗位培养和发展机制,导致人才流失非常严重[10]。环境保护任务具有多变性,处于长期发展状态中,因此只有技术应用水平高、工作能力卓越的人才才能不断带领环境监测向前发展。
4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4.1完善环境监测运行制度
制度的完善是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运行制度的完善一共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运行标准和技术应用标准的执行力度要加强。在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任务时,要不断地强调执行标准的参与度,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完成监测工作,并且最终监测数据一定要满足执行标准的要求,按照统一制度标准要求监测活动,能够相对减少机构产出数据的参差度,提升数据的精度。二是要强调监测环节的制度依据。在监测任务落实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监测数据的来源进行依据考察,要以动态监督模式来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三是要强调运行制度的全面性。不仅要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任务管理,还要对机构内部的工作流程、责任分配以及工作要求给予明确,要强化制度的可行性和时效性,为后续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助力[11]。
4.2升级数据分析与监测手段
环境保护工程时刻处于发展之中,其技术的应用和标准也在实时更新,环境监测需要针对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监测手段进行升级。首先,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对自身任务点和任务效率有较为准确的认知,要认识到自身在技术应用方面的不足,积极地发现问题并改进问题。通过引进更为先进的应用技术来改善自己的数据处理环境,提升数据分析的精度。其次,要在机构内部建设一支优良的数据分析团队,团队内成员由专业的技术型骨干组成,专门负责某类特定监测任务,要强调自身优势,找准市场突破。最后,要重视监测数据的综合性,监测数据的成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要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获取数据的第一时间要能够掌握数据的来源,对数据的影响因子进行分类,对原始数据进行整合,针对性地发现实际污染问题,总结污染特征,并发现规律。
4.3加强监测人才团队建设
人才的应用和发展是未来环境监测的最主要出路。因此,为了彻底地提升监测机构的水平,加强机构运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还是要从人才队伍的建设入手,构建专业的系统化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管理团队主要负责对监测工作进行全区域范围内的综合管理,要明确技术的应用和监测数据的来源,协调数据的实际监测任务,满足机构的发展需要。技术团队则主要负责技术的执行和最终监测数据的产出,负责提升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数据的产出精度。团队人员的配备需要不断地完善,因此团队内部的所有人员均需要定期地参加培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加强新知识的吸收力度。监测机构也要不断地鼓励和调动职工主动进行学习,为职工提供稳定且有发展空间的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也要不断地强调优质成员的积极性和优势,形成向上的发展氛围,不断地提升内部监测工作的执行效率,提升人才团队的建设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
5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该文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性做了明确的阐释,也提出了几点当前应用环境中出现的发展问题,并对应给出了解决策略。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决不可忽视,因而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会影响整体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应用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自己的保障性和基础性价值,这也是在后续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和明确的要点问题。这是未来是否能带给生态环境监测任务更大发展空间的关键。
作者:陈涛 单位:陇南市武都生态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