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儿歌在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中的表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前戏剧教育是一种即兴自发的课堂活动,重点在于教师创造机会让学前儿童通过身体感知认识世界,锻炼参与者的动作表达能力及自发性的口语表达能力。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创意戏剧游戏被公认为是最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学习活动,儿歌的游戏性、浅语性、音乐性的特点,能够满足戏剧表演游戏的要求,所以,在幼儿戏剧表演中,使用儿歌成为普遍选择。
【关键词】戏剧教育;创意戏剧游戏;儿歌;游戏性;浅语性;音乐性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机构创始人马拉古奇在其小诗《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中说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学校与文化将孩子们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孩子,不用双手去思考,不用动脑筋去做事,只倾听不说话,不必带着喜悦去领悟。”[1]这种“不用双手去思考,不用动脑筋去做事”的儿童教育,是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被动式教育,这种被动式教育使用的是抽象的、间接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不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学习特点。学前儿童的学习是一种“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强调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儿童通过身体感知觉来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是教孩子使用身体与心灵认知世界的教育,“身体作为戏剧的一种表达媒介,有动作与表情、语言与声音,当身体不能充分表达时,可以借助音乐与美术等延伸性表达。”[2]这里提到的学前儿童戏剧教育不是专业的戏剧表演,受西方儿童戏剧经验的影响,“游戏”形态是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最基本的形态,这是对西方创造性戏剧的一种借鉴和发展。“戏剧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肢体活动,以‘身体、心灵、感官、声音、经验、记忆和想象力’为‘创造的原始工具’,运用‘动作、形状、感觉、知觉、沟通和角色’这些要素,用肢体充分地表达。”[3]戏剧游戏强调用身体动作、感知觉、想象力、角色沟通等方式,表达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带有强烈的生活情境性和自由创造性。创造戏剧游戏是“透过肢体律动、默剧及即兴的对话等戏剧形式,由一位领导者带领参与者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去想象、反省、观察及体验人类生活与生存空间,进而了解自己是自由创作的个体、问题解决者、经验统整者及团体参与者。”[4]创造性戏剧游戏对“肢体律动”“默剧活动”“感官认知”等肢体动作的强调,是为了鼓励参与者借助身体、感官、想象来体验生活,强调参与者是一个自由创作者,充分发挥了参与者的个性、创造性、认知性、表演性等。在创造性戏剧游戏中,领导者不是戏剧游戏的导演,他只是戏剧游戏活动的引导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前儿童戏剧游戏是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带领幼儿在虚拟的游戏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想象和声音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过程。儿歌在创意戏剧游戏的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儿歌能够满足婴幼儿在戏剧游戏中多样表达的需要,儿歌的游戏性能增强孩子们参与戏剧游戏的热情,用充满创造性的游戏动作表达感情;儿歌的音乐性能增加婴幼儿参与戏剧游戏的情感体验,儿歌天然的音乐节奏感可以协调戏剧游戏的动作表达;儿歌的浅语性符合婴幼儿语言的特点,便于婴幼儿进行角色沟通。正是因为儿歌的这些特点能够满足创造性戏剧游戏的要求,所以,在婴幼儿戏剧中使用儿歌就成为一种普遍选择。
一、儿歌的游戏性与动作表情表达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全部,因此,老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类文学作品都应该具有游戏性,幼儿文学必须满足幼儿对游戏的生命体验。儿歌是婴幼儿最早接受、最容易接受的文学样式,最根本原因在于,儿歌具备鲜明的游戏性特征。“儿歌的游戏性具有歌戏互补的操作性,它既包括了身体游戏、智力游戏、语音游戏等线性层面,也包括了一种内在的游戏心理机制。”[2]儿歌的游戏性特征表现在形式、内容、操作等多个层面,儿歌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特点,体现为一种形式上的语音游戏。有些儿歌直接以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游戏为内容,表现为一种内容上的智力游戏。有些传统的游戏歌是儿童在游戏时调整游戏动作和节奏的特殊形式,体现为一种操作上的身体游戏。儿歌的游戏性特征使孩子们在念唱儿歌时通常采用歌戏互补的操作方式,手指谣、身体律动操是孩子们利用身体动作参与念唱儿歌最常见的方式。用肢体动作辅助念唱儿歌是很普遍的一种方式,比如在读“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时,幼儿总会竖起两根手指当耳朵,边念边做蹦跳的动作。孩子们会在一边念唱儿歌一边做各种动作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次的情绪体验。如谢武彰《一排鸭子》“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翅膀拍拍,太阳晒晒。伸长脖子,吃吃青菜。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这首儿歌的动作性和游戏性就非常强,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边念唱儿歌,一边模仿鸭子走路的姿势,孩子们站成一排学着鸭子走路的样子,既好玩又形象,儿歌的学习也在游戏性动作的表演中变得快乐无比。儿童文学作家柯岩创作了很多游戏性很强的儿歌如《坐火车》《我有一根小竹竿》等,这些儿歌就是作家根据幼儿模拟游戏创编的,游戏的动作性、情境性很强,孩子们在欢快的游戏情境中,利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还有一些传统的游戏歌主要目的是协调游戏的节奏和动作,使大家动作一致,更是将儿歌的游戏性特点发挥到极致。儿歌歌戏互补的游戏性特征满足了创造戏剧游戏的肢体律动要求,开发儿歌的游戏性和动作性成为儿童戏剧改编的重要途径。第四届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研讨活动中表演的《小红母鸡的面包》的戏剧编排,充分利用了儿歌的游戏性特征,无论是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还是磨面、做面包的过程,小演员们都是在念唱儿歌中伴有肢体动作,将儿歌的游戏性发挥到极致。比如,小红母鸡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叽叽叽,叽叽叽,我是快乐的小红鸡。叽叽叽,叽叽叽,我是小红鸡。”扮演小红鸡的小演员,两手垂直向外撑开,有节奏的跺脚、转圈,儿歌的念唱不仅使开场活泼有趣,还能很好协调演员的动作。做面包时,扮演面包师的演员和扮演面包的演员前后站立,面包师傅一边念唱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罗、罗、罗面粉;摇、摇,加调料;捏、捏、捏造型。”)而面包们也配合着做出转圈、起立等动作,虽然演员人数众多,但是因为儿歌鲜明的节奏感和动作性,小演员们在台上配合得整齐默契,游戏的效果很明显。这个戏剧是尝试巧妙利用儿歌的游戏性和动作性特征的成功范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二、儿歌的浅语性与语言声音表达
幼儿语言的发展表现出由浅显到深刻、由口语到书面语、由简单句到复杂句转变的特点,针对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儿歌浅语性的特征更符合幼儿语言习得的要求。儿歌浅语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句子短、用词浅,词汇上多使用叠词、口语词、摹声词等,句子上多使用重复句、省略句等,符合幼儿日常生活语言特点,便于孩子记忆和模仿。儿歌《小熊过桥》分为四节,完整地表现了小熊过桥的经过,由“怕过桥→被嘲笑→被鼓励→过了桥”等情节组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很有个性,故事以成长中面临的心理矛盾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戏剧游戏体会小熊战胜自我的心理成长过程。同时,这首儿歌的动词使用很充分,有利于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摇摇摇、立不稳、站不牢、哇哇叫、哗哗笑、跳出水、大声叫、向前跑、回头笑、尾巴摇”等,为了让情境性更强,表演时可以采用一些道具,比如,为了体验小熊站在桥上“立不稳,站不牢,心乱跳”的动作和心理特点,可以采用高25厘米的平衡木道具,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练习走平衡木,教师也可以调查孩子们走平衡木时的心理感受,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动作和心理感受,等熟练后,孩子们就可以边念唱儿歌边走平衡木边表演,戏剧情境表演能更直观地让孩子们理解儿歌内容,儿童也能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描绘出小熊过桥时的动作和心理。幼儿戏剧不同于成人戏剧的剧本先行,它是剧本和表演合一的,孩子在表演中欣赏和改编戏剧剧本。“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是以‘角色创作’为先,在角色造型、性格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基于角色由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创作情节和场景。”[3]戏剧表演中的声音表达与动作表达互为补充,比如,儿童用胆怯的眼神、身体不受控制的摇摆来表现小熊过桥时的过程,正好补充强化了“立不稳、站不牢、心乱跳”的言语表达,所以,孩子只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就能很好地塑造角色。在情节创作时,头顶的乌鸦哇哇叫,桥下的流水哗哗笑,只要理解了乌鸦、流水对小熊的嘲笑心理,孩子们就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理解乌鸦、流水嘲笑小熊胆小不敢过桥、长大了还要妈妈抱的心理,教师帮助幼儿梳理语言,凝练成“头上乌鸦哇哇叫,小熊小熊真胆小。桥下流水哗哗笑,小熊小熊不害臊。”这样的语言让情节更丰富,角色的性格更鲜明。《小熊过桥》改编成戏剧表演游戏的过程,正体现了幼儿在戏剧情景表演中理解创造戏剧语言的过程。
三、儿歌的音乐性与音乐舞蹈表达
儿歌是一种韵文体艺术,具有天然的音乐节奏感,受到幼儿的喜欢,幼儿在充满节奏感的儿歌唱读中充满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儿歌音乐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句式整饬,句尾合辙押韵,句式具有复沓美,词汇具有叠音化与摹声特点,有类似音乐一样的节奏和韵律,可以直接用来吟唱。儿歌吟唱可以表现为伴随音乐的说唱和直接谱成曲子的歌唱。比如,叶圣陶《小小的船》就有朗诵版、说唱版和歌唱版。朗诵版给我们营造出一种静谧悠闲的意境,充满艺术的想象力,适合较大的孩子。幼儿更适合说唱,儿歌说唱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说唱儿歌更欢快、更自然,像这首《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如果采用说唱的节奏,就给人呈现一种既定的现实,将月亮船的小巧可爱和坐在船里的自由惬意当成一种现实来描写,与朗诵时的幻想截然不同。歌唱版的情绪体验介于朗诵和说唱之间,亦真亦幻。通过这样一首抒情性强的艺术性儿歌与音乐的多样结合,让我们认识到,探究儿歌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对于戏剧表演时调动气氛、延伸动作表情和声音言语,具有很重要的补充和强化作用。《拔萝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也是俄罗斯的一个民间故事。利用这个故事丰富的情节和吟唱儿歌时欢快的情绪体验,将其改编为戏剧表演游戏,成为很多幼儿园教师的选择。在第四届创意戏剧游戏表演研讨会上,由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改编的《拔萝卜》,巧妙地将故事、音乐、歌曲和舞蹈等融合,是一次很成功的改编。这次戏剧表演分为三场,第一场为开心菜园,化用儿歌《王老先生有块地》的音乐节拍,由多名幼儿扮演萝卜来演唱“老爷爷呀有块地,咿呀咿呀呦;他在地里种青菜,咿呀咿呀呦;青菜青,青菜青,青菜青呀青菜青。老爷爷呀有块地,咿呀咿呀呦;他在地里种萝卜,咿呀咿呀呦;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呀卜卜卜。”孩子们一边跟随音乐节拍唱儿歌,一边做相应的舞蹈动作,音乐和儿歌的鲜明节奏相配合,使孩子们很好地配合完成舞蹈动作,舞台的气氛轻松欢快。第二场拔萝卜主要是演唱《拔萝卜》这首歌曲,两组幼儿一组是鼹鼠组,一组是老爷爷组,她们分别拉住扮演萝卜幼儿的两只手,跟着音乐节奏唱儿歌,就像是拔河比赛一样,充满游戏的快乐和音乐的动感。第三场美味大餐,分享萝卜成果,结尾化用《乖乖吃饭歌》来升华主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快来快来快来吃饭啦,白白的米饭喷喷香,细嚼慢咽饭前喝汤,心情保持舒畅。快来快来快来吃饭啦,挑食的孩子不漂亮,少吃零食多吃菜,节约粮食不能忘。”孩子们站在一起,根据音乐律动来舞蹈,画外的音乐伴唱让孩子们的情绪达到高潮。这次改编的主要针对对象是小班幼儿,主要形式是音乐剧,音乐剧主要结合音乐、舞蹈、诗歌三种艺术形式,幼儿园音乐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音乐剧,主要采用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既有趣味又富有动感,受年龄较小的儿童喜欢。儿歌的音乐性与浅语性,正符合小班幼儿动作表现优于语言表达的特点。戏剧的基本活动是肢体与声音的表达与创造,儿童必须学习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儿歌的游戏性、浅语性和音乐性特征,能够锻炼儿童的肢体动作表现能力、声音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情绪感染能力,让儿童在戏剧游戏的欢乐场景中实现身体、感官、声音、心灵、想象的完美综合。创造性戏剧游戏借用儿歌的参与实现律动动作、感官认知、默剧活动等肢体与声音的表达,作为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基本形态,既使幼儿感兴趣又便于教师理解,因此,探究儿歌在戏剧教育中的多样表现成为戏剧游戏活动的重点,这对于儿童对身体的认知、情绪的表达、想象力的发展和团体合作能力的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蕊 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