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现如今我国艺术形式百花齐放,文化市场更加多元,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声乐教学也更加重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思想得到了彻底释放,使得我国文化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也为高校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必须保持理性,正确看待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诸多不合理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推动我国声乐教学的深入改革,使之能够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模式;具体探讨

一、打造更加合理科学的声乐教学过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就必须要注重教学过程,因为过程会对结果产生直接影响。高校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一定要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声乐技巧,促使教学过程更加规范、更加系统。

(一)声乐教学的教案撰写

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声乐教学表现出强烈的特殊性,尤其是教学形式,通常为一对一或一对几,教师示范、学生模拟。现如今声乐教师大多没有对于声乐教学理论和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思考,一些声乐教师甚至没有对教学大纲进行仔细研究,也就不能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案,这也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不无关系。因为教师需要在不同时间教授不同学生,而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声乐教师并不会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备课与教学方案设计,进而导致声乐课堂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其实这种教学观念是十分片面与狭隘的,无论哪一种学科都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完善的备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才能清晰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新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声乐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顽症进行彻底分析,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并科学设计解决方案,同时选择更为适合的练习曲目帮助学生克服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声乐教学的课堂质量。现如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也更加系统与规范,绝大多数高校的声乐教师都能够按照要求编写教案,并在每节课堂的教案撰写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结果进行细化,同时在教案中对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从源头上解决声乐问题。[1]如此一来虽然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却可以从源头上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而且在长期的坚持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教案的撰写总结声乐教学的丰富经验:一方面,可以连续记录每个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进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更加科学与合理的建议与规划,从而不断提高声乐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同时也可通过不断积累使之成为丰富的科研教材。近年来,在各级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的推动作用下,声乐教学逐步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部分学校对教师教案的填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除了基本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基本教学内容以外,每次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辅助情况和答疑情况等具体内容都需要撰写到教案中。教师可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教案的撰写工作,并将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在教案中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连续性的记录,帮助教师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案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进行总结与反思,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创新,并且积累丰富的科研素材。最后,连续性的教学记录能够帮助教师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即便教案的撰写可能还不够详尽,但依然能够体现出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教学活动中的一般规律,真实地记录下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有利于发展系统化、科学化的声乐教学,符合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利益。

(二)教材选择

声乐教材通常以歌曲作品、声乐练习曲为主,只有保证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与完整性,学生才能通过大量练习,最终由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所以为了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声乐教学课堂,教师一定要对声乐教材进行慎重选择,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教材的难易适中,同时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训练难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保证教材内容和体裁的多样性,能够为学生普及更为系统的声乐知识,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练声曲作为声乐教材的最基本内容,是学生进行声乐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现如今我国高校的声乐练声曲大致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对简单的、随意性较强的精短练声曲,或者是连音与跳音练习、琶音与音程练习以及音阶的上下行练习等;另一种是相对规范的、分声部的、存在一定练习技巧的旋律,这种练声曲的难度相对较大,歌唱性也较强,例如《孔空》《斯皮格高级练声曲》等。[2]如果是声乐的初级学习者,应选择第一种练声曲,以训练扎实的基本功为主,强调学生的声乐基础训练。如果学生存在严重的地方口音,教师还要强调他们的发声训练,例如《歌唱咬字练声曲三十首》《晨声一声字结合练声曲》等都是声乐初学者的最佳选择。如果声乐学生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并具有了一定的声乐水平,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歌唱性强的练声曲,强调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歌唱技巧的掌握。现如今很多声乐院校都对学生每学期的练唱数量进行了严格规定,所以声乐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适合的练唱曲目,教材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声乐学习质量。在选择教材时,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声音条件等,明确学生处于声乐学习的哪个阶段。然后在教学大纲规定的练唱曲目中,为学生优选练唱曲目,同时也要将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代优秀作品普及给学生,使之成为声乐教材的有效补充;其次,在声乐教材中,教师也要适当选入一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民歌和戏曲,确保声乐教学的完整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都有所涉猎;最后,声乐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文字素材进行深入了解,例如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表现特征以及具体的演唱技巧等,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理解练唱曲目,进而对练唱曲目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三)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整的声乐艺术科学体系应该是由声乐心理学、声乐技巧学以及声乐艺术的基础学科、辅助学科、传播学科等共同交叉组成。[3]但是受众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很多高校的声乐体系都没有开设声乐心理学、声乐生理学以及声乐的语言教法等相关课程,所以为了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声乐教学模式,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关联与渗透。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唱歌技巧,同时也要强调学生对声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对乐器的结构、发声原理、发声振动体和共鸣腔体之间的协调进行全面了解,并能够在歌唱中持续保持心态良好、咬字清晰。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质疑,能够大胆提出心中疑惑,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怎么办。通过理论知识的系统宣讲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声乐体系,从而使得声乐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强调学生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表现,促使他们能够在演唱过程中融入自身情感,即使对同一首演唱曲目也能够演唱出自身的特色和韵味,真正实现声乐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培养他们具备扎实声乐基础的同时,教师也要侧重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用艺术和文化作为沉淀,使声乐学生能够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欣赏性和艺术性的声乐作品。这也就要求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够融入和渗透其他学科的有关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为学生的声乐学习提供动力。

二、客观、科学地评定教学效果

现如今对学生的声乐学习结果进行评价,通常是以学生在考试中的具体表现为主,但是这种评定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根本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声乐学习质量。所以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从声乐教学的评价入手。

(一)对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进行评定

在过去的声乐考试中,通常是学生自报演唱曲目,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对学生的演唱能力进行评价。其实这样的考核形式缺乏一定的严谨性,教师可以在考核内容上进行适当改进。例如,考试作品可以在本学期的所有练唱作品中筛选 1-2 首,然后再从必唱作品中挑选一首,这样既能保证作品的共性也能保证作品的个性,既有能够代表学生最高水平的考试曲目,也有随机检查学生普遍演唱水平的作品。整个考试过程要侧重关注学生的音色、节奏、音准、力度以及情感表达等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效果进行全面检验。[4]在过去对学生实际演唱能力的评价过程中,歌曲应该用原调演唱还是降调演唱具有很大争议,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如果在声乐考试中,学生使用原调演唱会相对吃力,并且很容易失分,而如果采用降调演唱则很容易得出高分。其实学生在考试时的演唱,就是对音乐的二度创作,需要学生在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技巧,从而对音乐作品进行具有一定个性的完美演绎,如果学生在演绎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晦涩并且吃力,则说明该演唱曲目已经远远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者学生并没有对演唱曲目进行熟练练习;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学生采用了降调演唱,但是整首歌曲表现的意境和内涵能够被充分地表达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那么教师也完全不必过于纠结学生的高音是否达到标准。除此之外,声乐作品有很多体裁和风格,所以在演绎过程中还需要学生融入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演唱技巧。

(二)对学生声乐理论基础与能力进行评定

现如今的声乐课程考试主要以学生的演唱为主,为了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在考试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理论基础和基本能力的考核与评定。例如,歌唱心理、歌唱嗓音保健、歌唱作品前的案头分析等,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声乐学生的教学能力。声乐学生的教学能力并非师范类学生所必须拥有的基本技能,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具备,这已经成为现如今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因为有很多优秀的歌唱演员会在结束演唱生涯之后选择担任声乐艺术指导或者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师,但是有些歌唱演员虽然具有很高的声乐造诣,但是却只能唱不能教,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也导致很多宝贵的声乐演唱经验无法得以流传。所以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师必须要侧重于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游刃有余地从事各种与声乐有关的职业。声乐教学的成功,并不是单纯地指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能够在比赛中获得奖项,而是需要学生真正树立良好的歌唱信念,真正热爱歌唱事业,能够自然而然地拥有良好的歌唱状态,能够对声乐原理进行清晰的认识,能够对歌唱作品产生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为作品赋予一定的文化色彩和情感色彩,真正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欣赏性。[5]综上所述,若想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这一定需要高校声乐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为声乐专业学生构建更加规范、更加系统的教学体系,促使声乐理论和声乐实践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兼顾声乐教学的个性化,促使学生的声乐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归纳,进而逐渐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声乐专业学生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能够对演唱曲目进行深层次的演绎和表达。

作者:陈志力 单位:武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