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媒体下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和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从单一性教学转向多样化教学,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教学工作,对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也为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要正确看待新局面、分析新优势、寻求新方向,要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石,以新媒体技术平台为载体,以高校学生为核心进行探索。文章通过探求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政课教辅的数字化出版与新时代高校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转型;发展
教材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支撑,《教育部教材局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教材建设要做到培元、提质、精品、基础保障这四大工作要求,同时要“加强整体谋划,抓好‘四大工程’,全面提升教材治理水平,努力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1]。高校思政课教辅是高校师生所用的,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配套,具有教学辅助性功能的出版物材料,是思政课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多新兴科技手段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成为教育的新趋势。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也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基础保障。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转型与发展的新局面
(一)高校思政课教辅转型与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等多个重要会议上,从多个层面强调思政教育对国家、社会、人民的重要性,并就“培养什么人”做出系列重要论述。加强教辅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点工作。高校思政课教辅作为高校思政课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提升其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引领性,加快推进教辅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各个行业与新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新局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也因数字视听技术、移动终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的应用而出现新变化。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辅的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减弱,高校思政课教辅的内容与语言应结合互联网思维,更具多样化、鲜活化、生动化,才能有针对性地吸引高校学生,有效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质量,更好地为高校思政教育事业服务。
(二)00后高校学生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新挑战
目前,00后高校学生的比例逐步增加,已然成为高校思政课的学习主体。通过《00后画像报告》可发现,00后高校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高校学生,他们乐于接触新鲜事物,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较为熟练,更倾向于在互联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做出改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通过雨课堂、腾讯课堂、钉钉直播等新媒体学习平台来进行线上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连麦、弹幕、评论等方式来获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实时反馈,并基于此对授课内容进行及时解答和知识补充。由此,高校思政课教材的载体因线上授课的需要,从纸质版书籍转变为电子版书籍,内容案例也从书本中既定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可在网络中搜索到的相关知识信息。可见,新媒体平台以移动性强、更新及时、内容丰富化等特点,正逐步改变传统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这一现象进一步表明以传统知识体系为主的高校思政课教辅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趋势,面临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转型与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呈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趋势,新媒体技术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辅应用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呈现新特点
根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逆势上扬,在线教育收入规模增幅较大,达到2573亿元[2]。优质的教辅出版内容丰富化、多样化特征明显,并与科技文化相互融合,进行数字化转型。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辅出版的有力支持,加之近年来新媒体对各个行业的深刻影响,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逐步由传统的出版流程转变为在内容规划、媒介呈现形态与使用方法等方面不断革新的新型出版机制[3]。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辅在规划内容时,根据大数据关于教辅的反馈,适当调整知识架构,从源头把好出版质量关。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辅在选择媒介呈现形态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能够获得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简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面临新局面,也促进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创新发展。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转型与发展的新优势
(一)丰富了思政知识内容
要想在内容上激发高校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校思政课教辅需要对内容进行精准化、丰富化、多样化的规划。在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内容不再局限于纸质书本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积极拓展相关知识体系的方式,达到丰富教辅内容、增强教辅内容吸引力的目的。笔者站在整体层面上思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发现,内容丰富的高校思政课教辅在如今的出版市场中更受高校学生的喜爱。目前,高校思政课教辅内容呈现“现有体系理论知识+网络知识点拓展”的形式,通过在知识点内容介绍下方放置二维码,使高校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来获取更多相关知识的拓展内容、知识问答和典型案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有力补充高校思政课第一课堂未能很好展示的相关拓展内容。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有助于丰富传统高校思政课教辅的知识内容,使高校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提高了知识传播效率
高校思政课教辅的重要价值在于传播学科知识,帮助学生达到深入理解主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目的。高校思政课教辅内容要紧密结合时事政治、国家大事和最新的理论知识,保证较高的知识传播效率。首先,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极大便利。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学生通过网络图书购买平台购买数字化高校思政课教辅进行学习,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版的高校思政课教辅进行备课、上课,这样的方式让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快捷。其次,00后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更加偏向于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因此,电子版的高校思政课教辅更符合当下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其可有效增强知识阅读的实效性与便利性。最后,高校思政课教辅的数字化加速了教辅出版,有助于加快时事政治、国家大事和最新的理论知识的传播效率,帮助高校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官方信息,助力高校思政课建设与时代同频共振。
(三)扩大了信息资源覆盖面
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需要扩大信息资源的覆盖面,将更多新鲜资讯融入教材,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多样化的知识内容,并提供必要的内容补充,弥补纸质版的高校思政课教辅无法及时反馈教育效果和扩大信息资源覆盖范围等不足。由于电子版的高校思政课教辅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可以制作具有个性化、方便记忆的电子版读书笔记和知识框架,甚至通过链接相关视频、图片,学习不便理解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同时,新媒体平台也会根据高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形成大数据,为学生推荐更加适合的高校思政课教辅内容,从而扩大高校思政课教辅的信息资源覆盖面。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转型与发展的新方向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既呈现新优势,也面临新挑战。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要充分把握好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乘势而发,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石,以新媒体技术平台为载体,以高校学生为核心,探寻转型与发展的新方向。
(一)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石,拓展高校思政课内容
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辅在出版前期准备工作中可以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与高校思政课教辅建设的实际需要,对理论知识体系进行增补和删减,增添图片、音频、视频等知识内容,从而为高校思政课教辅赋能。一方面,高校可成立由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学者等校内外专家组成的高校思政课教辅委员会,着眼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痛点与难点,开展高校思政课教辅专题研讨会,合理编排教辅理论知识章目,严格把关教辅内容,打牢高校思政课教辅的理论基础,提升教辅编撰及审核工作效能。另一方面,高校可在校内建立高校思政课教育资源数据库,构建理论知识资源库、图片视频资源库、时事政治资源库等数据库,整合现有的思政课理论知识,将优质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内容紧密聚合,向高校学生提供丰富且及时的知识内容。此外,高校还可以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强有力补充。例如,让高校学生化身为家庭教师,向父母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并将教案、上课图片或视频、父母认可度上传到新媒体平台,通过家校联系加快高校思政课的信息化传播,使高校思政课教育从校园走向家庭,在学校与家庭环境中实现互联、互通、互融。
(二)以新媒体技术平台为载体,转变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数字化发行
我国一直以来对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进行扶持,使其拥有较多的优质资源。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数字化发行采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将高校思政课的内容生产、管理过程、教辅形态和传播渠道数字化。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进行数字化发行是一种有力的转型与发展。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数字化可将高校思政教育的知识内容彼此衔接,实现高校思政课内容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有价值、有效率的整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互动交流、搜索迅速、一键购买、多屏阅读”多维一体的综合类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数字化可将内容进行精细加工,深度挖掘并归纳理论知识体系。高校思政课教辅根据章节目录将数字资源分类搭载在对应的课程内容中,运用新媒体数字化技术手段,促进高校思政课教辅资源的智能化、多样化、互动化。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章节,高校思政课教师引经据典进行理论阐释的同时,可针对所在地区的历史实际,根据高校学生对该知识点所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利用三维仿真动画视频、虚拟现实浸入式眼镜等教学辅助工具,让高校学生进入特定时代,感受英雄人民与英雄历史,让新媒体数字化技术手段成为高校思政课的生动教辅,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实效。
(三)以高校学生为核心,注重读者群体阅读需求
鉴于00后高校学生乐于在新媒体平台获取知识技能的特点,结合其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和相应的阅读需求,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可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出版形式。例如,“口袋版”“随身学”“思维导图”等便携式教辅书籍高度浓缩高校思政知识体系,高校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与学习,增强其学习主动性。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也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易班轻应用快搭、图书馆数字化数据库等渠道,适应高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高校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辅的使用黏性。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前上传教学目标到课前练习题目小程序中,让高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学生课前练习反馈的情况来完善课程设计,将传统高校思政课的课后课程反思转变为课前主动完善课程设计,主动解决高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另外,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根据高校学生的不同需求,定制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获得同一类型内容不同版本的高校思政课教辅,如纯理论知识版、案例结合版、思维导图版等,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辅的适用性。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辅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持,对高校思政教育培养与时代相符、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引导作用。因此,重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十分必要。如今,高校思政课教辅出版的转型与发展面临新局面,同时也具有新优势,应借助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寻求新的发展。
作者:张东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